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病毒疾病 → 文章内容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型流行趋势与临床诊断要点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2/3/8 8:50:14 关注:694 评论: 我要投稿

  非洲猪瘟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出血性疾病,有着病程较短、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特点,非洲猪瘟病毒:一种双链DNA病毒,是非洲猪瘟arviridae科非洲猪瘟ivirus属的唯一成员,该病毒主要在巨噬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非洲猪瘟病毒在其储存宿主中通常无症状,并发生持续性感染,然而,感染家猪会引起严重的充血出血、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猪只死亡。为了深入研究非洲猪瘟,全面了解非洲猪瘟的流行史、基因分型、诊断与防控等要点十分必要,文章就非洲猪瘟基因组特征及国内外流行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后续非洲猪瘟相关研究提供资料支持。
  1  流行情况
  1921年首次在肯尼亚检测到非洲猪瘟病毒,直到20世纪中叶才传到欧洲,然后传到南美洲。该疾病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严格彻底的措施从欧洲除撒丁岛外的地区被根除。
  1957年,基因I型病毒在非洲以外的葡萄牙首次被发现后,在20世纪60到70年代先后传入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古巴、撒丁岛、巴西等地。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受影响地区完成了病毒净化(不包含撒丁岛)。2007年,该疾病再次蔓延,从非洲传到高加索地区,并于2014年在欧盟东部流行。至今全球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在辽宁沈阳出现后,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暴发,导致全国范围大量生猪死亡,给养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国制定了《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应对疫情的发生并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2018年之前,我国乃至绝大多数亚洲国家未发现过非洲猪瘟,首起非洲猪瘟疫情经鉴定为基因II型毒株,也是自2018年以来出现在我国的流行毒株。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于2018年首次分离鉴定了我国第1株非洲猪瘟病毒Pig/HLJ/2018(HLJ/18)。
  2021年,非洲猪瘟疫情在国内再次蔓延,山东、河北、河南、广东、新疆等省份多地区出现疫情。仅2021年间,全国共发生10次非洲猪瘟疫情,扑杀生猪2100头,均为点状发生,未发生区域性流行。在2021年6月,山东某猪场1头重约80kg的育肥猪出现麻痹症状,在河南省的另1个猪场,育肥猪出现了慢性感染症状,收集的死猪样本经中国国家非洲猪瘟辅助参考实验室(CNASFVPL)检测,确认为非洲猪瘟阳性。进一步对p72基因的分析表明,这些样本中的病毒属于基因I型毒株。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山东和河南地区分别分离到了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2个毒株均为低毒力毒株。2株基因I型非洲猪瘟均无血吸附活性;与20世纪葡萄牙的基因I型低致死毒株NH/P68和OURT88/3高度相似;与欧洲及非洲早期的基因I型强毒株L60和Benin97存在较大差异。
  在赞比亚,2001-2002年和2013-2015年间暴发了2次非洲猪瘟疫情。疫情主要影响位于铁路线或利文斯通-卢萨卡高速公路沿线的地区。对该时期疫情的研究指出基因I型毒株是主要的流行毒株。Edgar等研究鉴定了5种基因型变体。其中2种在暴发疫情的相关非洲猪瘟病毒中检测到,而其余的在蜱体内检测到。多个数据表明,野猪和软蜱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天然宿主。
  位于非洲中部的喀麦隆是非洲猪瘟暴发以来一直流行的国家之一。病毒于1982年进入该国,80%的猪因感染非洲猪瘟死亡。所有分离毒株都属于血清群I型并且只有基因I型毒株在喀麦隆流行。在1982年4月开始,非洲猪瘟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传播到所有主要的生猪养殖区。相关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在非洲东部和东南部的软蜱中被检出,因此推测该病会在野生动物中永久存在,由于人类活动使得疫情加剧。此外,由于不全面的生物安全措施和农场主的重视不足,极大地促进了非洲猪瘟病毒在该国的传播。
