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病毒疾病 → 文章内容

猪戊型肝炎病毒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0/6/16 10:37:10 关注:1208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摘要
  病因学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非包膜RNA病毒,正戊肝病毒属,戊型肝炎病毒科。
  ·只有一个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型,但正戊肝病毒属依据感染的种属分为四个亚属。在甲型正戊肝病毒属中,至少有7种不同的基因型。HEV-3和HEV-4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以猪为宿主。
  清洁消毒
  ·对病毒在宿主外的存活情况知之甚少;然而,人们认为戊型肝炎病毒在环境中有一定的稳定性,因为粪便是感染的重要来源。
  ·将猪肉制品内部温度加热到71°C(160°F)20分钟,以完全灭活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可能容易被醋酸、戊二醛、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和Virkon-S等氧化剂消毒。
  流行病学
  ·戊型肝炎病毒可以从许多不同的物种中分离出来,包括猪。
  ·戊型肝炎是人畜共患病。人类感染的严重程度从亚临床到暴发性肝炎不等,还对生殖有影响。猪是能感染人的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最重要的动物宿主。
  ·世界上几乎每个地区都能发现这种病毒。HEV-3和HEV-4基因型出现在美国。
  ·在美国,80%到100%的商业猪场都有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证据。尽管发病率很高,尤其是2-4个月大的猪,但死亡并不常见。
  传播
  ·大多数猪通过粪口途径获得戊型肝炎病毒。这种病毒也可能以其他方式传播,尽管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猪感染/发病机理
  ·猪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在实验研究中已报道肝酶增加。
  诊断
  ·HEV在细胞培养中不可培养。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是检测戊型肝炎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组织中的HEV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s)已被开发用于抗体检测,包括一个商用的检测HEV-1和HEV-3抗体的试剂盒。
  免疫
  ·大多数猪一旦母源抗体减弱就会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一种高度保护性的重组疫苗HEV-239已经被开发用于人类,但还没有在猪身上进行试验。
  预防和控制
  ·HEV是一种普遍存在且难以检测的汽车。应制定标准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限制猪设施的粪便污染。
  研究不足之处
  ·目前对猪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可能的传播途径和疫苗效力知之甚少。
  概述
  戊型肝炎病毒(HEV)在猪身上引起无症状感染;然而,它是一种公共卫生问题,在人身上引起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肝炎。戊型肝炎病毒是正戊肝病毒属戊型肝炎病毒科的一种小的无包膜RNA病毒。根据受感染的物种对其进行分类,正戊肝病毒属又分为四个亚属。甲型正戊肝病毒属甲型正戊肝病毒是最具临床意义的亚属,至少有7个不同的基因型。HEV-3和HEV-4是人畜共患病,以猪为宿主。
  戊型肝炎病毒是普遍存在的,可以在世界各地的猪场检测到。这种病毒也是人畜共患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近2000万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在日本和美国的商店的猪肝、法国的商店的生猪肝、野猪肉、鹿肉和污水中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血清转化在职业接触猪的人群中也有记录。大多数严重的人类感染发生在孕妇身上,会影响妊娠结局。在孕妇中,戊型肝炎流行地区的死亡率为25%。
  HEV在细胞培养中不可培养。尽管在感染猪的血清、肝脏、胆汁、淋巴结和口腔液中检测到HEV RNA,但粪便样本是HEV检测的主要来源。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是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毒检测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组织中HEV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成功应用于抗HEV抗体的检测。
