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寄生虫病 → 文章内容

猪常见体内外寄生虫病的诊治与预防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1/6/11 11:38:22 关注:1380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摘 要:为减少猪寄生虫病的发生与传播,加强生猪养殖生产的效益。本文对常见的几种感染猪的体内外寄生虫的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内容展开论述,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期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为兽医临床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图片
  猪常见体内外寄生虫病的诊治与预防
  赵旭/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猪寄生虫病是生猪养殖生产中常见的一类疫病,猪寄生虫病分布广,感染率高,多数寄生虫呈慢性经过,不能及时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以引起生产能力降低且容易反复感染,不易彻底根治。为此,摸清养猪生产中常见感染猪的体内外寄生虫感染情况及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致病作用等对于寄生虫病的防治有很好的意义。
  1
  猪常见寄生虫病概述
  姜片吸虫病 本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的十二指肠内引起的一种影响猪生猪发育和儿童健康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生活史 新鲜虫体为肉红色,虫体大而肥厚,大小为20~75×8~20mm,虫卵呈淡黄色,卵圆形或椭圆形,卵壳薄,有卵盖,内含有卵细胞。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扁卷螺,以荸荠、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传播媒介完成其发育史。姜片吸虫的虫卵从终末宿主体内随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水中,在27℃~32℃的温度条件下,经3~7周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钻入扁卷螺体内,发育为蝌蚪状的尾蚴,从螺体逸出,进入水中,随着于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囊蚴随水生植物被猪吃到体内,囊蚴在十二指肠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 姜片吸虫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人,凡是以猪、人粪便当作主要肥料给水生植物施肥;以水生植物直接给猪吃;池塘内扁卷螺孽生并带有带虫的人和猪之处,本病往往呈地方流行性。每年5~7月本病开始流行,6~9月为感染的高峰期,5~10月是姜片吸虫病的流行季节,本病主要危害幼猪,以5~8月龄的幼猪感染率最高。
  临床症状 虫体以强大的吸盘吸附在宿主的肠粘膜上,使粘膜发生充血、肿胀、粘液分泌增加,并可引起血肿或小脓肿,同时吸取大量养料,使患猪生长发育缓慢,呈现贫血、消瘦和营养不良现象。病猪眼结膜苍白,尤其以眼睑和腹部水肿较为明显。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皮毛干燥,无光泽。病猪初期无体温,到后期体温微高,最后虚脱致死。
  治疗 可使用敌百虫,剂量为0.1mg/kg体重,混在少量精料中饲喂;也可用硫双二氯酚,剂量为60~100mg/kg体重,混在少量精料中喂给,安全,有效。
  猪蛔虫病 本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猪寄生虫病,是仔猪重要的疾病之一。在养殖生产中,仔猪常因感染蛔虫而生长发育不良,形成僵猪,甚至死亡。
  生活史 猪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较细的圆柱形。蛔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当虫卵进入消化管,在小肠内虫卵逸出的幼虫钻入肠壁,随血流入肝、再经右心至肺,再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沿支气管至咽喉,由咽吞咽下后到小肠发育为成虫,此期间需要2~3个月,猪蛔虫再猪体内寄生的时间为7~10个月。
  流行病学 猪蛔虫病流行甚广,仔猪蛔虫病尤为多见。蛔虫具有强大的繁殖力,虫卵对各种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很强,猪蛔虫卵在疏松湿润测土地中可以生存2~3年之久,虫卵对各类化学药品也有很强的抵抗力。猪蛔虫病的流行与饲养卫生管理有密切相关。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恶劣、饲养密度过大、营养物质缺乏的猪场很容易感染猪蛔虫病。
  临床症状 仔猪在感染早期,幼虫移行期间,病猪可呈现嗜伊红细胞增多,以感染后14~18d为最明显。较为严重的病猪,以后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营养不良,贫血,被毛粗乱或有全身性黄疸,有的病猪生长发育长期受阻,变为僵猪。感染严重时,患猪呼吸困难,常伴有发声音沉重而粗厉的咳嗽,并有呕吐、流涎和拉稀症状。经1~2周可能好转,或渐渐虚弱,趋于死亡。蛔虫过多,阻塞肠道时,病猪表现为疝痛,有的可能发生肠道破裂而死亡。胆道蛔虫症也经常发生,开始时腹泻,体温升高,食欲废绝,腹部疼痛,多经6~8d死亡,6月龄以上的猪,如寄生数量不多,营养良好,可引起明显症状,但大多数因肠胃机能遭受破坏,常有食欲不振、磨牙和生长缓慢等现象。
