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频道
热点专题  企业黄页  行业排序  行业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专题热点事件专题“一带一路”与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一带一路”--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的强大新动力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7/5/18 18:41:17 关注:6800 评论: 我要投稿

 从古老的中国到遥远的非洲大陆,在历经千年的丝路上,行者们穿越海洋和平原,沙漠与山川,将不同地域的物产带到不同的国度。斗转星移,农耕社会向全球化商业时代演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投资的兴盛,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当今的“一带一路”,产生了变革全球商业格局的重要力量。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品都具有巨大的市场。“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3年多来,我国食品企业纷纷响应,“走出去”的每一步都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契机。
 
  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的胜利召开,再次为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是我国食品走向世界的重要机遇——这是我国食品产业界的共识。
 
  茶——穿越千年的辉煌在延续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在古丝绸之路上,茶叶是一颗闪亮的明珠,沟通中国与世界。这一东方物产不仅出口海外,还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叶生根。而今,世界上的主要产茶国家和地区,大部分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在中国茶叶风靡世界的同时,肯尼亚、斯里兰卡的红茶也享有盛誉,甚至销售到茶叶的故乡——中国。
 
  开拓互联网时代的国际市场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为32.5万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8.23万吨,同比增长15.2%;2016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2.9万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8.26万吨,同比增长0.31%。据统计,2015年排名前十的我国茶叶出口大国中,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均为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家,尤其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茶叶出口量,同比增长高达63.5%。
 
  中国茶与茶文化在千年传承中走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国外资本的注入,让中国传统茶行业几经跌宕起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梅宇认为,“一带一路”横跨亚非欧,许多国家是我国一直以来的茶叶出口大国,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一带一路”战略强有力的推动实施,将为未来茶叶出口消除贸易壁垒、提升通关便利等带来利好,将为提振茶产业、传播中国茶文化带来难得的机遇。
 
  目前,在茶叶贸易方面,各国鼓励政策并不明确。梅宇介绍,作为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茶叶能够做的就是因地制宜地适应各国的不同文化和贸易风格。这将是一个需要时间去经营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如中国茶面对欧盟市场时,质量检测方面的要求很高,中国企业正在努力去适应。不论是利用科技手段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努力扩展有机茶园基地的建设,还是政府、有关组织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措施,这是中国茶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国茶开拓国际市场的一个宣言。

  传播中国茶品牌和文化
 
  然而,相对于古丝路时代的辉煌,当代的中国茶缺少世界级品牌。“7万家茶企不敌一个立顿”的说法甚为流传。梅宇表示,目前,国内茶叶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瞄准“一带一路”的市场空间,积极拓展茶叶国际市场,必将成为国内茶叶产销平衡的又一途径。
 
  挑战永远和机遇并存。“‘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是茶叶产销的集中区域,许多国家饮茶成风,各国有各自独特的饮茶文化和不同的消费习惯。”梅宇表示,中国茶在国外依旧面临品牌不突出,产品不适应外国消费者饮茶习惯,质量安全要求高、利润微薄等挑战,但品牌正是中国茶产业“走出去”的突破点。如何借“一带一路”改变思维,成就产业升级创新,是茶叶行业所必须深思的重点问题。
 
  梅宇建议,首先,茶企要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其次,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选择潜力合作伙伴,逐步建立起带有中国特色的、传播中国渊源茶文化的营销合作关系。第三,茶企要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促进茶叶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保障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此外,要牢牢把握我国悠久茶文化的优势,适时开展国内外交流互动,借助文化进行深入人心的推广。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带领中国茶企组成‘航空母舰’,扬帆出海。”梅宇表示,当前,不少会员单位已经走在了“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前端。如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等传统的国际贸易企业,都表示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国际市场的转变,企业将迎来更多的机会;同时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也逐渐促使原有的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在保有传统市场的同时借助机会开拓新型市场,着力提升茶叶深加工能力,谋求更远发展。
 
