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2025年8月19日全国饲料市场行情综述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8/19 11:24:38 关注:171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一、全国饲料市场整体态势:高位震荡下的品种分化

  (一)核心原料价格全景扫描(截至 8 月 19 日)

  在 8 月 19 日的饲料原料市场中,玉米价格成为核心关注点。东北产区因持续阴雨天气,物流运输受阻,新粮上市进度显著延缓,主流收购价涨至 2400 - 2550 元 / 吨;华北黄淮地区,企业为保障库存积极开展采购活动,价格区间为 2450 - 2600 元 / 吨。自月初以来,玉米价格涨幅达 2.3%,成功突破前期震荡平台。以黑龙江部分地区为例,田间积水致使收割作业困难,贸易商出货不畅,价格顺势上扬,充分彰显出天气因素对玉米价格的强大影响力。
  豆粕市场呈现出现货与期货紧密联动的格局。沿海地区 43% 蛋白豆粕现货价格在 3500 - 3650 元 / 吨区间波动,期货主力合约围绕 3480 元 / 吨震荡运行。当前,美豆步入定产关键时期,市场对于单产预期存在明显分歧,进而导致期货价格波动加剧;而国内大豆到港量充足,油厂开机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豆粕供应整体较为宽松,使得现货基差收窄至 120 元 / 吨,深刻反映出市场供需的微妙平衡状态。
  麸皮和鱼粉价格相对稳定。麸皮价格在 1850 - 2000 元 / 吨区间坚挺运行,面粉企业开机率虽有所回升,但麸皮库存仍处于低位,且饲料企业对其需求保持稳定,有力支撑了价格走势。鱼粉价格维持在 15000 - 15500 元 / 吨的高位,秘鲁新季配额政策尚未明确,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在水产养殖旺季需求的强劲支撑下,价格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二)配合饲料价格联动效应
  终端配合饲料价格受原料价格影响,呈现出差异化走势。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 2.56 元 / 公斤,与上月环比持平。尽管玉米价格上涨,但豆粕价格相对稳定,加之饲料企业通过优化配方有效降低成本,使得猪饲料价格得以维持平稳,充分体现出饲料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所采取的积极策略。
  肉鸡配合饲料价格为 2.66 元 / 公斤,环比下降 0.7%。肉鸡养殖利润微薄,养殖户对饲料价格敏感度较高,饲料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难以将原料成本压力完全转嫁,致使价格出现小幅下降,切实体现了市场竞争对饲料价格的调节作用。
  蛋鸡配合饲料价格为 2.71 元 / 公斤,环比持平。蛋鸡养殖效益相对稳定,饲料需求刚性较强,企业在原料价格波动时,通过调整采购策略和产品结构,成功保持了价格的稳定,充分展现了蛋鸡饲料市场的相对稳定性。
  二、三大核心驱动因素深度解析
  (一)供应端:天气扰动与政策调控的角力
  玉米:国内涝情 VS 国际替代品
  在国内,东北作为玉米主产区,持续降雨引发局部涝情,给玉米生长带来严峻挑战。农业专家预估,8 月玉米单产可能会下调 1.2%,这一数据直接影响市场对玉米供应的预期。与此同时,陈粮库存降至年内低位,市场供应紧张感加剧。为稳定市场价格,国储拍卖日均投放量维持在 50 万吨,充分体现政策层面 “稳价” 的坚定决心。但贸易商因担忧后期供应不足,“避险” 情绪浓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价格上涨,形成政策与市场情绪的微妙博弈局面。
  从国际市场来看,玉米到港成本高达 2600 元 / 吨,高于国内现货价格,这使得通过进口补充供应的途径受到限制。国际替代品补充有限,进一步凸显国内玉米供应格局的紧张态势,国内市场不得不更加依赖自身供应体系,也为价格走势增添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豆粕:美豆定产窗口期博弈
  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干旱状况成为影响豆粕价格的关键因素。随着干旱担忧升温,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单产预估为 51.5 蒲式耳 / 英亩,低于市场预期,这一消息立刻在期货市场引发波动。然而,在国内市场,8 月大豆到港量达到 900 万吨,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油厂开机率也维持在 68% 的高位,使得豆粕供应相对充足。
