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养殖管理饲料与营养 → 文章内容

肠道菌群对动物免疫系统早期发育的影响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7/6/24 1:06:25 关注:274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肠道是动物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是定植在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最早定植在动物体内的细菌源于动物在环境中随机接触的第一类细菌,并结合其他环境因素影响后续微生物种类的进入。微生物与免疫的互作在免疫系统的早期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旦中断将导致潜在、持久的免疫异常,所以微生物的早期定植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本文主要综述了肠道菌群对畜禽免疫系统早期发育的影响,探讨在养殖业中如何促进畜禽健康、提高生产成绩。
  1 肠道菌群对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无菌动物的发育缺陷主要在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s)、脾脏、胸腺等初级和次级免疫器官,并且无菌动物的盲肠更发达、绒毛更长、隐窝更窄、派尔淋巴结(Peyes's Pstches PP)和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nodes,MLNs)更小。黏膜表面的微生物在机体生命早期呈现波动性变化,成年期在没有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机体在幼年阶段接触微生物会影响其免疫系统形态和功能的发育,共生菌的定植有助于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扩张和调教,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成熟。在无菌鼠及SPF 小鼠的空肠和结肠上的试验发现,幼年时期的微生物定植如果没有发生在关键时期或者没有接触微生物,将对宿主产生潜在、不可逆的危害,导致动物成年时免疫系统不能发育完全 。
  2 肠道菌群对免疫细胞发育及功能的影响
  机体免疫系统由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2 个分支组成。固有免疫系统是宿主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获得性免疫涉及到感染晚期的病原体的消除,并伴随着免疫记忆的形成。有学者发现无菌动物的免疫细胞早期发育存在缺陷:肠内淋巴细胞、分泌性IgA 浆细胞数量、表达αβ T 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的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的CD4+ 和CD8 + T 淋巴细胞水平均低于普通动物, 但这些形态学和细胞学的缺陷均可通过尽早引入宿主特异性微生物而得到恢复。共生菌对宿主免疫结构有深远影响。Haverson 等让无菌仔猪定植血清型为O83 和O86 的2 株大肠杆菌菌株20 d 后, 发现固有层的T 淋巴细胞、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上皮组织广泛增加,说明特定微生物的定植将促进动物免疫系统早期发育。
  DCs
  微生物通过定植抗力协助宿主对抗病原菌入侵,而幼年动物需要时间来形成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和成熟的GALT,所以其幼年期间易受共生菌特别是病原菌伤害。肠道内的巨噬细胞会迅速杀灭侵入机体的共生菌,而小部分的土著共生菌之所以能在肠道内生存就是依靠DCs 细胞选择性诱导IgA 生成,在保证黏膜免疫系统的前提下又不破坏系统免疫反应。DCs 细胞及其亚群可以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识别共生菌、病原体和自身抗原。
  Drakes 等研究益生菌对人骨髓来源的DCs 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及其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发现大量的益生菌能上调DCs 表达CD80、CD86、CD40 和MHC Ⅱ类分子。
  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检测小鼠肠道产生的血清素水平,发现肠道菌群可以调节宿主的DCs 细胞分泌的5- 羟色胺水平, 无菌小鼠产生的血清素水平比拥有正常菌群的小鼠低60%。
  熊菲等给Balb/c 小鼠分别饲喂双歧杆菌活菌、死菌和培养上清,发现外源性双歧杆菌能促进小鼠肠道DCs 的发育成熟,增加其数量。
  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肠上皮的特异性减少将破坏上皮屏障,造成组织的自发性炎症。研究发现小鼠在2 周龄以前,其IECs 的Toll 样受体1(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会出现特异性下调,过后将不再出现。主要是TLRs 信号调节分子白细胞介素受体激酶1(IRAK1) 的下调,诱导IECs 出现固有免疫耐受,并保护初生动物免受细菌诱导的上皮损伤。上皮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s)参与病原菌感染的消除,如TLRs 和NOD 样受体NOD1、NOD2 与抗菌肽和黏液的产生相关。上皮NOD1 蛋白调节孤立淋巴滤泡产生趋化因子CCL20,对肠道细菌定植稳态至关重要; NOD2 在小肠潘氏细胞中高度表达,被细菌肽聚糖激活并驱使细胞因子分泌、诱导自我吞噬、上皮再生、产生抗菌肽。共生菌在肠道上皮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可诱导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生成,影响耗氧量和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HIF)对上皮屏障的作用。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有研究证明,微生物对早期生命的影响甚至可能发生在妊娠期,妊娠期间母体的微生物组成将调节后代的固有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ILCs 是最近发现的固有免疫细胞的新亚群,在缺乏微生物的情况下发育正常,但功能受细菌定植的影响。ILCs 除了在发育与功能方面与CD4+T 细胞相似外,还与肠上皮细胞反应的调节、肠道稳态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最多的就是ILC3,肠系膜淋巴结中ILC3 丰度很高,可以表达MHC- Ⅱ、呈递抗原,限制T 细胞对共生菌的特异性作用,并且ILC3 还有助于B 淋巴细胞和T 淋巴细胞的分化。ILC3 对IL-23 和 IL-1β 的刺激敏感,刺激后产生IL-17A 和IL- 22,分泌的TNF-β 对于IgA 的产生和维持宿主肠道微生物平衡至关重要。
