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治疗方案 → 文章内容

一例猪伪狂犬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诊治思考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3/10/13 20:22:48 关注:257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新生仔猪大量死亡和育肥猪的严重呼吸道症状[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传染性胸膜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急性暴发时常引起大量猪只的死亡[2]。虽然近些年有报道伪狂犬病病毒的毒力在上升[3],但是由于疫苗免疫在养殖场的普及度较高,因此大部分猪场处于阳性稳定状态,即使到了育肥后期有猪只转阳出现呼吸道症状,但也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笔者曾遇到一例伪狂犬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而误诊为单纯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的案例,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了疫病的扩散。具体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1.1 猪场概况
  该猪场位于山东省北部某城市,是一个4万头的大型育肥场。猪场分为4个区,每个区有6个小单元,主要承接上游母猪场外销受阻的断奶仔猪、外部采购的保育仔猪和承担为上游母猪场饲养培育后备种猪的任务。因猪场规模较大,场内猪源复杂且无法做到猪只的全进全出,所以为猪群后续发病埋下了隐患。发病猪群在本场的C区,该区有3个单元是外采其他公司的二元母猪,计划在本场进行免疫和驯化后转入母猪场,同时该区域还有3个单元是上游母猪场断奶的保育仔猪。
  1.2 临床症状
  技术员上报兽医部,该场C区后备猪突然出现部分猪只精神沉郁、发烧、喜卧懒动的情况,整体的采食量和饮水量都开始下降,并有不少猪伴有间歇性的咳嗽,暂时未发现有猪只死亡。
  2 诊治过程
  2.1 初步判断
  因后备猪群在180~200日龄,正是传染性胸膜肺炎高发的阶段,并且在技术员上报猪群出现异常的前1天,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剧烈的降温,该城市最高气温突降了7℃,最低气温降到了6℃左右。因此,认为此次猪群异常可能是由于气温骤降、通风较差、环境应激导致的传染性胸膜肺炎。于是,安排猪场针对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1次加药保健。具体用药方案:大群饮水添加20%氟苯尼考粉500g/t+5%氟尼辛葡甲胺颗粒500g/t,上下午各自由饮水3h,饮水加药前控水1h;发病猪每千克体重使用头孢噻呋5mg+5%氟尼辛葡甲胺10mL/头的剂量肌注治疗,每天1次。
  加药2d后,猪群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发病猪反而在陆续增多,并出现重症猪只。因集团公司非洲猪瘟管控等原因,兽医人员并未第一时间到现场,在出具的诊疗方案无效后安排兽医到达现场。兽医现场巡栏发现整个单元内的猪只精神状况非常差,对陌生人的进入甚至大力敲打猪栏制造噪音都没有反应。早期发病的重症猪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猪只口鼻流出大量的血色泡沫,符合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特征。
  2.2 剖检症状
  对死亡猪剖检,可见肺脏有明显的血肿和大量的血色纤维素性渗出,肺脏坏死灶已与胸腔开始粘连,胸腔内有大量红色渗出液。同时颌下、肺门、腹股沟等淋巴结充血肿胀,胃肠道有轻微出血,其他脏器如肝脏、肾脏、脾脏、心脏等没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从剖检病理变化看,完全符合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特点。
  此后连续2天对死亡猪只进行剖检,发现有1头猪出现轻微的扁桃体溃疡,即扁桃体上有一小块乳白色的化脓灶。怀疑可能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随即采集发病猪血样和死猪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辅助诊断。
  2.3 实验室诊断
  在兽医进场第1天即采集发病猪血样和剖检病料进行了实验室检测,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死亡猪只的组织和发病猪只的血样进行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筛查。因当天实验室试剂盒暂缺,所以猪伪狂犬病病毒未检测。当时检测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为阴性,圆环病毒阳性率为20%,且CT值都在35左右,因此认为圆环病毒可能不是主要的致病原。
  第2次采样只进行了猪伪狂犬病野毒的检测,检测发现病毒血样和死猪组织样的猪伪狂犬病野毒均为阳性,发病猪血样中的伪狂犬病野毒CT值在25左右已是强阳性。证实了本次猪群的发病是伪狂犬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
  2.4 治疗方案的调整
  兽医进场后通过巡栏和剖检判定确实是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感染发病,用药效果不好可能是药量不够或细菌有耐药性,随即调整了治疗方案:全群加药改为上午饮水添加20%替米考星2kg/t+5%氟尼辛葡甲胺1kg/t,连续3h,下午饮水添加10%恩诺沙星1kg/t+5%氟尼辛葡甲胺1kg/t,连续3h,并计划如果效果仍不佳,再使用头孢喹肟5mg/kg体重对全部的猪只进行1次肌注保健。
  在剖检到扁桃体溃疡和实验室确诊存在伪狂犬病野毒混合感染后,立即安排了疫苗的紧急免疫,并在免疫的同时肌注头孢喹肟保健。在疫苗免疫后猪群出现了一波死亡高峰,猪只死亡数量在3d后陆续下降,约1周后猪群基本恢复。
  3 诊治思考
  3.1 本次疫情造成的损失
  本次疫情从开始发病到基本结束总共持续了2周多时间,发病前存栏4872头,疫情结束后存栏4631头,期间共死亡241头,病死率为4.95%。此外,还产生了约7%的病弱猪需要长时间的调理才能恢复。再加上全群加药1周多的时间,也耗用了大量的药费、人力等资源,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100多万元。并且,这批种猪已经无法再进入伪狂犬病阴性母猪群,潜在的损失巨大。