  乳——国际化有了更多可能
 
  全球化浪潮中,我国乳业正在融入和引领时代,与世界共赢发展。“一带一路”更是为我国乳业带来了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机遇,让我国乳业品牌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为‘走出去’的中国乳企提供了更多可能。”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刘美菊表示。

  完善“全球智慧链” 与世界共赢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乳业和国际乳业呈现积极互动的态势。“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作为企业,我们要积极掌握转型升级的主动权。”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方向、开拓了空间。
 
  “伊利的全球化不仅是整合全球的优质自然资源,还要通过整合全球的标准、人才、智力等资源,建立‘全球智慧链’,让跨越全球的智慧共享与碰撞。”潘刚表示,伊利将不断推进“全球织网”国际化进程,力争在构建“全球智慧链”方面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全球消费者。在打造“全球智慧链”的过程中,伊利也在不断输出中国的标准、中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与当地社会实现共赢与发展。
 
  “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拓展人才、智力、标准、技术等资源的全球合作机会,让全球智慧在为全人类提供健康营养的食品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进而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成就未来一代的青春梦想。”潘刚表示,伊利正在参与全球产业治理,如通过奥运会和世博会等一系列全球营销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投资建设新西兰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设立伊利欧洲研发中心,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开展全产业链研发合作,站上了全球研发的制高点。与此同时,伊利也更好地与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实现全球价值共享,共同实现合作共赢。未来,伊利将继续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深化完善全球布局,真正站上全球乳业价值链的高端。
 
  扩大国际“朋友圈” 打造世界级品牌
 
  在蒙牛乳业集团总裁卢敏放看来,“一带一路”为中国乳业带来了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机遇。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这项重大倡议的基本原则。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已经引起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从国家层面提供了更多支持。
 
  走出去,让中国企业走到海外。据介绍,蒙牛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3年前即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产业布局。如在宁夏建造了世界级的清真食品工厂;在大洋洲建立了世界级的乳品生产工厂。卢敏放认为,蒙牛布局海外市场的过程,也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我们把国际标准纳入自己的质量体系,从源头到餐桌,在全产业链的每一个步骤中,实现用国际标准来要求我们每一个细节。”举例说明,蒙牛与丹麦Arla Foods合作,以国际化的牧场管理经验和标准,重新定义高品质奶源;与法国达能合作,聚焦低温产品研发和世界级的工厂运营管理;与新西兰AsureQuality合作,在国内率先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覆盖到牧场。
 
  卢敏放介绍,蒙牛产品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当的知名度并为当地消费者认可,这也是蒙牛走向世界级品牌的重要一步。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蒙牛乳业与白俄罗斯JSC “Meat & Dairy Company”公司签署经贸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两家企业将就乳制品的相关贸易开展多项合作。卢敏放表示,参与“一带一路”是蒙牛的责任和使命,希望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白俄罗斯地处欧洲中心,是世界五大乳制品出口国之一,森林覆盖率达39%,拥有天然、纯净的高质量奶源。与JSC 公司的合作,更进一步扩大了蒙牛“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为蒙牛盘活国外、国内两个市场的多元资源,对接全球资源、加快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更多助力。
 
  酒——踏上香飘世界的美好旅程
 
  将中国白酒文化推广到世界,是中国酒业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正是中国酿造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契机。
 
  白酒需“抱团出海”
 
  在宋书玉看来,白酒是中国有标志性的民族产品,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体现了有中国智慧的酿造模式,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自然发酵的酒,生成周期最长,成本最高,酒中的风味化合物最丰富,对人的感官冲击也最为丰富。
 
  宋书玉表示,中国白酒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三个核心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国际贸易的政策法规,二是当地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三是让外国人接受中国白酒的表达方式。
 
  “中国白酒走向国际面临的政策壁垒较难解决。”宋书玉直言,在我国,白酒被当作普通食品来监管;而在欧美很多国家和地区,烈酒和其他饮料酒属于特殊食品。国外的特殊食品在中国变成普通食品,到中国是一路绿灯;而中国白酒到了国外,却由普通食品变成特殊食品。“目前这方面的政策法规没有很好的对接,需要通过国家层面的双边贸易谈判解决。”
 
