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块行情速览:弱市彰显韧性,分化特征显著
在 2025 年 8 月 8 日的资本市场中,预制菜概念板块于整体下行的市场环境里表现突出。当日,预制菜概念板块逆势上扬,涨幅达 0.52%。在全市场 394 个板块中,其涨幅排名第 82 位,且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3 个百分点 ,凸显出独特的抗跌性与成长潜力。
板块内部个股活跃度较高,在 98 只成分股中,65 只个股实现上涨,占比超六成半;33 只个股下跌,呈现涨跌互现格局。当日板块成交量达 1801.89 万手,成交额为 159.26 亿元,但资金净流入为 -2.60 亿元。这表明尽管个股交投活跃,然而主力资金对板块整体态度谨慎,资金流出状况显示市场在上涨过程中存在分歧,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或暂时离场观望。
(一)龙头股表现:游资炒作与价值标的分化
在当日行情中,正虹科技(000702)走势引人关注。早盘其股价直线拉升至涨停板,最终收涨 10.05%,收盘价为 8.43 元。全天换手率达 29.85%,创下近 3 个月新高,高换手率意味着市场对其关注度极高,筹码短期内快速换手。不过,资金流向数据显示,其资金净流出 6957.59 万元 。这一现象表明,正虹科技股价涨停或更多源于游资爆炒行为。游资凭借资金优势迅速拉高股价,吸引市场跟风盘,随后在高位快速出货,实现快进快出的盈利模式。从公司基本面来看,正虹科技依托 “饲料 + 生猪” 产业链布局预制菜原料端,7 月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38%,显示出养殖端业务增长潜力。然而,2025 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 700 - 900 万元,业绩亏损与股价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背离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投资者需警惕股价过度炒作后的回调风险。
武商集团(000501)作为华中地区商超龙头,在预制菜领域积极布局。8 月 8 日,其股价收涨 9.98%,报 11.68 元,接近涨停板。公司旗下武商超市积极推出年夜饭礼盒和单品预制菜,仅在 2025 年就新增 200 种即烹类产品。依托其庞大的 100 余家门店网络,武商集团在区域市场实现深度渗透,使预制菜能够快速触达消费者。不过,在股价上涨背后,资金流向不容乐观,资金净流出高达 2.44 亿元 。这反映出部分资金在武商集团股价上涨过程中,选择逢高兑现区域零售龙头的估值修复预期。前期市场对武商集团在预制菜领域的布局以及零售业务的复苏寄予较高期望,股价随之上涨,但当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后,部分获利资金开始离场,对股价后续走势带来一定压力。
紫燕食品(603057)则呈现不同景象。当日收涨 3.28%,报 22.35 元,且资金净流入 1950.53 万元,在板块内名列前茅。作为卤味预制菜龙头企业,紫燕食品在 2025 年上半年预制菜营收占比已高达 45%,业务结构不断优化。2025 年新增 200 家门店,门店数量的扩张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中秋礼盒预售超预期,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机构调研显示,其在华东地区的复购率提升至 35%,这表明消费者对紫燕食品的产品认可度不断提高,客户粘性增强。良好的基本面和业绩增长预期使紫燕食品成为少数在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的价值标的,也显示出市场对其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二)行业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凸显
从行业估值角度分析,当前预制菜概念板块的 PE(TTM)为 28.7 倍,低于近 5 年 40% 分位数(35 倍) 。这意味着相较于过去五年,板块当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具备一定估值优势。从 PB(LF)角度来看,板块 PB(LF)为 2.5 倍,处于食品饮料行业底部区间。较低的 PB 倍数表明板块资产价格相对较低,市场对其预期较为保守,同时也意味着潜在上涨空间较大。
国联证券指出,板块市值 / 预制菜营收比值为 15 倍,较 2023 年高点回落 40% 。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板块估值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经历较大幅度调整。随着行业发展,C 端渗透率提升成为板块估值修复的重要动力。当前预制菜在 C 端的渗透率为 18%,而到 2026 年目标是提升至 25% 。若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意味着预制菜产品将更深入渗透到家庭消费场景中,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从而带动相关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长,为板块估值修复提供有力支撑。较低的估值水平和明确的增长预期,使预制菜概念板块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备较高安全边际和投资吸引力。
二、三大核心驱动因素:政策、需求、事件共振
预制菜概念板块的上涨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政策、需求、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形成强大合力,推动该板块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
(一)政策端:标准化进程加速,行业扩容有保障
