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安全 → 文章内容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6/8/17 16:36:36 关注:308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饲料安全是指饲料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及饲养动物转化为畜产品的过程中,对动物健康、正常生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和生活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特征。
  饲料安全问题的特征
  隐蔽性
  饲料安全的隐蔽性在于,一般情况下饲料的使用对象不能够直接反映或表达所受危害,相反,有时候被饲动物的生长速度还会加快,商品率还会提高,但不安全的因素却会通过动物产品转移到人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还会通过排泄物排到体外污染环境,又进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饲料安全问题有其隐蔽性。
  累积性
  饲料中的不安全因素,如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一是会通过被饲动物的产品或器官累积,人食用了这些动物产品或器官以后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造成中毒或死亡;二是会通过排泄物排到体外污染周边环境,进而污染水源等,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复杂性
  造成饲料安全问题的因素数量多且变化大,这就决定了饲料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如工业污染、农药污染、饲料原料保存不当发生霉变、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等都会造成饲料安全问题。
  长期性
  由于饲料不安全因素的隐蔽性,有毒有害物质可以在环境中累积,造成饲料不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变,致使人们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决定了饲料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人为因素主要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如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或预防病害),人为地往饲料中添加某些有害药物。自然因素主要指由于自然的化学因素或工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使饲料原料带有有害物质,也包括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
  人为因素
  滥用违禁药物或不按规定使用药物添加剂 我国农业部于2001年9月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了33种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适用动物、用法与用量、休药期、注意事项等,以及24种不能添加到饲料中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2002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发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共5大类40种。强调严禁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但在实际生产中,有些饲料厂不按规定执行,仍在使用一些已禁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动物养殖过分依赖抗生素等药物,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动物饲用抗生素后导致药物残留,引起耐药菌株扩散,对动物、人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动物菌群失调,抑制动物的免疫力,继发二次感染。同时使用的大量药物通过食物链被人体吸收,产生致癌、致畸形、致突变。
  过量添加微量元素 从营养学角度考虑,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是必需的,但非常有限,饲料中如果添加的微量元素超出允许添加范围就有可能导致动物中毒或身体不适。个别饲料生产企业为迎合养殖场(户)对家畜外观上的喜欢,把微量元素按常量元素进行添加。比如在猪饲料中超量添加微量元素铜,目的是让猪的粪便干燥、颜色发黑,长期饲喂含高铜的饲料,铜就会在猪肉中大量沉淀。人类如果食用了含有高铜的猪肉,就会影响健康,而没有被猪吸收的铜还会通过粪便的排泄污染环境。饲料中过量铜锌的使用,可以引起养殖动物中毒。而且,大量铜锌随粪便排出,严重污染了环境。砷化物在肠道中具有抗生素作用,能促进增重和改进饲料利用率,同时砷也是一种必需元素,因此饲料生产厂家也使用砷制剂。然而,砷的吸收率低,通过粪尿排放到农田、河流,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它们还富集在动植物中,特别是水生生物(鱼类、贝类)中,最后转移到人类食物链中,危害人类健康。
  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毒物及交叉污染 采用先进的炙加工设备,科学地控制好加工工艺参数,能破坏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提高饲料品质。但若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饲料中复杂的添加物在粉碎、输送、混合、制粒、膨化的加工过程中,矿物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机物会发生降解,矿物元素之间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等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合物,这一方面降低了饲料中有效成分的效价,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有害物质引起污染。
