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标准频道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地方政策 → 文章内容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贯彻落实《“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实施方案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2/11/22 15:47:10 关注:377 评论: 我要投稿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贯彻落实《“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农村部编制了《“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为切实推进“十四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和“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等重要指示精神,以推进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标准化为抓手,以“守底线”“保安全”“提品质”“增效益”为工作路径,着力提标准、防风险、严监管、优机制、强保障,增加绿色优质畜产品安全供给,为“千万头肉牛”工程打牢坚实基础,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牢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稳中向好,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绿色优质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基本形成高水平监管、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1.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禁用药物使用得到有效遏制,常规兽药残留超标得到有效管控,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监测监管能力提升。风险监测指标参数对标农业农村部农药兽药残留风险监测参数,到“十四五”末期,畜产品监测数量达到全省每年0.7批次/千人。省、市、县、乡四级监测监管体系保持稳定,日常巡查检查常态化、制度化。风险监测、监督抽检支撑有力,应急处置快捷有效。
  3.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畜禽良种化、饲料高效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畜禽标准化养殖、屠宰示范场创建主体数量明显提升。
  4.绿色优质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逐步将肉牛、梅花鹿等优势畜产品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相关原料和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品质评价方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畜产品“三品一标”认知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5.现代化监管手段创新提升。乡镇网格化管理框架基本形成,实现省、市、县、乡四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直连直通。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基本实现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探索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建立。
  三、工作任务及落实措施
  (一)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1.推动构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
  对标“最严谨的标准”,加快构建以安全、绿色、优质、营养为梯次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聚焦生猪、肉牛、肉羊、梅花鹿等产业集群,系统梳理现行国、行、地、团、企标准,形成标准体系框架图。构建归口标准动态管理机制,加快对存量标准清理复审工作,持续优化存量结构。依托“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等重点工作,以优质畜禽品种、配套饲养技术、畜禽新资源保护以及疫病防控为重点,鼓励和支持我省畜牧兽医行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社会团体、规模畜牧企业等抢占标准话语权,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标准化。
  筛选、培育、储备一批产业模式先进、标准体系健全、标准实施高效、产品质量优良、综合效益显著的项目主体,依据全省示范基地控制数量,按照“成熟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择优推荐参与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项目、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项目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等国家级标准化项目创建活动,同步遴选、建设省级标准化项目,助推我省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3.推动畜产品品质评价和品牌提升活动。
  结合新“三品一标”行动,推动建立畜产品分等分级评价体系,在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重点领域开展畜产品特征品质评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作用,促进品质评价成果应用,引导畜产品优质优价。开展国家级标准化项目前期评估及达标建设,对拟参加国家级标准化项目的企业开展创建前期评估、产品安全性评价、企业标准化建设量化测评等,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所在地区、企业进行达标建设,选育、孵化优势企业和项目。
  4.稳步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
  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绿办,着力推进畜牧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认证登记管理。深入开展生产操作规程标准“进企入户”行动,督促获证企业按标生产,建设一批畜牧业地理标志农产品,持续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保护工程,强化特性保持和文化挖掘,命名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核心基地。打造公益性宣传推介平台,持续加强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品牌和专业市场培育。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推动实施良好农业规范,扩大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范围。
  5.持续推进屠宰企业规范化建设能力提升。
  持续开展《吉林省畜禽屠宰企业规范化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对省内屠宰企业进行等级评定,分级管理。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吉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建立屠宰企业信用档案。加强屠宰企业行政管理,发展提升标准化屠宰企业产能扩容,淘汰落后产能。对评定出的星级生猪屠宰企业实施动态管理,逐步形成可上可下、可进可出、优胜略汰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有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进程。
  (二)强化风险监测评估
  1.提高风险监测能力
