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牧原如何用AI改写全球农牧业格局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5 11:59:28 关注:27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从 7000 万头出栏到全球标杆:牧原的数智化突围历程

  在 2025 全球商业创新大会的重要场合中,聚光灯聚焦于一家看似传统的企业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当 “2025 数智先锋奖” 行业典范类企业荣誉授予牧原时,现场掌声热烈。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牧原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更是全球农牧行业数智化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溯过往,33 年前,牧原仅以 22 头猪艰难起步,鲜有人能预见其如今的辉煌。而当下,牧原已构建起年出栏超 7000 万头、屠宰超 1200 万头的全球最大生猪产业集群,实现了从籍籍无名到行业引领者、从传统养殖模式向智能养殖模式的重大转变,为全球农牧业发展贡献了极具价值的 “中国方案”。
  (一)传统行业面临的 “不可能挑战”:规模扩张与效率困境

  生猪养殖,作为一个古老且与民生紧密相关的行业,长期受困于 “规模不经济” 的难题。随着养殖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一系列复杂问题相继涌现。人工养殖主要依赖经验,难以实现标准化复制,致使不同养殖场之间的养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疫病防控难度也随着规模的扩大呈指数级增长,一旦疫情爆发,将造成惨重损失。据行业相关数据表明,以往行业平均料肉比高达 2.8:1,这无疑使得养殖成本处于高位。
  然而,牧原并未被这些难题所阻碍,而是积极寻求科技解决方案。近三年来,牧原在研发方面累计投入超过 45 亿元,并组建了一支规模达 6000 人的专业技术团队,专注攻克养殖场景中的 AI 算法难题。经过不懈努力,牧原在智能环控、生猪健康监测等关键领域累计获得 327 项专利。通过这些技术创新,牧原成功将料肉比降至 2.4:1,每公斤生猪成本较同行降低 15%。这一显著成果的背后,是牧原对传统养殖逻辑的大胆革新,是科技力量在农牧业领域的生动实践体现。
  (二)全球视野下的标杆意义:从 “跟跑” 迈向 “领跑”
  牧原此次获奖并非偶然,它是中国农牧业从 “生产大国” 向 “科技强国” 迈进征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全球猪肉产量的格局中,中国占据 46% 的份额,是无可争议的生产大国。但长期以来,中国农牧业过度依赖传统养殖模式,在科技应用和产业升级方面相对滞后。
  牧原的智能养殖体系为行业注入了全新活力。在牧原的养殖场中,生猪成活率高达 9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 90%。通过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牧原实现了猪肉产品 “从猪圈到餐桌” 的全程质量可控,让消费者能够放心食用。这些成果不仅增强了牧原自身的竞争力,也为巴西、俄罗斯等全球养殖大国提供了可参考的数智化转型范例。从曾经的 “跟跑者”,到如今的 “领跑者”,牧原正引领中国农牧业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充分展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强大影响力。
  二、三大核心方案:牧原数智化转型的关键举措

  牧原的数智化转型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针对生猪养殖特性量身定制的 “全链路解决方案”,从成本、数据、AI 应用三大维度突破行业瓶颈,实现了从传统养殖到智能养殖的重大跨越。
  (一)精益成本管控:实现每头猪 “成长账本” 的透明化