  其次是消费文化的壁垒。宋书玉介绍,在中国的任何餐馆都可以喝白酒;而在国外,很多餐饮场所不允许喝烈酒,烈性酒的消费一般会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酒会、酒吧等,如果偷偷地喝,属于违法行为。中国白酒基本为直饮,国外消费者则对鸡尾酒津津乐道,把烈酒调制成鸡尾酒饮用的情况较多。因此,中国酒业协会组织举办了世界鸡尾酒大赛,让国外机构和专业人士来参与,探索白酒在鸡尾酒调制中的表现。他们希望在参与过程中找到一些答案,为白酒的国际化找到更精准的路径。
 
  此外,如何把中国的核心文化传到国外,也是酒行业需要积极思考的命题。近年来,中国名酒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如茅台借助获巴拿马金奖百年契机,到德国、美国、俄罗斯、巴黎等地巡展,目前在全世界3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税店中均有销售;五粮液去年举办“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活动;古井贡酒连续两年参加世博会;泸州老窖今年4月在纽约开启了“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文化之旅……然而,这样的努力被宋书玉认为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他表示,中国白酒行业需要的是“抱团出海”。共同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中国白酒将在和国外消费者对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传递自身独特的魅力。
 
  葡萄酒行业面临巨大冲击
 
  在“一带一路”的旅程中,中国葡萄酒企业更是长袖善舞。国产葡萄酒领军品牌张裕的策略被形容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方面,张裕参与了进口酒的国内推广,成为很多国外葡萄酒的国内代理商;另一方面,张裕收购了法国、智利、西班牙等地的酒庄,既满足当地需求,也将其推广到中国来;与此同时,张裕在宁夏产区的葡萄酒出口到欧美后,也很受当地消费者欢迎。
 
  “葡萄酒是很有个性的饮料,不同产区、品种、年份、酿酒师,会酿出不同的葡萄酒,不同区域、阶层的人的口味也各不相同。”宋书玉介绍。一个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的中国葡萄酒如何与世界葡萄酒强国竞争?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是,中国的葡萄酒企在抱团出动,合力打造知名的葡萄酒产区,充分发掘自身的风土特色,展现品质特色和风格魅力,赋予产区独一无二的个性价值,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与地位。
 
  宋书玉则表示,葡萄酒是全球严重过剩的产业,全世界的葡萄酒企业都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近年来,进口葡萄酒快速增长,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葡萄酒产业形成巨大冲击。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这样的冲击将越来越明显。
 
  中国葡萄酒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产酿分离。宋书玉解释:在国外,葡萄酒都是产酿合一,酒庄自种自酿,享受国家农业补贴;而中国是产酿分离,种植葡萄属农业,酿造则属工业,无法享受农业补贴,也面临较大的税收压力,因此成本较高,价格上处于劣势,也制约了产业发展。“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太‘年轻’了,要走出去还比较难。”他表示,葡萄酒产业如果想参与国际化竞争,政策上需要突破。
 
  相比之下,中国啤酒产业走“一带一路”已相对顺畅。“中国啤酒已高度国际化,大多数有国际资本背景。”宋书玉表示。据了解,去年青岛啤酒与斯里兰卡最大啤酒公司LionBrewery (Ceylon) PLC达成战略经销合作关系,携手拓展斯里兰卡市场,这将进一步提升青岛啤酒在南亚地区的品牌影响力,为青岛啤酒布局“一带一路”奠定重要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陆悦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台湾地区通报食品用清洁剂卫生标准草案2024/4/17 11:45:10
台湾地区通报食品用清洁剂卫生标准草案2024/4/17 9:45:10
从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看我国功能性食品发展重点2024/4/17 6:52:34
关于《上海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的政策解读2024/4/16 18:23:14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2024/4/16 18:22:44
一周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汇总(2024.04.08-04.14)2024/4/15 12:30:02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