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进出口分析 → 文章内容

欧美日禽流感失控!中国禽肉出口迎十年一遇黄金期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4 14:26:23 关注:55 评论: 我要投稿

  一、全球禽流感 “震中” 转移,欧美日深陷产能危机

  (一)欧洲:史上最严疫情绞杀禽业产能
  2025 年秋冬之际,欧洲正面临近十年最为严峻的禽流感挑战。德国、法国、荷兰等家禽养殖重点区域,疫情呈现 “爆发式” 增长态势。德国 10 月家禽疫情暴发次数相较 9 月激增 8 倍,超 200 万只禽类被扑杀;荷兰单月两次实施大规模扑杀行动,累计处理近 23 万只染疫家禽;法国将疫情风险级别上调至 “高级”,全国 4700 万只家禽被限制户外活动。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9 月欧洲家禽疫情病例数突破 6 万例,远超往年同期水平,直接致使欧盟禽肉产量预计减少 12%。更为严峻的是,野鸟传播链持续扩散,德国勃兰登堡州出现史上最大规模野鸟疫情,超 1000 只珍稀鹤类死亡,进一步加剧了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传播。
  (二)日本:连续 6 季疫情叠加流感,本土供应缺口达 20 万吨

  日本禽流感已进入 “历史性高发周期”。2025 年 1 月单月扑杀禽类 540 万只,创下单月扑杀量新高。截至 1 月底,日本 2024 财年已报告 43 起禽流感疫情,仅次于 2022 年历史峰值。与此同时,流感疫情导致超 950 万人感染,造成医院床位紧张、药品短缺,进一步冲击禽肉消费与生产。日本农林水产省表示,若疫情持续至春季,本土禽肉供应缺口将扩大至 20 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 15%,届时将不得不加速海外采购。
  二、中国禽肉 “逆势突围”,出口数据屡破纪录

  (一)日港市场 “量价齐升”,新兴市场爆发式增长

  依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 年 1-10 月中国鸡肉出口量达 61.38 万吨,同比激增 37.7%,其中 10 月单月出口 7.08 万吨,创历史新高。日本和中国香港市场贡献显著,近半壁江山来自这两地:10 月对日本出口 1.61 万吨(占比 22.7%),对香港出口 1.57 万吨(占比 22.1%),两大市场需求合计增长 28%。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市场成功突破技术壁垒,实现零的突破 —— 山东烟台天华食品首次向西班牙出口 19 吨冷冻熟鸡肉,英国订单也同步落地,标志着中国禽肉正式打入欧盟高端市场。
  (二)进口国 “解封潮” 与关税红利双重加持

