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频道
合作组织  人力资源  它山之石  会议展览  肉类加工  
当前位置:首页人力资源行业专家 → 文章内容

对话 | 金融强农之路,农村中小银行怎么走?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3/2/24 9:20:57 关注:121 评论: 我要投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涉农金融是建设农业强国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部署,要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趋向多元化,对农村金融供给提出新要求。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涉农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正在不断以创新发挥金融“活水”作用。目前农村金融是否仍存在贷款难、贷款贵问题?金融供应链怎样与农业产业链更好结合?农村中小银行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本期对话邀请来自四川、安徽、河北的农商行负责人,共同探讨涉农金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总策划|何兰生
  监制|江 娜
  施 维
  李竟涵
  编辑|刘知宜
  胡 聪
  出品|农民日报社
  对话嘉宾
  廖显江
  四川省雅安市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关存浩
  安徽省宿州市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谷慧钧
  河北省张北县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知宜
  01 农村中小银行实力相对于大银行较弱,因此为农业产业链服务时,更需要关注的是产业链前端和后端。同时还要将金融业务“再下沉”,下沉到村庄,下沉到农户家中

  Q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金融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在此背景下推进金融强农,应以什么为主要抓手?
  安徽宿州·关存浩:农业强国建设与金融的支持密不可分。多年来我国建立了农村金融支农强农的强健体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作为主力,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尤其是涉农金融机构的抓手应当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首先是要将服务的硬件重新布局,自动取款机、助农取款点这些硬件的布设必须满足现在农村的实际需求,让农民不出一公里就能取到钱,享受到金融最基本的服务。
  其次,还要增加农村客户经理的数量,让每一个客户经理能相对服务更多农业经济主体,这样服务的质效才能真正提高。
  同时,在资金支持的力度上,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还要再进一步提高,我们说要把金融的活水滴灌到广袤农村土地上,这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话,农村每一寸土地、每一户农户都要有金融来支持其发展,金融才能真正助力建设农业强国。
  河北张北·谷慧钧:金融服务在农业强国中扮演着“钱袋子”的角色,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农牧种植户的转型成长提供资金支持。尤其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农业克服了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疫情等多重挑战,农村金融领域也扛住了肩上的责任,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的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化解种种风险。当前建设农业强国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国家部署,持续加大涉农金融供给,倾斜资源配置。
  当下,涉农金融的发展要配合好农业强国步伐,需要以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为抓手,这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非常需要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涉农金融领域也需要以科技手段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推进数字化转型。
  Q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投入也不断升级,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在政策与市场上面临哪些新变化?金融供应链怎样做到与农业产业链更好结合?
  河北张北·谷慧钧:近年来,县域多家银行下沉乡村,一方面是响应国家政策,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红利市场。
  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明显能感受到政策的支持在不断强调普惠金融、优化营商环境,市场方面也迎来机遇期。接下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满足更趋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就需要不断丰富信贷产品种类。举例来说,我们的一些特色贷款项目如“甜菜贷”“惠农贷”“薯业贷”,一听名称就能明白这些贷款面向的是哪一客户群和产业项目,从中也体现出涉农金融产品细化、精确化程度的加深,更多低成本金融资源在向乡村倾斜。下一步,要做好扶持重点群体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乡村大学生等各类群体创新专属信贷产品,以个性化、综合化、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有效满足不断变化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安徽宿州·关存浩:政策对于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加深,尤其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这是宏观上好的趋势,但对于农村中小规模银行来说,也带来了直面大型银行业务“挤压”的挑战。尤其在市场融资需求收缩的背景下,中小银行面临的压力更大,也更需要主动出击实现突围。大型银行在利率上占优势,科技技术水平也更领先,农商银行要与之进行业务上的有效竞争,共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就必须将自身的金融业务“再下沉”,假如说我们原来的目标是将业务从县域下沉到乡镇,那么现在就要下沉到村庄,下沉到农户家中。
  作为农商银行来说,本身实力相对于大银行较弱,因此我们为农业产业链服务时,更需要关注的是产业链前端和后端。例如,安徽宿州的符离集烧鸡闻名全国,是本地的核心产业之一,农商行就为产业链前端的养殖户和后端的销售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打好“配合仗”,照顾到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在辖区内形成各产业链的金融服务链条。
  四川雅安·廖显江:政策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上升到法律层面,要求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和业务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服务。二是《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首次建立一揽子、常态化的考核体系,系统性评价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这表明国家对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要求更加全面、更加精准。
  而就市场的变化而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了新的金融需求方向,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快速发展,需要我们根据需求主体分层提供相应金融服务。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需要金融机构从传统营销模式向现代科技营销模式转化,进一步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经营和消费金融服务支持。
  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需求趋向多元的现状下,金融供应链和与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必须要推进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农户以及上下游经营主体等紧密联结。
  为此,首先要加强金融机构与同业的合作,凝聚金融领域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合力,搭建政银立体式、全方位、系统性合作,支持乡村振兴,用好用足农村普惠金融领域差异化政策,与农业担保、农业保险合作。
  其次,金融支持要注入农业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支持它们发挥龙头作用,助力下游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及资产获取金融支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N”信贷模式,这样可以增强产业链各主体的交易黏性和信用韧性。此外,还要重视科技的赋能作用,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原本零散孤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连成整体,提供兼顾综合性和差异化的新金融服务,以帮助生产端、销售端与消费端无缝对接。
  02 农村地区“贷款难”“贷款贵”,表面上是缺资金,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下一步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如何有效防控和缓释农业风险

Q
  主持人:过去我们常说“贷款难”“贷款贵”是农村金融的难点与堵点,现在这一状况是否得到改善,还存在哪些堵点问题亟待解决?
