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剖析母猪流产和胎儿死亡原因
费文涛,郭 伟,贺晓玲
(海博莱生物科技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猪属于多胎动物,每窝可以生产12~16头仔猪。母猪每年可以分娩2.4胎,在许多猪场,每头母猪每年可以提供30头断奶仔猪。妊娠期约为115 d,由胚胎期和胎儿期组成。胚胎期到胎儿期的过渡发生在妊娠35 d左右,同时骨骼的形成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妊娠70 d左右,胎儿开始形成自身的免疫力。这意味着当感染发生在70 d以后,胎儿可能对感染产生免疫反应,这时在胎儿的血液中可以检测到相应病原的抗体。正常情况下,子宫环境是无菌的,如果不发生感染,仔猪出生时不会携带特异性抗体。
母猪具有弥散型性胎盘,几乎整个尿囊绒毛膜表面都参与了胎盘的形成。母猪和胎儿的微绒毛将母猪和胎儿严格隔离开。母体和胎儿被6层组织分开,形成一个坚固的屏障,防止母源抗体传递给胎儿。由于没有发生胎盘组织的互侵,胎盘/胚胎的发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宫内膜腺的分泌物维持。
本文是关于母猪流产的综述性文章。第一部分为流产整体分析;第二部分为流产的非感染和感染因素分析;最后为流产诊断的步骤,包括不同样本、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1
流产整体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母猪分娩率为85%~95%之间,这意味着5%~15%的配种母猪不能分娩。导致母猪怀孕失败的原因包括返情、流产、母猪死亡、怀孕母猪运动障碍淘汰,等等。出现流产是正常现象,但是每年流产比例不应该超过4%。如果超过这一比例,或者短期内流产率明显升高,则必须对原因进行调查。
流产出现在妊娠35~109 d,35 d以后死亡的胎儿不能被完全吸收,就会出现流产或者产出木乃伊胎。如果在母猪围产期仍然有2个及以上胎儿存活,母猪会正常分娩;如果整窝胎儿都是木乃伊胎,分娩会推迟,我们称之为“假怀孕”——母猪怀孕了,但是怀孕结束时分娩不启动。怀孕109 d以内的胎儿发育尚未完成,出生之后不能存活;109 d以后的部分胎儿则可以存活,因此发生在109 d以后的流产称之为“早产”更为合适。
内分泌异常或子宫内膜炎是导致母猪妊娠终止,进而出现流产的主要原因。母猪需要黄体分泌的孕酮来维持妊娠,因此导致黄体溶解的因素都可以引起流产的发生,这些因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胎盘炎引起的炎性反应能产生前列腺素,进而导致黄体溶解,妊娠失败,胎儿死亡,因此发生胎盘炎时往往伴随着胎儿的死亡发生流产。但是反过来,胎儿的死亡不一定引起胎盘炎症,也可能导致流产的发生。引起胎儿死亡的病原往往对胎儿或生殖道具有侵蚀性,常见的有猪伪狂犬病病毒、钩端螺旋体、布鲁氏菌。胎儿感染病原后死亡,黄体逐渐萎缩,可以根据胎儿头部到尾部的长度来判断其死亡的时间,根据胎儿体长计算死亡日龄公式:y=21.07+3.11x(y为胎儿日龄;x为胎儿头臀长度(cm))。
感染因素往往被看作导致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但事实上,胎儿死亡问题中70%甚至以上的情况,是由于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之所以更多关注于感染因素,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传染病暴发更加剧烈,更容易引起关注;第二,感染因素可以导致繁殖障碍疾病呈现流行性传播,对于特定的猪场而言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三,感染因素更容易确诊,同时也更容易通过针对性的防控方案解决问题。
2
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流产
2.1 环境温度不宜
热应激引起的体温升高或高湿度,会改变母猪体内的血液循环,导致子宫供血不足。子宫供血不足会增加胎儿死亡和流产的风险。相比较而言,冷应激的危害较小,但是,如果栏舍条件较差,母猪在深秋到冬季仍可能会因为冷应激引起流产。母猪最佳的居住环境温度为18℃,一般来说控制在10~25℃即可。
2.2 季节
晚夏和早秋母猪返情和流产的风险会增加。季节性繁殖问题也被称为“季节性不孕”,在户外养殖中更容易发生。季节性不孕导致的怀孕终止分为两类,一类发生在胚胎期的妊娠终止,出现在妊娠早期,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比如欧洲地区的白昼缩短对野猪繁殖的影响;另一类发生在妊娠30~110 d,胎儿期妊娠终止,常见的如秋季流产,秋季流产与天气剧烈变化导致母猪内分泌异常有关。
