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现代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中国畜牧 → 文章内容

良种筑基石 打赢生猪种业翻身仗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2/2/22 19:13:44 关注:240 评论: 我要投稿

双汇—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猪粮安天下,良种筑基石。2020年,中国生猪出栏5.27亿头,猪肉产量占国内畜禽(猪牛羊禽)肉总产量的53.84%。作为世界生猪生产第一大国,中国养殖总量占全球的50%以上。但我国并不是养猪强国,更不是种猪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我国生猪种业现状如何,翻身仗又该怎么打呢?

 一、我国生猪种业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猪种业经历了地方品种选育、引进品种杂交培育以及瘦肉型猪持续选育三个典型阶段。随着2009年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我国构建了“金字塔”式繁育体系,遴选了105家(现为89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组建了国家种猪育种核心群,开始实施全国性种猪遗传评估。2020年,我国生猪核心育种场大白猪平均达100公斤日龄为162.80天,缩短5天;达100公斤背膘厚为10.88毫米,下降0.7毫米;总产仔数达到13.0头,比2009年增长1.7头。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消费市场对瘦肉的追求,部分地方资源一度陷入濒危状态。随着国家对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视以及市场对特色猪肉的需求,地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得到加强,建立了62个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以及1个基因库,共有地方猪品种资源83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品种42个,省级保护品种39个。至2020年,以我国地方猪种和引进品种为素材,共培育了16个品种和14个配套系,满足了我国特色猪肉产业发展的需求。

  在基础研究领域,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经济性状主效(因果)基因,创制了一批育种材料。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研究团队,针对我国生猪种源问题,系统解析了猪瘦肉及肉品质相关主效基因,获得了高瘦肉率梅山猪、抗三种重大疫病猪等生物材料,并在国内率先开始了在猪风味育种及恢复力育种工作。在生产性能测定技术方面,我国部分育种公司引入CT扫描技术、热成像估算技术进行性状测定;在AI技术大潮下,我国开发了猪脸识别等智能化猪只监控技术;在基因组选择方面,国内相关团队在基因组遗传评估方面也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等的育种值估计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猪育种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也不可否认,国内种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国外先进育种水平大白猪体重达到100公斤需要148天,比我国生猪核心育种场种猪快15天;国外先进育种水平的大白猪产仔数能达到15头,比我国生猪核心育种场种猪多2头。种猪生产水平的差距也反映出我国的种猪育种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国际上愈发意识到遗传资源对国家安全所起的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将收集全球遗传资源作为国家战略,并纷纷制定严格的法规,控制核心遗传资源输出。美国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心收集保存了的近100万份遗传物质,其中外来品种资源占比超过三分之二。美国牵头启动全球动物基因组注释FAANG计划,对标人类基因组的ENCODE项目,深入发掘动物基因组中关键功能基因与调控机制,大量用于高效、优质、抗病、环境友好型畜禽品种的选育和创制。与之相比,我国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地方品种资源丧失严重,如我国特有的83个地方猪种,85%的猪种存栏数量急剧下降,35%处于濒危或濒临灭绝,多样性的消失大大减弱了我国对“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的防御能力和“华系”新猪种创制能力,我国急需对地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在育种技术方面,我国虽然已在2017年开始应用基因组选择等先进育种技术,但仍处于跟跑阶段。在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活体测量、生理指标监测、智能育种决策等的表型测定与数据分析技术和基于多组学信息的智能基因组遗传评估算法、精准选配技术,以及商品猪生产性能预测技术方面还存在短板,需要加强。此外,我国在代谢、生理、风味、环境互作等重要表型鉴定技术;基于多组学整合的遗传机制解析和主效基因鉴定技术;基于基因编辑的育种材料创制技术方面均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现代育种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都把持在国外公司手中。如基因编辑技术,基因芯片制造、高通量基因型检测技术等。我国应该在育种的“中国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以摆脱国外限制。

  在育种创新体系方面,我国生猪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虽然目前也有不少院企(校企)合作育种模式,但总体呈现科研机构(高校)与育种企业各自为战的格局,而且,生猪种业产业链松散,分工模糊,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造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慢,产业链条无法高效运转。在种业企业方面,虽然我国有3400家左右的种猪企业,但各种猪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的缺点。独立分散的种猪供给模式,难以让我国种猪企业形成强大的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激烈的种业国际竞争压力下,我国种猪企业无法承担起推动产业前端走向现代化的重任。

  三、对策及建议

  为打好生猪种业翻身仗,要聚焦生猪种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大力支持专业化育种和联合育种发展。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地方资源的收集与开发,推动地方资源利用。破解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窘境的关键,一方面急需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加快国家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另一方面还在于利用。开发利用可以促进保种,保种的目的在于利用。在地方资源利用方面,一要做好动态监测,建立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种群变动、特性变异、濒危状况、开发利用等信息。二要有效开展种质鉴定、性能测定、品质分级等工作。三要合理制定各品种利用方案,明确保种目标,量化保种任务,不断提高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要大力培育优质、高繁、抗性等特色鲜明的专门化品系,有计划地开展配套系和新品种培育。五要建立特色品牌,培育消费市场,推进产业化开发,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二)全面推广基因组选择技术,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种业科技创新。目前,我国虽然在基因组选择和智能化测定等方面有一些创新与应用,但是基因组选择应用推广严重不足,智能化测定处于有设备却无应用的阶段。需要突破很多技术前沿研究与前瞻应用的瓶颈。例如,重要性状遗传机制大数据挖掘、解析与种质创新,智能化测定与信息传输、决策分析的集成技术,新一代智能基因组选择与选配技术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基因分型新技术以及高效自动化的表型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微生物组整合评估技术将是我国猪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种猪国产化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构建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力量。“十四五”期间,我们应培育并发展壮大育种经济主体,包括育种企业、育种专业协会等,推动我国基础育种工作。一方面,我国应该继续推进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构建国家层面的联合育种体系;另一方面,我国应引导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大型种猪企业,充分利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推广等优势,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企业,最终形成“联合育种+大企业育种”并行的发展格局。

  (四)持续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加大育种基础投入。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育种积极性,也使我国育种技术水平和企业的育种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育种效果,为我国猪育种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十四五”期间,我国应持续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加快组建国家畜禽遗传评估中心,大幅度提升企业精准选育的能力。加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管理,鼓励进行疫病净化,对于育种工作成效显著、猪群健康的核心场加大支持力度。(作者王立贤,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作者王立刚,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骨干)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     文章作者:王立贤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生猪 等待远月逢低做多机会2024/5/21 11:34:23
蛋价相比昨日以弱稳为主 猪价呈现持续拉涨的走势2024/5/21 10:21:45
淡季不淡!蛋价大涨26.7%,猪价大涨6.1%2024/5/21 10:21:20
107家农牧企业营收榜单发布!2024/5/21 9:20:21
7家猪企1年增加69万头母猪,究竟谁在默默扩产能…2024/5/21 9:10:58
生猪股市暴涨,期货接近9.5元/斤…下半年猪价有望“破9冲10”?2024/5/21 9:07:2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