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中国畜牧 → 文章内容

猪肉有了“数字身份证”!成都“肉证一码通”如何让1000万头生猪“码上透明”?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29 12:16:04 关注:119 评论: 我要投稿

双汇—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一、菜市场里的 “扫码革命”:从纸质证明到一码溯源

  (一)商户的直观体验:卖肉不再 “凭嘴说”
  在成都邛崃南宁街菜市场,猪肉商户侯春梅的摊位前,顾客正运用手机扫描猪皮上的二维码。侯春梅表示:“以往每日需携带一沓纸质检疫证,现今扫码即可查看产地、屠宰场及流通路径,顾客购买安心,我们售卖也省心。” 她指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 “XX 养殖场 - 四川金忠食品屠宰 - 2024 年 10 月 22 日出厂” 信息阐述道。此变化源于 2024 年 11 月成都全面推行的 “肉证一码通”,截至 2025 年 6 月,全市已有超 1000 万头生猪被赋予 “数字身份证”,覆盖 35 家屠宰场及所有批发市场。
  此前,侯春梅需随时备好各类纸质证明,遇查验时,翻找核对极为繁琐。有时证明不慎弄皱、弄脏,还会遭受真假质疑。而当下,一张小小的二维码解决了所有问题,顾客可随时扫码,信息清晰明了,销售流程更加顺畅高效。
  (二)传统监管的痛点:从 “两证两章” 到 “证码合一”
  此前,生鲜猪肉上市需携带 “两证两章一报告”,但纸质证明存在易伪造、难查询的问题,监管部门查验效率较低,消费者更是难以辨别真伪。2022 年成都启动 “肉证一码通” 试点,借助数字喷码技术将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等信息集成至二维码中,实现 “证、章、码” 三位一体,彻底解决了 “物证分离”“票证造假” 等痼疾。
  曾经,监管人员在市场检查时,面对大量纸质证明,只能人工逐张核对,不仅耗时费力,还难以察觉隐藏的造假行为。部分不法商家甚至通过篡改、伪造证明,使问题猪肉流入市场,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肉证一码通” 实施后,监管人员仅需用手机轻轻一扫,生猪从养殖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便尽在掌握,极大提高了监管的精准性与效率 。
  二、全链条追溯:一头猪的 “码上旅程”
  (一)屠宰前:养殖信息 “建档立卡”
  当生猪从养殖场运往屠宰场,“肉证一码通” 系统便开始运作。系统自动与养殖场的数据对接,为每一头生猪生成独一无二的溯源码。以四川金忠食品为例,此溯源码关联着每头猪 200 多项养殖数据 。从猪仔出生起,每一次防疫注射的疫苗种类、剂量,每一次生病用药的名称、用量,以及整个饲养周期内的饲料喂养情况等,均被精准记录,形成一份详细的 “生猪电子档案”。
  可以理解为,一头小猪在养殖场成长,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被数字化记录。当它被送上运输车辆,准备前往屠宰场时,这些信息已提前通过系统传输至屠宰场的数据库,为后续的屠宰环节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二)屠宰时:二维码成为 “电子身份证”
  在屠宰场内,经过严格的检疫流程,合格的猪胴体上会被喷印采用可食用墨水制作的二维码。这些二维码犹如猪肉的 “电子身份证”,内嵌检疫证号、屠宰时间、品检结果等关键信息。随着猪肉被分割成不同部位,运往各个批发商、零售商,这个二维码始终伴随。批发商在接收猪肉时,只需拿出手机扫码,即可快速完成索证流程,系统会自动记录销售去向,如此,一条从屠宰场到零售摊的完整数据链便轻松构建起来。
  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同样可通过扫码获取详细信息。不仅能知晓猪肉来自哪个养殖场、何时被屠宰,还能追溯到运输过程中使用的车辆信息、储存时的温度环境等,真正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
  (三)监管端:实时监控织密 “安全网”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后台系统中,工作人员能够对全市 35 家屠宰场进行动态监控。生猪入场的数量、检疫结果是否合格、出场的猪肉流向等数据清晰可见。一旦出现 “问题猪”,比如检测出疫病或者药物残留超标等情况,监管人员能够在短短 10 分钟内锁定其流通路径,并迅速启动召回程序。
  自 “肉证一码通” 系统运行以来,成都的猪肉检测合格率始终保持在 100%,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数字化监管的强大力量,它使食品安全隐患无所遁形,为市民的餐桌安全织就一张紧密的 “安全网”。
  三、效率与安全双提升:一场多方共赢的 “数字化革命”
  (一)企业端:降本提效立竿见影
  “肉证一码通” 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显著,最直观的体现为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在成都某大型屠宰企业,以往开具纸质证明是一项繁重工作。每天清晨,一批批生猪完成屠宰等待上市销售时,需要 3 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他们要逐一核对每头猪的信息,手工填写证明内容,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出现人为错误。
  而如今,“肉证一码通” 系统实现证明自动生成。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电子证明便瞬间生成,整个过程连贯流畅。如今,仅需 1 名工作人员,就能轻松管理全流程的出证工作,人力成本下降 70%。节省下来的人力,可投入到更具价值的生产环节,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
  对于猪肉经营者而言,“肉证一码通” 同样带来极大便利。以前,批发商从屠宰场进货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索要和核对纸质证明。平均每次索证,都要耗费 15 分钟左右,遇到证明不全或者信息模糊的情况,还得反复沟通确认,十分繁琐。而现在,批发商只需拿出手机,打开专门的 APP,对着猪肉上的二维码轻轻一扫,所有的检疫信息、品质检验信息便清晰呈现,整个索证过程缩短至短短 30 秒。
  据统计,通过 “肉证一码通” 系统,批发商的进货核验效率提升 90%。这意味着他们在相同时间内,可以完成更多进货交易,资金周转速度加快,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二)消费者端:知情权推动 “放心消费”
  在信息不对称的过去,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往往只能凭借肉眼观察猪肉的色泽、质地来判断其优劣,对于猪肉的来源、养殖过程、屠宰情况等关键信息,几乎一无所知。这种信息缺失,使许多消费者在选购猪肉时心存疑虑,担心买到问题猪肉。
