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频道
合作组织  人力资源  它山之石  会议展览  肉类加工  
当前位置:首页人力资源行业专家 → 文章内容

任正非:变革只有8%的成功率,一定要让业务表现最好的人去推动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3/11/24 10:05:32 关注:241 评论: 我要投稿

  01
  一定要让业务上表现最好的人去推动变革
  如何去变革?首先,一定是领导者的决心;二是企业架构的方法,通过流程架构去管控,三是需要有价值主张、业务模式和IT技术的支撑。
  真的要实现,还是有很多困惑和挑战的,我们到底怎么变革?依靠顾问?好像很多企业也请了很多顾问,效果也不太好。那么多问题要解决,到底从哪解决?从哪找切入点?什么样人参加评估?现在很多企业因为觉得一个萝卜一个坑,觉得很多人抽不出身,所以变革的都是那些表现不好的。让表现不好的去构建你的未来,你觉得这个合适吗?不合适。所以华为的变革,任老板说,一定要在业务表现最好的那波人去变革。比如说华为IPD的变革,我当时当研发总裁,就是华为这边的组长,所有的组员全部是总监以上的干部,总监以下的一个都不要。那我们很多企业家说这个就完蛋了,但是也没完蛋。只有这些人才能去构建你的未来,你千万不要用业务表现不好的,闲的人,正好他没啥事干,那就来变革吧,不能这样做。变革阻力怎么消除等等问题,我们要搞清楚。
  变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能会列出很多原因,我们的项目计划、项目方案、没有资源,这些都是技术问题。其实真正对变革成败产生重大影响是人的问题。美国有一个调研,82%变革失败的原因是员工不屈不挠的抵制和不充分的领导。
  所以在企业变革管理,到底应该要关注什么?有本书《重整变革》大家可以去看看,说变革管理是整个重整里面最难的一点,如果人们的心里拒绝变革,任何流程改革、技术改革都很难。变革从业务上来说,现在一个业务模式,未来是那个业务模式,我们要从业务模式转换到未来的业务模式,这里面要解决流程问题、IT问题、数据问题。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与人相关的问题。所以我们真正的流程变革,其实针对的不是流程,不是IT,不是数据,而是与人相关的。所以变革管理管什么?管人。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文化,所以我们讲变革管理文化先行。
  为什么与人相关的问题最严重?我们一定要清楚,变革到底变什么?好像是变流程,好像是变IT,但是其实变的是整个利益,变的是人的职责,人的权力,人的观念,人的行为。比如说我们讲IPD,它变的是一种业务运作模式,其实是变人的关键因素,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而这个利益再分配,是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作为核心。所以,这样的一些转变是很难的,变革成功不容易。
  在各种各样变革里,只有8%成功,变革失败第一点就是员工的抵触,第二点是高层领导支持不够,第三点是不切实际的期望,第四点缺乏紧迫感,第五点是团队技能缺失等等。红色的是变革管理要注重的。
  在这些困难里面,最大的挑战就是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这需要讲文化,需要讲人性,为什么会不拥抱变革?因为变革会给大家带来不安全感。我们也讲过马斯洛需求层次,安全跟需求是一个很基础的需求,所以怎么去消除不安全感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变革过程中,除了做好平时的工作,因为这个关系有很多议论,还要给大家培训,所以我们在时间利用上,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这样一个情况不仅会影响正常工作,还要对我们的心理也会有很多影响,最终会造成我们的绩效下滑,也就是变革会影响绩效。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在好的时候去变革而不能在不好的时候变革?因为不好的时候,我们的绩效下滑,我们在变革本身又叠加绩效下滑,心理压力太大了。另外一个,变革本身就有很多阻力,绩效下滑会给那些阻碍变革的人带来借口,他们说你看我们的业绩下滑了,为什么下滑?就是因为瞎折腾,就会变成这样。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变革时机去变革。所以他们说华为越好,任老板折腾的越欢,华为有问题了,任老板就乖了。就是这样的道理。
  我们要去渡过这样的一些变革的难关,真的需要做自我批判,真的需要有追求卓越的要求,真的是需要有做世界级的梦想。所以变革成功,一定要靠文化激励,靠阅历激励,靠企业家精神,要靠企业家精神,才能去变革。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模型,叫人和组织的驱动模型。变革往往关注组织的转变,组织的转变主要是流程、IT和数据。我们人的转变就是下面的,如果组织到了那个点,人没有跟上,这个变革也是失败的。所以这两个要互相驱动。