  成本控制对于生猪养殖行业至关重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传统养殖模式下,成本核算较为粗放,难以精确到每头猪,导致成本浪费现象严重。一头仔猪从出生到育肥出栏,涉及饲料、兽药、人工、水电等多项成本,任何一个环节把控不当,都可能导致成本大幅上升。据行业统计,传统养殖模式下,每头猪的成本误差可达 ±5 元,在利润微薄的养殖行业,这一误差足以对企业的生存造成影响。
  牧原创新性地构建了 “分阶段、分批次、分单元、按月分日” 的精细化成本模型,实现了全周期成本追溯和批次精准核算。通过该模型,牧原能够将单头猪养殖成本误差控制在 ±0.5 元以内,这一精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牧原自主研发了一套智能成本管理系统,该系统依托 TP/AP 融合架构,能够高效处理亿级数据。当某批次仔猪死亡率超过 3% 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并对饲料配方、环控参数等进行智能优化。2024 年,牧原通过该模型节约成本超 8 亿元,相当于净利润的 8%,这一数据直观地体现了精细化成本管控的显著成效。
  (二)财管同源与数据治理:使数据成为 “决策核心依据”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但在传统农牧业中,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往往相互分离,数据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牧原借助用友 BIP 平台,致力于实现数据同源分流与全程追溯,有效提升数据在决策中的价值。通过业财深度融合,牧原打通了采购至付款、订单至收款等核心流程,使每一笔业务数据都能实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牧原规范了 69 个主数据模型,从源头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标准化,使数据在流转过程中更加高效、准确。实施智能司库管理后,集团银行账户实现了集中管控,收款及时性提升超 60%。这一变革直接体现在现金流上,2025 年上半年,牧原现金流同比增长 25%,为行业平均水平的 3 倍。
  牧原建立了全球首个生猪养殖数字孪生平台,每个养殖场在系统中都有实时镜像。管理人员可通过数字模型模拟不同环控方案对成本的影响,提前制定最优策略。2024 年河南暴雨期间,牧原通过提前模拟极端天气下的饲料运输路径,及时调整运输方案,减少损失超 2000 万元。这一案例充分彰显了数据治理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关键作用,也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三)AI 赋能全场景:从 “人养猪” 转变为 “AI 养猪”
  AI 技术的应用是牧原数智化转型的突出亮点。牧原将 AI 深度融入养殖全流程,打造行业首个 “生猪健康大模型”,推动养殖从 “经验驱动” 向 “智能运营” 转变。在牧原的养殖场中,部署了 20 万 + 传感器,实时采集猪舍温度、湿度与空气质量等数据。智能环控系统根据这些数据,能够实现环境精准管理,响应速度较人工快 30 倍。在极端天气下,生猪应激反应降低 40%,这不仅提高了生猪的舒适度,也降低了疫病发生的风险。
  疾病诊断是养殖过程中的难点,牧原的 AI 系统通过识别猪只咳嗽声与体貌特征,能够进行快速疾病诊断,提前 48 小时预警呼吸道疾病,准确率达 92%,较传统人工观察提升 30%。这一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疫病防控的效率,减少了疫病带来的损失。
  无人运输车和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养殖场的无人化作业。无人运输车每日自动完成 300 吨饲料配送,无人机巡检覆盖 1100 个养殖场,人工效率提升 50%。养殖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型为 “数据监控员”,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得到了极大改善。
  牧原的 AI 养猪技术不仅在国内取得显著成效,还输出至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帮助当地养殖场降低疫病损失 30%,成为 “一带一路” 农业科技合作的典型案例。这表明牧原的 AI 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为全球养殖业的智能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从企业实践到行业变革:牧原数智化的深远影响

