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家禽养殖“1220”模式是啥?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2/8/4 7:51:13 关注:2194 评论: 我要投稿
|
|
导语
贵州创新性提出了生态家禽养殖“1220”模式,并在清镇市、紫云县、息烽县、赤水市、西秀区等县(市、区)大力推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展什么产业、依靠谁来发展、怎样发展等系列难题的有效破解探索具体路径。
沈德林1 ,李 俊2,李建伟2,明 炜1,刘 嘉1,张云丹3(1.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贵州贵阳 550001;3.息烽县农业农村局,贵州修文 550215)
”
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高级畜牧师,贵州省生态家禽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副班长;长期在一线从事生态家禽产业政策研究、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先后发表生态家禽产业有关文章20余篇。
2006—2011年在贵州紫云自治县农业局工作,主要从事种养殖业生产指导工作。
2012—2014年在贵州平塘县委办公室工作,主要从事办公室行政管理和文秘工作。
2014—2016年在贵州平塘县平舟镇政府工作,主要从事基层行政管理和产业发展工作。
2016—2017年在贵州平塘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主要从事种养殖业生产指导工作。
2018—2022年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工作,主要从事生态家禽产业发展研究与指导工作。
图片
历经8年持续奋斗,贵州省66个贫困县全部如期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群众搬出大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贵州很多地方农业产业选择不精准、农民从事产业发展收入低、“空心村”问题越来越突出。贵州省生态家禽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结合多年实践,创新性提出了生态家禽养殖“1220”模式来破解这些难题。
1
什么是“1220”模式
该模式起源于贵阳市,即通过实践形成了1个家庭牧场、单批饲养2万羽以上肉鸡、年收益达20万元以上的生态家禽“1220”养殖模式。
2004年
清镇市引进广西大发公司开启了对生态家禽产业化经营的探索;2007年
又引进广东温氏集团养殖有限公司,相继出台“497”强农政策推动肉鸡产业发展。即“四大扶持”政策、“九个跟进”政策、“七大奖补”政策,确保养殖户每只肉鸡平均利润在1.5元以上,带动当地农民逐步转变为专业养殖工人。
2008年
息烽县引进息烽德康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将肉鸡贷款贴息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带动家庭牧场发展肉鸡养殖,全产业链推动优质肉鸡产业发展。赤水市、紫云县分别引进贵州奇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采取“政府+业务部门+金融+保险+企业+养殖农户”的六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1220”养殖模式的形成。
2
“1220”模式成效、经验与问题
1、 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产业快速规模化。通过以清镇温氏、贵州大兴伟业、贵州奇垦农业、安顺市立华牧业、息烽德康农业等重点企业为引领,带动365户养殖农户养殖肉鸡1800万羽,快速推动当地肉鸡养殖形成集聚化、规模化效应。
(2)促进农民实现稳定增收。按照每个家庭农场饲养规模由原来的单批次饲养1万羽增加到单批次饲养2万羽以上,年均饲养2.5~3批次,累计出栏肉鸡5~6万羽,每羽代养费平均4元计算,一个家庭农场每年净收益达20~24万元。此外,专业“抓鸡队”每年人均收入18000元,“免疫队”每年人均收入16000元,粪污清理每年人均收入30000元。
(3)吸引大批青壮年返乡就业创业。全省共计带动3500余名20~50岁的青壮年参与家禽养殖。
2、主要经验
(1)破解了家禽“无人养”的问题。依靠龙头企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让产业更有带动力,吸引了一大批青壮年参与家禽养殖。如清镇市的温氏、大兴伟业等公司,提供就业岗位450个,发展带动农户820户2050人;紫云县的立华公司和德康公司,提供就业岗位260个,发展带动农户300户800人。
(2)破解了银行“融资难”的问题。如紫云县立华公司为200余名合作农户购买了人身意外险、为鸡棚与设备购买了财产保险、购买了家禽死亡保险,投保数量15.2万羽;购买肉鸡价格指数保险52.6万羽;清镇温氏公司购买肉鸡价格保险600万羽、大兴伟业购买肉鸡价格保险10万羽,切实为农户提供了价格兜底保障,真正做到“生产在家,服务在企”。
(3)破解了农户“收益低”的问题。不断优化“龙头企业+家庭牧场”组织方式,实现家禽产业内涵式发展。
(4)破解了养殖“用地难”的问题。原有的养殖环境进行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单位土地产出率。
(5)破解了市场“要素散”的问题。构建多家养殖龙头企业和上千家代养户的市场化运作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双向选择闭环;催生了一批社会化服务主体,如清镇市组建了21支210人的“抓鸡队”、32支192人的“疫苗注射队”和13支104人的“鸡粪清理队”等社会化服务力量。
3、存在的问题
“1220”模式在运营中存在着基础设施有待强化、防疫意识有待增强、社会化服务有待完善、无序竞争有待规范以及产业链有待延伸等问题。采取“供—养—销”机制,过短的产业链更容易遭受行情波动和市场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抗风险能力不够强,即使保证合作农户能如期增收,也难以平衡公司在行情低迷期的亏损,甚至出现不良企业拒收活禽或压价收购的现象。
3
“1220”模式的优化思考
1、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摒弃固化的散养、平养模式,转向类似于蛋鸡的“立体养殖”模式,推广“楼层式”、装配式圈舍,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家禽饲养量,推动养殖场从传统养殖业态向数字化、智能化逐步转型。
2、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注重制度设计与实施监督;探索村集体、经营主体与农户“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利、联股联心”新机制,组织引导发动龙头企业、养户积极参与构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
3、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家禽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机制;探索建立镇村级社会化服务站点,逐步实现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 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与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将常态化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强化家禽产业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
5、进一步完善推广养殖标准
制定出台家禽“1220”模式养殖标准,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支持企业加快标准化改造,推广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组织技术专家骨干定期深入基层一线,指导养殖主体优化养殖技术。
6、 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将家禽养殖“1220”模式作为全省农业产业创新创业课题,拓展提炼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经验。安排一定专项资金在全省新建或改扩建一批高标准“1220”家庭牧场作为示范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贵州将凭借“1220”养殖模式坚定脱贫攻坚步伐,以全面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
|
文章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