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现代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中国畜牧 → 文章内容

历时15年 西农肉牛基础研究获多项创新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0/12/23 11:27:40 关注:368 评论: 我要投稿

双汇—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12月18日,中国农学会组织以中国科学院印遇龙院士为组长的7人专家组,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昝林森教授历时15年主持完成的“中国肉牛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按照科技部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和程序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有关中国黄牛遗传多样性与起源进化研究、牦牛高原适应性驯化历史与特征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该研究针对我国肉牛良种化程度低、选育技术水平低、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低等产业瓶颈问题,开展了中国肉牛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首次解析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代表性地方黄牛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发现中国黄牛的瘤牛血统来源于雷琼牛,中国南方可能是瘤牛的起源地之一;极大丰富了世界上牛的遗传变异数据库,研发出首个中国黄牛高密度SNPs芯片,对打破国际芯片垄断具有重大意义。
  首次系统解析了牦牛驯化历史,筛选了206个高原适应性相关的CNV,确定了家养牦牛中1000多个驯化过程中潜在受选择区域,发现了5254个突变位点,为进一步解析牦牛高原适应性进化特征及牦牛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组学技术,解析了中国肉牛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发现与生长发育、屠宰、脂肪沉积、肉品质等性状相关的64个基因、145个SNPs及52个miRNA,创建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构建了miRNA-mRNA调控网络;建立了ARN脂肪调控网络数据库。成果应用于秦川牛早期选种,加快了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的选育进程,突破了肉牛传统育种周期长、难度大、育种效率低等制约瓶颈。
  该成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5篇,SCI收录94篇,出版著作4部,制定国家标准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登记计算机著作权16 项,培养研究生3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8人。
  该项研究始于2006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在肉牛领域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上周马云入场肉牛养殖 市场发出强烈信号2024/6/14 11:37:20
河北隆化:实施“四大工程”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6/13 14:59:38
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2024—2026)(征求意见稿)2024/6/13 14:49:32
崇左市江州区签约 3 个肉牛产业链项目,总投资 27.8 亿元2024/6/12 15:02:27
阳信近10万肉牛“喊热” 自动化设备来降温2024/6/12 15:01:42
人保财险甘肃省分公司政策性农险为肉牛养殖业保驾护航2024/6/12 15:00:12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