  “肉证一码通” 的出现,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如今,在成都的各大菜市场、超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养成 “先扫码、再买肉” 的习惯。他们通过扫码,不仅能了解猪肉的产地、屠宰场等基本信息,还能知晓生猪在养殖过程中的防疫情况、饲料使用情况等细节。这种透明化的信息展示,让消费者对所购买的猪肉有更全面了解,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数据显示,成都市民扫码查验猪肉信息的次数已累计超过 200 万次。在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带有 “肉证一码通” 标识的猪肉销量每周增长 12%。而且,这些猪肉的价格相比普通猪肉,还有 5%-8% 的溢价。这充分表明,消费者愿意为食品安全和品质支付更高价格,他们对透明化品质的认可,正推动市场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行业端:数据驱动产业升级
  “肉证一码通” 系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消费体验上,更在于它为整个生猪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强大数据支撑。通过整合超过 1000 万头生猪的全周期数据,成都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生猪产能监测、价格波动预警、疫病防控追溯等模型。
  以 2025 年春节前的市场调控为例,当时,“肉证一码通” 系统通过对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市场流通量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预测到春节期间猪肉供应可能偏紧。相关部门和企业根据这一预警信息,迅速采取行动。屠宰企业提前储备生猪,增加屠宰量;养殖场合理安排出栏时间,确保市场供应稳定。通过这些措施,成功平抑节日期间的猪肉价格,避免价格大幅波动对市场和消费者造成不利影响。
  在疫病防控方面,“肉证一码通” 系统也发挥重要作用。一旦某头生猪被检测出疫病,监管部门可通过系统迅速追溯到它的养殖源头、运输轨迹以及销售去向,及时采取隔离、扑杀、消毒等防控措施,将疫情传播风险降至最低。这种数据驱动的产业升级,使整个生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
  四、全国视野:489.3 万家肉企背后的 “透明化刚需”
  (一)产业数据:从区域分布看行业格局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肉品相关企业超 489.3 万家,仅 2025 年新增注册就达 60 余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以超 46.9 万家的数量位居榜首,该地区依托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为肉品企业的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山东省紧随其后,拥有 45.4 万余家相关企业,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畜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备,在肉品加工、销售等领域优势显著;河南省以 31.5 万余家位列第三,其凭借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位置,在肉品行业也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在看似繁荣的行业表象背后,传统监管模式下的肉品行业长期面临 “小散乱” 问题。据天眼查风险数据,约 1.54% 的肉品相关企业涉及司法案件,其中大多与溯源缺失、证章造假等问题有关。在一些小型肉品加工厂,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存在使用病死猪肉、违规添加添加剂等乱象;部分不法商家为降低成本,伪造检疫证明,将不符合标准的肉品推向市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二)成都模式的示范价值
  成都作为全国首个实现生猪 “全生命周期管理” 的城市,其 “肉证一码通” 模式正成为行业标杆,被各地纷纷学习借鉴。重庆、西安等地的相关部门已派人前往成都考察学习,深入了解 “肉证一码通” 系统的建设思路、运行机制和管理经验,希望能将这一模式因地制宜地应用到本地的肉品监管中。
  在企业层面,广西 “永新源” 猪肉通过引入类似的追溯系统,实现从养殖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专属追溯码,就能清晰了解生猪的生长环境、饲料配比、检疫记录等全流程信息。这种透明化管理不仅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核心诉求,更通过数据积累优化生产环节,使 “永新源” 猪肉的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
  作为肉类行业的龙头企业,河南双汇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溯源系统,通过在生产环节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猪肉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监控。这不仅提升产品质量,也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成都模式的核心启示在于,通过 “技术赋能 + 数据共享”,将政府监管、企业责任、消费者监督串联成网,破解食品安全 “信息不对称” 的世界级难题。在数字化时代,这种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手段,多方协同共治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为保障全国人民的 “肉盘子” 安全提供宝贵经验 。
  结语:当 “码上透明” 成为标配
  从 “凭票证买肉” 到 “扫码知全程”,成都 “肉证一码通” 不仅是一张猪肉的 “数字身份证”,更是食品监管现代化的缩影。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日益提升的当下,这种 “源头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的模式,正在重塑万亿级肉品市场的信任体系。随着技术的普及,或许不久的将来,每一块猪肉的 “前世今生” 都能在指尖清晰呈现 —— 这既是对 “舌尖上的安全” 的守护,更是对 “吃得明白” 的消费尊严的捍卫。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内蒙古:10月上旬牛肉、羊肉、鸡蛋价格上涨,猪肉、鸡肉价格下降2025/10/11 19:20:35
浙江至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义乌市商务局2025年冻猪肉承储单位选定项目的公2025/10/11 19:07:01
2025年罪犯食堂猪肉及制品、调料、干货、牛羊鸡鸭鱼蛋及豆制品采购第二次公开招标2025/10/11 19:06:26
2025年10月11日全国猪肉市场行情综述2025/10/11 15:41:55
厦门市:猪肉批发量减少,价格下降(9月29日—10月5日)2025/10/11 9:28:50
厦门市:9月猪肉批发量增加 价格下降2025/10/11 9:28:0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