  不过,市场的投机性囤货需求却十分低迷。由于对未来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贸易商和养殖户采购谨慎,导致豆粕库存消费比回升至 12%。这种供应充足但需求谨慎的局面,使得豆粕价格在多空因素交织下,陷入震荡格局,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美豆定产的最终结果,以准确判断未来豆粕价格走向。
  (二)需求端:养殖周期与配方调整的双重影响

  生猪养殖:产能去化放缓支撑刚需
  生猪养殖行业的动态对饲料需求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280 万头,环比虽有 0.3% 的下降,但整体仍处于相对高位;生猪存栏量稳定在 4.3 亿头,这保证了对饲料的刚性需求。从饲料企业的库存数据来看,玉米库存天数为 22 天,同比减少 5 天;豆粕库存 15 天,同比减少 3 天,反映出企业在库存管理上更为谨慎。
  中小散户在采购饲料时,多采取 “随用随采” 的策略,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市场波动。当市场价格稍有波动时,他们的采购行为会迅速做出调整,使得饲料市场需求端变得更加敏感,企业难以准确预测市场需求,进而影响饲料的定价和生产计划。
  水产 / 反刍:旺季需求边际改善
  在水产养殖领域,华南地区的罗非鱼、对虾进入投喂高峰期,膨化料需求增长 5%。随着气温升高,水产动物生长速度加快,对饲料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在反刍动物养殖方面,肉牛存栏量同比增长 2.8%,带动麸皮、酒糟等副产品需求提升。部分企业开始尝试用菜粕替代豆粕,替代比例达到 15%-20%,这一调整不仅是为降低成本,也是为应对豆粕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这种在不同养殖领域出现的需求变化和配方调整,反映养殖行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也对饲料市场的产品结构和价格体系产生深远影响,促使饲料企业不断优化产品配方,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宏观面:政策托底与资本情绪共振
  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发力
  国家发改委在稳定饲料价格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部署投放第三批中央储备玉米 100 万吨,这一举措直接增加市场玉米供应量,有效缓解供应紧张局面。同时,启动饲料原料 “北粮南运” 补贴,铁路运输费用下调 10%,这不仅降低物流成本,还促进粮食跨区域流通,使得南方地区能够更便捷获取饲料原料,从供应和物流两个方面共同发力,短期压制价格过快上涨,为市场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变化
  在国际市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权成交量增仓 15%,投机净多持仓达到 3.2 万手,这表明国际资本对玉米市场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饲料板块持仓量增加 8%,资金呈现明显的 “天气市” 炒作特征。当天气因素影响农产品产量时,资金会迅速涌入相关期货市场,通过炒作获取利润。
  这种金融市场的波动与饲料市场基本面相互影响,加剧市场不确定性。一方面,资金炒作可能放大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市场基本面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资金流向和投资决策,使得饲料市场价格走势更加复杂多变。
  三、四大重点品种价格走势研判
  (一)玉米:天气溢价驱动 “易涨难跌”
  未来两周,东北降雨仍偏多 10%-15%,这无疑给玉米生长带来巨大挑战。在灌浆期这个关键气候窗口,如果出现持续寡照情况,单产损失可能进一步扩大至 3%。一旦单产受损,市场供应将更加紧张,现货价格极有可能冲击 2600 元 / 吨。
  从需求端来看,深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在 65%,这意味着对玉米的工业需求较为稳定。而饲用需求占比达 62%,作为饲料重要原料,玉米的刚需支撑十分强劲。在这种供应紧张、需求刚性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回调空间非常有限。即使市场出现短暂调整,也难以改变其整体上涨趋势。
  (二)豆粕:外盘定产与国内库存的平衡战
