综合信息频道
合作组织  人力资源  它山之石  会议展览  肉类加工  
当前位置:首页人力资源行业专家 → 文章内容

沈云祥:养猪没有专业化很难谈精细化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8/3/6 23:02:23 关注:654 评论: 我要投稿

  化发展速度很快,但专业化没跟上,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畜牧业稳定增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比上年增加166万吨,增长0.3%。全年生猪存栏43325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68861万头,增长0.5%。
  以此数据看,环保高压下各地划定禁养区、拆迁不合规养猪场等措施并未对全国生猪出栏总量造成大的影响。事实上,在为减少环境负担付诸行动的同时,养猪人最关注的依然是经济效益,以及通过哪些措施可以提升自己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广大养猪人,是加大投入发展规模化养殖还是加大力度发展精细化养猪?要不要向生猪产业链的下游屠宰以及食品深加工拓展?谁适合走欧洲养猪模式?谁又适合走美国养猪模式?怎么实践精细化养猪?……“养猪业精细化发展之路”系列报道将为您逐一解答并厘清思路。
  把握今天,洞见未来。养猪业精细化发展之路(一)为您重磅推出《国际猪业》杂志、国际畜牧网记者与PIC中国原总经理沈云祥的对话。


  沈云祥,博士,高级经济师,历任PIC中国总经理,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国际猪业》:
  猪粮安天下。您是怎样看待规模养猪发展与粮食生产的?中国发展规模化养猪是否需要像美国那样形成“玉米-大豆-畜乳带”?
  沈云祥:
  大方向是对的,其实就是成本竞争优势问题,而不是有粮食就能生产猪肉的问题。最近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的调整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使粮食产区的粮食相对便宜,有助于粮食产区发展规模养猪。但有一点是需要注意,那就是将来中国对粮食的进口是否放开?因为国外的粮食是比较便宜的,进口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这样一来就不一定非要在粮食产区养猪了。这是和国家政策息息相关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猪及猪肉的运输问题,因为中国人的习惯是喜欢吃鲜肉。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说,防疫、运输以及冷链系统很关键。把东北作为基地,这样就有养猪的成本优势。理想来说,在北方屠宰、加工,猪白条肉做初步分割后,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运往各地。但要达到这个专业化体系的建立和运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需要冷鲜消费被广泛接受,有效的冷链运输体系的建立,所以这要看猪肉消费及运输等配套设施是否到位。
  中国发展规模化养猪像美国那样形成“玉米-大豆-畜乳带”,原则上可以的。粮食产区的意思就是饲料成本低,而饲料成本又占养猪成本的70%。这意味着只要东北养猪产量做起来,猪肉运输体系就需要跟上。这个和美国不完全一样。美国猪肉产品,因各环节的有效配合和配套,其系统成本是很低的,东部养猪,小猪可以运2000公里,到中部玉米带,养好后再屠宰,肉再运输到美国其他地方。中国将来的粮食进口政策也会影响中国养猪布局,如果放开玉米进口的话,东部及南方就有可能有饲料成本优势了,因为进口的粮食比国内便宜。所以中国还不能“一刀切”,这需要企业的判断。整体来说,这个方向是对的。
  《国际猪业》
  美国的养猪模式和丹麦等欧盟国家养猪模式比较,哪一种更接近精细化发展?您觉得,中国更适合走怎样的养猪模式?
  沈云祥:
  整体来说欧洲的精细化管理更高,这与欧洲的养猪业规模有关,还与欧洲的家族式养猪模式有关。家族式养猪模式,几代人都是养猪的,规模比较小,所以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精细。
  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中国应该跟哪个学。中国的养猪模式要分几个层次,比如说大规模化的养猪场,工厂化程度比较高,更多地可以借鉴美国的养猪模式、生产方式、猪场设计等,通过完整的兽防体系、生产管理体系以及现代设施设备的应用来解决养猪效率问题。但是,中小型的养猪场,可以更多借鉴欧洲的做法,通过人的技能加强精细化管理。
  《国际猪业》
  如何界定养猪业精细化发展?这与规模化发展是否存在相互制约的地方?您认为,中国实现养猪业精细化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沈云祥:
  精细化发展很重要一点就是专业化,没有专业化很难谈精细化。现在,中国养猪建设速度很快,现阶段,不同养猪场管理可分为劳模型、技术性、管理型。
  目前,中国养猪向规模化及工厂化转型,需要考虑现代养猪各主要要素的有效配套, 如健康防疫、种猪、营养、设施设备,以及综合管理。较大的规模化猪场(公司)的优势是能找到专业化的人员,并能有效管理好各要素。所以,精细化的基础是专业化,专业化就是要有运用各要素的专业能力的平台,把专业化的人员组织起来。
  还有,就是对专业化的理解,人们经常把没有达到期望的结果,简单认为专业性没有作用,其实,是没有真正了解专业性及如何运用好专业能力。例如,猪场管理公司进行猪场托管时,分析猪场现状后,发现需解决三个问题才能提升其效率,但在实际操作时,因猪场原有老板配合不到位,只解决了其中两个问题,从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此时,被托管的猪场老板很有可能不能客观分析了解情况,简单认为托管公司专业能力不够。为此,专业化及专业化公司需要不断地通过解决现有问题并进行沟通,才能逐渐帮助行业认识及运营专业人才,达到行业的整体提升。
  规模化发展速度很快,但专业化没跟上,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国际猪业》