  一是开展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考核认证工作,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日常培训和监管,全面提升市、县两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确证能力,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机构畜产品检测能力认证考核力度,“十四五”期间,力争每个市(州)至少有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通过畜产品检测能力认证考核。加大质检机构能力验证、监督检查、跟踪评价力度,规范检测机构运行,保障监测工作质量和监测数据准确。
  二是加大对监管人员培训力度。围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法律法规,针对“瘦肉精”“抗生素”等禁限用药物及化合物残留超标等监管难点、重点问题,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每年组织市、县两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人员普遍开展一次专题轮训,确保培训到位。
  2.提高监督抽查效能
  紧紧聚焦“肉牛”“禽蛋”“肉鸡”等重点品种和“瘦肉精”、违法违规用药等突出问题隐患,推动日常监督抽检和“问题”突击抽检相结合,飞行检查和暗查暗访相结合,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相结合,强化监督抽检和行政执法高效联动,提高监督抽检的靶向性、导向性、震慑性。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制度,促进抽检程序规范化、跟进查处精准化、案件移送及时化、案件查办合法化,逐步建立不合格样品定期公布机制。全面加强“检打联动”和“行刑衔接”,该处罚的必须处罚,该移送的必须移送,坚决杜绝有案不交,以罚代刑。
  3.深入开展风险监测
  统筹省、市、县三级监测资源,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风险监测结果应用,建立上下联动、各有侧重、协同高效的风险监测工作新格局,为监督抽检和执法打击提供技术支撑。聚焦兽药残留、生物毒素、违禁添加等危害因子,对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逐步扩品种、增参数、加数量,提高风险监测工作效率。
  4.强化风险交流和科普宣传
  加大警示教育宣传和用药指导服务。制作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警示教育视频发放全省;制作发放“瘦肉精”宣传挂图,广泛开展禁限用药物违法警示教育;公布监督执法典型案例,震慑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主体。全面加强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建立安全用药定期培训制度,推广重点品种技术性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向纵深开展。
  (三)实施全链条监管
  1.加强投入品监管
  加强投入品监管,严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审批关,严把兽药生产许可关,全面实施新版兽药GMP,提高兽药生产管理水平。加大兽药检打联动力度,强化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严厉打击假劣禁兽药违法行为,保障畜禽养殖业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围绕千万头肉牛工程,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举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针对网络销售假劣农资问题,会同公安、市场、工信等部门组织对涉及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和生产情况开展自查整改,打击互联网违法销售假劣农资行为。
  2.净化产地环境
  积极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倡导绿色健康养殖,促进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宣传指导、开展兽药残留检测及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科学指导用药,强化减抗效果。组织实施减抗效果评价,到“十四五”末期,累计通过省级评价的减抗达标场数量不少于60个。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与服务,宣传推广规范化粪污发酵工艺,减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对产地环境的污染。
  3.强化生产过程监管
  落实好《吉林省街道(乡镇)职责清单》,建立乡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员、信息员队伍,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直连直通,为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一要抓好市、县两级畜牧部门领导干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充分发挥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处)牵头抓总作用,确保监管责任落地触底,确保监管职责落实到人。二要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做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进一步明确网格的职能与定位。建立支持保障机制,保证事有人抓、活有人干、责有人负。强化对乡镇网格员队伍的考核激励,提高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参与性。
  4.推进承诺达标上市
  进一步压实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将生猪、禽蛋和肉牛全面纳入合格证开具范围。依托电子“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的推广,拓宽食用畜产品达标合格证的开具范围和开具数量,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密切衔接,建立承诺达标合格证畜牧部门出证,市场部门验证的协同机制,更好发挥承诺达标合格证作用,确保食用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提高食用畜产品合格证,尤其是电子合格证的采信度,力争同北方省份实现电子合格证及流通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5.深化突出问题治理
  深入开展“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出重拳、用实招,加大攻坚整治力度,确保突出问题整治到位。加大执法打击力度。扎实开展监督抽查、飞行检查和暗查暗访,强化检打联动和问题整改,以鸡蛋、牛肉、鸡肉为重点,全面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对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隐患,各级畜牧综合执法机构要及时跟进监督抽查,严厉打击,严格追溯、严肃惩处。县级畜牧部门查办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案件数量年均不少于2件。严格管控常规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强安全用药宣传培训。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全力抓好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6.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注重舆情,系统梳理近年来全国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热点,制印热点舆情手册下发全省,指导工作;修订《吉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全省“瘦肉精”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桌面推演;定期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省级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加强监测预警,与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厅、省卫生健康委加强协作,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机制。
  (四)创新监管制度机制
