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频道
热点专题  企业黄页  行业排序  行业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专题动物疫病流行与防控动物疫病预防疫病流行监测 → 文章内容

山东省菏泽市某规模猪场不同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调查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1/6/21 15:03:13 关注:369 评论: 我要投稿

  摘要:为了解规模猪场不同猪群的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及场区病毒载量分布特点,在山东省菏泽市某规模猪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猪场不同孕龄母猪、不同阶段生长猪群,以及各生产阶段场区环境,采集猪鼻拭子和场区环境拭子进行PRV-gE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294份猪鼻拭子中,检出42份PRV-gE核酸阳性,总阳性率为14.28%;母猪群PRV-gE阳性率为17.83%(23/129),且妊娠前后各阶段阳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期较高(24.00%),但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阶段生长猪群的平均PRV-gE阳性率为11.52%(19/165),随日龄增加,阳性率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80~90日龄育肥猪最高(28.13%),与其他生长阶段猪群差异明显(P<0.05);除饲料、水源、上猪台和出猪台外,其他大部分场区环境均检测到PRV-gE核酸阳性;育肥猪群病毒载量最高,为3.6×105拷贝数/mL,其猪舍环境的病毒载量也较高,与其他环境及生长阶段猪群差异均明显(P<0.05)。结果表明,不同猪群包括免疫猪群均可遭受PRV野毒感染,尤其是母猪妊娠中期和猪育肥阶段早期,且大部分场区环境均可被污染。结果提示,规模猪场要加强各种猪群尤其是育肥猪群的伪狂犬病免疫,通过监测来调整和优化免疫程序,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防止病毒传入和扩散。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特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猪是PRV的天然宿主,因此PRV对养猪业危害最为严重。感染PRV后,妊娠母猪可出现产木乃伊胎或死胎等流产症状;不到7日龄的仔猪,以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突然死亡为特征;2~3周龄仔猪可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症状,死亡率可高达100%;保育猪可出现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致死率为10%~20%;生长猪和育肥猪可出现呼吸道症状,常因继发细菌性肺炎而死亡。2011年以后,PR在我国从北向南又出现了新一轮流行,到2017年全国各地仍时有PR暴发和流行,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检测分析了山东省菏泽市某规模化PRV阳性猪场不同猪群感染情况,以及不同生产阶段和场区环境中的病毒分布情况,以期为规模化猪场的PR免疫及生物安全防控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猪场发病概况
  该猪场存栏母猪约1 000头。2019年9月育肥猪首先出现呼吸困难、体质量下降、咳嗽等症状,死淘率近8%;随即保育猪出现咳嗽、四肢划水、被毛粗乱、精神萎靡等临床特征,死淘率约10%。之后逐渐波及产房,新生仔猪无明显临床症状死亡,2~3周龄仔猪出现战栗、惊厥、震颤、四肢划水等神经症状,病死率达15%,同时妊娠舍怀孕母猪出现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以及呼吸道症状和高烧等特征,流产率约10%。该场PR疫苗免疫程序见表1。

  为查明原因,在猪场发病后立即采集20份病料(育肥猪4份、仔猪8份、流产胎儿8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判断PRV是引起猪场发病的主要原因。随后对PRV-gE基因进行测序。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规模化猪场中流行的PRV属于2.3型变异野毒株。
  样品采集
  为进一步调查PRV在该规模化猪场各猪群中的感染情况、场区环境分布情况及病毒载量,随机采集猪场临床健康猪只鼻拭子(因鼻腔的PRV滴度效价较高),包括:母猪鼻拭子129份,其中断奶后20份、妊娠前期(<30 d)22份、妊娠中期(31~85 d)25份、妊娠后期(86~114 d)30份、哺乳期32份;仔猪(15~21日龄)鼻拭子50份,保育猪(45~50日龄)鼻拭子25份;育肥猪鼻拭子90份,其中80~90日龄32份、120~130日龄30份、160~180日龄28份;场区环境样本拭子,包含圈舍、饲料、水源、粪便等各5份。将采集的新鲜拭子样本,使用灭菌生理盐水悬浮。样本收集后,若不能即时检测,则2~8 ℃冷藏过夜保存;若长期保存,则-80 ℃冷冻保存。
  检测及分析
  采用PRV-gE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进行检测。结果判定:Ct≤35或有明显指数增长期,为阳性;Ct值在35~38范围内,则对标本进行重复检测,若Ct值仍在35~38范围内,且有明显指数增长期,为阳性,反之为阴性;Ct>38或无Ct值,为阴性。将标准品Ct值与浓度制作成标准曲线,然后依据待检样品Ct值计算待检样品浓度,并换算成拷贝数。采用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使用SPSS 19.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后实施卡方检验,显著水平为P<0.05。
  结果与分析
  母猪群检测
  检测结果(表2)显示:母猪群PRV-gE平均阳性率为17.83%,妊娠前后各阶段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妊娠中期最高,为24.00%。经SPSS卡方检验,各阶段阳性率差异不明显(P>0.05)。