  四川雅安·廖显江:农村地区“贷款难”“贷款贵”,表面上是缺资金,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这是一个需要双向取信实现供需匹配的系统性工作。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与满意度,特别是要让农村地区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银保监会明确要求各家银行单列涉农和普惠型涉农信贷计划,努力实现同口径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10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3.66%,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1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上,“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改善已经取得极大成效。
  目前,农户和涉农主体抵质押物欠缺、农业风险大、资产登记信息不完善以及金融消费意识欠缺等问题仍然长期存在,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协同联动,整体性、系统性地解决这些难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全面掌握和有效采信农户、涉农主体的实质性资产投入,给予适当的信用贷款额度,积极引导农户和涉农主体在主动消费金融产品等方面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河北张北·谷慧钧:“贷款难”“贷款贵”的声音一直伴随着我的工作历程,今年是我从事银行工作第34个年头了,这个现象仍然是制约农村和农业产业发展的短板和难点,也是一个市场普遍现象。当然,也侧面反映出不少行业问题,比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还存在“效率不高”“力度不够”的问题。
  针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也正在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方式方法。今年,我行刚刚印发了一套对于涉农信贷业务权限下放的管理办法,旨在给基层网点下放放贷金融权限,让乡村客户经理们更及时有效地为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毕竟他们深入基层,更了解当地人民的贷款需求。此外,“力度不够”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有效信贷的需求不足,如成熟的产品项目少、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难做实,经营主体可抵押物少或抵押物不符合标准等,也是制约银行对农业有效贷款投放的原因。
  安徽宿州·关存浩:刚才也谈到,受国家政策的引导,大中小型银行在涉农业务方面的服务不断下沉,加之近些年普惠金融迅速发展,我们过去常说的涉农“贷款难”与“贷款贵”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缓解,目前尚存的一些“难贷款”现象,实际主要是取决于客户的信用条件和产业发展状况等条件限制。当前涉农金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农业生产风险上的缓释问题,传统农业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收益受自然因素和市场行情波动等影响比较大,这样的风险是很难避免的。下一步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如何有效防控和缓释农业风险这一问题。
  Q
  主持人:农村金融需求市场面向的细分领域十分复杂,农村金融服务应如何做好“量身定制”,开拓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四川雅安·廖显江:农村金融服务“量身定制”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合理分担风险的银担合作机制,优化政府支持、正向激励的资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二是要充分发挥以村社干部、致富带头人、企业主为主体的金融服务联络员、乡村振兴金融专员作用,配合机构网点开展授信工作,全面、准确地收集经济信用信息和贷款。三是要发挥金融科技作用,推进“零接触无感授信”这类便捷服务,整合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政府+金融”的互联网功能,打造无障碍扫码示范乡镇,全面提高农村普惠金融与数字化服务能力。
  03 对于农商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带来的赋能,能够有效提升边际收益,降低服务成本和门槛的同时,提升服务效率。以大数据和技术创新手段进行信息上的精准匹配和升级,可以有效避免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高成本、高门槛等问题

  Q
  主持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应当如何发挥合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安徽宿州·关存浩:其实立足农业农村农民的角度,农村金融的小微贷应当是最主要的业务方面。在金融领域聚力聚焦三农、发展普惠的大趋势下,我认为不同体量的银行主体在金融助农方面要打“配合仗”,而不能一味地在同一业务领域中竞争。对于各类银行来说,首先要找准自身定位,比如农业发展银行侧重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等大的金融项目,中小农业银行则可以侧重产业链两端。这对于每个金融机构来说都是良性发展,假使在同一定位上进行低利率竞争,表面上看利率一降再降,农户贷款成本变低了,实际长期来看农业银行得不到良性发展,最终降低的会是整体的服务水平。
  四川雅安·廖显江:就我的观察来看,目前有两种金融机构合作模式是比较值得参考的。其一是“政银担”合作模式,由国家自上而下设立,由政府扶持或直接出资的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并通过合理安排农担公司、政府和银行的风险分担比例,将信贷风险从银行部分转移,分散到担保公司,以分散农业信贷风险,从而更好地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其二是“银团贷款”的合作模式,面对贷款项目超过单个机构单户单笔单款限额的,可以通过发动农信系统内、市内行社,综合开展调查审查,组团发放贷款,聚力提高支持各级重点项目的能力。
  Q
  主持人:这些年来,农村金融在各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资源、资本、土地、人力、科技和制度等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在您的从业经验中,看到过哪些值得推广与借鉴的创新案例?