2.3 应激
引起猪只应激的因素非常多,如采食时抢夺优势地位(母猪混群);恶劣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或不正确的饲喂。应激因素对怀孕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妊娠前几周的影响更大。应激导致流产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些研究认为皮质醇会影响垂体功能,进而影响黄体的持续分泌。一些研究则认为,是由于兴奋引起的体温升高或子宫收缩加剧进而导致母猪流产。
2.4 有毒物质
低水平的一氧化碳可以导致母猪流产或产死胎。母猪可能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是胎儿的血红蛋白比母猪的对一氧化氮亲和力更强,因而出现死胎或流产。胎儿不同组织呈现樱桃色是一氧化碳中毒的标志,也可以通过检测胎儿胸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来进行确诊(>2%)。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如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可能会干扰生殖功能和妊娠维持。怀孕期间饲喂含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可能会干扰胚胎发育,导致产仔数减少或假妊娠,但通常不会流产。而麦角菌(寄生在禾本科植物上的霉菌,主要污染小麦、大麦等)可导致母猪流产。
3
感染性因素
3.1 兼性致病菌
兼性致病菌大多数是细菌,从流产胎儿或胎盘中可以分离到病原。通常是地方流行性病原,在多数猪场普遍存在,通常不表现致病性,比如化脓隐秘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当母猪抵抗力降低或者出现其他不利影响时,这些病原可以引起流产。当这些病原影响生殖道时,胎儿和(或)胎盘通常存在解剖病理上的异常,同时对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呈阳性。Ford等人报道了美国中西部家猪流产和胎盘炎的一系列病例(2022),分离培养出化脓隐秘杆菌。如果病原并没有影响生殖道,但有菌血症或毒血症发生,进而导致黄体溶解,在这种情况下,胎儿和胎盘看不到异常(组织学、培养)。
3.2 致病性微生物
许多病原微生物感染母猪都可以导致流产和胎儿死亡,主要的病毒性病原见表1,细菌和寄生虫性病原见表2。下文会针对每种病原菌,介绍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疾病特征,并提出诊断和控制措施。表中未列出的许多其他微生物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引起(高热)发烧,这种情况也容易流产。
3.2.1 病毒感染
很大一部分病毒造成的繁殖损失与母体感染有关,而不是直接感染胎儿。因此,对母猪进行仔细观察及适当的抽样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主要的病原见表1,其他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或从胎儿/死产仔猪中分离出的病毒还有日本乙型脑炎病毒、非洲猪瘟病毒、梅那哥病毒、风疹病毒(蓝眼病病毒)和呼肠孤病毒。
3.2.1.1猪伪狂犬病病毒(ADV)
猪感染ADV后的临床症状因动物的年龄、免疫状况和毒株的毒力而异。仔猪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生长育肥猪主要表现呼吸系统问题;母猪主要表现为生殖系统疾病(主要是流产),很少能根据临床症状做出诊断。当流产胎儿和仔猪肝脏上出现多个坏死灶(白黄色针头大小)时是典型症状。然而,不是所有病例都能看到这种变化,可通过病毒分离、PCR和感染细胞免疫组化进行病毒学诊断。病毒分离和PCR检测可以采集急性发病期猪只的鼻拭子、鼻咽黏膜和扁桃体,以及流产胎儿的组织,有呼吸道症状的猪只鼻黏膜和流产胎儿的肺部可检测到感染细胞;商品化的gE抗体试剂盒可以用来区分疫苗毒和野毒感染。
由于严格的动物疾病控制措施和根除计划,世界上很多地区已经在家猪中完成了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如欧洲、北美和新西兰。其他地区主要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接种来实现疾病控制。
