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养殖管理养殖环境 → 文章内容

收藏!规模化猪场设计及环境控制.....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8/9/20 15:11:08 关注:1017 评论: 我要投稿

    规模化养猪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工厂化产业,企业化程度高,因此生猪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技术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规模化养猪新生产工艺的基本模式,一般实行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包括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哺乳、肥猪育成和肥育等几个环节,将几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形成流水式生产线,按一定的“繁殖节律”组织生产过程。 生猪生产工艺工厂化也带动了养猪环境的不断优化改良。科学地按照猪群的繁殖与生理的特性不同,对温度的耐受性不一,安装通风保温设备,使猪群生产性能最大化。
  
  为什么我们的祖先选择了猪为家养动物?
  
  1. 个体大; 2. 繁殖效率高; 3. 肉用价值;4. 恒温动物
  
  野猪驯养的几个条件:定居生活、圈养、农产品有富余:提供饲料源、人工选择: 肉用, 满足人类能量与蛋白需求。达尔文说: “ 各种家畜都是由野生动物经过人工选择以及饲养管理的改善而形成的。 ”
  
  野猪与家猪的区别:
  
  繁殖性能: 由低→高;
  
  生长性能: 晚熟→早熟;
  
  行为特点: 凶猛→温驯;
  
  野猪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以适应本身生存为特点;
  
  家猪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以生产肉脂为特点。
  
  猪的评估:
  
  1、脂肪沉积
  
  部位: 腹腔、 皮下和肌肉间;
  
  顺序: 腹腔沉积脂肪最早, 皮下次之, 肌肉间最晚;
  
  数量: 腹腔脂肪最多,皮下次之, 肌肉间最少;
  
  速度: 腹腔内脂肪沉积最快, 肌肉间次之, 皮下脂肪最慢。
  
  2、肌肉沉积
  
  骨骼是体组织的支架,最先发育, 最先停止;肌肉居中, 脂肪最晚;
  
  幼龄猪沉积脂肪不多,后期加快, 能量浓度越高, 脂肪沉积越多;
  
  早期(30~40千克)是骨骼生长发育, 中期 (60~70千克)肌肉生长, 后期(90~120千克)脂 肪生长;
  
  3、高产多生(生产数据指标体现)
 
  
  育种:如何选择出优秀的个体
  
  母猪产肉效率(2012年数据),刘老师依据丹麦、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等几个国家的生产数据(窝产活仔数、断奶前死亡率、窝断奶仔数 、窝数/母猪/年、保育期死亡率、生长育肥期死亡率、上市猪数/母猪/年、上市重 、耗料、断奶至上市ADG、断奶至上市FCR 、产肉/母猪/年 、耗料/母猪/年 、耗料/胴体)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是什么要素在驱动养猪业生产工艺的变迁?
  
  原始驱动力: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与人混居、肉食需求
  
  空间结构: 往西、北迁移
  
  规模经济驱动: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效益成为关键评价指标)
  
  生物安全驱动: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群(远离人口聚居区)
  
  空间结构改变生产工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全进全出、多点式生产、部分清群、空气过滤等。
  
  (1)全进全出
  
  所谓“ 全进全出” 制度(简称AIAO),也就是说同一栋猪舍( 或同一个猪场)内的猪在同一天转进,又在同一天转出。最重要的生产工艺,是猪舍设计的基础,以舍或场为单位,切断疫病传播,相似年龄( 2周龄内) 的猪进行批进批出。
  
  美国一项试验表明, 与连续式生产相比,AIAO可使:死亡损失降低2个百分点,药成本下降45%,饲料效率提高5%,达上市体重日龄缩短11天。
  
  (2)多点生产
  
  最早由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HankHarris提出:主要阻断疫病垂直传播与早期加药隔离断奶相结合。
  
  (3)分胎次饲养
  
  在1988年Leman 养猪会议上,Hanor公司的JeffMencke、Isabelle Moreau及Kack keane 首次介绍了这种新的SPP技术,优势体现:细化后备猪管理, 提高P1性能;引入免疫坚强的母猪,稳定P2+猪场健康水平;提高P2+后代的均匀度;降低生产成本。
  
  (4)部分清群
  
  将养殖过程某阶段猪只全部清除。通常应用于保育舍,有时也应用于生长-肥育舍,猪群中断后完全空栏、清洗、消毒,然后空置2周以上,可阻断特定病原在某一阶段循环,减少易感群体。
  
  (5)空气过滤
  
  尤其是公猪站能有效阻止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口蹄疫、喘气病等原微生物感染,降低病原体感染的几率。
  
  猪舍设计案例分析(部分生产参数)
  
  根据现代生产工艺要求不同阶段猪只最佳温度
 
  
  猪舍设计要素-布局: 母猪场、 保育育肥一体舍二点式设计
  
  布局:独立的种公猪站与后备母猪培育舍
  
  环境控制:通风-取暖
  
  热交换控制:墙体保温-吊顶
  
  料线:自动输送与控制
  
  其它:工业化照明、电器设计
  
  环境控制
  
  养猪环境是指影响猪群繁殖、生长、发育过程中方方面面的条件,它是有猪舍内的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设备设施等因素组成的特定环境。饲养过程中需要更多人为因素的调节和控制。养猪场环境控制主要指猪群栖息环境控制,不同的猪群或品种对环境要求不一,环境控制失调导致生产性能不能充分发挥,使饲料转化率降低,动物机体抵抗力差,造成疫情的出现,影响猪场经济效益。可见,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与环境控制改善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保障。
  
  环境控制要点
  
  通风
  
  调节气温/湿度
  
  带走臭气和有毒气体浓度
  
  带走悬浮尘埃和病原微生物
  
  猪舍表面的水分冷凝
  
  降温
  
  取暖
  
  不同阶段猪舍的温度要求:
  
  (1)产房进猪前,必须进行干燥,保暖处理。大猪和小猪需要不同的适宜温度。全漏缝与半漏缝地板,需要不同的适宜温度,产后24小时是关键期。
  
  (2)保育舍进猪前,必须进行干燥保暖处理单温度与双温度系统,需要不同的室内温度。
  
  (3)育肥30公斤以上进猪前,必须进行干燥保暖处理。观察猪的表现,来调节温度与风速
  
  猪舍选择的要素
  
  成本因素:固定成本( 占总成本9~11%),分摊至每个栏位,建筑成本,土地成本,可变成本(占总成本89~91%),劳动效率(单位人工成本),饲料转化效率,健康控制:是否实现全进全出,周转率: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上市猪数/栏位,运营效率等。
  
  遗传上,是否能充分发挥品种潜能
  
  生产上,PSY是否达到目标要求
  
  管理上,生长速度快、 死亡率低
  
  不同猪舍建筑的价值比较
 
  
  环境控制猪舍的劣势分析
  
  成本高——固定投入: 增加100%;运行成本略有增加: 每Kg商品猪出栏增加0.03~0.1元。
  
  猪舍建筑要求高——墙体保温,吊顶,贼风。
  
  设备要求高——风机效率、降温设备、供暖设备、控制器等,猪舍建筑、 设备未达到要求, 运行成本可增加30%以上。
  
  地面潮湿;温度不均匀, 存在死角;有害气体影响猪只生长;光照不足;火灾风险大;粪污浓度高、 处理难度大。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一分钟告诉你,猪场智能环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2023/7/25 21:08:24
寒潮来临,猪场疾病需严防严控2022/10/13 7:49:32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