  四川雅安·廖显江:推进金融入村,打通“最后一公里”。一方面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联动组织作用,比如通过基层银行机构和基层党组织联动,完善用户信用评级、贷款发放管理,实现资源和优势的整合。另一方面需要与政府联动,比如“政府+金融”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模式,即银行机构依托基层的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在村一级建设金融服务站。
  如此,服务站在提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同时,也可以在这里为村民提供如查询、转账、缴费、小额取现和贷款受理等金融服务事项。这两种模式在雅安农商银行的推进探索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先后得到省、市两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肯定认可。
  此外,在欠发达和农村人口较多的地区,还可以参考农户联保贷款这样的产品模式,通过联保小组成员间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实现联保增信,有效解决小额信用贷款不能有效满足农户资金需求和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问题。
  Q
  主持人:数字金融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带来了降本增效、科学风控等积极作用,数字金融服务三农,优势在哪?下一步应如何发展?
  安徽宿州·关存浩:数字金融可以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服务成本、触达更多农村客户,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无抵押品问题。但就农村金融而言,在农村寻求金融服务的对象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些客户群体对智能平台和线上服务的要求是很高的,而金融市场上类似于其他的线上金融产品已经非常多了,这就促使我们农村中小银行必须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科技大数据来赋能涉农信贷产品的创新和提升,把服务从网点转移到移动终端上。
  从我们自身来说,虽然相比起大银行,我们在大数据和科技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开发空间,但对于数字金融结合入户服务的应用也正在全面升级。以我行开发的“金农农e贷”产品为例,农户在网点开卡后,只要用手机银行App,就可以操作申请贷款流程,客户经理会直接到农户家中进行面谈面签。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是基于我们目前农村中小银行还没有做到完全的大数据覆盖,只能用目前已有的大数据完成征信查询这些环节。另一方面,能够在线下服务到农户家中,面对面了解需求,在这样的交流中,客户经理和联络员也更能掌握新型经营主体的想法和需求。
  河北张北·谷慧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实现服务对象下沉,更好满足乡镇小微企业和个人分散化、小额的资金需求,还可以突破金融服务的空间限制,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信贷便利,更有助于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具有均衡、普惠的特征,教育、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将极大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的获得感。数字普惠金融以“金融+科技”赋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运用互联网平台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更加普惠,稳步提高服务和保障水平,形成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良好机制,让农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便捷公共服务。下一步要深化打造数字赋能经营场景,基于数据资产的营销和风控模式,提升精准获得客户能力。
  四川雅安·廖显江:对于农商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带来的赋能,能够有效提升边际收益,降低服务成本和门槛的同时,提升了我们自身的服务效率。“融资难”“融资贵”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信息不对称,以大数据和技术创新手段进行信息上的精准匹配和升级,可以有效避免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高成本、高门槛等问题。
  农信推进数字金融服务三农的优势主要在于省联社信息科技平台的系统优势和三农客户群体基数庞大的市场优势。下一步,农信社、农商行等农村金融机构要实现金融科技布局和数字化转型,需要加快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并建立服务农村、服务本地的信用信息平台,完善涉农主体的真实信息数据库。同时还要重视IT基础构建、数据治理和生物识别、云技术应用这些新兴技术手段的运用,让金融服务能够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形成更立体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能够做到使农户日常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社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对不起,该处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