3.2.1.2 脑心肌炎病(EMC)
EMC于1991年首次在比利时被分离出来,此后,在流产胎儿或死胎弱仔中经常检测到该病毒。该病毒是仔猪急性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母猪可能出现繁殖障碍:产出晚期木乃伊胎儿、死胎或弱仔,很少流产。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感染相比,繁殖损失要小得多。
通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灰白色心肌病变),以及胎儿组织(特别是来自心脏的)病毒检测可以进行确诊。血清学诊断作用不大。彻底控制害虫、减少刺激和应激,以及良好的卫生措施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疫苗。
3.2.1.3肠道病毒
这些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和猪捷申病毒(1、3和6型)在繁殖上感染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与细小病毒基本相似,这两种病毒都对环境有抵抗力。然而,这些病毒的流行病学与细小病毒不同。由于母源抗体较弱,这些病毒的感染大多发生在断奶后。通过流产胎儿和组织,以及死胎可以进行确诊。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
3.2.1.4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PCV2感染与许多统称为猪圆环病毒病的疾病有关。自2015年首次发现PCV3开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PCV3。感染PCV2和PCV3可导致包括流产在内的繁殖类疾病。此外,死胎、木乃伊胎,以及弱仔的数量也会增加。
确诊此类病毒感染必须存在生殖问题,同时在流产或木乃伊胎儿中检测到PCV2或PCV3病毒(特别是在心脏),并且应该存在组织学病变。
为后备母猪接种PCV-2疫苗可以预防繁殖疾病发生。
3.2.1.5细小病毒(PPV)
有木乃伊胎而不发生流产是PPV感染的特点,PPV感染是大多数猪场都存在的地方性疾病。未怀孕的猪只很少引起临床问题,同时在未免疫的群体中可以迅速传播,且几乎不被注意。未免疫或免疫力不足的猪只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可能会出现临床问题。
在病毒血症阶段可以经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胚胎或胎儿死亡。受感染的胎儿数量最初非常少,但随后可以进一步在子宫内传播。感染导致产前死亡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发生的妊娠阶段。在妊娠35 d前感染,胚胎会全部死亡,同时被吸收和发情延迟(不规律返情)。35 d至70 d之间的感染会导致胎儿木乃伊化(通常是所有胎儿)。妊娠后期的感染分娩可能表现正常,也可能产出的部分胎儿木乃伊化、死胎或产弱仔,正常仔猪也会存在,通常观察到产仔数量少,或在正常仔猪前后有木乃伊胎或死胎。因为病毒在子宫内传播相当缓慢,所以木乃伊仔猪的大小不同。
病毒学和血清学可用于疾病的确诊。在解释这些研究结果时应谨慎,因为PPV也在正常母猪群中广泛传播。可通过检测病毒和(或)特异性抗体(胎儿或组织样本用于病原检测,吃初乳前的仔猪或死胎体液用于抗体检测)进行诊断。细小病毒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在农场中持续存在。细小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成年猪(>5~6月龄)母源抗体消失后。定期对后备猪和母猪进行疫苗接种是推荐的防控方法。
3.2.1.6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呈全球性流行,群体阳性率90%以上,可以引起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轻度鼻炎。对病毒无免疫力的母猪在怀孕后期感染时可以导致死胎、木乃伊胎或产弱仔等问题。发生繁殖障碍时,可以从胎儿大脑、肝脏和骨髓中分离到病毒。目前尚无可用疫苗,引种时带入病毒是常见的风险。
3.2.1.7瘟病毒(BVDV)
包括牛病毒性腹泻BVDV1和2型(瘟病毒属A/B型),经典猪瘟(C型),以及边界病毒(D型)。
