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现代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猪瘟当前,牧原模式和温氏模式谁更抗风险?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9/8/30 15:54:49 关注:714 评论: 我要投稿

  温氏分散,牧原集中,由于市场空间大,两种模式本可自由发展,受非洲猪瘟影响,两种模式的抗风险差异将制约其发展潜力。
  前所未有的非洲猪瘟席卷全国,不仅导致猪肉价格从今年3月起一路走高,打破2016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也导致中国生猪养殖资本市场发生微妙的变化。
  温氏和牧原是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两大龙头公司。在中国养猪业,一个数据是分水岭——年出栏量超过1000万头。温氏和牧原是唯二两家超过这个数字的企业。
  温氏股份成立于1983年,2018年其养猪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为3.2%,是中国养猪行业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牧原成立于1992年,凭借集中化养殖的重资产模式,在过去5年快速增长。
  最近,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陆续发布中期财报。财报数字显示,上半年,温氏收入304.35亿人民币,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3亿;牧原收入71.6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56亿,利润规模创下六年新低。
  意外的是,两家公司的市值逆势大幅上扬。截止目前,温氏市值2202亿人民币,牧原市值1668亿,今年1月至今,温氏市值上涨约60%,牧原市值上涨幅度惊人,高达179%。
  两家公司市值大幅升高的理由有一个:猪肉市场供应量的持续减少和价格的持续上升,意味着手里还有大量生猪的养猪企业,未来将获得更高利润。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给予温氏和牧原高预期。
  如果对比两家公司财报,可以发现,温氏的收入和利润表现远高于牧原,但两家企业的市值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通常,上市公司的市值与收入、利润和增长情况直接挂钩,但这一关联在温氏和牧原两家公司身上似乎没有那么强的效力。
  非洲猪瘟当前,市值高低,代表资本市场对不同模式的抗风险能力认可。此次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所有业内人士都表示,非洲猪瘟还将持续蔓延,短期内也找不到能够治愈或防控的药物,未来5年内,中国养猪行业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也因此,谁更能抵御疫情风险,谁就能占领行业高地。
  多数人似乎偏向了牧原。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温氏多年的老大位置,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被牧原取代。
  温氏分散,牧原集中
  温氏与牧原的养殖模式完全不同。
  温氏采用的是“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的平台化模式,大部分猪由分散农户养殖,温氏统一管理。牧原则是“自繁自育自养”的重资产模式,建立中心化的养殖工厂,所有养殖流程都自己掌控。
  在猪瘟到来以前,两种模式各有优势:温氏的平台化模式,能够更快扩大规模,同时分散风险;牧原的集中管理,则能更好的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降低成本,过去4年,牧原产能增加5倍。
  2015年,温氏全年的出栏量为1535万头,是牧原(191.9万头)的7.9倍。在2019年上半年,温氏出栏1177.40万头 ,牧原股份则有581.5万头,差距缩小为2倍。
  如今,这两种模式都需要应对非洲猪瘟的挑战,比拼的不再是生产效率和成本,而是,谁更安全。
  这两种模式谁更能在猪瘟疫情中保存实力扩大规模,业内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温氏由于旗下农户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做到严密管控每一户,部分农户受猪瘟侵袭的可能性难以避免,相比之下,牧原的统一管控,效果更好。
  也有人认为,牧原属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出现疫病蔓延问题,后果会更加严重,“温氏模式更好的分散了生物安全带来的风险,一家养殖户出现了问题,不会影响到其他养殖户。”一位中型养猪场老板告诉《财经》记者。
  但一位长期关注养猪行业的投资人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几乎没有一家猪企不受到猪瘟波及,“在这种千年一遇的灾害面前,任何模式都难以避免。”
  温氏还有一重保障是,除养猪之外的其他业务,目前温氏的收入中,养猪占比61%,养鸡占比33%,财报中也提到,出于对疫情的心理恐慌,部分猪肉消费需求转移至禽肉。
  从财报中也能看出,两家企业都还在继续坚持自己的既定发展策略。
  牧原持续保持高资产投入,截止二季度末,牧原在建工程43.15亿元,同比增长178.42%,相比年初增长17.2%。
  温氏则是在持续升级“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包括积极推动合作农户养殖设施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以及探索“公司+养殖小区”模式。由公司、社会资本或政府其中的一方或两到三方,按公司要求建设标准化、高效化养殖小区。建成后,由合作农户承包养殖小区的栏舍与公司合作养殖。
  财报称,未来,温氏将并行发展“公司+农户(家庭农场)”、“公司+养殖小区”等两种模式。同时还提到,公司将以全国生猪市场占有率10%(约7000万头)为未来发展第一期战略目标。
  生物性资产成关键指标
  两种模式孰优孰劣,目前难下定论,两家公司的财报均未直接透露目前疫情带来的确切影响,但一些关键指标则反映了两家公司现阶段受疫情影响的不同程度。
  为温氏贡献上半年主要利润的是养鸡业务,如果单看其养猪业务,温氏在财报中称,是亏损状态,但温氏没有透露具体的亏损数字。
  温氏在财报中提到,受非洲猪瘟影响,公司生物安全防控设施、设备及人员投入增加,上半年公司商品肉猪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同时,1、2月份生猪价格低迷,是导致养猪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这符合大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6月,全国生猪出栏31346万头,同比下降6.2%,生猪存栏34761万头,同比下降15.0%。
  可以预见的是,猪瘟还将继续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养猪企业的生物性资产是比现阶段收入和利润更重要的指标。
  一位关注养猪行业的券商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生物性资产的变化,直接关联到猪企未来发展潜力,也是资本市场主要考察指标。”
  猪企的生物性资产包括消耗型和生产型,消耗性生物资产包括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及其他,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未成熟的种猪、成熟的种猪,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
  财报显示,温氏的生物性资产在今年上半年有所下滑,生产性生物资产相比年初减少8.8%,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少10%。但如果分成两个季度来看,今年二季度,温氏的生物资产已经开始回升——二季度末相较一季末小幅提升0.7%。
  牧原的生物性资产表现良好,生产性生物资产较2018年底增长21%,二季度末环比一季度增长32%。
  多位业内人士都向《财经》记者提到,牧原生物性资产能够保持稳定,与其“自繁自育自养”的模式有直接关系,且专注于养猪一项主营业务。也就是说,生物性资产的稳定促成了资本市场对牧原市值的追高。
  不过,单看市值也并不能反映所有问题,资本市场并不完全理智。一位养殖企业高管认为,牧原被过度高估了,以牧原目前的体量,还撑不起这样的市值,牧原想要做到2000万头出栏量,还需要长期大量资金投入。
  财报反映的是公司过去的业绩,非洲猪瘟还在持续蔓延,未来几年内还将持续对中国养猪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无论是温氏牧原这类大型头部企业,还是中小型养猪场,一不留神都将遭遇灭顶之灾。同时,养猪行业也将进行一轮大洗牌,中国养猪行业的集中化程度会进一步提升,能够留下来的猪企,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文章来源:《财经》记者 刘以秦/文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牧原报警遭“流量博主”恶意造谣!有主播被判刑一年2024/3/28 8:25:28
牧原股份翻红!长期趋势或已成,静待猪周期反转2024/3/27 15:23:36
350亿元!牧原集团创始人秦英林夫妇再成河南首富2024/3/26 9:29:33
牧原集团与益海嘉里集团联手,助力河南食品产业迈向万亿集群2024/3/25 6:52:22
牧原冰鲜猪肉拿到入港“通行证”2024/3/20 16:31:45
益海嘉里集团董事长郭孔丰一行到访牧原参观交流2024/3/18 22:20:16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