  人类中已经开发商业化疫苗。在人体试验中,疫苗HEV-239被证明具有100%的保护作用,可用于预防人畜共患传染病、食源性传染病和水传播传染病,尤其是孕妇。HEV-239疫苗在兔与兔戊型肝炎病毒(HEV)竞争时具有保护作用,并对其他甲型正戊肝病毒甲型正戊肝病毒基因型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疫苗HEV-239在猪体内的效力尚未评估。
  需要对猪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猪的传播方式、猪的疫苗效力和育肥猪的检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为潜在的暴发做好准备,防止暴发的发生。
  文献综述
  1. 病因学
  1.1
  关键特性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具有二十面体衣壳对称性的小型、球形、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它属于正戊肝病毒属,戊型肝炎病毒科。
  1.2
  应变变异性
  迄今为止,仅鉴定出一种血清型的戊型肝炎病毒,且已报道的分离株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戊型肝炎病毒科分为两个属,即含有影响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的正戊肝病毒属和影响黑鳟的鱼疱疹病毒属。根据受影响的物种,将正戊肝病毒属进一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亚属。甲型正戊肝病毒包含人、猪、野猪、鹿、猫鼬、兔子和骆驼的混合型肝炎病毒。乙型正戊肝病毒含有鸡戊型肝炎病毒。丙型正戊肝病毒含有大鼠、鼩、雪貂和水貂的混合病毒。丁型正戊肝病毒含有从蝙蝠中分离的戊型肝炎病毒。
  在甲型正戊肝病毒中,至少有七种不同的基因型。HEV-1和HEV-2是人类特有的宿主,HEV-3和HEV-4是人畜共患病,以猪为宿主,日本野猪中发现1株HEV-5和HEV-6,迪拜骆驼中发现1株HEV-7,缅甸、墨西哥、美国和中国分布报道了HEV-1至HEV-4,分别将每个基因型分为多个基因亚型,其中最重要的是HEV-3a。已测定该亚基因型的两个完整猪戊型肝炎病毒株swKOR-1和swKOR-2的全基因组序列,并提交给GenBank。兔戊型肝炎病毒与HEV-3关系最为密切,与HEV-1至HEV-4共有77%-79%的核苷酸相似性。兔戊型肝炎病毒可能引起人畜共患病。
  HEV基因组由3‘和5‘端的短非编码区、poly-A尾部和三个开放阅读框(ORF)组成。ORF-1编码非结构蛋白和RNA依赖性RNA聚合酶,ORF-2编码负责装配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免疫原性衣壳蛋白。ORF-3编码一个小的磷酸化蛋白,该蛋白与肝细胞骨架结合,形成一个与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和体内感染性有关的衣壳蛋白复合物。在雪貂和大鼠品系中已有ORF-4的报道。
  2. 清洁消毒
  2.1
  存活特性
  戊型肝炎病毒被认为能抵抗肠道内酸性和轻度碱性条件下的灭活。对病毒在宿主外的存活情况知之甚少;然而,由于戊型肝炎病毒通过粪便-口腔途径传播,病毒在环境中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其他肝炎病毒类似。
  2.2
  消毒
  猪肉制品中的戊型肝炎病毒通过适当的烹调被灭活。将猪肉制品内部温度加热到71°C(160°F)20分钟以完全灭活戊型肝炎病毒。较低的温度和/或较短的持续时间可能不会降低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性。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加热至191°C(376°F)5分钟或在水中煮沸5分钟的猪肝含有感染性戊型肝炎病毒。同样,猪肝在56°C(133°F)下孵育1小时并不会降低感染性。猪肉产品中的戊型肝炎病毒在56°C(133°F)的烹调温度下暴露1小时仍具有感染性,相当于餐馆中稀有到中等烹饪条件的温度。戊型肝炎病毒可能容易被醋酸、戊二醛、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和Virkon-S等氧化剂消毒。
  3.流行病学
  3.1
  受影响的物种
  HEV已从多种物种中分离出来。受甲型正戊肝病毒感染的包括人类、猪、野猪、猫鼬和骆驼。乙型正戊肝病毒感染鸡。易感染丙型正戊肝病毒的物种包括大鼠、鼩、雪貂和水貂。丁型正戊肝病毒感染蝙蝠。兔和鳟鱼也可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在绵羊、山羊、牛、狗和驴中检测到抗戊型肝炎病毒抗体。该病毒也从鹿肉中分离出来。猪是能够感染人类的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最重要的宿主。
  3.2
  人畜共患病潜能
  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型肝炎,其中有症状的病例超过300万,死亡人数接近5.7万人。戊型肝炎是国家流行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占病例的50%以上。
  约有20亿人生活在流行区,有感染的危险。在这些地区,戊型肝炎感染主要是由水传播的,因为卫生条件差。工业化国家的戊型肝炎病毒以前与墨西哥、中东、北非和西非等流行地区的旅行有关,然而,基因分型表明,现在大多数病例似乎是食源性的。