  02
  变革要做好8件事
  在变革管理里面怎么去提高人对变革的拥抱,变革的准备度,这是很重要的。
  个人转变是指个人为了适应组织变革需要进行的观念更新、态度转变、行为转变、能力提升,个人转变需要特别的计划和安排,保证个人转变与组织变革的一致,消除变革的因素,同时支持组织变革。所以,变革要个人支持,但是变革本身,特别是流程变革,它本身就是一个个人权威的消灭的过程,它是对事不对人,但又不是对每个人,老板也不例外。所以,各级管理者通过流程对各级管理者权力的制约,由人治向制度治理的转变,越是决策权越没有执行的权力,决策层管的太具体,就会拉山头、搞腐败,只有加强对个人权威的否定,加强自我否定进程,才能建立一个健康,建立一个不依赖任何人的组织。其实大家对这句“建立一个不依赖人的组织”有很多误解,就觉得不看重人,其实是不对的。建立一个不依赖任何人的组织,意味着任何人都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不是人不重要,是人不能成为“瓶颈”,是这样的意义。所以我们让流程取代人,让自动化取代个人意见,让表格化剥夺人性化的组织变革,这是一个立体式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再造。所以,它没那么容易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具体来说,这个过程需要做八件事:
  引导变革的紧迫感;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组织;
  描绘变革的愿景、制定变革的策略;
  传播变革;
  消除变革阻力;
  创造短期效益;
  整合改进一点两面,三三制,带来更多的变革;固化变革成果,形成制度融入文化。
  这八个方面,在变革的不同阶段是有侧重的。比如说在变革的初期、早期、规划期,我们要做前面三件事,在变革过程当中我们要做好中间这三件事,在变革的后半段,推行试点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后面两件事。所以我们在整个变革刚才当中要贯穿这八件事。这八件事怎么做?比如说营造变革紧迫感,我们要回答为什么要变革,就是动力机制。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战略、我们的竞争、我们的环境,这些都是要搞清楚的。在这个过程中,至少要说服75%的管理者,让他们相信现状比未知状况更加危险。怎么做?老板讲话,公司发文,管理者研讨等等这些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错误,主要是高层领导对危机传递不够、管理层对公司面临的形势和战略目标认识不一致,低估了人们走出舒适区的难度。我们每个人坐在一个地方就不想动了。由谁营造变革紧迫感?公司高层领导、董事长、CEO、变革指导委员、变革的引导者。
  第一,营造并形成变革紧迫感。
  我们建立紧迫感,就要去考察市场竞争的真实情况,如果对真实情况不了解那不行。我们要先评估一下企业到底有没有紧迫感。
  华为当时在做IPD变革的时候,我们营造紧迫感做了很多,从刚才讲的问题导向和我们的目标导向。
  我们来看任老板他的文章,我罗列了他从91年一直到13年300多篇文章,总的来看他什么时候的文章最多?早年的文章不多,91年1篇、92年1篇,93年2篇,94年开始多的,到96年36篇,97年50篇,98年28篇、99年26篇,2000年29篇。
  从96年到2000年,正好是华为请人大彭剑锋、黄卫伟等教授和IBM的顾问进行深刻变革的阶段,这个阶段他的文章特别多。我们去看他那时候的文章,最主要的就是描绘变革的愿景,营造变革的紧迫感等等。
  例如,94年的文章《跟市场培训人员的座谈》,96年《再论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讲基本法。《不要叶公好龙》——一个是大好形势面前不要叶公好龙,二是个人发展和改革面前不要叶公好龙。98年《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二次创业就是可持续发展,要跟国际接轨,要实行委员会民主决策,部门首长办公会议集体管理的原则。97年《狭路相逢,勇者胜》——真正战胜竞争对手的重要因素管理和服务,并不是人才、技术和资金。98年《我们向美国学习什么》——学习美国人的管理,学习怎么从一个小公司变成一个规模化的公司,麻雀公司变凤凰。98年,《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华为的冬天》,这些文章都比较有名。
  任老板所有的文章都在讲为什么要变革,怎么变革,变什么,怎么变,变成什么样。这里面的核心关键是什么?都是对干部的要求。所以你看他传播变革,营造变革紧迫感做了这么多工作。我们的企业家有没有做这件事情?