  2  临床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具有二十面体形态,平均病毒粒子直径为200nm,基因组大小约170~193kb。其中基因I型毒株能够引起猪的慢性感染发病,传播能力较强,致死率相对较低。由于病程比较缓慢,隐蔽性强,出现病毒血症不规律,导致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早期文献报道,基因I型在意大利分离毒株通过接种、摄入和接触对野猪进行的初步感染试验发现。野猪表现出高度易感性,并因这种感染而死亡,表现出特征性的非洲猪瘟出血性病变。出现与家猪中观察到的相同的典型非洲猪瘟出血性病变,例如偶然性的皮下点状出血、腹壁内壁弥漫性点状出血、轻度心包积水伴血清性出血,心内膜点状出血,弥漫性肺充血伴有肺泡水肿,轻度腹水,充血性脾肿大,轻度肝充血和肝肿大,胆囊壁水肿,黏膜表面存在点状出血,盲肠红色纤维蛋白沉积和结肠的浆膜表面和直肠黏膜表面的出血。肾皮质瘀点,髓质和肾盂呈均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充血强烈,腹股沟则严重肿大,呈血块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近期研究显示,接种从山东和河南采集的样本中所分离到的基因I型毒株后,被攻毒的猪出现不同程度的间歇热、丘疹、局灶性皮肤坏死,关节病和跛行等临床症状、病死猪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安乐死猪,各组织中,肺脏、脾脏、骨髓、肾上腺和某些淋巴结中病毒DNA载量较高。相对于基因II型和基因缺失低毒力基因II型非洲猪瘟病毒,我国出现的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毒力较低、潜伏期更长并且具有高度的水平传播能力,易引发亚急性和慢性感染。猪只和同居猪只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临床特点见表1与表2。

  3  遗传演化分析
  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和抗原多样性。迄今为止,全球已鉴定出24种基因型和8种血清群。
  俄罗斯国家兽医病毒学和微生物学研究所(VNIIVViM)的研究人员基于非洲猪瘟病毒参考免疫抗血清的血液吸附抑制试验(HAI)开发了非洲猪瘟病毒分离株的分类。VNIIVViM的长期研究结果已经证实非洲猪瘟病毒的8个血清群(血清群1-8),但不排除其他血清型存在的可能。
  目前对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的基因分型,主要通过对p7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后续的遗传进化树分析,进行毒株分类。Bastos和Boshoff等人在非洲发现的24种基因型中鉴定出7种p72基因型,这些基因型被划分在3个谱系中。基因I型于1978年和1981年分离出来。此外,从克鲁格国家公园(KNP)的蜱中也分离出了非洲猪瘟的基因I型毒株。
  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分离出2株基因I型非洲猪瘟毒株SD/DY-I/21和HeN/ZZ-P1/21,2株毒株分别来自于山东和河南两地猪场发病猪样品。在全基因组序列比对中,SD/DY-I/21和HeN/ZZ-P1/21的比对结果整体相似,但部分序列存在明显的突变差异,推测二者流行途径可能不同。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这两株病毒与20世纪葡萄牙分离的基因I型低致死毒株NH/P68和OURT88/3高度相似,与欧洲及非洲早期分离的基因I型强毒株L60和Benin97存在较大差异。NH/P68首次发现于1968年,是从葡萄牙的家猪中分离出,OURT88/3首次发现于1988年葡萄牙猪场的软蜱体内。由于非洲猪瘟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从葡萄牙和西班牙被清除,NH/P68和OURT88/3毒株目前仅保存于国外少数几个实验室中用于基础应用研究,并严格限制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因此与NH/P68和OURT88/3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国内分离毒株通过何种途径侵入我国,有待进一步探索。
  4  诊断要点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感染。病猪、带毒猪和接触过病毒的养殖人员均为传染源,病猪和带病猪的组织器官和排泄物等含有大量的病毒,病猪排毒后会污染动物舍、料库、饲养人员生活区域等环境和工服工具等,环境中的病毒感染健康猪,引起疫病的流行。感染的病毒数量不同,毒株不同,感染途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急性疾病表现为高烧、精神沉郁、出血和15d内死亡,死亡率接近100%。亚急性和慢性发病通常由毒力较低的毒株引起,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慢性发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发热、体重减轻、慢性皮肤溃疡和关节炎等。发病后第3天起病猪出现间歇性发热,第11天到第13天病猪耳部、颈部等区域皮肤出现丘疹并逐渐发展至后腹部甚至全身,第13天到第14天病猪出现关节炎甚至跛行。相对于非洲猪瘟基因II型病毒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型感染多表现为慢性发病,早期诊断更为困难。