  人类感染范围从亚临床到暴发性肝炎。病毒血症是暂时性的,在症状出现时就会消失。可观察到流感样症状,并伴有肝肿大、发热、虚弱、呕吐和黄疸。中老年男性最常见感染,死亡率为1%-4%。孕妇感染最严重,流行区的死亡率为25%。妊娠期间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母亲和胎儿死亡、流产、早产或新生儿出生后不久死亡。33%的病例报告了垂直传播,人初乳中也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
  感染严重程度的差异尚不清楚,但推测是基于HEV基因型、病毒载量、共感染和宿主免疫状态。与HEV-1和HEV-2相比,HEV-3和HEV-4对人类的致病性较低。HEV-2从未在暴发性肝炎病例中被记录,因此HEV-1可能是人类最严重的感染源。来自人类的HEV-3和HEV-4已被实验感染猪,来自猪的HEV-3和HEV-4已被实验感染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职业性接触猪的人,包括兽医、屠宰场工人和养猪户,显示接触戊型肝炎的血清学证据增加。与屠宰场工人相比,主要与年轻猪一起工作的农场工人的血清阳性率有所上升。在一项研究中,美国的猪兽医血清阳性率是其他献血者的1.5倍左右。在另一项研究中,北卡罗来纳州的养猪者比对照组抗-HEV抗体的血清阳性率高4.5倍。在欧洲、非洲和亚洲的职业暴露人群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职业暴露人群和对照组之间的抗-HEV血清流行率没有差异。
  除了与猪直接接触外,戊型肝炎的人畜共患病传播也通过食物发生。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食用受污染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肝、鹿和野猪肉有关。日本商店和美国商店销售的猪肝中,有2%的人检测出戊型肝炎病毒RNA阳性,在法国,生猪肝(Figatelli)被认为是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来源,从超市购买了生猪肝样本并从中提取了HEV-3 RNA。在同一研究中,从食用生猪肝的13个人中的7个人中检测到抗HEV IgM抗体。由于海洋污染,贝类、贻贝和牡蛎也被认为是食物传播HEV的来源。
  地表水可被粪便中流出的戊型肝炎病毒污染,是人类戊型肝炎感染的主要来源。西班牙的一项研究在没有动物接触史的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RNA;该病毒株与从猪屠宰场污水中检测到的戊型肝炎病毒RNA具有92%–94%的核苷酸相似性。
  血源性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和垂直传播已经在人类中被报道,并且正在出现相关性。
  3.3
  地理分布
  猪戊型肝炎病毒(HEV)于1997年在美国首次报道。自那以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猪生产设施都检测到了它。每个基因型都有地理位置。HEV-1分离物来源于亚洲和非洲,并在非洲占优势。HEV-2在墨西哥占优势。HEV-3和HEV-4含有来自美国、日本、新西兰、欧洲、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分离物。
  3.4
  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美国,80%到100%的商业养猪场都有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证据。猪戊型肝炎病毒在2-4个月龄的猪中发病率很高。在西班牙,37%的1-3个月龄的猪有感染的迹象。血清流行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中国,70%-100%的成年猪感染了戊型肝炎病毒。与其他动物相比,猪的血清感染率显著升高。然而,猪的死亡率非常低,因为感染通常是亚临床的。
  4. 传播
  猪的传播主要是粪-口传播。到12-15周龄时,大多数猪自然感染并在其粪便中排毒HEV-RNA。小于3个月龄的猪在粪便中的HEV-RNA水平高于年长的动物,表明幼猪可能是病毒排毒的一个重要来源。一头在粪便中排毒HEV病毒的猪通过直接接触每天可将病毒传播给0.15头猪。通过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粪便在相邻猪圈之间传播的效果比猪圈内传播的效果低30倍。在小型猪中,实验感染是通过静脉接种的野猪粪便中的HEV-3实现的。与感染猪或HEV阳性粪便接触比实验口服接种更容易导致感染。
  猪可能会出现其他传播方式。在一项研究中,用RT-PCR检测了3头接触感染猪的尿液中戊型肝炎病毒RNA阳性。也有可能是气溶胶传播。在感染了戊型肝炎病毒的怀孕兔子中已经报道了垂直传播,但是在猪身上没有得到证实。一项研究表明,从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兔子出生的新生兔子的粪便中的戊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EV-RNA)从第一次粪便传代时就呈阳性。在一周龄的仔猪血清中,测序显示分离的菌株与从母猪身上分离的菌株不同。
  5. 猪感染/发病机理