  尽管国际禽流感导致部分国家实施进口限制,但 2025 年我国迎来 8 个国家或地区解除进口禁令,包括哈萨克斯坦、西班牙、法国等,为后续进口替代开辟了空间。欧盟自 2019 年开放的 1.16 万吨禽肉关税配额持续释放红利,山东等地对欧盟出口鸭肉制品关税成本降低 5000 万元,推动对欧出口额增长 25%。海关数据显示,10 月我国冻鸡爪进口量同比减少 12.89%,国产爪类产品趁势填补市场空缺,价格底部支撑强劲。
  三、三大核心优势筑牢 “出海” 护城河
  (一)全链条防疫体系:从源头切断病毒传播
  我国禽肉产业已构建起 “养殖 - 加工 - 出口” 全链条防疫屏障。湛江海关实施 “一场一策” 检疫监管,2025 年 1-4 月湛江禽肉出口量同比激增 101.2%,其关键在于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追踪禽群健康状况,禽流感抗体合格率保持在 98% 以上,远高于国际通行的 85% 标准。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建立 “种源净化 - 过程消杀 - 终端检测” 三重防线,其研发的 “温芯 2 号” 猪基因育种芯片,可精准解码种猪抗病能力,从源头降低疫病风险,相关技术已通过日本 “肯定列表制度” 认证。
  (二)产能韧性 + 成本优势:全球订单 “收割机”
  相较于欧美国家因疫情导致的产能波动,我国禽肉产业展现出强大的稳定性。2025 年白羽肉鸡出栏量预计达 55 亿只,同比增长 5%,配合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的本地化采购,生产成本较美国低 10%-15%。山东凤祥、广东温氏等龙头企业通过 “公司 + 农户” 模式优化产能布局,能够快速响应国际市场订单。例如,聊城禽肉出口在 2025 年 1-5 月同比增长 30.8%,即便在日本禽流感最严峻的 11 月,依然保持每周 3 批次的稳定供货,成为三菱、永旺等日企的 “战略储备供应商”。
  (三)技术突破破解 “高端市场” 壁垒
  针对欧盟药残检测、日本 “肯定列表制度” 等严苛标准,我国企业展开技术攻坚:
  育种技术:中芯种业研发的 “华系白羽肉鸡” 品种,料肉比低至 1.65,抗病性较进口品种提升 20%,已进入欧盟有机认证公示阶段;加工工艺:烟台荣华食品引进德国液氮速冻技术,将鸡胸肉解冻失水率控制在 3% 以内,达到欧盟 “生食级” 标准;冷链物流:顺丰国际开通 “深圳 - 大阪” 禽肉专用冷链通道,48 小时直达,损耗率降至 0.5%,成本较海运降低 40%。
  四、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增长空间在哪?
  (一)短期风险:贸易壁垒与汇率波动
  尽管当前出口形势良好,但欧盟拟于 2026 年实施的 “碳边境税”(CBAM)已将禽肉产品纳入范围,要求出口企业提供碳足迹认证。这意味着中国禽肉出口企业需投入额外资金用于碳减排技术改造、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增加了运营成本与技术难度。有研究机构预测,若该政策全面实施,中国禽肉对欧盟出口成本可能增加 15%-20%,部分小型企业甚至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风险。此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出口利润,部分企业已通过远期结汇锁定汇率风险。2025 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3.5%,导致部分出口企业利润缩水 8%,但通过远期结汇操作,部分企业成功稳定利润,规避了汇率风险。
  (二)长期机遇:全球供应链重构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2025 年全球禽肉缺口将达 120 万吨,中国有望承接其中 30% 的订单。随着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冷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爆发。2025 年 1-10 月,我国对沙特、越南出口分别增长 45%、38%,成为新的增长极。国内企业也在加速海外布局:新希望在越南投资建设的现代化禽肉加工厂于 2025 年 7 月投产,产能达 10 万吨 / 年,直接辐射东南亚市场;圣农发展计划在沙特建设年出栏 5000 万只的肉鸡养殖基地,进一步深化与中东市场的合作,打造 “从农场到餐桌” 的全链条供应体系 。
  结语:从 “养殖大国” 到 “食品强国” 的关键一跃

  当欧美日深陷禽流感困境之时,中国禽肉凭借防疫硬实力、产能稳定性和技术突破,正在改写全球肉类贸易格局。这不仅是一次周期红利下的出口增长,更是我国从 “初级加工” 迈向 “价值输出” 的重要里程碑 —— 从满足海外基础蛋白需求,到攻克高端市场技术壁垒,中国禽肉正在书写农业全球化的崭新篇章。对于从业者而言,把握产能布局、强化技术研发、深耕细分市场,将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的关键;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产高品质禽肉” 将成为国际市场的信任标识。这场禽流感催生的全球供应链重构,正为中国农业食品产业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全新大门。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欧美日禽流感肆虐下的中国禽肉出口突围:凤祥、春雪、圣农如何抢占全球先机?2025/11/4 12:00:59
香港食安中心:德国、法国、波兰和韩国部分地区禽肉及禽类产品暂停进口2025/11/4 10:15:50
欧美日禽流感肆虐下的中国禽肉出口突围:凤祥、春雪、圣农如何抢占全球先机?2025/11/4 10:00:59
香港食安中心:法国和丹麦部分地区禽肉及禽类产品暂停进口2025/11/3 10:41:31
江苏省:10月份第3周禽肉平均批发价环比下跌0.6%2025/11/1 19:07:53
香港食安中心:匈牙利、英国和法国部分地区禽肉及禽类产品暂停进口2025/10/31 11:25:18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