  牧原的数智化转型,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重大发展,更是引发了一场全球农牧业的深刻变革,其影响正从多个维度重塑行业格局,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一)成本优势构建行业 “竞争壁垒”
  在竞争激烈的生猪养殖行业,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行业平均养殖成本徘徊在 16 元 / 公斤时,牧原凭借数智化的优势,成功将成本降至 13 元 / 公斤,这一成果在行业内堪称卓越。即使在 2024 年猪价低迷的艰难时期,牧原依然保持了 10% 的净利润率,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这种成本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2025 年上半年,牧原生猪市占率跃升至 7.2%,较 2020 年大幅提升了 4 个百分点。在全球生猪企业市值排行榜上,牧原名列前茅,成为首个跻身前三的中国公司,彰显了中国农牧业在全球市场的崛起态势。
  (二)社会价值的 “辐射效应”
  乡村振兴:每个智能养殖场如同一个强大的就业创造引擎,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周边 500 人就业。2024 年,牧原在河南、安徽等地布局的 120 个智慧农场,累计创造农村就业岗位 8.7 万个,使众多农民能够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加收入。这些智慧农场不仅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还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强大动力。
  绿色转型:AI 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使牧原的养殖场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优化排污系统后,牧原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 100%,沼气利用率大幅提升至 85%,相当于年减少碳排放 120 万吨。这一成果不仅为企业自身树立了良好的环保形象,也为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牧原通过绿色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食品安全:区块链溯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牧原的猪肉产品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信息透明。消费者只需轻松扫码,就能获取生猪生长全周期的数据,包括饲料来源、防疫记录等,从而能够更加放心地消费。2025 年上半年,牧原品牌猪肉复购率高达 65%,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25 个百分点,这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牧原品牌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三)全球产业链的 “重塑机遇”
  牧原的智能养殖方案,对全球猪肉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向巴西输出 AI 育种技术,帮助当地养殖户将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从 24 头提升至 28 头,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与俄罗斯合作建设的智能养殖场,使当地生猪出栏周期从 180 天缩短至 160 天,实现了养殖速度的大幅提升。
  这些技术输出,不仅提高了全球猪肉供给效率,也使中国农牧业实现了从 “技术输入国” 向 “标准输出国” 的重要转变。牧原正通过技术创新,在全球农牧业产业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着全球农牧业的协同发展和共同进步。
  四、未来展望:当 AI 养猪成为行业 “新型基础设施”
  牧原的探索与实践充分证明,传统农业并非科技的 “空白领域”,相反,这里是 AI 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 “潜力之地”。如今,牧原研发的 “猪只情绪识别系统” 已进入紧张的测试阶段,该系统通过捕捉分析猪只的运动轨迹,能够精准判断其健康状态,准确率高达 95%。可以预见,在未来,养殖场里猪只的一举一动都将被 AI 系统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健康隐患,便能及时发出预警,将损失降至最低。
  而规划中的 “无人猪场” 项目,更是令人充满期待。该项目一旦实施,将实现从饲料投喂到生猪出栏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届时,养殖员数量预计减少 70%,在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生产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在这个 “无人猪场” 中,智能设备将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精准完成各项养殖任务,真正实现养殖的智能化、高效化。
  正如牧原首席技术官所言:“我们并非单纯在养猪,而是在运营一个‘生物制造工厂’。” 在这个工厂里,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已成为养殖不可或缺的要素,如同水电一般重要。牧原的数智化转型,不仅是一家企业自身的革新,更是整个农牧业迈向工业 4.0 时代的关键起点。
  在全球粮食安全挑战日益严峻的当下,牧原的 “中国方案” 显得尤为重要。它向世界表明,传统产业的数智化转型,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能重新构建全球农业的未来发展蓝图。通过数智化手段,农业生产将变得更加精准、高效、可持续,为全球粮食供应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牧原正以实际行动,引领传统农业在数智化浪潮中不断前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结语:重新界定 “农业科技” 的范畴
  从黄淮海平原的智能猪场到全球商业创新的领奖舞台,牧原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所谓传统产业,从来不存在真正的 “衰落”,只有观念上的 “滞后”。当 AI 能够理解猪的 “行为语言”,当数据成为养殖的 “新型饲料”,牧原用 33 年的实践证明:在数智化浪潮中,农业不仅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更有潜力成为科技革命的 “新前沿阵地”。这或许就是 “数智先锋” 称号的真正内涵 —— 它不仅属于牧原,更属于所有勇于运用科技重塑传统产业的创新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当 AI 融入养猪业:牧原云计算凭借智能方案在全球农创客大赛中脱颖而出2025/9/1 12:09:49
上市猪企半年报分析:牧原盈利显著,唐人神亏损,行业分化加剧2025/9/1 8:39:15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牧原名列第63位2025/8/31 21:26:04
牧原、海大、新希望六和、禾丰、圣农、温氏等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5/8/31 21:02:40
AI赋能生猪养殖 牧原云计算荣获全球农创客大赛银奖2025/8/31 18:32:40
牧原集团与正大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5/8/31 18:30:5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