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养殖管理繁育技术 → 文章内容

提高育雏鸡成活率的关键点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9/3/26 17:18:15 关注:756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1)对温度反应敏感,既怕冷又怕热
  刚出壳的雏鸡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因而体温调节能力差。初生雏鸡个体小,羽毛稀,体温要比正常鸡低3℃,需到7~10日龄趋向正常。在低温下,雏鸡感到寒冷;相反,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因鸡无汗腺,不能通过排汗的方式散发体热,雏鸡也会感到不适。总之,雏鸡对温度反应十分敏感,育雏时要严格掌握好育雏温度。
  (2)消化系统不健全,生长发育快
  雏鸡嗉囊、胃肠的容积都很小,而且对饲料的消化能力较差。雏鸡又具有生长发育快的特点,蛋鸡6周龄时的体重已达出壳体重的10倍左右,平均每周增重1.6倍;肉鸡6周龄的体重则是出壳体重的65倍以上。因此,配制雏鸡日粮时,力求营养完善而且易于消化。
  由于雏鸡消化系统还不成熟完善,所以必须注意所供给的粗饲料中的成分能用于雏鸡采食而且容易消化,同时饲料中总脂肪含量应保持在低水平,而且应该避免饲喂饱和的动物脂肪饲料。如果在最初日粮配比中粗蛋白含量低于22%或者赖氨酸含量低于1.16%,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肉仔鸡7日龄体重达不到理想目标。
  (3)对外界反应敏感
  雏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育雏舍内的各种声响、各种新奇的颜色或有生人进入都会引起鸡群骚乱不安,影响生长,严重时会因突然受惊而相互挤压致死。因此,育雏舍应保持安静,育雏人员应相对稳定,不宜经常更换。
  (4)体小娇嫩,抗病力差
  雏鸡体小娇嫩,抵抗力差,很容易因各种微生物的侵袭而感染疾病,所以,育雏时应精心饲养管理,提高雏鸡体质,并认真搞好育雏舍内的环境卫生,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
  二、雏鸡早期死亡的原因
  (1)种鸡因素
  垂直传播
  支原体:常见。有败血型和滑液囊型之分。
  白痢:很少见。大型种鸡场净化很认真,由于温度过低会造成腹泻,类似白痢。
  副伤寒:古铜肝(霉菌中毒也有)+脑脊髓炎:10日龄内出血症状为垂直传播,10日龄后为水平传播。
  (2)管理因素
  温度
  初生雏鸡对温度耐受的上限和下限非常接近,大约在33℃一36℃。造成雏鸡热死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鸡舍温度低或有贼风导致雏鸡扎堆,如果时间较长,可使被挤在中间而无法逃出的雏鸡窒息死亡。
  鸡舍温度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而且雏鸡被隔离材料隔在不同区域,无法找到适宜温度区。
  供热系统失控。要防止雏鸡被热死,最好24小时值班,确保温度均匀、适宜。
  湿度
  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呼吸散失,从而影响雏鸡体内剩余卵黄的吸收和正常采食,严重时雏鸡会出现脱水现象。表现为脚趾于瘪,羽毛干燥、蓬乱,生长发育缓慢。同时由于育雏舍内过分干燥,容易引起尘土飞扬,使雏鸡患呼吸道疾病。
  高湿高温气候下,育雏舍相对湿度也可能过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雏鸡体热散失不出去,感觉闷热不适,采食下降。同时,高湿环境有助于霉菌和球虫的繁殖,使雏鸡易发生霉菌中毒和球虫病。
  (3)病弱雏
  由于种蛋、孵化环境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出壳的雏鸡有一少部分为病弱雏,如卵黄吸收不良、弱小、脐炎、瘫痪、瞎眼等,这些雏鸡通常在1周内死亡。病弱雏鸡生产意义不大.而且常常是疾病的传播源,所以进雏时或进雏后,应当将病弱雏剔除,以保证育雏的顺利进行。
  (4)疾病因素
  细菌感染
  沙门氏杆菌:白痢、伤寒水平传播。
  绿脓杆菌:注射马利克疫苗引起的。3日龄出现大批发病,病雏精神不振;皮下水肿或有黄色胶冻样物;腹部膨大(绿腹);腹泻、衰竭、死亡;肝脏土黄色,心包积液、腹水。大肠杆菌:类型较多常见败血型(三包型)。
  病毒病
