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现代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人物聚焦 → 文章内容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李希荣:切实做好技术推广工作是落实补奖政策实现草畜平衡的关键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3/9/2 23:59:24 关注:481 评论: 我要投稿

  长期以来,草原退化加剧,主要源于过度放牧,草畜失衡。自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36亿元,在草原牧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草畜平衡”。两年来,补奖政策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政策效果初步显现,草原生态加快恢复,草原畜牧业加快转型,牧民收入稳步增长。但通过调研发现,在新政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各地普遍反映减畜任务很难完成,草畜平衡制度还没有完全得到农牧民群众的真正理解和支持,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影响了草原新政的实施效果。经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技术指导和服务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
  实现草畜平衡是落实补奖政策最艰巨的目标任务
  《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7号)确定了“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牧区发展基本方针,决定在草原牧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明确提出:2015年初步实现草畜平衡,2020年全面实现草畜平衡。按照补奖政策要求,2011年需要完成近8000万个羊单位的减畜任务。根据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农业部和财政部两部委决定将1年的减畜任务延长至3年完成。部分农牧民抵触情绪严重,简单地认为“实施草畜平衡制度等于减畜,减畜等于减收”。拿到国家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的地区,“偷牧、夜牧、过牧”的现象屡禁不止,真正实观草畜平衡的目标决非易事。
  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时间内,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可利用饲草饲料总量与其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保持动态平衡。如果草畜失衡,或是牲畜多了,牲畜数量超出草原承载力,就容易走入“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牧草产量和质量下降——草原承载力下降——持续过度放牧——草原持续退化”的恶性循环;或是饲草多,牲畜数量小于草原承载力,造成资源浪费。其结果,均是牧民利益受到损失。农牧民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既符合法律要求,又能得到补助奖励,既有利于草原生态保护,又有利于家庭畜牧业发展。按理说,农牧民应该自觉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但事实并非如此。主要原因:
  一是农牧民不理解。主要是对草原载畜量标准不理解。目前的做法是: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农业部制定的草原载畜量标准和省级或地(市)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不同草原类型具体载畜量标准,结合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所使用的天然草原、人工草地和饲草饲料基地前五年平均生产能力,核定草原载畜量,明确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的牲畜饲养量。农牧民认为这样核定的载畜量标准不符合生产实际。天然草原的产草量是变化的,人工草地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变化的,购买饲草料的数量也更是变化的,以前5年平均生产能力,核定草原载畜量,农牧民认为不准确。以天然草原产草量为例,年份之间变化巨大。专家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一个自然村进行长期观察研究,该村草原面积4500公顷,2004年至2007年,每年8月(也是牧草生长最旺盛的月份)的草原生产力分别为1100公斤/公顷、627公斤/公顷、748公斤/公顷、244公斤/公顷,2004年草原生产力是2007年的4.5倍。面对如此巨大变化,多数农牧民认为固定的载畜量标准不合理。
  二是农牧民不想做。由于天然草原年份之间生产力变化显着,严格执行平均载畜量标准,结果一定是丰年浪费牧草,欠年超载过牧。农牧民丰年和欠年都损失了利益,自然产生抵触情绪。农牧民对载畜量标准不理解,自然不想用标准来调节牲畜饲养量。根据走访牧户了解到的情况,牲畜饲养量主要是农牧民根据生计、资金和市场等因素来确定。生计问题是最重要的,农牧民普遍反映“牲畜数量不能太少,太少了不够生活”。可支配的资金量决定购买饲草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畜产品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牲畜品种、结构、出栏量等。面对生计、资金和市场压力,农牧民不会自愿执行一个不理解的草畜平衡制度。
  三是农牧民做不到。我国北方可利用草原大部分已经承包到户,草畜平衡制度只有落实到户,才能真正实现草畜平衡。让农牧民在气候、草原生产力随时间而变化的前提下,根据牲畜品种、结构、数量、市场、价格及供求关系等,确定牲畜饲养量、饲草料种植和购买量、放牧时间和放牧强度,实现草畜平衡,难度可想而知。当农牧民无法做到的时候,仅靠制度约束、惩罚奖励等刚性管理措施是无济于事的。急需草原技术推广部门上门服务,从技术细节入手,指导农牧民应用草畜平衡技术,科学规划畜牧业生产。
  技术推广滞后已成为实现草畜平衡目标的一大短板
  草原补奖政策落实要求“五到户”。目前,基本做到了“任务落实到户、补助发放到户、监督管理到户、建档立卡到户”,唯有“服务指导到户”没有做到,没有将草畜平衡技术服务指导到户,影响了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草原承包到户后,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与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草原技术推广部门应立即派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帮助每一户牧民计算、了解、落实涉及草畜平衡的每一个数据。
  一是测定草原面积,明确承包经营使用的草原类型及面积。