瘟病毒A、B和D主要在牛和羊身上发现,但偶尔也会感染猪。感染后可能导致母猪的繁殖问题,如受精率低、流产、胎儿木乃伊化、窝仔数少和弱仔等,胎儿畸形(如小脑发育不全)。如果母猪在怀孕的前三个月感染,临床症状会更严重。这些病毒不被认为是导致母猪流产的重要原因。在田间,猪的感染通常没有临床症状。
对猪来说,C型瘟病毒更为重要。感染母猪可能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围产期死亡或产弱仔,产出的仔猪先天性震颤。在胎儿身体中可以发现腹水、广泛的斑点和畸形。脑脊液(CSF)中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和肉眼可见的病变与非洲猪瘟相似。
临床症状和病变具有诊断价值,但要确诊,仍需要从胎儿组织(如肺、脾、肾和全血)中检测到病毒。
防止猪与牛羊的直接接触,以及不食用受感染奶牛的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是预防瘟病毒A、B和D的主要措施(Kirkland等人,2019年)。在世界上许多地方,CSF是官方强制控制和(或)已经根除的疾病,通常禁止接种疫苗。而其他地区,CSF仍然是地方性疾病,需要通过疫苗接种和生物安全措施加以控制。
3.2.1.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顾名思义,主要包括生殖和呼吸系统疾病。许多猪场都呈地方性感染(Fiers et al., 2022)。PRRSV病毒感染后的病毒血症可持续数周,因此感染猪可长期作为传染源。未免疫的母猪感染PRRSV病毒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厌食、抑郁、发烧、四肢发绀,以及大量流产等,流产主要发生在晚期,出现早产、死胎和弱仔等问题。也可能存在以下情况:仔猪出生正常,但是出生时体重差异很大,分娩时死胎较多(仔猪看起来很新鲜),已经出现自溶的胎儿及部分或完全木乃伊化的胎儿。死产仔猪可能出现木乃伊化的早期迹象,可能出现结膜炎和眼睑水肿。断奶前死亡率可高达40%。
因为大多数农场都存在猪蓝耳病的地方性感染和(或)接种过猪蓝耳病病毒疫苗,所以很少看到类似阴性群体感染时的发病情况。病原学诊断可通过病毒分离或PCR检测胎盘、胎儿或死产仔猪的病毒,该病毒在肺部、血清和淋巴结中最容易检测到。母猪的血清转化对于诊断不太有用,因为感染通常发生在流产前,抗体可能很高。仔猪初乳前抗体可以表明近期感染。
疫苗免疫防控是常见的手段。在实践中通常有多种商品化疫苗及不同的免疫策略,后备猪建议在入群之前对其进行适当接种。同时已经有疾病净化的成功案例,培育对PRRSV病毒抵抗力更强的猪只也是一种未来可能的防控手段。
3.2.1.9猪流感病毒
猪流感病毒存在多种亚型,其中最重要的是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可以分为H1N2,H3N2,H1N2,以及H1N1 pdm09流行毒株。感染A型流感病毒后会出现高烧、食欲不振和呼吸系统问题。怀孕母猪可能出现繁殖问题:返情、流产或早产,产出的死胎和木乃伊胎增加。没有证据表明病毒抗原可以引起生殖道问题或疾病,所以通常认为繁殖问题是由于感染后发热反应引起的问题。通过病原和双份血清检测可以进行疾病的确诊。对母猪和后备猪进行疫苗接种是常用的防控手段。
3.2.2细菌性感染
母猪感染新出现的细菌或地方性病原体后可能出现菌血症,进而引起胎儿和(或)胎盘的感染。猪群一旦感染布鲁氏菌和钩端螺旋体,可导致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且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其他细菌性病原体,如猪丹毒杆菌和化脓隐秘菌(T. pyogenes)可能会导致母猪发烧,进而流产。
3.2.2.1 布鲁氏菌病
由于清除计划的执行,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家猪很少有布鲁氏菌病的报道。但一直有从野猪重新引入病原体的风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交配或污染的精液感染。母猪感染后由于胎盘和胎儿受损,进而导致菌血症和流产,流产胎儿或胎膜上可以检测到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可以用于群体的评估。目前无商品化疫苗,只能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进行防控。
3.2.2.2衣原体
猪病中衣原体的重要性仍有争议,因为它们经常在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中被检测到,用其对猪进行攻毒研究不多,且还没有现成的确证试验。衣原体可以引起猪繁殖障碍的证据最令人信服的是流产衣原体,母猪感染流产衣原体后可导致胚胎死亡、晚期流产、死产或弱仔。