国家发改委于 8 月 7 日发布的《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对预制菜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该指南明确提出,到 2025 年要建立 50 个预制菜质量安全示范区,这一目标为预制菜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建立示范区,可集中优势资源,从源头把控原料质量,规范生产加工流程,强化质量检测环节,进而树立行业标杆,带动整个行业质量提升。
在推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政策落地方面,政策扶持力度显著。冷链物流对于预制菜品质保持至关重要,从预制菜的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均离不开冷链保障。补贴政策的实施,将降低企业在冷链物流方面的投入成本,鼓励企业加大对冷链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提高冷链物流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确保预制菜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
在税收优惠方面,山东、广东等地走在前列,对预制菜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 120%。这一举措直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幅度达 15%-20%。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使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时,能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不断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预制菜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行业标准的完善是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预制菜包装标识规范》即将实施,该规范对预制菜的包装材质、包装形式、标识内容等均做出明确规定。规范的实施,将使消费者能够更清晰了解预制菜的产品信息,包括原料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食用方法等,增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度。对于龙头企业而言,由于其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品牌建设等方面具有优势,更能适应标准要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
(二)需求端:旺季备货启动,B 端 + C 端双轮驱动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消费观念转变,预制菜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在旺季备货期间,B 端和 C 端市场需求双双爆发,成为推动预制菜概念板块上涨的重要动力。
B 端餐饮降本需求:根据美团数据,2025 年上半年全国餐饮门店数量增长 8%,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然而,在门店数量增加的同时,餐饮企业面临毛利率同比下降 2 个百分点的困境。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以及租金压力,使餐饮企业成本不断攀升。为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连锁餐饮企业纷纷加大对预制菜的采购量。数据显示,连锁餐饮预制菜采购量增长 25%,其中火锅类企业预制菜渗透率高达 60%。预制菜的使用,使火锅企业能够减少后厨对食材的预处理环节,节省人力成本,同时提高食材出成率,有效压缩后厨成本 30%。预制菜的标准化生产也保证了菜品口味的一致性,有利于连锁餐饮企业的品牌扩张和品质管控 。
C 端便捷消费升级:在 C 端市场,预制菜同样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京东超市数据显示,8 月前 7 天预制菜线上销量同比增长 42%,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从消费者年龄分布来看,25-35 岁的消费者占比达 72%,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大多处于事业上升期,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对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有强烈需求。预制菜恰好满足他们的需求,只需简单加热或烹饪,就能快速享受到美味饭菜,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在消费场景方面,“一人食” 和 “周末聚餐” 场景带动即热类预制菜销售额增长 55%。对于单身人士来说,“一人食” 预制菜分量适中,种类丰富,能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且无需繁琐烹饪过程,十分方便。而在周末,人们往往选择与家人或朋友聚餐,即热类预制菜可以快速上桌,丰富餐桌菜品,为聚餐增添更多乐趣。随着中秋佳节临近,预制菜中秋礼盒预售量超过 2024 年同期 30%。中秋作为中国传统团圆节日,人们有购买礼品赠送亲友的习俗,预制菜礼盒不仅包装精美,而且菜品丰富,包含各种传统美食,成为消费者中秋送礼的新选择 。
(三)事件催化:龙头企业产能落地与渠道扩张
预制菜概念板块的上涨,离不开龙头企业在产能落地和渠道扩张方面的积极行动。这些龙头企业凭借自身的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拓展销售渠道,为板块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武商集团:武汉预制菜中央工厂一期投产,标志着武商集团在预制菜领域布局迈出重要一步。该工厂产能达 5 万吨 / 年,具备大规模生产预制菜的能力。依托其庞大的销售网络,武商集团能够将预制菜产品覆盖到湖北 80% 的商超渠道,实现产品快速铺货和市场渗透。2025 年,武商集团目标预制菜营收突破 5 亿元,随着工厂产能释放和市场渠道不断拓展,这一目标有望顺利实现。工厂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预制菜的品质和口感 。
