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免疫防疫疫苗与免疫 → 文章内容

zhi布鲁氏菌病防控对策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9/8/6 10:52:25 关注:643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浅析布鲁氏菌病防控对策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不仅对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还严重......
  浅析布鲁氏菌病防控对策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不仅对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还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动物患病后出现流产、不孕、睾丸炎及关节炎等临床症状。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人可以经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途径而感染,表现出波浪热、多汗、关节痛等,而且可能复发或留下严重后遗症。目前,该病的传染性较强,有蔓延的趋势,发病特点有聚集性、爆发性、反复发作性,因此,预防感染是布病防控的关建。
  布病防控与公共卫生安全应由农业部门、疾控中心、财务部等政府部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及群众的积极参与,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此外我国疆土辽阔跨度大,不同的省、市、县等布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当前我国采用预防布鲁氏菌病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以检疫淘汰疫畜和免疫健畜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本文在此原则上并综合相关文献提出自己对布病综合防控的看法。
  一
  制定和完善布鲁氏菌的防控的计划和相关制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于布病的防控需要依靠科学,有计划,有制度的防控。1934年,美国约1/10的成年牛经检测为布病阳性,这促使美国制定布病的州/联邦国家根除计划,并制定了对养殖户的扑杀补偿。美国农业部还制定了配套政策。该计划在实施初期收效很好。根据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日常监测数据显示,屠宰场待宰牛布病感染率均低于0.001%,达到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无疫要求。所以建立完善的动物的布鲁氏菌病预防、检测、净化、患病动物的扑杀以及补偿、监控、免疫等的相关计划和制度,以及人布鲁氏菌病的防控的完善计划和制度,对有序的、有保障的开展布病防控工作都是必须。当然我国也有《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规划》、《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等的布病的防治计划和制度。这对我国布病的防控也起着巨大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是可以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布病的各项制度。
  二
  加大布病防控的财政预算和投入
  在我国面临布病的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只是加强对布病重视并采取措施,而不大对布病防控的财政投入,无言而语是无米之炊,难以有效的开展布病防控的有关措施。如国家建立布病阳性家畜的补偿机制。对经实验室确诊为布病而扑杀无害化处理的家畜,国家给予相应的补偿。补偿的费用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然而,大部分地区现行补偿价标准仅为实际市场价格的1/10~1/3,导致部分养殖户因造成经济损失而瞒报疫情,并且销售病畜,造成布病的扩散。因此,提高病畜扑杀补助标准,以期从源头做好家畜布病防治工作。
  三
  加强布鲁氏菌病的科研和防控队伍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大布病的研究经费投入,完善实验室的硬件和人员队伍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学术交流,促进对布病的认识和防控技术的发展。加强基础兽医室的硬件和基层兽医队伍建设,通过购买先进的实验器材,组织兽医人员进行布病防控技术的培训以及定期组织布病防控技术交流,促进相关技术更新和普及。另外制定合适的制度措施保持布病防控队伍的稳定,培训先进的科研人员、技术骨干和基层专业人员。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布鲁氏菌流行情况,结合实际工作,提高科研的实用性和基层兽医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建设出我国高效、先进、稳定的布鲁氏菌病的科研和防控队伍。
  四
  建立布病监测系统
  通过建立布病监测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布病的流行现状、危害程度以及发展趋势等,从而基于这些数据进行风险评估,为我国制订布病防控计划和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布病监测应是根据我国布病的发病情况在全国建立布病监测点,收集布病的相关数据,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方法,有目的、有计划、长期性地对布病及相关因素进行监测,为布鲁氏菌病的预测、预报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使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
  加强动物、动物产品的布鲁氏菌检测与监管
  加强对动物、动物产品等的布鲁氏菌的动物卫生检疫,防止被污染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无序流动,来切断传播扩散的途径。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对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尤其是对种用、奶用动物的检测。对于布病未免疫地区,加大普通牛羊布鲁氏菌病检疫力度,对有条件的地区可实施100%布病检疫净化;对于布鲁氏菌病免疫地区,严格执行普通牛羊先检疫后免疫的方案,对免疫6个月后可进行布鲁氏菌病检疫净化。在监督管理方面,加强对动物、动物产品的销售、流通的监管,禁止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的销售,尤其是对种用、乳用动物流通的监管,来防止布鲁氏菌的传播。
  六
  加强动物免疫
  目前动物用的布病疫苗主要是S19、Rev.1、RB51、S2和M5等弱毒活疫苗。根据全国各地布病流行情况,划分区域,对布病严重的地区实行除种用或乳用动物以外的家畜进行免疫接种。对免疫范围、使用疫苗种类、免疫程序等进行科学评估来制订适合当地的布鲁氏菌病免疫规程。免疫前注意对疫苗的质量的检测,并规范疫苗的运输、储存和免疫接种的操作。免疫后及时的对动物健康状态和免疫效果等进行检测,来建立系统的免疫规程,并对免疫后的动物建立免疫档案。
  七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
  首先,科学选择动物养殖的场址和合理布局,给动物一个适宜的环境,同时也降低布鲁氏菌扩散的风险。引进种畜时,一定要有相关的检疫证明,尤其是对布鲁氏菌的检疫,防止引进患病畜。分群饲养,不同动物,不同年龄,病畜、健康畜等隔离饲养。这样不仅有利于饲养、管理,而且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此外,注意圈舍的卫生,定期打扫消毒,尤其是病畜的粪便和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同时根据不同动物、不同年龄对营养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养方式,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对饲养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来提高饲养人员的饲养管理水平。
  八
  展望
  布病已经严重危害我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期中国多地暴发布鲁氏菌病疫情为我们敲起了警钟。目前,布病疫苗保护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在布病检疫中无法区分人工接种与自然感染动物,使得疫源动物得不到有效清除。因此,打好畜间布病防控攻坚战,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以流行情况为依据,制定布病免疫、检疫、净化等措施,将有效控制布病的传播和蔓延,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文章来源:执业兽医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对不起,该处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