  第二个,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变革指导委员会。
  当然,不光是变革指导委员会,包括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还有项目组,这里面也有一些常见的错误,行得通的方式和行不通的方式。我们在IPD变革的时候,我们成立了变革的指导委员,它要对变革全面成功负责,批准变革规划,解决变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冲突。那个时候我们每个月都要开变革指导委员会去解决问题。然后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变革规划,监控项目完成取得的业务成果,从获得的经验中学习并付诸应用,培训指导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就是做流程。
  这里面需要强调的是,变革指导委员会引领模式支撑。有很多企业家说我很支持变革,我说你这个词用的不对,不是“支持”,而是“引领”。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我在华为的时候,我当时也跟IBM顾问探讨过,为什么是引领而不是支持?IBM顾问给我拿了一个绳子来,他说支持就是你从后面推,这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就像一个绳子从后面推不动,必须从前面去拉才可以。所以,引领就是要从前面拉这个绳子,而不是从后面推这个绳子。我们管变革的同志,如果领导说“支持”就完蛋了,他说“引领”,那还有希望。所以我们的企业家一定是引领变革,而不是支持变革。要有全局观的、相关部门的一把手,不能是屁股决定脑袋,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去考虑相关性的一个重构,要有专题研讨、月度理会。月度项目管理办公室是具有业务配合经验的人,项目全部是总经理以上,坚决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进来,坚决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人参与进来。
  第三个,描绘变革背景,制定战略。
  变革变成什么样?对公司战略的支撑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我们IPD变革都有变革愿景。华为的变革策略很简单,先僵化、再优化、再固化。所以任老板说,所有参加这个项目的人不准反对顾问,顾问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花了很多钱请顾问来,不是来让你跟他做斗争的。这个话说的很直白。当然这个就要求我们,真的要请高水平的顾问,不能说请半桶水的顾问。所以,到华为去参加变革的顾问,每个顾问华为都要筛选。标准很简单,你在IBM干过,比如说到华为IPD变革的顾问,其中有一个顾问他的领导就是IBM当任研发部的副总裁,他的项目骨干就是IBM当年自己做IPD推行的那波人。我们请IBM的顾问给我们做财务的变革,所有的顾问必须要在IBM内部当过CFO,可以是公司的CFO,也可以是部门的CFO,也可以区域的CFO,也可以是项目的CFO,总而言之是当过CFO,只有这样的人才行。这些人水平很高,所以我们可以先僵化、再固化、再优化。
  我们IPD当时描述的愿景,就是要偶尔推出一个产品,到制度性的,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在这样一个愿景之下,我们的战略宣传事情,工作实施,宣传培训持续优化,做好服务就是这样的一些工作。
  第四个,传播变革构想。
  传播采用的方法比如沟通、宣传、培训、研讨。最主要的是研讨,不能够做单向的灌输,还要进一步研讨。在这个过程中,从变革的领导者要全程参与,比如说培训,我是组长,我给各个部门的主管培训,然后这个部门下面全部都是他们主管培训。主管要搞培训,他自己要搞清楚,不然他培训不了。我们很多企业培训是相同的人员培训,人家还不来,领导培训,亲自讲课,你来不来,你敢不来吗?不来就不合适了。
  华为在传播变革构想过程当中,公司领导讲话,老板基本上两个月就有一篇文章,我们所有变革指导委员会的每个人两三个月要写文章,我们有《华为人报》,反正要写文章的。没登,没完成任务不行。所以我们要去写,而且写好要登报的,不能够写的太差,你就要去理解。所以,过程当中你怎么把高层领导的脑袋瓜请过来,就要让他们去写东西,让他们去给大家做培训。然后公司还发文,任命变革成员,提变革的要求,发布变革的成果等等。