  1.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对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会同省农业农村厅持续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严格对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定量抽检数量,强化已命名和正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监督抽检批次、频次,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畜产品安全水平整体提升,把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品牌创建方向。有效探索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监管模式,强化品牌宣传和优势畜产品推介,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2.推进信用监管
  依法依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开展公共信息归集和失信惩戒措施实施,根据农业部相关联合惩戒有关指导意见,加快落实本省联合惩戒管理办法。
  3.推进追溯管理
  持续加大生猪“拱e拱”及牛羊“鼎e鼎”追溯系统的推广应用力度,在全省屠宰企业推广追溯监管系统,普及应用电子合格证,提升全程电子化可追溯能力。开展屠宰企业电子化开证试点工作,全省备案屠宰企业逐步实现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电子化开证和管理。全面推进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电子化申报工作,自2022年起,生猪屠宰企业力争全部实现通过“动监e通”平台进行惠农补贴申报。
  4.构建畜产品“三品一标”新机制
  按照新阶段农产品“三品一标”的新内涵新要求,持续推进畜牧领域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出台具体措施鼓励认证登记,引导第三方认证机构积极参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措施落实,强化对获证主体的“他律”。在主要畜种、在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不断扩大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覆盖面,提高社会认可度,引导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强化“自律”。打造一批畜产品“三品一标”引领质量提升的发展典型,推动形成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5.推动社会共治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种业提升、健康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培育、信息交流以及行业自律、维护从业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产业振兴、畜牧业国际贸易、种畜禽引进培育普查等领域,配合行业管理部门做好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邮箱,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反映的问题线索。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对各类谣言或恶意炒作,要主动发声、加强科普,尽可能降低负面影响。强化节日值守,对发生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要及时报告、果断处置,坚决防止事态发酵和放大。
  (五)强化支撑保障
  1.健全法律制度
  围绕新修订和即将出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行政处罚法》《生猪屠宰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全省法规宣贯专题培训,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对市、县两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人员普遍开展专题轮训。进一步完善检打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行刑衔接”,最大程度遏制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2.强化体系队伍
  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发挥市、县两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桥头堡”作用,协同建立执法监管新机制;充分发挥乡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前沿指挥所”作用,形成县乡监管“一盘棋”;强化乡镇一线监管人员“吹哨人”作用,确保责任落地,职责落实。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力建设,稳定质检机构、专业队伍和技术人员,健全以省级检测机构为骨干,市县检测机构为基础的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促进执法办案力度,打造一支敢办案、会办案的执法队伍。
  3.强化投入保障
  省级部门积极争取建设投资、财政补助、运行投入等经费,加强省市县三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建立稳定的乡镇畜牧兽医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级畜牧部门积极争取本级财政支持,加大对行政监管、监督执法、风险评估、风险监测、监督抽检、投入品检测、标准制修订、畜产品追溯、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标准化生产等工作的支持投入力度,确保机构队伍有效运行,确保工作经费保障到位。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畜牧部门要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保障公众健康、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纳入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部署推进,要结合辖区、属地实际,细化目标、明确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措施,确保“十四五”期间工作圆满完成。
  (二)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党政同责要求,严格落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主体责任,健全责任追究机制,逐级压实责任,坚决惩治监管不作为,落实“最严肃的问责”。加强县乡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队伍建设,保证事有人抓、活有人干、责有人负。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督促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守法。要凝聚工作合力,善于统筹各方力量,用好系统内部资源,有效借助外部门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工作格局,积极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跟踪指导
  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对投入保障、能力建设、标准化生产、监测监管、执法办案、宣传培训等重点要求和任务落实情况给予重点评估,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省局将定期组织对方案实施情况的督促指导和跟踪评价。
  来源: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陕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牧歌”2024/4/16 19:30:43
菏泽市畜牧领域安全生产安排部署会召开2024/4/16 18:27:35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4/12 8:26:22
2024年一季度甘肃榆中县畜牧业数据统计2024/4/11 14:13:13
临沂一县畜牧兽医局局长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2024/4/11 14:10:21
甘肃高台:集群成链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4/10 21:18:38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