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免疫防疫疫苗与免疫 → 文章内容

不同接种途径对枫叶鸭病毒性肝炎抗体的影响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0/8/10 9:57:34 关注:937 评论: 我要投稿

  摘要:为探讨不同接种途径对枫叶鸭病毒性肝炎(DVH)抗体的影响,选择非免疫种鸭所产的1日龄体质量均等的360只健康枫叶雏鸭(A组),平均分为4组(饮水组、滴口组、肌注组、对照组);选择免疫种鸭所产的360只雏鸭(B组),也平均分为4组(饮水组、滴口组、肌注组、母源抗体监测组)。在雏鸭5日龄时,除对照组和母源抗体监测组外,对其他组雏鸭进行免疫接种,分别于免疫后5、10、15d,用ELISA方法检测雏鸭抗体效价,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A组的肌注组平均抗体效价(0.588±0.018)>饮水组(0.560±0.015)>滴口组(0.541±0.009),雏鸭攻毒保护率依次为91.1%、85.6%、78.9%;B组的肌注组平均抗体效价(0.513±0.021)>饮水组(0.484±0.051)>滴口组(0.466±0.014),攻毒保护率依次为72.2%、66.7%、60.0%,均低于A组。结果表明:无论有无母源抗体干扰,肌内注射的免疫效果最好,其次是滴口,饮水的免疫效果较差;母源抗体可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需根据使用疫苗种类和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免疫途径,同时做好母源抗体监测,选择最佳免疫时间。本研究为鸭场免疫途径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免疫是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若免疫措施不到位或方法不准确,会导致免疫效果不佳或失败,从而引发动物疫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引起雏鸭高致死性的传染病,一直严重影响鸭养殖业发展。对于DVH,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免疫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目前DVH免疫有多种途径,而不同接种途径对DVH抗体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DVH弱毒活疫苗3种接种途径(肌注、饮水、滴口)进行试验,对比不同接种途径对枫叶雏鸭DVH抗体的影响及保护率,以期为鸭场免疫途径的选择提供参考。
  材料
  试验动物
  非免疫种鸭所产的1日龄体质量均等的健康枫叶雏鸭360只(试验A组),规范免疫种鸭所产的1日龄体质量均等的健康枫叶雏鸭360只(试验B组),按照常规饲养至5日龄进行试验。
  方法
  试验分组及免疫方案
  试验分组。将试验A组的360只雏鸭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饮水A组、滴口A组、肌注A组、对照A组(不免疫),每组90只;将试验B组的360只雏鸭也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饮水B组、滴口B组、肌注B组、母源抗体监测组,每组90只。母源抗体监测组,分别在雏鸭1、3、5日龄时测定母源抗体效价,其他试验组均在5日龄时进行试验。
  免疫方案。饮水组:免疫前2h,给雏鸭停水,使其处于饥渴状态,然后按照使用说明书,将DVH弱毒苗用干净的井水稀释,同时混合均匀。每只雏鸭饮用1mL的疫苗量,直至饮完。饮用后为避免疫苗在体内被稀释,继续停水1~2h。滴口组:按照说明书,将DVH弱毒苗稀释混匀,进行滴口免疫,保证每只雏鸭疫苗量为1mL。肌注组:按照说明书,在雏鸭腿部肌肉注射DVH弱毒苗1mL/只。
  抗体水平检测和攻毒保护试验
  试验A组。雏鸭免疫后常规饲喂。各组在免疫后5、10、15d,分别随机各取30只雏鸭进行心脏采血,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计算平均值,同时注射DVH病毒0.1mL/只进行攻毒试验。观察至免疫后20d,记录每组雏鸭发病死亡情况。出现精神沉郁,呈昏睡状,或者出现共济失调症状,判定感染发病;出现上述症状后死亡,判定为感染死亡。
  试验B组。除母源抗体监测组外,其他各组试验方法同A组对应一致。母源抗体监测组在1、3、5日龄时,各抽取30只雏鸭检测抗体。
  结果与分析
  试验A组
  结果(表1)显示:不同免疫途径对雏鸭抗体效价有影响,对应的攻毒保护率也有所不同,平均抗体效价和攻毒保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肌注组、滴口组、饮水组,免疫15d后的攻毒保护率均到达93%以上,达到了理想的保护效果。而对照组没有检测到抗体,效价为0,表明试验结果成立。