  诊断与治疗 生前诊断主要采用粪便检查法,多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治疗可选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等按照对应剂量和方法给药给药驱虫。
  猪后圆线虫病 本病是由后圆属后圆科的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引起的一中气管炎和肺炎的寄生虫病。
  生活史 猪后圆线虫虫体呈乳白色,口囊很小,食道略呈棍棒状。雌虫在猪的小支气管内产卵,卵随气管分泌物至咽喉部,被咽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随粪便被排出后在潮湿的土壤中化成幼虫。虫卵或幼虫被蚯蚓吞食,在蚯蚓体内经10~20d后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猪采食或拱土时食入蚯蚓而遭受感染。蚯蚓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幼虫逸出,由肠壁进入肠系膜淋巴结,经淋巴结和肺循环,最后到达支气管发育为成虫,自吞食蚯蚓到发育为成虫一般需要25~30d。
  流行病学 虫卵在粪便中可生存6~8个月,在蚯蚓体内的感染幼虫能生存6个月或更长时间。在温暖、多雨潮湿季节,尤其以土肥沃,粪便污秽不堪的地方适于蚯蚓孽生和频繁活动,因为导致本病多发。肺丝线虫的感染寄生,还容易诱发猪并发猪肺疫,增强气喘病的危害,幼虫可保存与传染流感病毒、猪瘟病毒。
  临床症状 幼虫移行对肠壁及淋巴结的损害是轻微的,主要损害肺,呈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猪轻度感染时,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时,表现出阵发性咳嗽,鼻流浓厚黄色粘液,呼吸急促,肺部听诊有啰音。有气喘病等合并发生时,死亡率较高。病程长的患病猪形成僵猪,有呕吐、腹泻,胸下、四肢和眼睑水肿,结膜苍白,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有的患病猪因虫体堵塞气管窒息而死亡。
  治疗 当仔猪发生经常性咳嗽时可怀疑为本病,确诊需要在粪便中检查虫卵或解剖检查虫体。治疗本病可使用左旋咪唑,8~10mg/kg,混入饲料中一次性喂服,或肌肉注射5~6mg/kg。
  猪疥癣病 本病是由疥螨属的疥螨寄生于猪体表引起猪的一种慢性、传染性、寄生虫性皮肤病,临床上以5月龄以下的仔猪最易感染。
  生活史 猪疥螨是一种小型体外寄生虫,呈灰白色或带黄色,肉眼不易看到,属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其发育生存不需要中间宿主,发育史均在猪体表完成,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成虫在病猪患部皮肤表皮深层咬凿隧道,采食组织液、淋巴液。
  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生与传播有一定的季节性,在冬季、春初和秋末较易感染,在阴暗、潮湿、拥挤的饲养环境中也容易传播,病猪和“带螨宿主”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由健康猪与病猪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到了被带病猪污染过的栏杆、墙壁等。幼猪最容易受疥螨的侵犯,发病后病程较长。
  临床症状 由于疥螨在体表机械性的刺激和毒素分泌作用,猪在感染后表现出特征性临床症状为剧痒、结痂、皮肤肥厚和消瘦。病猪初期皮肤发红、剧痒、不安,患部蹭痒出血,被毛脱落、渗出物增加,皮肤出现结节、水疱或脓肿;严重者皮肤肥厚、龟裂。
  治疗 对于患病猪应采取隔离饲养,用温水刷洗患病猪皮肤后,再用杀螨药液进行药浴,也可选用伊维菌素注射液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
  2
  猪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对策
  加强饲养环境卫生建设 猪寄生虫病的发生与传播,与饲养环境的好坏有着直接的联系。要保证不同生理阶段的猪群有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和通风,掌握合理的饲养密度。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定期处理圈舍内的粪便,不可随意丢弃;对圈舍内外的环境,地面、墙壁和器具要定期开展消毒工作。
  摸清寄生虫感染情况,做好驱虫工作 摸清养殖场内猪感染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定期开展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筛选出感染猪群的优势虫种,选择合理的药物,做好春秋两季的预防性驱虫和治疗性驱虫。不能长期使用某一种药物,对于驱虫药要进行轮换使用,避免寄生虫产生耐药性。
  来源:《兽医导刊》杂志
文章作者:赵旭 执业兽医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将采取哪些措施稳定生猪生产?农业农村部回应2024/4/20 6:01:10
去产能效果逐渐显现!二季度生猪养殖可能实现扭亏为盈2024/4/20 5:56:53
云南生猪价格下跌止步 环比、同比均有所上涨2024/4/20 5:55:55
3月生猪出栏节奏恢复 产能去化趋势持续2024/4/20 5:55:23
月份价格触底回升二季度养殖可能扭亏为盈2024/4/20 5:53:41
生猪价格连续5周回升,二季度有望实现扭亏为盈2024/4/20 5:52:5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