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病毒疾病 → 文章内容

如何看待当前非瘟疫情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3/2/20 11:50:50 关注:735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3年2月13日,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向WOAH通报称,香港地区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
  本次疫情发生地为香港北区,于2023年2月11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临床、尸检与实验室检测发现,有45头家猪死亡。
  在此之前,内地关于非瘟的各种传言已经广泛传播,尤其是2月7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通知显示,某生猪养殖企业所属的饲料加工厂两次在购进的原粮中发现掺杂的猪肉非瘟检测均为阳性,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微信图片_20230220105319.png
  但内地关于非瘟疫情的具体详细信息却难以得知。
  这里仅以我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聊一下国内目前非瘟疫情的情况。
  1,非瘟疫情的常态化
  2018-2019年的非瘟疫情在除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宁夏这些边远、非主要养猪区域外的国内绝大部分省区,发生了广泛而猛烈的传播,不仅对当时的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对土壤、水源等养殖环境造成了广泛的污染,环境中病毒浓度较高,使得在19年之后直到当下,非瘟疫情仍在在国内持续而广泛的发生着。
  中国的非瘟病毒也几乎是全世界最复杂的,由于广泛的从世界各地引种,以及对猪源产品进口监管并不严格,世界各地流行的不同种类的野毒毒株几乎都在国内有发现。同时,各种在国外已经被证明失败的疫苗、国内私下生产的非法疫苗在生产中的应用也造成了各种疫苗株的广泛传播。各种不同的毒株潜伏期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致病率致死率差异也较大,病毒的复杂性也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
  由于中国目前生猪养殖行业仍以散养和小规模养殖为主,养殖主体数量巨大,分布也较为分散;生猪养殖环境被病毒污染程度较深;同时有关部门彻底清除病毒的决心和能力都严重不足,因此非瘟病毒短时间内很难在国内彻底清除,非瘟疫情在中国将长期存在。
  在2月13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说明政府也认识到了非瘟疫情的“常态化”。
  2,非瘟疫情对生猪养殖行业造成的影响大幅减弱非瘟疫情爆发初期对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随着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疫情防控能力的提升和病毒的弱化,非瘟疫情目前对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的影响大幅减弱。
  非瘟疫情爆发初期,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由于缺乏防控经验而遭受巨大损失,但是行业很快就学习欧美国家成功的防非经验,政府有关部门也进行了有效的防控技术宣传指导和政策引导。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防疫意识和防疫能力都迅速提升,洗消中心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车辆对病毒的传播。
  由于非瘟病毒传播速度较慢,潜伏期较长,及时的病毒检测对疫情防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非瘟疫情爆发后,中国非瘟检测能力迅速增长。疫情爆发之初,全国只有少数重点实验室拥有非瘟检测能力。18年四季度,各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大型规模养殖企业首先建设了自己的非瘟检测实验室,至2018年底,生猪养殖量较大的地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基本都具有了非瘟检测能力。2019年年中,大部分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大量的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兽药企业都建设了自己的非瘟检测实验室,非瘟检测仪器和试剂的国产化也迅速推进。至2019年年底,全国基本所有县级动物疫病控制部门、农业高校,大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兽药企业、屠宰企业都拥有了非瘟检测能力,检测设备和试剂的国产化也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
  有了完善的非瘟检测能力,可以做到对疫情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能够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使得疫情很难再大范围扩散,大幅减弱了疫情的影响。
  同时,非瘟病毒在快速、广泛的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毒性弱化的现象,加上各种以疫苗株为代表的低毒性人造毒株的广泛传播,最近两年绝大部分非瘟感染的发病率、死亡率都明显下降,部分养殖场出现了带毒生产的情况。
  3,非瘟疫情对生猪养殖行业造成的损失也大幅下降非瘟疫情在我国爆发之初,养殖场户一旦发现染疫只能进行清场处理,染疫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同场的未染疫猪也只能进行低价处理,因此一旦染疫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
  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基于自身非瘟检测能力和多重隔离设施,创造性的发展出“拔牙”的疫情处理方式。由于非瘟病毒潜伏期较长,且潜伏期传染性较弱,因此通过定期的抽样检测,可以很大概率上在潜伏期就发现感染猪,此时只需要处理与感染猪同圈及临圈的猪,就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在场内扩散传播,染疫造成的损失大幅下降。
  随着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完善、充足、廉价的非瘟检测能力,“拔牙”技术在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场中也得到了普及。养殖场户可以在发现猪只异常或担心染疫的情况下自行采样送到附近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一般当天就能拿到检测结果,如果阳性的话同样对染疫猪所在猪圈及相邻猪圈的猪进行“拔牙”处理,相对全场损失有限。
  同时,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对清圈猪的处理产业链逐渐完善,清圈猪相对于健康标猪的折价大幅上升,清圈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大幅下降。
  染疫造成的损失大幅下降,也使得行业对非瘟的恐慌大幅下降,稳定了养殖情绪,有助于产能恢复。