  伪狂犬病在育肥猪上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因其症状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相似,因此容易在混合感染中出现误诊和漏诊。本案例中,因在伪狂犬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中漏诊伪狂犬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将本次病例的诊疗过程进行分享,以期为养殖同行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案例分析
  3.2 对猪伪狂犬病混感误判的原因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也是目前对养猪业危害比较大的病毒病之一[4]。伪狂犬病病毒会引起妊娠母猪的发热、死胎和流产,在仔猪和肥猪上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在仔猪上主要引起神经症状并导致仔猪大量死亡,特别是在哺乳仔猪阶段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肥猪上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偶见轻微发热[5]。目前各大动保公司已开发了多款的猪伪狂犬病疫苗,而且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对该病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虽然我国有大量的母猪场和肥猪场都是猪伪狂犬病阳性场,但是只要做好了疫苗免疫,一般都可以维持阳性稳定,即使在育肥期出现猪只转阳的情况,更多的也是表现为猪的咳嗽,在不混感其他疾病的情况下不会造成大量的猪只死亡。
  本次发病的猪群是伪狂犬病野毒双阴猪的后备母猪,到场后因为担心育肥场内猪源和疾病的复杂性,第一时间安排了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到场第3天即免疫1头份/头伪狂犬病疫苗(Bartha-K61株),间隔1周后再次免疫1头份/头伪狂犬病疫苗(Bartha-K61株),而猪群开始发病是在到场后的第4周。在连续免疫2针疫苗后猪群仍然发病,也表明之前免疫的疫苗无效,无效的原因可能与疫苗质量、保存运输不当等有关,猪群发病后紧急免疫的疫苗是更换了厂家和毒株(变异株)的。过于相信疫苗免疫的效果和发病及死亡猪只典型的临床病理变化,而忽视了疾病共感染是造成本次误诊的主要因素。
  3.3 如何有效地防控疾病
  值得思考的是,虽然我们提倡全进全出、批次化管理。但是因种种原因,目前规模化养殖场常常存在某场多猪源、某场猪只多日龄、一边卖猪一边进猪的情况,猪群的混合感染、感染后的症状非典型性等一系列的新特点给疾病的防控带来很大的挑战。在本案例中,因疫苗的使用导致伪狂犬病发病的脏器病变也不典型,如伪狂犬病典型的肾脏出血点和肝白斑等症状在死猪剖检中都没有看到,这也给现场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特别要求现场兽医除了具备丰富的一线临床经验外,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要借助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辅助诊断。
  兽医实验室检测手段的发展,为一线兽医精准判断致病原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针对病毒性病原检测的荧光定量PCR的普及,可以帮助一线兽医准确快速地识别有无共感染的情况。因此,临床兽医也必须充分利用实验室检测的手段用于辅助诊断,特别是应对目前疾病复杂,多种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发病猪群从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上往往很难判断,容易造成主观上的误诊和漏诊,而实验室检测辅助诊断是客观、高效和精准的。
  此外,一线兽医作为疾病诊断和用药方案的现场决策者,要“谋定而后动”。在面对发病猪群时不要一时慌了神、乱了章法,要充分研究和分析,尽可能收集本场、本单元发病信息,发病猪的临床特征,死猪剖检病变,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场之前存在哪些疾病以及近期流行的疾病等,特别是要考虑多种病毒、细菌共感染的情况,圈定几种可能的疾病,借助实验室辅助诊断,使用排除法逐一鉴别。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工”,只有正确找到致病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贾明,肖成卢.卢氏县猪伪狂犬病血清学流行调查与综合防控[J]. 河南畜牧兽医, 2022,43(13):30-31.
  [2] 刘淑亚.一起猪蓝耳病混合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报告[J]. 甘肃畜牧兽医, 2016,46(10):2.
  [3] 蔡丹.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2):3.
  [4] 李芳,熊东艳.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动物保健, 2015,17(7):3.
  [5] 徐帅.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3,34(10):40-41.

文章来源:今日养猪     文章作者:王涛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冬季清理猪舍注意事项2023/11/30 19:44:31
不同烯丙孕素内服溶液调控后备母猪同期发情对比试验2023/11/30 19:37:59
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小球藻对生长、消化率、肠道形态和微生物群的影响2023/11/30 19:34:48
生猪行业低迷月末不尽人意2023/11/30 18:59:35
政策低点再次收储,弱势猪价艰难提升2023/11/30 18:58:17
产能基数仍在,2024年猪价谨慎看待2023/11/30 18:43:56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