紫燕食品:上海松江二期工厂的投产,为紫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二期工厂新增 3 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预计到 2026 年,预制菜产能将增长 40%,这将进一步满足市场对紫燕食品预制菜产品的需求。紫燕食品计划入驻盒马 X 会员店,拓展高端市场。盒马 X 会员店作为高端会员制商超,拥有一批高消费能力和高品质追求的客户群体。紫燕食品入驻盒马 X 会员店,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还能借助盒马 X 会员店的平台,接触到更多高端客户,实现产品差异化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煌上煌(002695):煌上煌积极推出新产品,“麻辣小龙虾预制包”“酱牛肉即食装” 等预制菜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依托其庞大的 7000 家门店网络,煌上煌能够将预制菜产品快速铺向全国市场,实现产品快速销售和市场覆盖。2025 年 7 月,预制菜营收同比增长 28%,这一成绩得益于煌上煌在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方面的努力。煌上煌还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举办各类促销活动、与电商平台合作等方式,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
三、资金动向解析:主力撤离与散户接盘的背离
(一)主力资金净流出 2.60 亿元,机构分歧加剧
在 2025 年 8 月 8 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上涨的背后,主力资金流向呈现复杂态势。Wind 数据显示,当日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达 2.60 亿元,表明主力资金对板块态度谨慎,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减持或离场。
进一步分析板块内个股资金流向,在 98 只成分股中,仅有 22 只个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多达 46 只个股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情况,呈现 “少数标的吸金、多数标的失血” 的特征。
正虹科技、武商集团等热门股成为主力资金流出重灾区。正虹科技资金净流出 6957.59 万元,武商集团资金净流出高达 2.44 亿元,这两只热门股净流出合计超过 3 亿元 。正虹科技股价虽涨停,但业绩亏损的基本面使其估值缺乏业绩支撑,主力资金流出或许是对其高估值风险的规避。而武商集团,尽管在预制菜业务上积极布局且当天股价大幅上涨,但部分主力资金可能认为其股价已充分反映当前利好预期,选择获利了结,这也反映出市场对高估值标的风险偏好下降 。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紫燕食品、煌上煌等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标的获得主力资金青睐。紫燕食品资金净流入 1950.53 万元,煌上煌资金净流入 2824.14 万元 。紫燕食品凭借在卤味预制菜领域的龙头地位、不断优化的业务结构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其业绩增长具有较高确定性。煌上煌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预制菜业务营收增长显著,业绩表现亮眼。这表明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机构资金更加注重个股的基本面和业绩确定性,投资风格趋于稳健 。
这种主力资金流向的分化,反映出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较大分歧。一部分机构看好预制菜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选择布局业绩稳定增长的龙头企业;而另一部分机构则对当前板块的高估值和市场不确定性表示担忧,选择减持或离场,以规避潜在风险 。
(二)散户投资者热情高涨,换手率创阶段新高
与主力资金的谨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散户投资者对预制菜概念板块表现出极高热情。
当日板块平均换手率达 3.89%,远高于食品饮料行业 2.5% 的均值 ,显示出市场交投异常活跃。其中,正虹科技换手率高达 29.85%,武商集团换手率也达 4.11%,均达到投机过热的阈值。如此高的换手率表明,散户投资者在短期内频繁买卖这些个股,市场投机氛围浓厚。
从东方财富网股吧的讨论情况来看,板块热度也可见一斑。讨论量环比增长 50%,“中秋预制菜囤货”“国庆聚餐概念股” 等成为高频关键词。这反映出散户投资者对预制菜概念的关注度极高,且受节日因素影响,他们对预制菜相关个股的投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很多散户投资者认为,随着中秋、国庆等节日临近,预制菜的市场需求将会大幅增加,相关企业的业绩也将随之提升,从而推动股价上涨,因此纷纷跟风追涨 。
散户投资者的热情高涨,一方面受市场热点影响,预制菜概念在近期受政策、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推动,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另一方面,散户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往往受情绪和短期利益影响,缺乏对企业基本面和市场风险的深入分析。在市场上涨过程中,他们容易被乐观情绪左右,盲目跟风追涨,而忽视潜在风险 。然而,散户投资者的热情能否持续支撑板块上涨,以及这种投机行为是否会引发市场大幅波动,均值得密切关注。
