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现代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打赢种业翻身仗!温氏、牧原、新希望开始发力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1/2/5 9:31:04 关注:540 评论: 我要投稿

 2月2日,温氏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正式组建广东畜禽种业集团,同一天新希望表示,已经采用一体化的种猪繁育体系和育肥体系,今年或不再大规模外采后备种猪。而牧原集团也曾发布公告表示拟出资11.4亿,设立8家种猪育种公司,开展种猪育种及生猪养殖业务,提升公司育种水平。

  畜禽种业是否将会成为下一轮风口?

  打赢种业翻身仗!温氏、牧原、新希望等巨头都在做一件大事……

  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大力开展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生猪产业关系国计民生。良种是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月2日,温氏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正式组建广东畜禽种业集团,同一天新希望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公司已经采用一体化的种猪繁育体系和育肥体系,今年或不再大规模外采后备种猪。此前,牧原集团也曾发布公告表示拟出资11.4亿,设立8家种猪育种公司,开展种猪育种及生猪养殖业务,提升公司育种水平。畜禽种业是否将会成为下一轮风口?

  温氏、牧原、新希望三大巨头发力畜禽种业

  温氏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正式组建广东畜禽种业集团

  2月2日,在广东省现代种业发展交流座谈会上,温氏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进行了广东畜禽种业集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温氏集团董事长温志芬表示,广东畜禽种业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研发平台,强化技术攻关,做强做大做优畜禽种业,助推广东种业高质量发展,突破种源“卡脖子”,打好种业翻身仗,为全国提供广东经验和广东方案。

  新希望:今年或不再大规模外采后备种猪

  新希望2月2日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公司已经采用一体化种猪繁育体系和育肥体系。目前所有项目都是按照这个最优的模式来进行布局,这种模式有利于防控非洲猪瘟,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营效率。新希望表示,截止2020年底,公司自育肥产能接近400万头的存栏规模,预计2021年六七月份还有1100万头的产能规模会陆续竣工。

  新希望首席科学家闫之春表示,公司按照超前布局来做的种猪群的育种工作,现在包括在建已经投产的布局,满足当前的产能是完全可以的。他介绍:“今年买不买后备种猪的问题,我们这边会绝对履行现有的合同,但是大规模采购可能不会发生了。”

  牧原拟出资11.4亿,设立8家种猪育种公司

  1月18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设立子公司牧原种猪育种开展种猪育种及生猪养殖业务,并由牧原种猪育种出资在广西省崇左市宁明县、河南省信阳市平桥 区等地设立子公司开展种猪育种及生猪养殖业务,有利于提升公司育种水平,提 升公司专业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种猪场产能,更好地支撑公司快速发展,提高国内养殖效率,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全体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养猪业格局迎来巨变

  非洲猪瘟的发生,对我国种猪资源造成了严重损毁,同时也加剧了产业的优胜劣汰。作为养猪的源头和“芯片”,种猪在对养猪效益的影响的5大要素中占据首位,可发挥30-40%的影响,因此在复产后阶段,行业对种猪和育种的关注度空前高涨。

  在以快速恢复产能为首要目标的前提下,养猪产业的生产体系、育种体系也不得不去适应当前的特殊环境。后非瘟时代,如何快速回到高效低成本的正确轨道,是行业亟需思考的问题。

  “美国养猪业的今天,就是中国养猪业的明天”业内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纵观中国养猪业变迁,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守全告诉记者,国外大集团的集约化发展模式,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实现,“未来将以大集团育种为主,头部企业搞育种,腰部企业搞选配。”

  中国养猪业过去的育种体系太杂,不论规模千家万户搞育种已成常态,但未来需要大集团做育种,根据所面向的消费市场需求,来选育自己的专有种猪配套系。

  非瘟后市面上出现很多社会化的公猪站,在此张守全呼吁农业农村部能够组织认定“国家级公猪站”(中心公猪站)、各省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省级公猪站”(区域公猪站)。国家级公猪站以父系为主进行核心选育,集中打造最高端的顶级育种公猪,省级公猪站主要服务所在区域。通过认定挂牌能够扶持企业进行良性循环,或对未来种猪品种改良起到较大推动作用。

  为何国内育种总是陷入“引种-选育退化-再引种”的怪圈,张守全坦言核心问题在于“中国始终缺乏健康、高生物安全的养猪环境。”中国的育种工作一直在猪群亚健康状态下进行,环境影响因素太多,遗传上选种困难。未来可以参照国外公牛的选育方式,将冷冻精液结合育种工作,后裔测定结合大数据分析,观察子代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后综合选育。

  随着大型集团介入养猪业,高标准的投入配合高水平的人才管理,张守全相信只要育种工作能够长期坚持下来,一定能打造真正的“华系种猪”,中国养猪业将完成从“大国”到“强国”的华丽转身。

  中小散户未来如何发展,张守全也给出思路,未来中小散户不一定要养种猪,可以与大企业合作承担下游责任,大部分种猪企业的中小客户也会渐消失,销售的市场将不复存在。头部企业和腰部企业,合计全国也就大约200家,未来这些头部腰部企业将占到全国生猪80%的存栏量,这是整个行业都要面对的现实。

  30强母猪存栏超1千万头,手握全国近一半产能

  得母猪者得天下,非瘟后这些“稀缺货”近一半都进了集团猪企手里。

  据农财宝典不完全统计,牧原、温氏、正大、正邦、新希望等猪企能繁母猪存栏量位列全国30强。总存栏高达1077万头。其中,牧原12月能繁母猪存栏高达262.4万头,比30强中后22家猪企存栏量总和还多。

 

  数据统计时间为2020年年末

  诸多猪企在这波非瘟洗礼下提前抢购、布局种猪的举措,养猪事业在逆势中得到突破。

  从农财宝典记者统计的12家上市猪企生猪出栏排名来看,凭借母猪产能的强大优势,9家猪企2020年前11月生猪出栏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按照农业农村部2020年11月份全国能繁母猪4100万头为基数计算,猪企中能繁母猪TOP30的存栏总和为1077万头,占比为26%(1077/4100万头),而依据行业人士估算数据计算,TOP30能繁母猪占比则高达40%(1077/2614万头),手握我国近乎一半能繁母猪。

  据各大公司公告,接下来还将继续加大种猪的投入力度,可以清晰预见,随着产能释放,中国养猪业的寡头化格局将加速形成。

文章来源:新牧网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稳定股东分红预期!温氏股份实施2023年度分红2024/6/14 7:49:44
温氏股份一周资讯(6.12)2024/6/13 8:50:02
成本降至7.1元/斤!温氏股份:生猪生产步入良好状态,最终成本差异的关键取决于…2024/6/11 8:43:01
温氏、立华、德康158家养禽公司布局全国2024/6/6 11:07:25
温氏淮安一猪场被投诉排污致周边数十亩小麦绝收?2023年温氏因环境问题被罚1042024/5/31 7:55:46
温氏淮安一猪场被投诉排污致周边数十亩小麦绝收?2023年温氏因环境问题被罚1042024/5/31 5:55:46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