  8 月 29 日美国农业部(USDA)季度库存报告将成为决定豆粕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如果单产下调至 50 蒲式耳 / 英亩以下,这将意味着美豆供应减少,外盘价格或涨破 400 美分 / 蒲式耳。在国际市场带动下,国内现货价格也将随之反弹至 3700 元 / 吨。
  相反,如果供应预期宽松,单产高于预期,那么价格将下探 3400 元 / 吨寻求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期现套利空间也将收窄至 50 元 / 吨以内。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份报告,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豆粕价格波动。
  (三)麸皮:供需紧平衡下的性价比优势
  当前,面粉消费正处于淡季,这导致制粉企业开机率仅为 58%,同比下降 7%。开机率下降使得麸皮周度供应量环比降 2%,供应相对紧张。然而,麸皮作为能量原料,具有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其蛋白含量为 15%,而价格仅为玉米的 80%,这使得它在饲料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仔猪料中,麸皮的添加比例已经提升至 8%,这进一步增加对麸皮的需求。在供需紧平衡状态下,麸皮价格有望维持在 1850 - 2000 元 / 吨区间,为饲料企业提供相对稳定且经济的原料选择。
  (四)鱼粉:配额政策主导短期方向
  秘鲁在 8 月中旬公布新季捕捞配额,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目前市场预期配额为 300 万吨,同比增加 5%。如果实际配额超过 350 万吨,这将意味着鱼粉供应大幅增加,价格将承压回落至 14500 元 / 吨。
  当前港口库存为 45 万吨,同比下降 12%。在水产养殖旺季,刚性采购需求支撑现货价格抗跌。即使在供应预期增加情况下,短期内鱼粉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下跌,市场将在配额政策和需求双重影响下,寻找新的价格平衡点。
  四、产业链应对策略与风险提示
  (一)养殖企业:建立三级库存管理体系
  战略库存(1-3 个月):玉米占比 60%,趁回调(如天气预期好转时)建立基础库存,中小散户建议单次采购量不超过 15 天用量。养殖企业应密切关注玉米市场动态,当有天气预期好转迹象时,抓住价格回调机会,积极建立战略库存。玉米作为饲料主要能量来源,在战略库存中占据重要地位,占比达到 60%。对于中小散户而言,由于资金和仓储条件限制,单次采购量不宜过大,建议不超过 15 天用量,以避免库存积压带来的资金压力和价格风险。
  动态库存(1-2 周):豆粕维持低库存(7-10 天),通过期货点价锁定成本,关注基差小于 100 元 / 吨时的补库机会。豆粕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波动频繁。养殖企业应维持较低豆粕库存,一般保持在 7 - 10 天用量,以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利用期货市场点价功能,提前锁定豆粕成本。当基差小于 100 元 / 吨时,意味着现货价格相对较低,此时是补库良好时机,企业可以适当增加豆粕库存,降低采购成本。
  应急库存(3 天):储备麸皮、米糠等替代品,确保极端天气下供应链不断档。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养殖企业应建立 3 天用量的应急库存,储备麸皮、米糠等替代品。这些替代品在价格和供应上相对稳定,在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供应受阻时,可以暂时替代它们,保证饲料正常供应,维持养殖生产连续性。
  (二)饲料企业:配方优化与区域套利
  原料替代:猪料中麸皮比例提升至 10%-12%,禽料中菜粕替代豆粕比例达 25%,反刍料增加酒糟、玉米胚芽粕使用,单吨成本可降低 30-50 元。饲料企业应根据不同饲料特点,合理调整原料配方。在猪饲料中,将麸皮比例提升至 10% - 12%,利用麸皮性价比优势,降低成本。在禽饲料中,增加菜粕对豆粕替代比例,可达到 25%,有效减少对高价豆粕依赖。反刍料中,增加酒糟、玉米胚芽粕等原料使用,既能满足反刍动物营养需求,又能降低成本。通过这些原料替代措施,单吨饲料成本可降低 30 - 50 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区域调运:利用华北玉米与东北价差(当前 50 元 / 吨),开展 “北粮南运” 套利,同时关注华南港口豆粕与内陆价差收窄至 150 元 / 吨时的跨区采购机会。饲料企业应充分利用区域间原料价格差异,进行套利和采购。目前,华北玉米与东北玉米存在 50 元 / 吨价差,企业可以开展 “北粮南运”,从东北采购玉米运往华北,获取差价利润。同时,关注华南港口豆粕与内陆价差,当价差收窄至 150 元 / 吨时,是进行跨区采购好时机,企业可以从华南港口采购豆粕运往内陆,降低采购成本。
