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频道
热点专题  企业黄页  行业排序  行业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专题畜禽疫病专题禽流感专题前沿科技 → 文章内容

上海新型禽流感病毒确诊的漫长历程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3/4/2 11:00:32 关注:415 评论: 我要投稿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在上海和安徽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是全球范围首次发现人类感染H7N9病毒,而此病毒此前仅在禽间发现。

    根据通报,在上述3个病例中,87岁的上海男性患者李某于2月19日发病;3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该病例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

    此次H7N9病例的公开,使得此前上海市卫生局和为上述李姓病患进行治疗的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下简称“五院”)的“辟谣”动作浮出水面。

    3月7日,五院与上海市卫生局先后通过官方微博称,网传上海市闵行区出现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消息不实,已排除87岁的李某及两个儿子感染人禽流感等传染病。辟谣稿还引用专家观点表示,李某及其小儿子死亡,“系因患有多项基础性疾病,加上肺部重度感染所致”。

    不过,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3月31日的答问稿中,却间接否定了上述辟谣信息,表示在2月20至25日,“上海市某医院先后收治了患重症肺炎的李姓父子3人,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李姓父亲被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

    “我们也是从新闻中才获知上海发现两例H7N9禽流感病例,”五院院长办公室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来自官方的具体通报,因此无法评论被检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87岁李某,是否正为我院此前收治的这位病人。”

    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表示,根据标准处理流程,该院在2月26日凌晨已启动预案,报闵行区疾控中心采集并做流行病调查,而对于检验结果则“并不知详情”。

    上海市卫生局宣传部婉拒了本报的采访申请,表示有关H7N9病毒的相关情况该局会通过网站向公众公布。

    上海市政府4月1日举行专题会议,部署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沈晓明副市长出席会议,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密切协作,积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本市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等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防控力度。

    会议明确,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规范发热门诊管理,高度关注类似症状的肺炎病例,及时发现并按规范做好病例报告、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和医疗救治等工作。

    根据农业部兽医局和市农委的要求,市动物疾控中心4月1日对近期打捞上来的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抽检的34份留存样品,进行了禽流感通用引物检测,未发现禽流感病毒。

    被误诊的病毒?

    3月7日下午,一条微博消息被转发传播,内容称“上海第五人民医院出现了几例不明死亡病例,初步诊断为流感,有呼吸衰竭症状,希望院方公布真相”,随后这则微博被删除,发布微博的用户也更改了账号名称。

    该信息在当天就相继被五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否认。

    当天下午5点20分,五院官方微博发布“网传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事件的真相”,称2月14日至24日期间,李姓一家三口因发热、咳嗽先后来院就诊,87岁的李某因高龄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于3月4日医治无效死亡;55岁的李某小儿子因“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于2月28日医治无效死亡;69岁的大儿子病情稳定。

    约一个小时后,上海市卫生局也通过官方微博进一步表示,市五医院曾先后收治一家三口,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已排除人禽流感等传染病。专家认为2人死亡系因患有多项基础性疾病,加上肺部重度感染所致。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的通报却显示,87岁李姓男患者感染了H7N9病毒。其于2月19日发病,3月4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上海市卫生局在3月31日称,李某发病前,其两个儿子也因相似症状到医院治疗,大儿子被诊断为肺部感染、肺炎,目前已治愈出院;小儿子被诊断为重症肺炎,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两个儿子均未检测出H7N9禽流感。

    这显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上海市卫生局在3月31日均已证实,上述87岁李姓男患者的确感染了新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而非此前五院和上海市卫生局所称的“已排除人禽流感等传染病”。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五院于3月7日发布的新闻稿中,以专家会诊名义认定,“3名患者均为肺炎”。稿件还表示,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相关患者排除禽流感等高致病性“非典型肺炎”。

    在回答本报关于院方是否存在误诊的问题时,五院宣传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李某并未感染作为法定传染病疫情的甲型H1N1流感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因此3月7日五院所称的“排除禽流感”病毒感染,所指的可能就是H5N1病毒,而非当时还尚未被实验室发现的、能被人类感染的H7N9病毒。

    本报记者查阅相关法律法规也发现,由原卫生部最新认定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中,也仅包含H1N1及H5N1型禽流感病毒,并未列有H7N9型病毒。

    通报为何如此缓慢

    “按照规定,在发现密切接触者3人及以上同时就诊相似疾病时,医院就会考虑他们是否感染传染性疾病,”前述五院院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透露,“李姓一家三口来院就诊后,医院也按照标准流程向闵行区疾控中心进行了通报。”

    这位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由于五院不具备所有传染疾病病毒的监测能力,所以病人的血清通过医院采集以后,由上海市或国家的疾控部门开展血清筛查。

    上海市卫生局发布的通报则显示,五院先后向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了李某的病例标本,两中心开展了实验室筛查,排除了感染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以及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在进一步的检测中,发现患者可能感染不能分型的甲型流感病毒。后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确认为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

    “3月29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相关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通报中称,“3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3名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从李某发病至通报病例共历经32天,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因此被公众质疑“缓报疫情”。而该委员会在3月31日与通报同时公开的答问中,对质疑进行了针对性的回复,称“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

    此答问稿还透露,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于3月22日发现患者可能感染H7流感,之后将相关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29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送检的病例标本中分离到3株H7N9禽流感病毒。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进一步核实,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上述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

    根据上述时间节点,从五院向闵行区疾控中心报告病情并采集样本,经过层层送报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后,再由该中心向国家层面的相关机构送交患者相关标本,此期间共历时24天。在此过程中,上海相关部门并未能确切地检验出李某所感染的病毒具体类型。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官网介绍,该中心为复旦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同时还是全国传染病医师进修教育培训基地、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临床基地,并以感染科见长。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针对传染性疾病的法律法规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原卫生部于2006年及2012年下发的两份文件构成。

    原卫生部于2012年下发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的通知》中明确,在1周内,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2 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暴发疫情标本后,要求在24 小时内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具备流感病毒分离能力的网络实验室要进一步对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人际间是否传染待考

    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区域办事处发言人蓝睿明(Timothy O‘Leary)在马尼拉表示,世卫组织“正密切监控情势发展”。

    “(H7N9病毒)似乎尚无出现人际间传染的证据,而且病毒的传染看似效率不高,因此对公共卫生的威胁似乎较低。”蓝睿明对媒体表示。

    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也引用专家观点认为,根据目前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

    “这是全球首次从人身上分离出这种毒株,根据我们医科院的流感病毒生物特性基因信息分析平台分析,这个毒株在人间的传播力,应该不是很强,”浙江省医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郭潮潭对媒体称,“因为H7N9是首次在人类身上分离出来的毒株,所以暂时还没有疫苗,如果感染了,什么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也需要研究。”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4年6月实施的标准2024/6/1 9:41:15
菌酶协同发酵棉籽粕及其体外模拟消化研究2024/6/1 9:38:11
白羽肉鸡5月创年内新低,后续能否有转机上行2024/6/1 9:28:10
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务考察团到山东众客产业园考察2024/6/1 9:26:15
长期亏损正虹科技注销三个猪场!2024/6/1 9:24:42
新希望执行总裁陶玉岭:散户很难再回来!对猪价超10元/斤行情持续半年或1年持谨慎2024/6/1 9:23:56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