  自然因素
  环境污染物对饲料原料的污染 受饲料原料产地的地质化学条件或人类活动造成的“三废”污染以及农药、化肥大量使用的影响,饲料原料有时含有对生物有害的过量的无机污染物,如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及氟、砷和硒等非金属元素,有时也含有一些有机污染物如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多氯联苯等化合物,这些污染物都具有在环境、饲料和食物链中富集、难分解、毒性强等特点,对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威胁极大。
  饲料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 很多饲料成分中含有一些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生物碱、硫代葡萄糖甙、皂甙、棉酚、有毒蛋白、蛋白酶抑制剂、甲状腺致肿因子、有毒硝基化合物等;有些动物性饲料中含有组胺、抗硫胺素(鱼虾及贝类)、抗生素(生鸡蛋清)、肌胃糜烂素(劣质鱼粉)等。饲料原料未经脱毒或脱毒不彻底也会造成原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大豆、棉子、胡麻子等原料中本身含有毒有害成分,使用前必须经过一定的生产工艺进行脱毒后方可使用,可有的饲料生产企业在棉粕、豆粕等原料价格飞涨时,为降低成本使用未经蒸炒的豆类产品以替代高价蛋白原料,结果导致家畜中毒或死亡。
  饲料霉变或被致病微生物污染 饲料中的病源微生物是指饲料原料、半成品、成品中存在的或污染的,可引起饲料变质并直接影响动物健康、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包括致病性细菌(如沙门氏细菌、大肠杆菌)、各种霉菌(如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支孢霉属等)及其毒素、病毒、昆虫及寄生虫等。这主要是由于饲料及其原料在运输、储存、加工及销售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善或储存时间过长等因素引起的。此外,动物性原料肉粉、骨粉和鱼粉经常污染有沙门氏菌。动物摄入被这些有害微生物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中可检出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因而可能造成动物性食品的污染。饲料是很多致病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的重要传播途径。无数事实证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排泄物、水、空气等污染饲料,这些被污染的饲料进入生物体内后可通过其产品转移、传播、危害人类健康。
  转基因饲料原料引发的食品安全性问题 这是一个目前还存在广泛争议、没有定论的问题,但它确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用转基因原料生产出来的饲料饲养动物是否会产生遗传污染;这样的动物性食品是否与非转基因食品“实质等同”,有无显著差异;转基因食品在某些情况下是否会产生过敏;对生态安全性的影响怎样等。
  饲料安全的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残留和耐药性传递,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剂量及种类。
  不能忽视激素类生长促进剂的残留问题
  主要指盐酸克伦特罗及一些性激素类促生长剂和甲状腺类激素。它们具有提高家畜生长率、增加瘦肉率、减少脂肪和改善体型等效果,但其易在动物组织和畜产品中残留。人食用了含盐酸克伦特罗的畜产品易出现中毒,表现为头晕、呕吐、血压升高、心跳加速、体温升高、寒战等症状。性激素类促生长剂和甲状腺类激素易导致青少年早熟,过于肥胖等,虽然已被各国禁用,仍不容忽视。
  注意重金属元素及砷的添加量
  猪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铜可达到促生长的效果,但铜含量过高可影响肝脏功能。人食用这种畜禽肝脏后,可出现血红蛋白降低和黄疸等中毒症状。同时,随着铜添加量的提高,锌、铁等元素的添加量也相应增加。高锌的使用同样会产生类似高铜的残留和中毒效果。饲料工业中有机砷制剂(如阿散酸等)被广泛用作动物生长促进剂可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砷被机体吸收后,主要蓄积在肝、肾、脾、骨骼、毛发、皮肤中,砷与巯基酶结合,使酶失活,导致细胞代谢紊乱,皮肤癌发病率增加。
  开发研制新型饲料添加剂
  由于肉骨粉、油脂、抗生素、高铜、砷制剂等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对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停止这些物质的使用对动物生产性能,乃至整个畜牧业和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开发新型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益生素、有机酸、免疫促生长剂和其他代谢调节剂等。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棉副产品全混合发酵饲料工艺参数优化2024/4/28 8:52:45
2024年3月全国饲料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4/4/26 21:25:16
2024年3月全国饲料市场供需及进出口形势报告2024/4/26 19:25:16
中国饲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2024/4/26 15:32:38
2024年3月份福建省饲料生产形势2024/4/26 14:12:47
中国饲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2024/4/26 13:32:38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