  在宣传方面,我们有顾问培训,还有《华为人报》,还有案例,还搞了一个IPD专刊。我们当时在变革之前,IBM给我们做了一个诊断,揭示华为很多问题,我们的销售人员,市场部就很紧张,说发现这么多问题,这个东西千万不能给客户看到,给客户看到了,客户就不把合同给我们了,说公司太差了,问题很多。任老板说不行,一定要给客户看,看看客户怎么想是一回事,但是我们要了解情况,如果说我们为了保密,我们把它锁在抽屉里面,竞争对手一样可以拿到。我们讲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贼惦记了一定有办法。所以华为很多东西,它的战略,它的问题,越是高层的东西,越是针对大众的东西,越不保密,反而是那些很细节的东西,操作的东西才会保密。而很多企业则相反,公司政策战略的生怕竞争对手拿去了,所以保密,保密的结果是满世界的人都知道,就我们自己的人不知道。所以任老板说,要印五千册,我们当时是五六千人,所以基本上人手一册大家学习宣传。还要各级主管亲自培训,还有针对性培训,从CEO开始培训,还有一个研讨。我们刚开始是半年我们开了30多期变革研讨会,500多个公司中高层参与,这是一个多大的政策。
  第五个,消除变革阻力,授权行动。
  怎么消除阻力?权威推动,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我98年去做研发总裁,其实是临危授命,我的前任是李一男,他在江湖上名声挺大的,他是很反对变革的,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IBM给我们做研发,告诉我们怎么做一个好产品。李一男说IBM自己的产品都做不好,他还教我们怎么做好产品,这不是笑话吗?确实IBM做通讯做得不好,后来卖了。IBM做电脑也不好,后来卖给联想了。这样公司教我们怎么做好产品,不可信。任老板说,你不同意,你不支持就撤吧,就把李一男撤掉了,到市场部去了,去做销售,卖东西去,然后让我来做。我其实觉得李一男说的有道理,我一看他被砍掉了,我就乖一点了,走着瞧吧,试一试,看一看。但是我后来真的是,虽然被顾问多次深度交流以后,我是非常认可的,所以我非常投入做这个项目,最后让这个项目在华为获得成功。
  阻力主要是来自于,一个是对舒适区的习惯性反应,一个是对既得利益的不足。我们要消除阻力,要权威推动,要消除关键障碍,帮助大家适应冲突培训转身看到变革的效果,最终形成中部变革的潮流,带动多数人向前。
  我们这个时候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测量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变革的准备工作,他们在变革的意愿方面和变革的阻力方面处在一个什么状况,有能力、有意愿的我们要依赖;有能力、没意愿的,我们要去说服,或者是权威推动,或者是要消除。而有意愿、没能力的,我们要给他培训,无能力也无意愿的,他愿意做游击队就做游击队,最后变成昙花一现的英雄。
  第六个,创造短期收益。
  创造短期收益有很多方法。我们一个变革要持续很多年,要不断地让大家看到有好的结果出来,这个就是我们说的沿途下蛋,走一步要下蛋,不能老不下蛋,他认为没好处,后面越来越没有耐心,这个不行。
  一个变革,如果说工作没有短期效益,就会“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不断有短期效应,就可以不断提升变革。我们既要考虑长期性,也要考虑到短期能够产生的一些效果。在做IPD变革的时候我们就通过试点,我们保证这个试点项目成功,我们也耍了一些滑头,我们找了一个很简单的项目,其实做不做都一定能成功,把成功的帽子戴到IPD头上,然后第二个继续成功,然后继续更多的成功,最后百分之百成功,就这么一步一步把大家“坑蒙拐骗”上这个车,最后大家没有办法再走回头路。
  第七个,要整合改进,实施更多的变革。
  IPD项目结束以后,我们把项目转化成IPD的部门持续优化,对IPD的流程管理。另外,做IPD项目的那些人,做得好的人,都升官担任主管,同时继续聘请关键顾问来对我们进行评估。一开始是以顾问为主,我们学知识,到这个阶段我们和顾问协同,顾问最主要是给我们进行指导、评估,分享业界的成功经验;到了第三个阶段,以我们为主,自主优化,大致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从98年开始引入IPD,到01年推行,到03年百分之百推行,后面我们出3.0版本、5.0版本、6.0版本,现在已经推出了14.0版本,一直都在优化。原来只针对一类产品,后来除了针对网络产品,还针对手机,现在针对云服务,都是用的这个。所以很多企业说华为你们做这样的产品,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IPD流程不适合,那是因为你们根本不了解什么是IPD流程,IPD流程为什么长成那样,它完全不是针对产品的,是针对怎么去实现客户需求,同时保证商业成功,怎么投资和风险上获得平衡,怎么让领导和专家更好的介入,更好的起作用。IPD流程是这样一条机制和价值。