  脑脊髓炎。病鸡精神较差.闭目嗜睡,继而出现运动失调,两腿不能自主.走动时东倒西歪,逐渐不能站立,以跗关节着地,坐于地面,呈犬坐姿势。随着病情的发展,神经症状明显,常出现头颈震颤,最后瘫痪。个别雏鸡一侧或两侧眼睛晶状体混浊,视力消失。瘫鸡仍有食欲和饮欲,但由于不能站立,吃不到饲料,饮不到水而被其他鸡踏死或饿死。
  (5)过度饥饿或脱水
  长途运输
  超过48小时,脱水造成。
  开食开水过迟
  传统观念作怪,两小时上水,6小时上料。
  饮水乳头和料槽过高
  水槽和料槽位置太高或只能保证大部分雏鸡采食和饮水,而体格小的雏鸡则可能被饿死或渴死;由于不熟悉环境,加上垫料不平整.个别雏鸡无法靠近料槽或饮水器。
  灯光太暗
  据研究证明雏鸡第一天的视力只能看20~30厘米,光线太暗看不见,会影响饮食,造成脱水死亡。
  (6)单纯性营养不良
  过量采食。
  饲料中营养过高  如蛋鸡用肉鸡料。
  三、提高成活率的措施原理
  除了垂直传播的病毒病没法控制外,其他各类原因引起的早期死亡我们都可以进行控制和避免。
  (1)、中药开口调体质
  幼雏期为稚阳体质,易受外邪入侵,患外感病。如治疗不及时,易化热、化寒;一般以受寒为主。在防治上,以散寒解表为原则,用辛温解表或温中散寒的方剂比如桂枝汤或者麻黄汤等加减比较对症。
  “牧益堂牌四逆汤”可以起到温阳抗寒的作用。进雏以后口服一到两天,可以减少寒冷应激。同时由于幼雏的白痢临床表现也是虚寒性症候,因此“四逆汤”可以起到温补脾肾之阳,强壮体质,减少白痢的发病率。口服四逆汤5-7天,可以不用化药开口。
  金育喂—是我们取代抗菌药的另一个常规开口药。
  (2)、提高成活率,关键在第一天
  决定雏鸡生死存亡的第一天
  1、雏鸡运输造成的应激:
  脱水、冷应激、热应激、外伤等
  蛋鸡出壳后:雌雄鉴别、注射MD、在拥挤污浊的环境中、经历酷暑严寒运到你的育雏舍,进入第一天!同时把命运也交到了你手中!
  第一天的管理决定了鸡的生死与后期的生长好坏,管理好了顺利进入育雏期,管理不好则进入多灾多难疾病期2、接雏鸡后首先做的一件事
  恢复雏鸡体温,春夏秋冬各不同
  一般建议第一天舍温35-36℃。但接鸡当天天气寒冷,长途运输,甚至有寒风时,一定要把舍温升至39-40℃,维持4小时以上,让鸡恢复体温至41℃,再降至正常育雏温度。或者将雏鸡接入育雏舍后,根据接雏当时天气情况先放置一段时间,待恢复体温后再放入育雏笼。因为雏鸡没有体温调节能力,如果转运鸡雏时受寒,常温育雏在第3天开始会出现类似中毒症状的死亡。
  3、第一天关键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方案放入育雏舍后,至少观察鸡半小时,决定第一天管理方案:
  (三)、开饮--18℃---26℃凉开水
  天气炎热、雏鸡脱水时,待鸡活泼后:
  用水壶向饮水器循序少量注水,最多注鸡需要量的1/10,反复循环,约4-6小时让鸡喝够。
  这一方法适合任何状况的雏鸡。
  如果让鸡一次喝够,会出现肠功能紊乱,3天后会出现死亡,第7天为死亡高峰。终生长不好。
  (四)、开食
  等鸡全部喝上水后,再进行开食。如果没有喝过水就吃料,鸡会终生消化不良。
  开食与开饮一样,不能自由采食。雏鸡消化能力差,要少给勤给,不然也会造成消化不良。
  方法:第一次平均每只鸡几粒的开口颗粒料撒入开食盘或垫纸上,循环供给几次后再用料桶供料。
  (五)、温度
  这是养鸡户都非常重视的,但一成不变,不知道根据情况调整温度。尤其寒冷季节育雏,常常出现大批死亡,造成不能育出好的后备鸡。
  前面已经说过, 一般建议第一天舍温35-36℃。但接鸡当天天气寒冷,长途运输,甚至有寒风时,一定要让鸡恢复体温至41℃。因为雏鸡没有体温调节能力。
  (四)、湿度:首日龄舍内相对湿度以65%为适宜,但45%---75%都不会出现问题,因此一般养殖者不太重视此项。湿度过大不利呼吸;湿度过小易导致呼吸道干燥(五)通风:通风目的是为雏鸡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雏鸡换气量范围在2---7.8立方米/小时,要根据气温情况调节通风换气量:气温高时加强通风量,气温低时减少通风换气量。此项要坚持整个育雏期既然雏鸡代谢旺盛,那么它需要的新鲜空气也多,一味重视保温,却忽视通风同样会导致雏鸡发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海南省地方鸡产业技术体系在海口启动2024/4/23 21:04:17
鸡周期还有吗2024/4/23 21:01:06
2024年4月22日817鸡苗和肉毛鸡参考价格2024/4/22 18:57:00
“鸡飞猪舞”行情再现,立华股份涨超12%,湘佳股份涨停!2024/4/22 17:01:51
需求端对毛鸡形成压制,毛鸡稳中偏弱运行(4.12-4.18)2024/4/22 7:09:13
鸡舍负压、风速与气流走向的关系2024/4/22 6:43:4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