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产业半年考:量增价跌下的 “冰火两重天”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7/30 9:39:42 关注:221 评论: 我要投稿
|
|
一、行业冰火:出栏量创新高,养殖收益跌至 “冰点”
2025 年上半年,中国肉鸡产业呈现出一组相互矛盾的数据:全国肉鸡出栏量同比增长 5.9%,肉产量增长 7.4%。然而,6 月产业综合收益仅为 0.42 元 / 只,同比大幅下降 78.3%,创下近七年同期的最低水平。白羽肉鸡与黄羽肉鸡作为两大主要品类,均面临着巨大压力:白羽肉鸡价格降至 2018 年以来的最低点,养殖端仅维持微弱盈利;黄羽肉鸡亏损面扩大至 26.5%,部分产区价格已跌破成本线。具体数据如下:
白羽肉鸡:6 月毛鸡均价为 7.34 元 / 公斤,同比下降 1.6%,养殖端每只鸡盈利 0.54 元,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黄羽肉鸡:均价 13.40 元 / 公斤,同比暴跌 18.9%,龙头企业单只盈利缩水 60%,亏损养殖户占比达四分之一。
这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 “双品类盈利塌方”,充分暴露了产能过剩与消费疲软之间的深层次矛盾。
二、白羽肉鸡:产能过剩下的 “生存绞杀”
(一)种源扩张引发连锁反应
父母代种鸡存栏量持续处于高位,6 月总存栏同比增长 13.8%,在产存栏增长 16.2%,创下历史新高。尽管祖代种鸡因美国禽流感导致引种减少 37.9%,但国产替代尚未完全实现,致使商品代鸡苗供应过剩。6 月鸡苗价格环比下跌 24.2%,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 “1 元 / 羽” 的低价,迫使养殖端提前出栏。毛鸡体重较标准值低 0.2 公斤,肉质下降进一步拉低了售价。
(二)屠宰与消费的 “冰火两重天”
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了 2.8 个百分点,日均屠宰量增长 3.7%,但冻品库存率飙升至 75%,创下三年新高。终端市场表现低迷:快餐连锁因成本压力减少了鸡胸肉采购量,商超鸡胸肉销量同比下降 12%,分割品综合价格跌破 9 元 / 公斤,接近 2018 年非洲猪瘟时期的低位。
(三)中小散户加速出清
养殖端成本与售价倒挂,中小散户每出栏 1 只鸡亏损 1-2 元。6 月补栏量同比下降 15%,部分地区 “空棚率” 达到 20%。而大型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勉强维持微利,圣农发展、益生股份等通过淘汰低效产能,将亏损面控制在 5% 以内,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三、黄羽肉鸡:传统优势市场的 “坍塌式下跌”
(一)价格崩盘击穿心理防线
黄羽肉鸡 6 月均价为 13.40 元 / 公斤,较 2024 年同期暴跌 18.9%,较 2023 年高点跌幅达 35%。广东三黄鸡、广西麻鸡等主销品种价格腰斩,部分产区活鸡售价跌破 12 元 / 公斤,而养殖成本普遍在 14 元 / 公斤以上,养殖户每销售 1 公斤亏损近 2 元,亏损面扩大至 26.5%。
(二)产能释放与需求错配的 “双重绞杀”
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同比增长 11%,在产存栏增长 4.5%,商品代鸡苗销量增长 8.4%,但终端消费却陷入困境。家庭消费因猪肉低价而被分流,团膳订单因学校放假减少 30%,6 月集贸市场交易量同比下降 22%,价格连续 22 周无反弹,创下最长下跌周期纪录。
(三)龙头企业的 “止血之战”
温氏、立华等龙头企业出栏量同比增长 10%,但销售均价跌幅超过 20%,被迫缩减产能。温氏 6 月肉鸡销量环比下降 4.6%,立华关闭 3 个低效养殖场。行业从快速扩张转向收缩调整,部分企业将目光投向冰鲜鸡、预制菜等高溢价领域,试图弥补活鸡业务的亏损。
四、深层矛盾:产能泡沫与消费降级的正面碰撞(一)产能调控 “慢半拍” 的代价
2023 年行业盈利时,白羽肉鸡父母代存栏增速达到 20%,黄羽肉鸡扩产超过 15%,导致 2025 年产能集中释放。农业农村部于 6 月启动 “能繁母猪 + 种鸡” 双调控,要求压减低效产能,但政策传导至市场需要 3-6 个月,短期内供应过剩的局面难以得到缓解。
(二)消费降级下的 “蛋白替代” 效应
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6 月均价 14.28 元 / 公斤),导致牛肉、禽肉等替代性消费减少。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禽肉消费占比降至 18%,为近五年最低,而猪肉消费占比回升至 62%。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猪肉,使得鸡肉的性价比优势不再明显。
(三)成本端的 “隐性杀手”
尽管玉米、豆粕价格同比下跌 5%-8%,但人工、动保、运输成本上涨 12%,抵消了原料降价带来的红利。黄羽肉鸡养殖成本较 2024 年上涨 0.8 元 / 公斤,而售价却下跌 2.5 元 / 公斤,成本与售价的 “剪刀差” 扩大至 1.7 元 / 公斤,成为压垮养殖户的关键因素。
五、后市展望:产能出清期的 “生存法则”
(一)白羽肉鸡:7 月或现 “技术性反弹”
7 月中下旬,由于高温导致补栏减少,叠加开学季备货需求,毛鸡价格有望反弹至 7.5-8 元 / 公斤。但由于冻品库存居高不下(75%),涨幅将受到限制,全年均价难以超过 8 元 / 公斤。行业将进入 “微利 - 亏损” 循环,预计 2025 年白羽肉鸡企业利润率降至 3% 以下。
(二)黄羽肉鸡:四季度或迎 “至暗时刻”
7-9 月出栏量预计超过 3 亿只 / 月,而需求受高温、开学等因素影响持续疲软,价格可能跌破 13 元 / 公斤,创下近五年新低。中小散户将加速退出市场,龙头企业亏损进一步扩大,行业可能出现 “破产式重组”,2025 年黄羽肉鸡存栏量有望压减 10%。
(三)破局关键:从 “量增” 到 “质升”
白羽肉鸡:应加速淘汰低效种鸡,大力发展鸡胸肉深加工,如即食鸡胸肉、宠物食品等,以提升产品附加值。
黄羽肉鸡:需深耕冰鲜鸡、高端礼品鸡市场,通过 “品种 + 地域” 的差异化策略,如广东杏花鸡、江西三黄鸡等,构建市场竞争壁垒。
政策期待:呼吁相关部门启动鸡肉收储机制,发放养殖补贴,并引导加工企业扩大冻品采购,以缓解市场恐慌情绪。
结语:在洗牌中寻找新平衡
2025 年上半年的肉鸡产业,是前期 “规模崇拜” 的集中体现。当产能泡沫遭遇消费寒冬,只有具备成本控制能力、市场预判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周期中生存下来。对于养殖户而言,盲目扩产已不可取,精细化管理和紧跟市场需求才是生存之道;对于消费者来说,鸡肉价格的低位或许是短期利好,但产业的健康发展,终究离不开供需两端的良性互动。 (数据支持:Mysteel、中国畜牧业协会、上市公司财报)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