  二是测定产草量,可测定牧草生长旺盛任意月份的草原产草量,利用产量月动态系数,推算出每个月的牧草产量和可利用饲草量。
  三是测定家畜数量,根据年中和年末家畜统计数量,通过家畜月动态系数,推算出各月份家畜数量,并折算为羊单位数量。
  四是测定家畜需草量,按1个羊单位每日需草两公斤计算每月全部家畜需草量。
  五是以草定畜,以每月可利用饲草量减去当月全部家畜需草量,可获得每月剩余或亏缺的饲草量。剩余了表示有增加饲养量的潜力,亏缺了表示超载过牧。
  六是规划家庭畜牧业生产,根据草原每月可利用饲草量,结合畜产品价格、饲草料价格、家庭经济状况,逐月规划品种改良、优化畜群结构、及时出栏补栏、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面积、放牧时间和放牧强度、禁牧休牧计划、饲草量采购数量和其他饲料补充量。
  上述技术服务工作,草原技术推广部门以往做的很少或过于简单化,没有让农牧民在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的过程中得到经济上的实惠,看到草原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的希望。
  切实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为实现草畜平衡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部一直高度重视草原牧区工作,将“三牧”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提出“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基本草原”。建议农业部协调有关部门,尽快设立“草畜平衡技术推广项目”,加强技术宣讲普及,提高技术的集成度和实用性,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健全草原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培育科技示范户。像种植业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到农户一样,将草畜平衡技术推广到牧户,让生态补奖政策取得更大的实效。
  一是宣传普及草畜平衡理念。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群众会、散发材料等多种形式。分析草原保护与牧民群众的关系,帮助牧民计算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细账。讲明超载过牧带来的危害及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实施草畜平衡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倡导人类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人类没有对大自然为所欲为的权力和资本,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严惩。实践已经证明,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超载过牧,草原受到破坏,草原畜牧业的基础被动摇,将制约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二是深入研究草畜平衡技术。草畜平衡技术既有普遍适用的内容,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对其研究永无止境。其中主要包括草原生产力监测技术、人工种草技术、草原改良技术,同时离不开家畜生产技术、家畜改良技术、畜牧业经营管理。建议将“草畜平衡技术研究”列为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组织各地相关专家学者,重新修订《草畜平衡管理办法》、《天然草原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635-2002),形成针对不同生态区域、不同草原畜牧业生产模式的草畜平衡技术。特别是在技术的科学化、实用化上有所创新,让基层草原技术推广人员能够掌握,使用方法简便,原理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三是健全草畜平衡技术推广队伍。以草原技术推广体系为主,紧紧依靠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实施“百千万草畜平衡技术推广人才培训计划”。即遴选培养一百名草畜平衡技术专家,培训一千名草畜平衡技术高级讲师和一万名草畜平衡技术指导员。草畜平衡技术专家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各省区草原部门推广研究员为主,负责国家、行业、地区标准的制修订,研究与集成草畜平衡技术,每一位专家负责1个草畜平衡技术示范县的技术指导;高级讲师以地市级草原技术推广机构中的技术人员为主,每一位高级讲师负责1个草畜平衡技术示范乡的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员以县级草原技术推广机构中的技术人员为主,负责进村入户,指导农牧民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每一位技术指导员负责1个草畜平衡技术示范村的技术指导,联系10户科技示范户。通过层层培训,不断壮大技术人才队伍,为草畜平衡技术推广提供技术人员保障。
  四是让草畜平衡技术进村入户。集中全国草原技术推广力量,在草原牧区,组织万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实施“百千万草畜平衡技术示范工程”,即建立一百个草畜平衡技术示范县、一千个示范乡镇、一万个示范村和10万个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积累经验,完善技术,全面推开。
  五是建立以生态指标为主的草畜平衡评价标准。目前,草畜平衡的主要评价指标是牲畜数量,于是出现了转移畜群躲避检查、偷牧、夜牧等现象。片面强调减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强化了抵触情绪。建议将植被盖度、牧草高度、优质牧草比例等草原生态指标作为草畜平衡评价主要标准,把落实补奖政策的具体措施和政策的目标取向紧密结合起来,只有生态环境得到维护和改善,才说明草畜平衡制度落实到位,取得了明显收效。让农牧民和政府一起关注生态,保护生态。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 李希荣)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刘永好委员:多措并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4/3/10 21:14:49
秦英林代表:面对超长猪周期,技术创新是根本2024/3/10 21:14:12
刘永好委员:多措并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4/3/10 19:14:49
秦英林代表:面对超长猪周期,技术创新是根本2024/3/10 19:14:12
吕爱辉委员:提高畜牧业抵御风险能力2024/3/3 17:41:40
吕爱辉委员:提高畜牧业抵御风险能力2024/3/3 15:41:4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