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频道
合作组织  人力资源  它山之石  会议展览  肉类加工  
当前位置:首页人力资源行业专家 → 文章内容

于晓华:国内大循环与农业农村发展再定位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1/2/10 14:31:33 关注:494 评论: 我要投稿

  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正不断下降,2019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7.1%。然而,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重要性并没有下降。
  随着经济发展及政策调整,尤其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农业的重要性反而在上升。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必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政策。
  农业政策发展“三阶段”
  农业政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不断调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认为,农业政策存在两个调整阶段:发展中国家的“食物问题”阶段和发达国家的“农业调整问题”阶段。
  在第一阶段,随着经济起飞,人口增长,粮食生产赶不上需求的增加,且没有足够的外汇来进口粮食。这导致大量人口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阻碍了经济起飞。
  在第二阶段,当一个国家跨入发达国家的门槛后,随着国民收入普遍增加,饥饿和“食物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此时,这些新兴发达国家会面临“农业调整问题”,即“城乡收入分化”和“农民相对贫困问题”。在这个阶段,发达国家普遍会采取农产品价格支持和农民收入补贴等保护措施,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同时实施农民兼业化等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收入均等化;并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当城乡收入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实现,农业政策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即“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农业政策继续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农业的其他功能,如生态环境保护、生活美化、营养健康、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和教育等的重要性将凸显。这些功能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276美元,即将迈入发达国家的门槛。也就是说,农业政策调整第一阶段的“食物问题”即粮食安全问题已得到解决。当前,中国正面对第二阶段的“农业调整问题”,即将面对第三阶段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
  无论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农业对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都是无比巨大的,其地位也从未下降。
  坚决抓牢农业这个基础
  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农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对中国而言,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实现国内大循环尤为重要。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但由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比较稳定,中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安全体现出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十分明显。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分工的逐步深化,农业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业原料。尤其是作为轻工业原材料的重要来源,为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的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提供了条件,也是国内大循环的一个起点。
  农业生产必须占用水和土地等资源,这必然与城市和非农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形成竞争。为保障粮食安全,中国采取了最严格的措施保护耕地,18亿亩耕地红线坚不可破。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中国未来应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这样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值,促进农业全方位发展,也能为促进国内大循环创造条件,因为国内大循环和发展需要大量资源,尤其是土地和水资源。
  激活城乡融合发展内生动力
  在“农业调整问题”阶段,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和城乡要素市场割裂,仍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尽管城乡收入比从2009年高点的3.33开始逐步下降到了2019年的2.64,但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均有待提高,而这对于扩大内需、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具有最终的牵引效应。消费的基础是收入,只有多渠道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
  随着经济发展,当前“农外”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外出打工是农民增收的最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工的规模一直持续扩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农民工的规模已超过2.9亿。农业为非农部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同时农民工也在城市积累了资金和获取了部分人力资本,部分农民工把它们带回农村,在农村创业,这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
  此外,资本作为流动性最强的生产要素,是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的核心要素。而长期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所形成的“洼地效应”吸收了大量农村资本,资本要素的流动呈现出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阻碍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是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内在支撑,更是促进国内大循环形成内生动力的重大举措。
  农业功能是国内大循环新动能
  农业不光是基础,还存在很强的外部性,即“多面功能”。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营养健康、美化环境、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教育等各种功能,不仅能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此外,这些功能还衍生出了很多新的市场需求,比如高质量的有机食品和乡村旅游带来的新的需求。
  充分发挥农业的多面功能可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缩小城乡生活差距,实现城乡人员的双向流动,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国内大循环的新动能,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正是中国农业政策在第三阶段的主要目标。
  (作者系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学教授)
  来源:2021年2月1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3期
文章来源:《环球》杂志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唐仁健分别会见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部长厄兹代米尔、新西兰农业部长麦克莱2024/4/16 7:00:15
张红宇: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思路与对策2024/4/1 8:01:19
郑思敏代表:全方位培育涉农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2024/3/11 11:12:18
郑思敏代表:全方位培育涉农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2024/3/11 9:12:18
蔡欣委员:深化两岸农业合作 助力乡村振兴2024/3/3 17:39:40
张学武代表:加快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2024/3/3 16:34:5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