  猪戊型肝炎(HEV)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相关资料有限。幼猪(2-3个月龄)经口感染粪便后,母源抗体减弱后不久,病毒血症持续1-2周。接种后1-2周出现粪便病毒排毒,但可能持续8周。1个月龄猪已报告感染。在摄入后,病毒会传播到目标器官肝脏,在那里复制。猪的肝脏变化很小。已确定肝外复制部位,包括小肠、结肠、肝和肠系膜淋巴结。从经静脉接种戊型肝炎病毒的猪的胃、肾、唾液腺、扁桃体、肺和肌肉中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RNA,然后病毒在粪便和胆汁中排出,作为传播给其他猪的来源。
  兔戊型肝炎病毒可在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孕兔胎盘组织内复制。
  5.1
  临床症状
  猪的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是无症状的。在一项研究中,3-4周龄猪的实验性静脉感染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没有肝酶升高或高胆红素血症。其他研究报告在实验性静脉接种和接触接种中肝酶升高。
  感染兔戊型肝炎病毒的怀孕兔子显示繁殖力下降,流产率增加,产后6-7周母体死亡。猪的戊型肝炎病毒对怀孕母猪的产仔数或早产没有影响;但是,需要更多的检查。
  5.2
  死后病变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猪的死后病变很小,也很轻微,表现出病变的猪在临床上通常是正常的。实验感染猪在感染后7-55天可以表现出肝和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至中度增生,回肠派尔斑派伊尔结轻度至中度增生,多灶性淋巴浆细胞性肝炎伴局灶性肝细胞坏死,感染后7-27天出现严重的肝肿胀和空泡化。在一项研究中,三只在感染后14天死亡的静脉接种猪出现了与戊型肝炎相一致的病变。只有一头猪的肝脏标本经RT-PCR检测呈HEV-RNA阳性,而胆汁中的HEV-RNA均经RT-PCR检测呈阳性。另一项研究表明,16%以上的猪经RT-PCR检测呈阴性,其肝脏病变与HEV感染相一致。
  6. 诊断
  6.1
  临床病史
  由于缺乏临床症状,很难识别猪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任何猪都可能感染戊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似乎最常见于7-9周龄仔猪母体免疫力下降时。
  6.2
  检测核酸、病毒或抗原的试验
  戊型肝炎病毒核酸传统上是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的。引物扩增编码免疫原性衣壳蛋白的戊型肝炎病毒ORF2片段,比较了两种用于检测和鉴别猪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单重实时RT-PCR法和两种双重实时RT-PCR法。其中一种单重实时RT-PCR法对检测戊型肝炎病毒3型和4型最有效,与双重实时RT-PCR检测相比,鉴定出34倍以上的阳性样本。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人戊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方法是实时RT-PCR-TaqMan法,该法使用ORF-3的引物,能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1-4的基因型。即使在环境样本中,该法也能检测到0.12 PID50猪戊型肝炎病毒,比巢式RT-PCR法的检测效率高戊型肝炎病毒分离困难,在细胞培养中无法培养。然而,重组衣壳蛋白可以用含有克隆衣壳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的HEV-3抗原,结合猪免疫细胞表面CD3受体,分析炎症过程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用重组人抗HEV-3高免疫血清检测病毒抗原衣壳蛋白。原位杂交也被用于检测组织中的HEV RNA。
  6.3
  抗体检测试验
  已开发出一种可在市场上买到的ELISA试剂盒。PrioCHECK?HEV抗体ELISA试剂盒使用由ORF-2和ORF-3编码的HEV-1和HEV-3抗原检测抗体。商品化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大于90%,其他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大于95%,分别采用衣壳蛋白抗原、抗HEV血清和兔抗猪IgG。
  6.4
  样品
  6.4.1  首选样品
  从感染猪的粪便中检测HEV RNA最常见。用RT-PCR方法检测了血清、胆汁、淋巴结、肝脏和口腔液中的HEV RNA。
  6.4.2  口腔液
  已在感染猪的口腔液中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RNA。2014年的一份报告在不使用稳定剂的情况下,在4°C(39°F)和-20°C(-4°F)下孵育少于24小时和30天时,从口腔液样本中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RNA。使用稳定剂已证明降低了从样本中检测戊型肝炎病毒RNA的能力。因此,不必在口腔液中加入稳定剂来检测猪的病毒RNA。
  7. 免疫
  7.1
  暴露后
  通过接触试验感染的猪,在大约13天内产生抗戊型肝炎病毒抗体;静脉接种的猪稍早产生抗体。接触感染的猪在感染后大约13天有病毒血症。病毒可能会在血液中持续近11天。感染后7天左右可在粪便中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RNA,并可持续23天。