通常用PCR检测胎儿组织中是否存在衣原体进行疾病确诊。尽管已经证实母猪生殖道对猪衣原体有免疫反应,但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疫苗,只能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进行防控,防控措施应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猪舍。
3.2.2.3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病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可以导致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像大多数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猪也容易受多种血清型/基因型的钩端螺旋体感染。有报道指出,全球猪钩端螺旋体血清阳性率为22% (Gomes de Araújo et al.,2023)。钩端螺旋体病作为猪临床疾病的重要性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据报道,问号钩端螺旋体、博氏钩端螺旋体和凯氏钩端螺旋体均可以感染猪,猪是储存宿主,未怀孕的猪感染时表现亚临床症状。从历史上看,波莫纳血清型在猪的生殖疾病方面最为重要。钩端螺旋体可以在肾脏内持续繁殖,并且通过尿液间歇性地向外界排菌达两年之久。啮齿动物通常被认为是重要的宿主,对于病原在生产环境中的维持非常重要。
病原可以通过引入感染的猪只进入猪场,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污染源进入猪场,比如污染的水。感染病原可以导致全身性感染,从而进入子宫中,导致流产。感染猪可以通过尿液长期排毒,病菌也可以通过生殖道感染猪。
波莫纳血清型感染通常会导致抗体滴度明显升高,除了博氏钩端螺旋体以外,其他亚型并不能很好地通过抗体检测进行确诊,因为抗体下降非常快。可以使用PCR对流产胎儿、尿液、肾脏进行检测来确诊。
目前已有商品化疫苗用于疾病防控,同时仍应该注意通过引种带入疾病的风险。
3.2.2.4 猪丹毒
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起。急性发病特点表现为败血症,临床症状为发热、死亡和流产,伴随有粉红色、红色或紫色的特征性 “钻石皮肤”病变。猪丹毒对于种猪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疾病,因为其可以引起母猪流产和公猪不育,这主要与高热有关。慢性猪丹毒可以导致关节炎和心肌内膜炎(猝死)。
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进行疾病诊断,确诊可以通过受细菌感染的组织进行PCR检测。
目前已经有多种商品化的灭活疫苗可以用于疾病预防,尤其对种猪会推荐使用疫苗免疫防控。
3.2.2.5 其他细菌感染
其他可以导致繁殖障碍的病原还有李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支原体和胞内劳森氏菌。这些病原可以通过引起发烧和(或)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而导致流产。在大多数情况下,临床症状不以繁殖障碍为主。
3.2.3 寄生虫
3.2.3.1 弓形虫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弓形虫是一种与球虫有关的原生动物寄生虫。猫(和其他猫科动物)是唯一能够在粪便中排出具有抗药性的卵囊的动物,并且在将弓形虫传播给猪和其他动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常猪感染后无症状;妊娠前半期的猪感染后可导致流产,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妊娠后期的猪感染后主要导致早产、弱仔、死胎。
有几种血清学试验可用于确定猪体内的弓形虫抗体。虽然在成年猪身上发现弓形虫抗体只意味着接触过弓形虫,但在胎儿身上发现抗体则表明是先天性感染。根据胎儿组织特征性病变和寄生虫检测可以进行疾病的初步诊断。
目前无商品化疫苗,只能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进行防控。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