  生长猪群检测
  检测结果(表3)显示:生长猪群PRV-gE平均阳性率为11.52%,且随日龄增长呈现急速上升又快速下降趋势,其中80~90日龄育肥猪阳性率最高,为28.13%,经SPSS卡方检验,与其他日龄段猪群差异显著(P<0.05)。

  不同生产阶段场区环境及猪群病毒载量检测
  检测结果(表4)显示:饲料、水源、上猪台和出猪台样品中未检测到PRV-gE阳性,而妊娠舍(粪沟、限位栏表面、妊娠母猪),产房(粪沟、产床表面、分娩舍底部、哺乳母猪、仔猪),保育和育肥舍(圈舍栏表面、保育猪、育肥猪)样品中均检测到PRV-gE阳性;育肥猪群带毒量最高,为3.6×105拷贝数/mL,经SPSS卡方检验,与其他环境及猪群样品差异均显著(P<0.05)。

  讨论
  PR流行给国内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2012年以后,我国各地Bartha-K61疫苗免疫猪群也发生过大规模PR疫情或处于野毒感染状态,导致种猪繁殖障碍,仔猪死亡率升高。Gu等对山东省2013—2016年采集的2 033份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发现PR野毒抗体阳性率为57.8%;张晓阳对山东省2018年采集的5 038份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发现gE抗体总体阳性率为45.00%。上述结果表明,PRV变异毒株已经在山东省广泛流行,并持续感染。另有研究表明,Bartha-K61疫苗对分离到的PR毒株仅能提供50%的交叉保护。Zhou等在山东省某猪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免疫Bartha-K61毒株疫苗后,仍然出现仔猪顽固性腹泻、神经症状以及母猪流产、产死胎等症状。该猪场免疫疫苗同样为Bartha-K61,仍然发生PR野毒感染,表明Bartha-K61疫苗不能完全抵御野毒入侵。
  杨涛等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比较了PRV Bartha-K61疫苗株与当前流行的变异株之间的差异,发现疫苗株和变异株分属于不同的分支。古金元等和刘照虎等分别对山东省不同地区的规模猪场进行了PRV分离,发现分离株与国内报道的PRV变异株核苷酸同源性均高于欧美毒株,与疫苗株Bartha-K61株遗传距离较远。这进一步解释了该猪场免疫的Bartha-K61疫苗株不能对变异株提供充足保护的原因。
  PR发生后,为探究该猪场不同猪群感染情况,以便为后期疫苗免疫程序优化和生物安全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检测了不同猪群的鼻拭子样品,发现病原总体阳性率为14.28%。张树金等在2015—2017年对山东省PRV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发现PRV平均抗原阳性率为12.30%。刘照虎等在山东省进行PR检测分析,发现2017年、2018年的病原阳性率分别为11.20%、7.54%。该猪场检出的PR病原阳性率较高,说明本场PRV感染较为严重,当然也可能与本次检测样本量较小有关,后需进一步扩大检测样本量。对生长猪群进行PRV检测时发现,不同生长猪群间的病原阳性率有差异,其中育肥猪显著高于其他日龄段。这一方面和该场使用的Bartha-K61疫苗株与变异株同源性较差,交叉保护力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二免日龄过早(35日龄),受母源抗体干扰,导致75日龄二次加强免疫效果较差,产生保护力不足。在对妊娠母猪群进行PRV检测发现,妊娠母猪群间的病原阳性率差异不明显,但妊娠中期略高。张嘉保等在对妊娠母猪细胞免疫水平的研究中发现,妊娠中期免疫抑制作用较强(差异不显著)。另有研究表明,妊娠可以使病毒活化,增加感染PRV的潜在风险,且孕期的胎盘传播,主要从怀孕中期开始。本研究发现,母猪妊娠中期病原阳性率较高,这可能与母猪妊娠中期的免疫抑制有关。
  鼻腔黏膜和口腔是PRV感染的主要入侵部位。研究表明,感染PRV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呼吸物中都有较高的病毒载量,且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本研究发现,除饲料、水源、上猪台、售猪台外,不同猪群及各阶段生产环境中均可检测到PRV,且猪群带毒量越高,相应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就越高。这进一步说明该猪场PRV的传播主要通过猪与猪的直接接触,或是与PRV污染的感染物相接触。故严格执行场区各生产阶段的有效隔离,加强消毒处理,对于防止PRV传播尤为重要。
  综上,该规模猪场不同猪群均遭受PRV不同程度的感染,尤其是母猪妊娠中期和育肥猪早期,且大部分环境中均能检测到病毒。因此,规模猪场要加强PRV监测,通过监测来调整优化PR免疫程序,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控制,进行系统性防控。

文章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贾义平等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将采取哪些措施稳定生猪生产?农业农村部回应2024/4/20 6:01:10
去产能效果逐渐显现!二季度生猪养殖可能实现扭亏为盈2024/4/20 5:56:53
云南生猪价格下跌止步 环比、同比均有所上涨2024/4/20 5:55:55
3月生猪出栏节奏恢复 产能去化趋势持续2024/4/20 5:55:23
月份价格触底回升二季度养殖可能扭亏为盈2024/4/20 5:53:41
生猪价格连续5周回升,二季度有望实现扭亏为盈2024/4/20 5:52:5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