四、风险提示与后市展望:短期博弈 VS 中期成长
(一)短期风险:情绪驱动下的获利回吐压力
尽管预制菜概念板块在 8 月 8 日表现出一定上涨态势,但短期来看,板块内存在诸多风险因素,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态度。
正虹科技、武商集团等游资爆炒的标的,当日换手率均超过 25%,处于高位。回顾历史数据,当个股换手率超过 25% 时,在接下来 3 个交易日内出现调整的概率高达 70% 。这是因为高换手率往往意味着短期内市场情绪过热,大量资金涌入推高股价,但这种上涨缺乏基本面的坚实支撑,一旦市场情绪发生转变,资金迅速撤离,股价就会面临大幅回调风险。对于短线投资者而言,在参与这类高换手率个股时,应设置好止损位,建议将止损位设定在 10% 左右。当股价下跌达到止损位时,果断卖出,以避免进一步损失 。
从资金流向与股价走势的关系来看,板块资金净流入为负,但股价却上涨,这种量价背离现象值得警惕。资金净流入为负表明主力资金在流出,而股价上涨可能是由于散户投资者的热情买入推动。这可能反映出 “散户接盘 + 主力出货” 的市场情况,主力资金利用散户的跟风热情,在高位逐步减持股票,将筹码转移给散户。一旦市场整体环境发生变化,例如指数出现回调,这类缺乏主力资金支撑的个股很容易出现补跌行情,跌幅可能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
(二)中期逻辑:渗透率提升与龙头集中化机遇
从中期视角审视,机构普遍对预制菜概念板块在四季度的市场表现持乐观预期,其背后存在着坚实的逻辑基础。
随着 9 月开学季的来临,学校食堂对于预制菜的采购需求将显著增长。学校食堂作为团餐领域的关键构成部分,对食材有着大量且稳定的需求,而预制菜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以及便捷配送服务能够有效契合学校食堂的需求特性。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家庭聚餐、外出就餐等社交饮食活动增多,预制菜在家庭消费场景以及餐饮企业运营中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预计预制菜终端需求环比增幅可达 20%,B 端餐饮企业为有效应对节日期间的需求高峰,其备货量将达到年内最大值。
紫燕食品、煌上煌等行业龙头企业在 2025 年将加快产能扩张步伐,产能增幅预计超过 30%。产能的提升能够使企业更为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并借助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成本优势的进一步扩大将推动企业毛利率提升 2 - 3 个百分点,进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以紫燕食品为例,其新投产的工厂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强的优势。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即将颁布实施,将对预制菜行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全流程环节进行规范,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这一举措将致使部分不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被市场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从当前的 15% 提升至 2026 年的 25%。头部企业凭借其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能力、资金实力以及渠道布局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标准要求,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投资策略:聚焦 “渠道 + 产能” 双优标的
基于对预制菜概念板块短期风险与中期机遇的深入分析,投资者可制定差异化的投资策略。
短期博弈:紫燕食品凭借其广泛覆盖的门店网络这一渠道优势,能够快速将产品交付至消费者手中。且当日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彰显出市场资金对其价值的认可。煌上煌作为区域龙头企业,在中秋礼盒销售方面具有较大的业绩弹性,中秋期间礼盒销售有望有力带动业绩增长。投资者可密切关注这两只个股,在股价出现调整时适时低吸,目标是获取 10% 的短期溢价收益。当紫燕食品股价回调至一定支撑位时,若成交量萎缩,表明抛压减轻,可考虑买入;当股价上涨达到目标价位时,应及时卖出以实现获利。
中线布局:武商集团作为区域预制菜龙头企业,依托其庞大的商超网络,在预制菜销售领域具备独特优势。同时,国企改革预期有望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中百集团积极推进中央厨房产能扩张,产能的提升将为其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社区团购渠道方面,中百集团也积极布局,通过与社区团购平台开展合作,拓展销售渠道,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投资者可长期持有这两只个股,持有至三季报披露,博弈业绩超预期所带来的股价上涨收益。在持有过程中,需密切关注企业的业务发展动态、财务报表等关键信息,若企业业绩符合或超出预期,可继续持有;若业绩不及预期,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审慎决定是否卖出。
结语:在分化中寻找真成长
8 月 8 日的板块上涨,本质上是由 “旺季预期 + 政策利好” 驱动的估值修复过程,但资金面的背离现象提示了短期波动风险。预制菜行业正从 “概念炒作” 阶段迈向 “业绩兑现阶段”,投资者应淡化短期情绪博弈,聚焦具备真实渠道优势、产能扩张计划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的龙头企业,耐心等待行业渗透率突破 20% 的关键拐点。(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食品安全事件、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