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商大会现 “神秘掌门人”:周连奎携 30 年发展成果亮相
在 8 月 19 日举行的第二届临商大会上,金锣集团董事长周连奎罕有地公开出席,并以 “扎根沂蒙三十年,重构全球大健康生态” 为主题,分享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的领导者,周连奎此前甚少处于公众视野之中。此次发言,不仅披露了集团作为 “隐形冠军” 的实力 —— 年产销超 300 亿元,拥有亚洲最大单体冷鲜肉加工车间(日屠宰量超 10 万头),在山东生猪屠宰量居首(全国排名第三),还发布了震动行业的 “2030 战略”:计划在 6 年内,实现营收突破 600 亿元,利润达到 50 亿元,从 “猪肉大王” 转型为 “全球大健康生态领航者”。
二、从 “肉联厂小作坊” 到 “全产业链帝国”:金锣的三次战略进阶
(一)1.0 时代:屠宰加工奠定基础(1993-2000 年)
周连奎接手濒临倒闭的乡办冷藏厂后,于 1993 年组建山东金锣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公司引进日本火腿肠生产线,创造了 “一根肠闯天下” 的行业佳绩。2000 年,金锣率先引入 “冷链生产 - 冷链配送 - 冷链销售” 模式,建成国内首条万吨级冷鲜肉生产线,打破了双汇、雨润的区域垄断局面,奠定了 “北金锣、南双汇” 的行业格局。
(二)2.0 时代:多元化裂变式扩张(2001-2020 年)
借助中国加入 WTO 的契机,金锣开启 “产业裂变” 进程:
纵向深耕:在山东、内蒙古、云南布局 11 大养殖基地,实现了 “从农场到餐桌” 的全链条管控,生猪自给率达 40%,屠宰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 12%;
横向突破:2002 年成立山松生物,攻克大豆蛋白提取技术,建成亚洲最大非转基因大豆深加工基地,年加工大豆 100 万吨,产品远销 90 个国家,成为肯德基、麦当劳植物蛋白核心供应商;
跨界拓展:2017 年投资 20 亿元建设金锣医院(三级综合医院),2020 年成立环保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 “兰山模式” 污水处理技术服务全国 20 个省市,年处理污水超 10 亿吨。
(三)3.0 时代:大健康生态体系成型(2021 年至今)
目前,金锣已形成 “五大支柱产业” 矩阵:
|
|
|
|
亚洲最大单体冷鲜肉车间(12 万平方米),年屠宰生猪 3200 万头,分割品达 180 种,出口日本、东南亚等 20 国
|
|
|
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年产量 10 万吨,低聚糖、大豆肽等功能性产品占比超 30%
|
|
|
村镇污水处理设备市占率全国第一,“分散式污泥减量技术”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
|
生猪 PSY(每头母猪年供仔猪数)达 28 头,远超行业平均 24 头,饲料转化率 2.6:1
|
|
|
金锣医院年门诊量 50 万人次,肿瘤精准治疗、康复医学科成为区域标杆
|
|
三、2030 战略解析:从 “卖猪肉” 到 “卖健康” 的三大突破点
(一)产品革新:从 “白条肉” 到 “健康解决方案”
周连奎透露,未来将聚焦三大创新方向:
功能性肉制品:针对 Z 世代推出 “健食力” 低脂香肠(脂肪含量降低 30%)、“哈啰伙伴” 儿童营养火腿(添加 DHA),计划到 2025 年,功能性产品营收达到 50 亿元;
植物基产品矩阵:依托山松生物技术,开发 “素肉派” 植物肉香肠、大豆蛋白仿生肉,计划 3 年内占据国内植物肉市场 20% 的份额;
预制菜领域拓展:投资 6 亿元建设临沂预制食品产业基地,年产能 15 万吨,开发梅菜扣肉、四喜丸子等 260 种产品,2025 年营收目标为 20 亿元。
(二)效率革新:以智能化重塑产业竞争力
金锣正在推进 “数字金锣” 计划:
养殖环节:引入 AI 视觉巡检系统,仔猪成活率提升至 96%,养殖成本降至 14 元 / 公斤(行业平均 16 元);
加工环节:亚洲最大冷鲜肉车间实现 “无人化分割”,机器人分拣准确率达 98%,加工损耗率降至 3.5%(行业平均 5%);
供应链环节:搭建 “雪豹数智系统”,库存周转天数从 45 天压缩至 28 天,物流成本占比降至 6%(行业平均 8%)。
(三)生态革新:构建 “健康闭环” 新发展格局
周连奎首次提出 “大健康生态战略”:
上游:在东北建设 80 万亩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基地,在内蒙古打造 “种养加” 循环产业园,实现饲料自给率 70%,碳排放强度降低 20%;
中游:临沂总部规划千亩食品产业园,吸引李锦记、千喜鹤等企业入驻,形成 “原料 - 加工 - 销售” 产业集群;
下游:金锣医院二期工程启动,规划床位 2000 张,与集团肉制品研发中心联动,开发术后康复特医食品,打通 “医疗 - 营养 - 康复” 服务链。
四、行业启示:“沂蒙精神” 与 “全球视野” 的融合
周连奎的发言,反映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三个关键要素:
地域基因与产业深度融合:作为 “沂蒙精神” 的代表性企业,金锣累计解决就业 3 万人,带动临沂及周边 50 万农户增收,以 “企业兴带动家乡兴” 践行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反周期扩张的战略逻辑:2023 年行业亏损期,金锣逆势扩建 2 条智能化分割线,2024 年屠宰业务营收增长 25%,彰显了 “别人过冬我筑巢” 的战略定力;
从 “规模导向” 到 “价值引领”:金锣放弃单纯追求屠宰量的扩张(全国第三),转而在大豆蛋白(毛利率 35%)、医养(毛利率 50%)等高附加值领域重点布局,展现了 “跳出猪肉看健康” 的全局视野。
结语:一位企业家的三十年思考与实践
从 1993 年带领 65 名员工的小型肉联厂,发展到如今产值 300 亿的产业集团,周连奎用 30 年的实践验证了一个理念:真正的企业长期发展,源于对民生需求(守护国民餐桌)的坚守,成于对未来趋势(布局大健康)的洞察。当金锣提出 “2030 年实现 600 亿营收、50 亿利润” 的目标时,其本质是在回应时代的命题 —— 在消费升级与全球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制造业如何突破 “低端锁定”,以产业生态的力量重塑全球竞争力。正如周连奎在会上所说:“金锣的下一个三十年,不是向餐桌提供更多猪肉,而是让每个家庭享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次罕见的公开出席,或许正是这家 “隐形冠军” 向世界发出的转型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