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全国服务区域内的送检家禽病料实验室检测,并结合现场技术服务经理的临床剖解和调研,对2024年第一季度的家禽疫病流行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第一季度以呼吸道类疾病多发为主,其中H9亚型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检出率较高,CAV、ALV、IBD等免疫抑制病持续检出。白羽肉鸡H9、IBV检出率较高,临床表现呼吸道症状加重,部分鸡群出现支气管堵塞或“黑肺”现象;商品蛋鸡MS、MDV检出率较高,临床表现为产蛋率不达标,软蛋或沙壳蛋较多,个别地区有温和性流感症状;黄羽鸡MS、MDV、ARV检出率较高,临床表现生长发育不良,生长速度减缓,后期继发感染大肠杆菌主要表现包心包干、纤维性腹膜炎等症状。
一、家禽检出主要疾病分析
1、H9亚型禽流感
根据检测中心对送检病料检测数据分析,H9亚型禽流感病毒检出率位居前列,各个品种均有检出,但主要肉鸡上检出比例较高,可能与品种、季节、饲养模式有关。临床上表现主要是混合感染,与IB混感是造成肉鸡支气管堵塞的重要因素。蛋鸡感染后鸡群死淘率稍有增加,产蛋性能明显下降。经实验室测序分析后,绝大多数毒株属于H9.4.2.5分支,较为集中分布在H9.4.2.5b和H9.4.2.5.c两个独立分支内。不同地区毒株分布有差异,在河北、山东、广东等地普遍存在不同H9分支毒株共同流行的情况。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基因型众多,也经常作为“母病毒”参与其他流感病毒的重组,为禽流感防制和公共卫生事业带来压力。建议H9亚型禽流感防控最优的措施是灭活疫苗+活载体疫苗,为鸡群提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双重保护;一是使用与流行毒株匹配的优质灭活疫苗,二是使用rHVT-H9新型载体疫苗提高细胞免疫,完全阻断H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减少鸡场病毒载量净化环境。
2、传染性支气管炎(IB)
第一季度IBV检出率同期略有下降。但IBV感染形势在下一段时间不容乐观。温差波动的4-5月份将对肉鸡生产带来较大挑战,对蛋鸡而言,尤其早期感染,导致产蛋期无高峰、假母鸡,经济损失巨大。
对分离毒株S1基因测序显示主要为QX型,检出占比71.77%,其他是Mass株、GVI型和TW型也均有检出。不同品种间有差异,检出数量依次为黄羽肉鸡、白羽肉鸡、蛋鸡。
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严重,剖检可见支气管炎症和栓塞、花斑肾,死亡率上升,药物治疗无效果。蛋鸡产蛋期出现产蛋率上升慢、达不到预期产蛋率、无产蛋高峰,蛋壳质量较差,解剖可见输卵管没发育或发育不良的现象。
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首先做好育雏期环境控制,避免育雏期间的冷应激。其次,做好早期传支活疫苗免疫,首选毒力温和同源性QX疫苗接种,在35日龄前最好免疫三次传支活疫苗,如不确定本场流行毒株可选择毒株轮换免疫,以扩大保护谱。蛋(种)鸡开产前需配合传支灭活疫苗使用,提高体液抗体,阻断病毒对靶器官尤其生殖系统的损害。
3、传染性法氏囊炎(IBD)
第一季度送检病料中法氏囊变异毒株检出占比最大,约80%,部分地区也检测到法氏囊强毒株,而经典毒株检出率仅为5%,说明常规疫苗对经典毒株法氏囊防控效果良好,而对于变异型和强毒型法氏囊防控效果不理想。
IBD变异株主要表现为法氏囊萎缩,生长发育不良等症状,经常会和CAV等免疫抑制病、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加重临床症状。IBD各种鸡群都可以感染,其中白羽肉鸡上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黄羽肉鸡和个别地区的蛋鸡青年鸡,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3-5周龄。
通过大量实验室和临床试验,感染严重区域的家禽可以在使用灭活苗免疫同时,在12-14日龄用法氏囊NF8株等活疫苗加强免疫,可有效降低法氏囊流行毒株的检出率,提高鸡群生产性能。
二、第二季度疾病防控预警
1、伴随天气逐渐转暖,气温波动加大,做好日常环境控制,减少冷应激,引发鸡群呼吸道类疾病发生。
2、北方地区尤其蛋鸡养殖密集区域,密切关注周边疫情变化,加强鸡群流感抗体检测,及时补免禽流感疫苗。
3、南方地区气温较高,需关注法氏囊、腺病毒和鸡痘的疾病防控和疫苗加免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