  从产业链经济层面来看,养猪业精细化发展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在中国市场,受猪周期和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平衡这两大因素影响,对于企业或养殖户而言,精细化养猪是否需要与定制服务、食品加工业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让整个产业链增值?
  沈云祥:
  养猪业精细化发展最大的受益者首先是做事人猪场本身,因其直接得到经济效益。另外一个受益者就是国家。我们前面提到的粮食问题,例如饲料消耗,中国一年生产出栏7亿头猪,假如一头母猪年产16头猪,那么就需要大约4400万头母猪;假如一头母猪年产21头猪,那么就需要大约3300多万头母猪。降低的这1000万头母猪要吃饲料(至少1200万吨!),这对国家来说不仅仅是粮食、水,还有资源的浪费。
  对于企业或养殖户而言,精细化养猪本身可以增加自身效益,同时精细化养猪能力可以为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和产品,也可为整个产业链增值作出很好的贡献。
  《国际猪业》
  从经济学上讲,农产品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分配怎么才算合理或平衡?如猪苗-毛猪-猪胴体(屠宰)-猪肉(超市/农贸市场)-食品/餐饮这一产业链上,养殖人承担了最大的风险,是否意味着他们分配的利润理应最大?
  沈云祥:
  前几年, 在加拿大出现一个现象,基于猪本身作为产品没有什么差异化,可认为是大众化产品,利润比较低且受周期性影响,所以有的大的屠宰猪肉公司,退出养猪, 并采取相对独立的手段采购商品猪进行市场博弈,刚开始,赚钱能力有了比较好的提升! 而养猪公司效益受到较大打击,有的甚至破产,并退出养猪。当一定数量养猪企业破产退出,屠宰场开始收猪难,以至于后来没有足够的猪可屠宰了,增加屠宰成本,使自己的猪肉业务受到影响,为此,屠宰猪肉公司又决定进入养猪业。
  基于其他国家的经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的成员,他们之间应该建立一个有利于大家共同发展并使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最大化的关系,这包括他们之间的定价机制。但这个定价机制也必须使各成员有一个基本的生存条件, 但它是否能长期生存, 必须通过它们自身效率或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例如种猪、养猪、屠宰这三个环节能够打通,他们之间有个定价机制,这个机制以大家基本生存为条件。比如,屠宰场收购猪场商品猪时采取生产成本加一定的毛利,这样保证较好的猪场有较好利润,较差猪场长远来看可能会被淘汰。如果能建立类似的互利机制,可能会使产业链各成员都能有效提升和竞争, 从而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最大化。
  在美国,出现了产业链上各成员各种互利定价机制,也出现养猪联合体同猪肉专业公司的合作联合,从而提升各自的市场竞争能力。比如,养猪联合体Triumph有一定数量的商品猪,但没有屠宰环节和猪肉方面的销售能力,那就找擅长屠宰和猪肉销售公司Seaboard进行联合,这样Triumph可获得部分猪肉销售收益,Seaboard也在自己不养猪的情况下,利用自己优势也获得部分额外收益,最终大家都能专心提升各自核心能力,又能从合作中争取额外利润。
  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上的成员都有自己的风险,纵向比是一方面,比如养猪、屠宰等;还有一个方面是横向比,同其他同行比,比如我有什么风险,控制风险的办法,把这方面做好以后再来谈纵向比,再来谈是不是养殖风险最大。如果是的话,就要看在你所处的环节有没有考虑到风控的手段,然后再和上下游谈判的过程中把互相依存的关系建立起来。这就回到刚才所谈,一个是利润分配方案,还有就是自身能不能做到效率最高。
  所以养猪的企业就专心把养猪效率提高,也就是专业化程度提高,专业化程度高了以后,能力也就提高了,是良性循环。
  《国际猪业》
  精细化养猪离不开猪场设计、种猪、营养、健康、管理。请您结合个人的精细化管理、运营的案例,谈谈中国规模养猪企业实现精细化养猪需要把控的关键环节和难点?
  沈云祥:
  精细化养猪的这几个方面其实是配套的。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管理者,管理是起点,要知道猪场需要什么环境,怎样的配套的设备等。如果只把某方面提高了,其他几个方面不配套,那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不理想的。所以需要在专业化的过程中去找出问题的根本,才能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购买设备时,一味地要求低价,会导致最终得到的产品不如预期。所以中国规模养猪企业实现精细化养猪需要做到专业化和系统专业资源的有效匹配。
  《国际猪业》
  在您看来,2018年,中国猪价走势如何?未来3-5年,中国养猪业将发生哪些重大改变?
  沈云祥:
  2018年,对于中国猪价走势,我个人认为还可以的。由于环保,大家发展的速度没有想象的快,原来千家万户说进就进,说退出就退出,由于现在规模较大了,进入和退出养猪业变得更理性了。特别是由于环保拆迁的问题,大家心里有点发毛,没有像原来那样急于进入。另外,从政策层面,由于经济去杠杆政策,银行贷款难度加大,我个人感觉会影响畜牧业贷款,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相对其他资产用猪场或生物资产借钱比较困难,或借款利息很高,这样就影响了这个环节的发展。
  未来3年内,只要猪养得好,利润应该还是可以的,但不会暴利。这有利于养猪行业的效率提升,这让大家开始思考专业化及管理问题,把产业链上的每个成员应该做得做好,同时考虑如何进行互相联合或合作,提升自身能力及产业链整体的竞争力。

文章作者:刘银环 国际畜牧网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对不起,该处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