  仔猪中检测到母体IgA、IgG和IgM抗体。在一项研究中,近77%的猪IgG阳性并持续到9周龄,近8%的猪IgA阳性并持续到3周龄,约15%的猪IgM阳性并持续到12周龄以下。一旦母源抗体减弱,这些猪自然感染了。15周龄时检测到抗-HEV-IgG抗体,IgG阳性动物增多,直至研究结束。自然感染后,5-7周可检测到抗-HEV-IgM抗体,IgA抗体持续约4周。
  7.2
  疫苗
  基于HEV-1、HEV-239的ORF2的人重组细菌表达多肽疫苗,是世界上第一种抗HEV感染的商品化疫苗,于2011年12月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多肽呈病毒样颗粒,表面呈现免疫原性表位。据报道,这种疫苗对16-65岁的男性和女性具有100%的保护作用,没有任何意外的副作用。用兔戊型肝炎病毒(HEV)和猪戊型肝炎病毒(HEV-4)对HEV-239免疫后的家兔进行了攻毒试验,发现该疫苗对家兔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第一次免疫产生了足够的保护性抗体滴度。所有免疫家兔均未出现病毒血症、粪便排毒和血清ALT水平升高。利用小鼠和恒河猴进行的一项攻毒研究也报告了类似的结果。这项研究表明,在不同基因型的动物受到攻毒时,HEV-239有望提供保护,并可用于减少HEV的人畜共患病传播。
  HEVHEV-239尚未在猪身上进行评估。目前还没有猪戊型肝炎疫苗。
  7.3
  交叉保护
  人和禽戊型肝炎病毒存在共同的抗原表位,不同基因型感染后灵长类动物也存在交叉保护。疫苗诱导的抗戊型肝炎病毒-1抗体已显示出与戊型肝炎病毒-4和兔戊型肝炎病毒高度交叉保护。戊型肝炎病毒239疫苗是否也对戊型肝炎病毒-3具有保护作用尚不清楚。
  一头猪在其一生中可能会感染至少两种不同的戊型肝炎病毒株,而不是同时感染,这可能是由于根据年龄和生产阶段而转移到不同的猪舍所致。
  8. 预防和控制
  人们担心戊型肝炎病毒可能通过喷雾干燥的猪血浆传播。一项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中使用喷雾干燥猪血浆作为饲料添加剂不会增加其戊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风险。近100%的市售喷雾干燥猪血浆中含有抗戊型肝炎病毒抗体,而通过RT-PCR检测,只有22%的血浆中戊型肝炎病毒RNA呈阳性。喷雾干燥加热过程应使戊型肝炎病毒失活。
  由于戊型肝炎的普遍性和临床检测的困难性,预防戊型肝炎可能是一个难题。应制定标准的生物安全措施,如定期清洁和消毒。为了防止污染,粪便应该从围栏里清除。
  增加检测,特别是在育肥猪中的检测,有助于防止戊型肝炎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病传播。在流行地区,猪肉应彻底煮熟至71°C(160°F)20分钟。
  目前还没有针对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法。
  9.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卫生规范2015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卫生规范》未涵盖HEV,目前也没有关于进口猪或猪肉的建议。
  10.研究不足之处
  戊型肝炎是引起猪亚临床感染的原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猪是人畜共患病、食源性疾病和水传播疾病的重要来源。尽管戊型肝炎病毒在多种宿主中极为常见,但其感染的细节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对猪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猪的传播方式、猪的疫苗效力和育肥猪的检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为潜在的暴发做好准备,防止疾病的暴发。
  致谢
  该项目的资金由爱荷华州佩里的猪健康信息中心提供。
  作者,爱荷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中心:
  ·ShaneProietto,理学学士;二年级学生
  ·KerryLeedomLarson,兽医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博士;兽医专家爱荷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中心评审员:
  ·PamelaZaabel,兽医博士;兽医专家
  ·JamesA.Roth,兽医博士;博士;主任
文章来源:李曼养猪大会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山东:生猪价格承压回落,仔猪价格创近两年新高(4月8日-4月14日)2024/4/19 6:35:35
能繁母猪单季大减150万头!41个月后再次回到4000万头以下,猪价拐点已至?2024/4/19 6:33:10
猪周期春天还需等待,补栏扩产不能赌市场!2024/4/19 6:16:22
生猪市场迎来复苏,多家企业降本成效显著,未来竞争核心仍是降本2024/4/18 22:33:30
上半年猪肉消费总体处于淡季 猪价虽有上行趋势 但阶段性调整较为频繁2024/4/18 21:43:39
猪价小幅上涨!五花肉、排骨等进入销售旺季2024/4/18 21:42:5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