 

  试验B组
  母源抗体监测组结果(表2)显示,免疫种鸭所产的5日龄以内雏鸭母源抗体水平较高,且随日龄增长,母源抗体呈下降趋势,与抗体消长规律相符合。其他试验组结果(表3)显示:经不同途径免疫后,存在母源抗体的雏鸭抗体效价和对应的攻毒保护率都慢慢升高,平均抗体效价和攻毒保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肌注组、滴口组、饮水组,但对应的抗体效价和攻毒保护率均低于试验A组,表明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抗体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讨论
  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发现,虽然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后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干扰,但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仍直线升高,说明该疫苗的保护效果较好,与丛秋实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无论有无母源抗体干扰,用DVH弱毒活疫苗(CH60株)免疫的最佳接种途径为肌内注射,其次是滴口,饮水免疫效果较差,但免疫15d后都能达到良好的攻毒保护效果。
  DVH是一种传播迅速,可造成雏鸭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病毒病,在自然感染情况下,只有雏鸭会发病,主要是20日龄以内,尤其3~10日龄的雏鸭。目前,常通过以下两种方法预防DVH:一是免疫种鸭,使雏鸭获得母源抗体而受保护;二是直接免疫雏鸭,使雏鸭主动产生抗体。本试验主要对免疫雏鸭的方法进行探讨,对于哪种方法保护效果最好,有待下一步研究。由于20日龄之后,雏鸭对DVH病毒的易感性会随之降低,所以本试验只做了免疫后20d内的研究。
  临床上一般采用注射免疫,有些疫苗可通过滴口和饮水方式免疫。程安春等对饮水、皮下注射、滴鼻和喷雾等多种免疫途径进行了研究。而对肌内注射、饮水、滴口3种免疫途径效果是否有差异少有报道。本试验对比3种接种途径对枫叶雏鸭DVH抗体的影响及保护率差异,为鸭场免疫途径选择提供了依据。Hanson用致弱的DVH疫苗肌内注射接种,发现免疫效果较好。Hwang用DVH弱毒肌内注射雏麻鸭,3d后即产生较强的免疫力,而口服免疫6d后才可产生免疫保护,与本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有研究表明,种鸭严格按免疫程序免疫后所产的健康雏鸭,其母源抗体能保护雏鸭预防DVH病毒的早期感染。体内存在母源抗体的雏鸭,经DVH弱毒疫苗免疫后,免疫效果确实受影响,且母源抗体量越高,产生的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就越低,但随着母源抗体的减少,免疫抗体水平逐渐增强,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
  因此鸭场在制定种鸭或雏鸭免疫程序前,必须根据本场使用疫苗的种类和养殖场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最合适的免疫途径,同时还应注意疫苗免疫后产生有效抗体时间,以及雏鸭体内的母源抗体情况,避免与疫苗相互干扰。另外,如果雏鸭孵出后感染了DVH病毒,那么即使采取了免疫措施,免疫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除了加强免疫接种外,还应严格控制鸭苗的引进,加强饲养管理,完善卫生消毒制度。
  结论
  研究表明:不同接种途径对枫叶鸭DVH抗体产生确实有影响,肌内注射免疫效果最佳,其次是滴口,饮水效果相对偏低,但免疫15d后都能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因此各场需根据使用的疫苗种类和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免疫途径;母源抗体可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疫苗免疫时需做好母源抗体监测,以选择最佳免疫时间。
文章作者:薛梅 等 中国动物检疫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鸭沙门氏菌病的防治2024/3/28 8:03:28
一周鸭业行情综述(3.18-3.24)2024/3/25 23:50:40
四川夹江:鸭棚子里喝咖啡 发展农文旅新业态2024/3/24 19:28:55
一周鸭业行情综述(3.11-3.17)2024/3/18 23:55:17
一周鸭业行情综述(3.4-3.10)2024/3/12 0:15:16
规模化养鸭场疫病防控难点与应对措施2024/3/5 9:34:1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