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资讯 → 文章内容

中国大豆进口数据差异背后:战略布局与市场博弈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5/24 7:23:23 关注:22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数据现分歧,大豆进口谜团初显
  近期,大豆市场态势复杂,一组数据的公布如投石入湖,引发广泛关注。中国海关数据表明,2024 年 3 至 4 月大豆进口量为 960 万吨,同比大幅下降 32%,达 2013 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致使 2024/25 年度前 7 个月累计进口量亦降至六年低位。数据一经披露,大豆市场各参与方高度关注。
  然而,审视主要供应国数据,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作为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国,巴西在 2 - 4 月对华大豆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13%。一方是中国海关进口量显著下滑,另一方是供应国出口量攀升,这一显著反差令人费解。
  这种数据差异已持续两年,美国农业部自去年起停止采用中国海关数据进行预测。这一异常情况如同和谐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长期存在,不禁令人揣测背后是否隐藏更深层次原因。此现象迅速引发业内广泛探讨,围绕数据分歧原因,是统计误差还是另有缘由,成为热议焦点,下文将深入剖析其中奥秘。
  数据对比:差距显著
  为更直观呈现差异,具体分析相关数据。2024 年 3 - 4 月,中国海关统计的大豆进口量仅 960 万吨,与过去十多年数据对比,该数值明显偏低。同比上一年,进口量骤降 32%,降幅在近年大豆进口数据中较为罕见,创下 2013 年以来同期最低纪录 。受此影响,2024/25 年度前 7 个月累计进口量也跌至六年低位,对国内大豆市场供需平衡造成一定压力。
  反观巴西,作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2 - 4 月对华大豆出口量持续上扬,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13%。中国海关数据大幅下滑与巴西出口量迅猛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两者数据走向背道而驰,差距不断拉大。
  若将中国大豆进口市场比作舞台,以往各国供应秩序井然,如今海关数据与供应国出口数据的巨大差异,如同舞台表演秩序混乱,打乱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也为市场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追根溯源:探寻差异成因
  海关清关:流程阻碍
  海关清关是大豆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环节。正常情况下,清关流程顺畅,货物顺利通关,数据统计能准确反映进口情况。但近期清关流程出现延长情况,成为导致大豆进口数据差异的直接因素之一。
  进口商并非首次遭遇清关流程延长问题。此前,进口旧机器设备时,因海关估价、商检等环节出现问题,曾导致清关时间延长。大豆进口清关流程涵盖货物到港前文件资料准备、向海关正式申报、海关查验、缴纳税费等多个环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清关时间延长。
  清关流程延长时,本应在特定时间段统计的进口大豆,因仍处于清关环节,无法及时纳入统计,导致海关统计的进口数据低于实际进口量。这就如同接力赛中,清关环节出现失误,影响后续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巴西困境:丰收后的难题
  巴西作为中国大豆最大供应国,今年迎来创纪录丰收,本是利好消息,却面临现实难题。收获延迟和物流瓶颈成为阻碍巴西大豆出口的两大障碍,导致出口时间延后,进而影响数据表现。
  从收获延迟角度看,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巴西今年大豆收获进度滞后于往年。据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报告显示,今年巴西大豆收获进度在特定阶段落后于上年同期,致使大豆进入市场时间推迟,无法按原计划及时出口至中国。
  物流瓶颈问题更为突出。巴西物流运输涉及从内陆到港口的公路运输、港口装卸和船只运输等多个环节。公路运输方面,例如从大豆产地马托格罗索州到港口,因道路状况不佳、运输车辆不足等问题,导致运输效率低下。港口环节问题丛生,如帕拉纳瓜港口,船只平均等待时间长达 32 天 ,港口仓储能力有限,短期内无法储存更多谷物,给农户和出口商库存带来较大压力。
  由于这些物流瓶颈,即便巴西大豆丰收,也难以及时、高效地出口到中国,导致中国海关统计的进口数据与巴西的出口数据出现差异。这就像生产线中间环节堵塞,产品无法顺利抵达终点,造成数据不匹配。
  连锁反应:对行业的影响
  国内压榨:压力增大
  在美国市场年度开始后(去年 9 月至今),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降至 12 年低位,仅略高于上次贸易战时期;同期巴西对华出口也同比下降 40%。持续下降的出口数据对国内压榨行业造成较大冲击,使本就面临压力的压榨行业雪上加霜,导致豆粕供应趋紧。
  国内压榨企业如同依赖原料供应的生产单元,原本期望充足的大豆供应维持生产。但大豆进口量下降,原料供应不足,许多企业不得不降低开工率。这就如同生产线因缺乏原材料,被迫降低生产速度,甚至部分生产线停产。
  相关数据显示,在大豆进口量下降期间,国内部分地区压榨企业开工率明显降低,直接导致豆粕产量减少。豆粕作为饲料重要原料,供应趋紧进一步影响下游养殖业。饲料成本上升,养殖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整个行业发展节奏被打乱。
  市场预测:不确定性中的希望
  市场虽充满不确定性,但部分预测仍带来一线希望。有预测显示,今年 5 - 6 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可能月均达到 1100 万吨,将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3%。这一数据看似利好,为市场带来积极信号。
