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液态料设备的猪场该如何合理设计猪舍栏位
许茂安,额尔登,辛顺进,魏金权,王志毅,张俊杰(编译)
(青岛得八兄弟机械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43)
1
前言
INTRODUCE
由于国内的玉米,大豆等猪饲料原料成本持续上涨,导致国内猪只养殖场的业主必须寻求其他成本更低的饲料,而农产品加工后的剩料以及其他食品加工后的边角料的回收再利用,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然而国内目前主流的干饲料饲喂方式是将颗粒或粉粒的干物质,使用塞片或绞龙提升机将饲料输送至猪舍饲喂猪群,由于绝大多数的农产品剩料和食品加工边角料的含水率居高,即使经过加工发酵处理成发酵饲料的含水率也是远高于赛盘和绞龙提升机大量输送的比例。因此想要大幅度降低成本,使用液态料饲喂方式就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项。然而由于液态料饲喂模式是定时定量饲喂猪群,所以所需要的采食空间会和原先干料饲喂的空间有所不同,如何合理地设计使用液态料饲喂模式的猪舍是本文研究讨论的主题。
2
猪舍栏位设计
INTRODUCE
根据澳大利亚J.Carol Petherick (以下简称J.P)博士的研究显示,家畜的成长速度和成长空间的大小有很大程度关系,过小的空间会影响家畜的心情,进食量,进食空间,休息质量和健康等。而过大的成长空间同样会有过多热量消耗,过度进食和社交冲突等影响家畜成长速度的不良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土地面积,节约建筑成本,将养殖面积最有效率地利用起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J.P 博士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对于家畜来说不需要太多的空间去完整的展现家畜的所有生物行为,过大的空间反而会让家畜有过多的行动,而过多的行动会产生过多的热量消耗,进而采食过多的饲料。所以,对于育肥猪成长的空间来说,所需空间只需要满足猪只的站立、正卧以及侧卧的空间即可,而这三个动作中需要最大空间的动作是侧卧,因此可以以育肥猪的出栏目标体重,取该体重的平均身高、体长以及肩宽去计算所需最大空间。计算公式请见图1。
例如,一家出栏目前体重在140 kg猪场,取140 kg猪只的平均身高、体长以及肩宽,其数值分别为0.811 m、1.558 m和0.333 m。
以公式计算可以得到的所需面积为站立0.513 m2,正卧0.675 m2,侧卧1.268 m2。取最大值,则此猪场的理想单头猪占栏面积为1.268 m2/头。在使用液体料饲喂和干料饲喂的场景下,猪只所需的占栏面积是相同的。
那么为什么液态料饲喂的猪舍设计会和干料饲喂的猪舍不一样呢?那是因为不同于干料的自由采食饲喂模式,液态料饲喂是采用定时定量的采食模式。在同时采食的场景下,猪舍的栏位设计就需要考虑要有足够长的空间,让栏位内所有的猪只可以同时进食。因此根据J.P 博士报告中指出的,猪只的最小进食空间是肩宽×1.1。以同样的140 kg为出栏目标体重的猪场举例,140 kg的猪只,其平均肩宽为0.333 m,0.333 m×1.1=0.367 m。取整数的情况下,每头猪会需要最小0.37 m的采食宽度。如果一个栏位的存栏猪只数量为25头,则这个栏位就需要不能短于9.25 m的食槽。这也是使用液态料的猪舍,其猪栏设计都是长窄的长方形的原因(图2)。
有一间21 m×46 m的猪舍,其目标出栏体重是100 kg ,过道1 m,在最中间,将猪栏分成两排。除了过道的1 m,全舍可使用深度为20 m,两排猪栏深度各为10 m。除了食槽需要的预留空间为0.5 m,10 m深的猪栏,最长食槽长度为9.5 m。为给猪只预留一些采食空间,可以按照120 kg猪只肩宽计算,乘以1.1,则最小采食宽度约0.35 m。
9.5 m长的食槽除以0.35,再进行四舍五入,为27,也就是说一个栏位最大的养殖数是27~28头猪只。100 kg的猪只需要的最小占栏面积约1 m,28头猪所需空间就是28 m2。以猪栏总需要面积28 m2除以已知猪栏深度的10 m等于2.8 m。
这样就能知道猪栏的最小宽度为2.8 m,整栋猪舍的全长为46 m,用2.8 m去分割猪栏,46除以2.8,可以分割成16个栏位,21 m的猪舍宽度减去1 m的过道,10 m深的猪栏可以分割成2排,也就是一栋猪栏可以有2排16个栏位,每栏位可以养28头猪,32个栏位就是896头。
3
结论
INTRODUCE
在J.P博士的报告最后提出,给与动物足够的活动空间,是对于动物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家畜已经习惯在有限的限制空间中生存,但是给予家畜最基本的动物行为活动空间还是有必要的。由于液态料饲喂模式是定时定量地饲喂猪群,因此猪栏的食槽必须有足够的空间,让猪栏内所有猪只都可以同时进食,食槽的长度就会是单个猪栏的最大存栏数的关键。如果食槽的设计不恰当,就会造成猪群在饲喂的时候发生抢食、争位等行为,这会造成猪只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受伤和饲喂不均匀等情形,而合理的设计食槽长度的情况下,猪群将会有秩序地排好队在食槽等待液态料,如图3所示。
在合理的食槽设计下,采用定时定量的饲喂模式,不但不影响猪只的成长速度,还可以有效率地预防饲料的浪费以及猪群采食不均匀的情况。
同时定时定量采食还有另一个优势,就是很容易发现进食不正常的猪只,可以帮助猪场工作人员提早发现问题并且进行处理。根据J.P博士的报告指出,猪栏的整体大小只需要给予猪只侧躺的时候所需要的最小空间,就不会影响猪只的成长。因此希望本文可以对计划使用液态料饲喂模式的猪场业主,在设计和建造新的猪舍,或是想要将原来的干饲料饲喂模式的猪舍改造成适合液态料饲喂模式的猪舍有所帮助。
(编译自《Spatial requirements of animals:Allometry and beyond》作者:J.Carol Petheri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