  (三)风险预警机制
  天气监测:建立主产区(东北 / 美国中西部)72 小时气象预警,重点关注≥50mm 单日降水量、连续 3 天≤20℃积温不足等指标。天气因素对饲料原料产量和价格影响巨大,建立有效的天气监测预警机制至关重要。企业应重点关注东北和美国中西部等主产区天气变化,建立 72 小时气象预警。对于单日降水量≥50mm 的强降雨天气,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影响玉米等作物生长和收获;连续 3 天≤20℃积温不足,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企业应根据这些预警指标,提前调整采购和生产计划,降低天气风险带来的损失。
  政策跟踪:每周二关注国储拍卖成交率(>30% 预示供应偏紧),每月 12 日 USDA 报告发布前调整头寸,避免过度杠杆。政策因素也是影响饲料市场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密切跟踪相关政策。每周二关注国储拍卖成交率,当成交率 > 30% 时,表明市场对玉米等储备物资需求旺盛,预示供应偏紧,企业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每月 12 日 USDA 报告发布前,市场行情往往出现波动,企业应提前调整头寸,合理控制风险,避免过度使用杠杆,以免在市场波动中遭受重大损失。
  五、后市展望:8 月下旬 “天气市” 进入白热化

  (一)短期(1-2 周):玉米领涨,豆粕震荡
  在未来 1 - 2 周内,玉米价格预计将在国内涝情支撑下保持偏强走势。东北产区持续降雨使得玉米生长面临挑战,单产预期下降,供应紧张局面加剧。随着新粮上市进度延缓,市场对玉米供应担忧将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玉米有望成为饲料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力。
  豆粕价格则将随着美豆定产而波动加剧。美国农业部的季度库存报告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单产数据任何变化都将引发市场剧烈反应。在国内,大豆到港充足和油厂开机率高将继续对豆粕价格形成压力,但国际市场不确定性使得豆粕价格走势充满变数,预计将呈现震荡格局。
  其他原料如麸皮和鱼粉,将在供需相对稳定情况下,跟随玉米和豆粕价格走势,出现一定程度跟涨。麸皮在饲料中的性价比优势将继续支撑其需求,而鱼粉在水产养殖旺季的刚性需求下,价格也将保持相对稳定。
  (二)中期(3-4 周):天气与政策的双重考验

  若 8 月 20 日后东北天气转晴,玉米涨势可能会有所放缓。天气好转将使得玉米生长状况得到改善,单产损失预期减小,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此时,玉米价格可能会在政策调控和市场供需双重作用下,进入一个相对平稳阶段。
  对于豆粕来说,如果美豆收割进度超预期,这将意味着供应增加,价格将承压。在这种情况下,终端饲料企业可能会迎来阶段性补库窗口。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适当增加豆粕库存,降低采购成本,为后续生产做好准备。
  在这一阶段,产业链各环节需要密切关注产区天气变化和政策动向。产区天气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农作物产量和价格,而政策调整也将对市场供需和价格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原料替代降低对单一品种依赖,利用期现工具平滑成本波动,将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策略。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8月26日全国饲料市场行情综述2025/8/26 10:55:05
2025年8月26日全国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日报2025/8/26 10:37:07
2025年8月25日全国饲料市场行情综述2025/8/25 10:48:49
2025年8月25日全国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日报2025/8/25 9:25:00
2025年8月22日全国饲料市场行情综述2025/8/22 15:05:02
2025年8月22日全国饲料原料市场价格日报2025/8/22 9:57:5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