  CD103+CD11b+ 肠道树突细胞表面的TLR5 受体识别细菌的鞭毛蛋白, 刺激IL-23 的表达,驱使ILC3 分泌IL-22。通过这些因子的产生,ILC3 可以参与细胞外细菌诱导的免疫反应,促进肠道内炎症及组织损伤的修复。
  B 淋巴细胞
  较普通动物而言,无菌动物分泌抗菌肽和IgA 的功能受损。Cukrowska 等给新生无菌小猪接种非致病性大肠杆菌O86,发现接种4 d 后,黏膜局部产生抗大肠杆菌IgA 抗体,小猪脾、MLNs 和PP 中IgM、IgG 和IgA 分泌细胞的数量明显升高。小鼠B 细胞的早期发育在肠道黏膜固有层内进行,由共生菌群的胞外信号控制,进而影响肠道免疫蛋白的形成。Potockova 等进一步研究发现B 细胞虽未在回肠内发育但却大量存在,表明菌群定植利于B 细胞在回肠内大量存在,并刺激小肠淋巴细胞增殖。Butler 等给无菌小猪移植非致病性大肠杆菌G85-1 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933D 后, 发现血清中IgG、IgA 和IgM 水平增高,其中定植933D 的动物血清中总IgG、IgM 及特异性IgG 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G85-1,表明抗体产生水平受定植细菌的性质的影响。
  T 淋巴细胞
  研究发现新生儿免疫细胞与成人免疫细胞在功能方面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T 细胞发育所处环境,T 细胞本质上并无差别。T 细胞发育环境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微生物环境,共生菌通过产生小分子物质调节宿主- 微生物的交互反应,比较经典的例子是SCFAs 作为细胞能源物质,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诱导调节性T 细胞的增殖。特定微生物可以调节固有层内的T 细胞的稳态。Mazmanian 等发现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 )通过激活细菌多糖A(PSA) 影响系统性Th1 免疫反应; 进一步研究发现,PSA 的存在可诱导IL-10 依赖性的T 细胞反应,进而保护小鼠抵御肝螺杆菌诱导的结肠炎。Ivanov 等发现,细菌Cytophaga-Flavobacter-Bacteroidetes 的存在与固有层内的Th17 细胞的分化及Foxp3+ 标记的T 细胞数量相关,通过Th17 细胞和Treg 细胞的平衡影响肠道免疫、耐受和炎性肠疾病的敏感性;Wu 等还发现单一定植分节丝状菌(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 , SFB)可增强动物自身抗体的产生,通过形成Th17 加速疾病进程。
  3 肠道微生物早期定植与畜禽健康的关系
  免疫系统成熟是一个宿主、病原菌、共生菌三方交互作用、精心协调的过程。肠道微生物的刺激可诱导免疫系统成熟,进而保护宿主免受感染、维持肠道内稳态、促进畜禽健康。机体的肠道屏障主要由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以及免疫屏障组成,各自具有不同的分子调控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共同防御外来抗原物质对机体的侵袭。Bocourt 等研究发现,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 LGG)可提高仔猪日增重、总重量,降低腹泄率和腹泻持续时间,进而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指数。天然肠道细菌对于机体对抗病毒和细菌来说非常有效。Ganal 等用不同的过滤性病毒感染正常和无菌2 组小鼠,相比正常小鼠来说, 无菌小鼠的免疫效应大幅降低、产生严重疾病,但给无菌小鼠接种正常小鼠的体内肠道微生物菌群后, 其免疫效应便可恢复。Vatanen 等研究揭示,拟杆菌属的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是有效的固有免疫激活剂,幼年时期接触微生物有助于免疫系统的训练,不易患自身免疫疾病。
  4 小结与展望
  肠道微生物是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肠道微生物紊乱与异常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An 等 研究发现,在出生后前2 周内定植脆弱拟杆菌标准菌株可治疗人工诱导的结肠炎,细菌定植的关键时期是在出生后14 d 内。Xavier 等认为,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肠道菌群与免疫应答关系中的所有参与成分,但肠道菌群的差异会改变代谢物的产生;而代谢物的变化会进一步引导或影响免疫细胞,导致免疫细胞在暴露于不同感染的时候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向。
  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在免疫系统的早期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具有高度多样化发展的特点,可诱导、训练宿主免疫系统;另一方面免疫系统可维持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一旦中断将导致潜在、持久的免疫异常,所以增加早期有益微生物的定植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 明确微生物定植的关键时期,深入了解肠道菌群的结构、组分及其作用,将进一步揭示肠道菌群和疾病间的关系,利于增加细菌的有益定植,为动物疾病的个性化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略
文章作者:杜 蕾,等 中国畜牧杂志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做好全省春季集中免疫信息填报的通知2024/3/5 9:04:42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印发2024年天津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通知2024/2/1 8:19:55
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2023/9/11 8:21:12
免疫应激对畜禽的影响2023/8/26 7:18:12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2023/6/5 9:45:50
甘肃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甘肃省2023年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方案2023/2/26 15:46:4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