  然而,现实情况依然复杂。即便 5 - 6 月进口量实现增长,本市场年度仅余三个月,累计进口量仍将维持六年低位。这就如同比赛前期落后过多,后期虽奋力追赶,仍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局面。
  这种情况与巴西对华创纪录出口预期形成鲜明对比。巴西积极筹备向中国大量出口大豆,但中国因多种因素,累计进口量难以提升。背后原因值得深入思考,也引发市场参与者的疑虑与担忧。
  战略视角:数据背后的考量
  降低依赖:减少对美豆的依赖
  美国专栏作家凯伦?布朗的观点,揭示了数据差异背后可能存在的战略考量。从数据来看,在美国市场年度开始后(去年 9 月至今),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降至 12 年低位,仅略高于上次贸易战时期。这一变化并非偶然,具有深刻战略意义。
  过去,中国对美国大豆依赖程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自主性。如今,中国通过调整进口节奏,逐步降低对美豆的依赖。巴西出口高峰可能延续至 9 - 10 月,恰逢美国新豆上市期 ,这一时间段重合,使巴西大豆能够进一步挤压美豆出口空间。中国巧妙利用市场时机,增加从巴西的进口,减少对美国大豆的采购,从而降低对美豆的依赖。
  这种战略调整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具有重要意义。当中国在大豆进口上拥有更多选择,不再过度依赖美国大豆时,在贸易谈判中便拥有更多话语权。这如同棋局中的巧妙布局,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摆脱对美豆的过度依赖。
  调控策略:保障供应链安全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正在实施更为精细的进口调控策略,通过优化采购节奏和实现来源多元化,增强供应链安全性,这一策略具有深远意义。
  在采购节奏方面,中国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需求,灵活调整大豆进口时间和数量。不再盲目大量进口,而是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采购,既能避免过度采购导致库存积压,又能确保关键时期有充足的大豆供应。例如,在巴西大豆丰收且价格合理时,增加采购量;在美国大豆市场不稳定时,适当减少进口。
  来源多元化是该策略的关键。中国不再仅依赖美国和巴西两个主要供应国,而是积极拓展其他大豆供应渠道。中储粮积极调整大豆采购来源地,扩大从南美采购大豆的规模,5 月份以来大豆采购量约 250 万吨,其中南美大豆占 90% 以上 ,并继续研究探索从黑海地区等新兴产区进口油料的可行性 。通过这种方式,中国降低了因单一供应国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供应中断风险,增强了大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种调整对全球大豆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作为世界头号大豆进口国,进口策略的改变直接影响全球大豆贸易流向。原本以美国和巴西为主导的大豆出口格局正逐渐改变,全球大豆市场正在重新调整,中国在其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成为重塑全球大豆市场格局的关键力量。
  前路展望:持续关注与思考
  在大豆进口数据引发的讨论中,尽管已对数据差异原因、影响及背后战略考量有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相关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观察。未来,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充满变数,持续关注中国实际进口数据与预测的吻合程度至关重要。
  从预测数据看,中国农业部和美国农业部对 2024/25 年度大豆进口预估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农业部将预估从 9460 万吨上调至 9860 万吨 ,但仍显著低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 1.08 亿吨 。历史数据显示,中国往往在后续还会继续上调进口预估,如 2023/24 年度的最终进口数据较之前预估高出 9% 。这意味着实际进口数据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市场预期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数据不确定性对全球价格体系和贸易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若中国实际进口数据低于预测,国际大豆价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中国作为世界头号大豆进口国,进口量变化直接关系到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进口量减少时,全球大豆市场供应相对过剩,价格自然面临下跌风险,这对大豆出口国而言是挑战,可能影响其农业经济和贸易收入。
  反之,若实际进口数据高于预测,国际大豆价格可能上涨。这将增加国内相关企业采购成本,对国内压榨行业、饲料行业及养殖业等产生连锁反应。同时,也会改变全球大豆贸易流向和格局,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与合作关系也将随之变化。
  在贸易关系方面,中国大豆进口策略的调整,如降低对美豆依赖、优化采购节奏和来源多元化 ,已在重塑全球大豆市场格局。未来,这种调整还将持续,可能引发更多国家对大豆出口策略的调整,全球大豆贸易关系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需密切关注各国在大豆贸易上的政策变化、市场竞争态势及合作机会,以更好把握全球大豆市场动态。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中美关税互降,大豆市场风云变幻?2025/5/20 11:38:28
中美关税停战,美国大豆缘何仍难破局?2025/5/17 10:17:59
中美贸易休战,美国大豆农户的“忧”与“盼”2025/5/14 22:30:47
中国大豆进口量的起伏与挑战:数据背后的产业洞察2025/5/12 11:06:32
海关总署动植物检疫司关于恢复5家巴西大豆输华企业注册登记的通知(动植检函〔2022025/5/9 21:08:11
大豆市场:价格、采购与行业新动态2025/5/8 15:50:2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