  第八,固化变革成果,形成制度融入企业文化。
  华为的IPD长达15年培训过程,端到端的产品体系中的各级干部全部都是IPD管理体系中存在的。IPD已经成为产品的思维模式和协同习惯,形成的一种文化。
  所以,IPD构建了华为产品开发体系,即便华为研发人员再增加几万人,只要一把手选好,干部培养好,一样能管理好。我们发现,华为现在做的东西,做什么东西都很厉害,华为做通讯很厉害,做手机也很厉害。华为还有很多很厉害的,比如华为的新能源产品,光伏、风能,现在都是世界第一的,只不过是没有宣传。这就是体制保障。
  03
  变革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有很多项目,先做哪个项目后做哪个项目,都需要有一个组织管理。我们根据这个项目执行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说公司准备度,对业务的影响度,我们会去做那个对业务影响大,做起来又比较容易的,能够快速支撑推动力的项目。很多企业家习惯每天做一点容易的事,其实你会发现越做越难,如果每天都做一点难的事,我们就会发现越做越容易。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放在那些必须拥有的东西上。这样一些必须拥有的一些东西,才能你真正能够构建你的战略控制点所需要的能力。
  华为有明确的七个反对:反对完美主义,反对烦琐哲学、反对盲目创新、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人参与变革、反对没有充分认证的流程进入实用。据说这七个反对是任老板因为很气愤,在飞机上一蹴而就写的,回来就给我们指示了,作为我们变革一个很重要的指导原则。
  变革是个永不休止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永不休止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变革指导委员会、IPD、项目组等,还构建了一个变革管理体系,叫BTMS。
  构建变革的总体框架,要去对变革准备度、变革影响度进行评估,要去构建变革的领导力,要去测量管理体系和绩效,还要去沟通利益相关人,持续教育决策和组织的融合,人员发展和公共文化的融合等等。在这个框架里面,我们具体采用的方法叫problem,就是这个管理的七个要素,“P”是对人的管理,“R”是提升变革的顺利度,“O”就是要把组织调整更好的适应流程,“B”是变革品牌,变革这个东西要靠谱,培训、沟通、使能,然后是项目管理,做好这七个方面,就可以实现变革管理的目标。
  这七个要素在变革不同的阶段,变革的需求管理阶段,方案升级阶段,变革内容开发阶段,验证试点推行阶段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把它很好的管起来。
  我们再回头会去讲变革管理体系,这么复杂的变革需要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成熟的管理体系。这个变革管理体系,它是一套能够支撑公司业务战略,推动并保障内部变革从规划到实施到执行落地,并不断优化的管理体系。它涵盖了变革的规划、变革项目的执行、变革项目的实施和整个变革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流程、组织、决策、职责、汇报关系、会议机制、运作程序等等。
文章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文章作者:洪天峰,华夏基石大师塾首席导师,华为前副董事长、首席运营官、首任EMT轮值主席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任正非培养干部的10个秘诀2024/4/13 7:11:07
任正非:战略思考,比战略本身更重要2024/4/11 15:29:19
任正非培养干部的10个秘诀2023/9/14 11:44:37
任正非:未来的胜利,是极简主义的胜利2023/7/24 9:20:42
任正非:想成功的经济体,都脱不开“开放、妥协、灰度”哲学2023/6/21 9:01:39
任正非说的“寒气”正侵袭餐饮业,认怂也许是最好的出路2022/9/5 7:59:22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