  4,关于疫情信息大幅减少
  在非瘟爆发之初的2018-2019年,各种关于疫情的信息、图片、视频在朋友圈、微信群、快手抖音等自媒体传播,让人们直观感受到了疫情的残酷和惨烈。但是最近几年关于疫情的信息明显减少,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也难以找到关于疫情的信息,因此很多人就认为疫情已经在国内消失了。
  首先,如前文所述,非瘟疫情在国内已经很难大范围传播,疫情发生的少了,关于疫情的信息自然会明显减少。
  其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的动物疫情。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动物疫情。”非瘟疫情爆发初期,有关部门的主要精力在疫情防控和产能恢复上,对各种自媒体上违法发布的疫情信息没有关注。2021年以来,有关部门向各自媒体运营公司重申了《动物防疫法》的有关条款,同时各级农业部门也向各养殖场户宣传了上述法律条款,因此养殖场户很少再发布疫情相关信息,自媒体对此类信息也加强了管理。
  最后,清圈猪的处理产业链的完善,使得染疫损失大幅下降,也使得养殖场户染疫后没有对外宣传的动力。
  5,近几年疫情爆发的特点
  首先,得益于防疫水平提升的清场的决心普遍提升,19年之后疫情几乎没有再大规模的爆发过,而是以乡、村甚至场为单位的小范围爆发。有时会出现一个村的养殖户绝大部分染疫,但是乡邻村可能就没有一家养殖场户染疫。这种现象也给点状调研带来难度。
  其次,这种小范围点状爆发也往往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在某一个区域,比如去年冬天山东境内就比较严重,去年春夏之交的四川较为集中。
  最后,疫情的爆发仍然有鲜明的南北季节性,即冬季一般北方相对高发,夏季一般南方相对高发。这一现象在2018-2019年尤为明显,但是最近几年,每年冬天北方疫情都显著强于夏季南方疫情,一方面可能与南方连续两年夏季降雨较少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目前南方整体养殖密度低于北方有关。
  因此,最近几年,非瘟疫情对全国生猪养殖行业整体造成的损失极为有限,几乎不会影响全国范围的价格运行。但是,在短时间内对某些区域的价格还是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比如去乃冬天山东疫情较为严重,仔猪损失较大,因此在三四月生猪价格处于低位时山东仔猪价格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上涨,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高于浙江、广东两省的仔猪价格。在去年七八月也有一段时间山东生猪价格领跑全国。去年春夏之交四川的持续疫情就使得四川生猪价格在一段时间内较为低迷,甚至低于河南生猪价格。但是在疫情稳定后,四川生猪价格也迅速回升,并保持对河南的价格优势。
  6,今年疫情情况
  去年12月新冠防疫管控政策突然放开,使得各地都陆续出现了感染高峰,短时间内感染率超过了80%,感染人群中大半都出现了发烧等较为严重的症状,这部分人在症状最严重的3-7天内几乎无法从事任何劳动。因此无论对于规模养殖场还是散养户,其中的大部分都会受此影响而在一段时间内放松防疫。同时伴随着12月初的气温下降,北方疫情开始逐渐抬头。
  随着新冠疫情高峰逐渐过去,人员流动管控的放松,人员流动速度大幅增加,尤其是今年春节,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在春节期间频繁的走亲访友拜年祝贺,也在客观上加速了疫情的传播,散养户和小型规模场在此期间防疫意识也大幅减弱。因此我们看到,春节后北方各地疫情显著加强。而由于中国散户数量仍然十分庞大,因此散户的大规模染疫造成了环境病毒浓度的大幅提升,使得附近的规模养殖场染疫概率也大幅提升。
  去年十二月中旬猪价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后在成本线下运行至今,持续的亏损也使得散养户和小型规模场防疫强毒下降。春节后随着经济恢复用工市场也明显活跃,有些散养户为了补贴家用选择外出打短工赚钱,这种频繁的外出必然导致消毒流程难以执行到位,客观上加剧了疫情的传播。
  春节前后消费也恢复较好,定点屠宰量持续刷新同期记录,同时节后仔猪和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都较高,大量的生猪、仔猪、二育交易也必然带来生猪运输车辆的频繁往来,再次加剧了疫情的传播。
  今年入冬后气候也较为异常,全国范围内直到11月底才开始全面降温,而在整个冬季,北方气温波动剧烈,往往一周时间内日内最高气温能相差15度以上,一周内的最低和最高气温能相差30度,异常的气候使得生猪的免疫力下降,非瘟和诸如腹泻、蓝耳、口蹄疫、古典猪瘟等传统疫情都更容易发生。
  事实上,除非瘟外,各种传统疫情对养殖行业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各种疫情对母猪和大体重猪影响有限,但对仔猪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冬季疫情往往使得冬季北方仔猪出生数显著减少。仔猪价格的率先上涨往往也与此因素有关。
  目前,整个长江以北区域气温仍处于剧烈波动中,出栏育肥猪交易量稳定,仔猪和二育猪交易量有明显增加趋势,因此运输车辆往来仍十分频繁,低价持续导致的防疫强度下降仍然广泛存在,持续的疫情感染使得区域病毒浓度持续提升,各养殖主体染疫风险反而在持续增加。
  截至目前,各种疫情仍无停止迹象,对行业造成的损失还在持续中。

文章来源:一凡蒂诺维奇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仇华吉研究员:5年非瘟疫情回顾,这10个问题值得反思和求证!2024/1/10 7:34:42
机构调研多家养殖业公司 非瘟疫情受关注2023/5/8 15:25:56
河北在外省调运生猪中查出非瘟疫情,2021年全国共报告15起、扑杀超0.36万头2021/12/20 9:30:5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