  通过一般临床检查作出初步的诊断后,需进行实验室诊断,主要有非洲猪瘟病毒的核酸检测和猪血清中非洲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目前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病毒分离接种、红细胞吸附实验、荧光抗体检测、ELISA、PCR、RT-PCR等。ELISA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定性定量检测,它被广泛应用到疫病诊断领域。通过病料的采集,提取DNA后,可以进行PCR和RT-PCR试验,能够快速做出诊断。
  5  防控策略
  我们可以从其他有过非洲猪瘟历史的国家吸取多方面经验。非洲猪瘟于1967年在西班牙被发现,直到1985年欧盟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该病才得到很好的控制。主要解决方法是建立了一个流动兽医团队和一个用于非洲猪瘟监测和暴发识别的实验室,严格控制动物流动,禁止非法猪肉运输,为染病猪提供补偿。
  我国分离出的基因I型毒株潜伏期长,感染初期无明显的典型临床症状,致死率相对较低,部分症状与其他猪传染性疾病相似,容易误诊,而病猪感染后隐性带毒并间歇性排毒,相对于基因II型病毒而言,更不易被发现,导致采样检测更难及时发现,防控难度更大。因此,为了提高疫病防控能力,提出以下防控策略:
  5.1  加强监测措施
  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时,应按照相应规定,进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感染来源并评估扩散风险。同时调查记录疑似感染猪种类、数量、存栏量,病死猪发病时的异常表现、发病过程,补栏、人工授精、调入调出等信息。查看发病猪场规范免疫情况,发病猪舍布局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将发病猪的临床症状与非洲猪瘟临床症状相比较,观察是否符合判定标准。因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型潜伏期较长、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需每日监测猪群体温变化和临床表现,对饲养环境和猪只定期进行抽样检测。有相应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安装设置智能化监测系统,每日进行体温监测。出现散状发病,临床表现异常等情况立即进行采样检测,避免产生其他猪传染性疾病的误诊,对确诊病猪及时扑杀。
  5.2  加强生物安全防控
  加强人员流动管理,遵循人员单向流动原则,防止对生物安全级别更高区域的污染,相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时,更换消毒过的衣物,进行有效淋浴和消毒,并按规定路线进入各自区域。严格控制生猪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运输,做好运输过程中的防控,生猪运输前后对货车进行清洁消毒,建立符合生物安全法规的实时监控、可追溯的猪/猪肉运输系统。增设检验检疫消毒程序,控制运输车辆的流动,运输过后对车辆经过道路进行消毒。
  加强对饲料、疫苗、兽药、食材和生活物资等入场物资的管理,对进口猪只、猪肉产品进行全方位的隔离检疫,根据动物卫生法典,针对家猪、野猪、猪胚胎等进行管控,防止非洲猪瘟病毒传入。按照国家防疫要求做好运输交汇地区的专业检疫工作,杀灭病原。
  5.3  加强对养猪部门相关人员的宣传和培训
  在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分布较为广泛难以进行集中管理的条件下,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的同时建立联动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加强相关知识的科普和宣传力度,通过不同媒介科学引导养殖相关人员了解重视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型,积极配合相关防控工作,认识并及早发现疫情,一旦发现猪只皮肤发红、体温异常、关节肿胀、育肥猪死亡率升高和妊娠母猪流产等临床表现时,及时报告并采样检测,有效控制疫情,减少损失。
  5.4  其他防控
  建立全面的监测和筛查计划以及早期检测、报告、预警和响应系统,实施合理的补偿政策,养猪场应按规定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可疑病例。因为针对基因I型非洲猪瘟目前尚无产业化的药物和疫苗,所以在疫情的防控中早期诊断和感染猪群扑杀尤为重要。
  6  总结
  随着非洲猪瘟病毒基因I型在我国被发现,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迎来了更大的挑战,相对于低毒力、容易慢性感染及潜伏期更长的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我们应更加重视,做好充足的准备,将其控制在萌芽阶段,为国内根除非洲猪瘟病毒打下坚实基础。

文章作者:康健峋,李金龙等 猪业科学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4年第14周国际非洲猪瘟疫情汇总2024/4/26 19:55:37
2024年第14周国际非洲猪瘟疫情汇总2024/4/26 17:55:37
国际非洲猪瘟疫情汇总(4.24)2024/4/26 5:08:46
国际非洲猪瘟疫情汇总(4.24)2024/4/26 3:08:46
国际非洲猪瘟疫情汇总(4.24)2024/4/26 1:08:46
国际非洲猪瘟疫情汇总(4.23)2024/4/25 8:02:0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