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寄生虫病 → 文章内容

猪寄生虫病一蛔虫病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3/11/13 13:13:34 关注:228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学习目标
  1.说出猪蛔虫的生活史、流行病学。
  2.说出猪蛔虫的诊断与预防。
  学习内容
  蛔虫病主要是幼年动物疾病,是畜禽常见多发病之一,流行分布极广,危害严重,与兽医相关的有猪蛔虫病、犊新蛔虫病、马副蛔虫和鸡蛔虫病等。这里重点介绍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感染普遍,分布广泛,对养猪业危害极为严重,特别是在卫生环境不良和营养状况差的猪场感染率很高,一般都在50%以上。该病主要是仔猪感染,患病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增重明显下降,重者发育停滞甚至死亡。是造成养猪业损失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
  一、生活史
  猪蛔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中,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至体外,在适宜条件下经10d左右即可在卵壳内发育形成第1期幼虫。再经过一段时间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内含第2期幼虫。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化出幼虫,入肠壁经血流到达肝脏,蜕变为第3期幼虫。之后又随血流经心到达肺脏。凡不能到达肺脏而误入其他组织器官的幼虫,都不能继续发育。在肺内发育为第4期幼虫。而后第4期幼虫离开肺脏经咽下咽到食道,返回小肠经最后一次蜕皮发育为第5期幼虫,再进一步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到达猪小肠内发育为成虫,约需2~2.5个月。猪蛔虫生活在猪的小肠内,以黏膜表层物质及肠内容物为食。在宿主体内寄生7~10个月后,即自行随粪便排出。如果宿主不再感染,大约第12~15个月,可将蛔虫排尽。
  二、流行病学
  分布很广,世界性流行。主要原因在于该病传播途径简单,雌虫繁殖力强,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强。蛔虫属土源性线虫,生活史不需中间宿主参与,传播途径简单。仔猪通过饲料、饮水和母猪乳头等即可感染。蛔虫的繁殖能力极强,一条雌虫日产20万个虫卵。虫卵对外界不良条件的抵抗力很强。卵壳可以保护胚胎不受外界化学物质的侵害,保持内部湿度和阻止紫外线透过。另外,猪蛔虫病的流行与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密切相关。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猪群密度大的猪场容易感染蛔虫病,死亡率也高。
  三、诊断与防治
  1.诊断: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特别是群发性咳嗽作如下检查。主要是粪便中虫卵的检查,可用直接涂片法或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当EPG>1000时诊断为患有蛔虫病。另外还可进行尸体剖检或直接用药物进行驱虫性诊断。
  2.治疗:药物有左咪唑,丙硫咪唑、哌嗪化合物、甲苯咪唑、伊维菌素和多拉菌素等。
  3.预防:预防性定期驱虫,每年保证2次全面驱虫。对2~6月龄的仔猪,在断奶后驱虫一次,以后每隔1.5~2个月再进行一次驱虫。怀孕母猪在其怀孕前和产仔前1~2周进行驱虫;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减少污染。保持猪舍和运动场的清洁,特别是产房和待产母猪更要清洁和消毒,减少虫卵污染;猪粪和垫草清除出圈之后,堆积发酵,杀死虫卵;给猪饲喂全价饲料,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拱土和饮污水的习惯,避免感染;引入猪只时,应先隔离饲养,进行1~2次驱虫后再归纳入群。
文章来源:猪猪侠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冬季清理猪舍注意事项2023/11/30 19:44:31
不同烯丙孕素内服溶液调控后备母猪同期发情对比试验2023/11/30 19:37:59
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小球藻对生长、消化率、肠道形态和微生物群的影响2023/11/30 19:34:48
生猪行业低迷月末不尽人意2023/11/30 18:59:35
政策低点再次收储,弱势猪价艰难提升2023/11/30 18:58:17
产能基数仍在,2024年猪价谨慎看待2023/11/30 18:43:56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