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专家诊室 → 文章内容

一例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3/10/26 19:57:36 关注:255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猪瘟是一种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猪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性专一宿主免疫抑制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生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2种疾病都会对生猪养殖产生极大危害,且混合感染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导致临床诊断和防控难度加大。本文对一例混合感染猪瘟与猪蓝耳病的疫情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供养殖者参考借鉴。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性猪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并且多种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增多。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热性、全身败血性传染病[1],会造成病猪全身广泛性出血、梗死和坏死。猪蓝耳病是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而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生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可严重侵害猪的免疫系统,呈现专一宿主免疫抑制性[2],同时可导致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失败。这2种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后加重病情,且在短时间内即可大面积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1 发病情况
  经笔者向甘肃省陇南市某养殖场场主询问了解得知:该养殖场先存栏保育猪300余头,均从外购买引进,在购买1周后,部分保育猪精神状态开始逐渐变差,采食量逐渐减少,随后出现大范围体温升高、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此后1周,病猪数量逐渐增加,且陆续出现死亡现象,死亡时病猪耳朵和全身皮肤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绀发紫症状。在此期间,养殖场采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药物治疗基本无明显效果,使用退热药治疗后对高热症状仅能暂缓,之后病情进一步加重,病死率高达80%。经询问得知,该批保育猪仅免疫过1次猪瘟疫苗,未接种其他疾病相关疫苗。
  2 临床症状
  对患病猪群进行临床观察,可发现患病初期病猪精神沉郁,畏冷喜卧,皮肤苍白,采食量逐渐下降,被毛粗杂,饮欲明显增加,体温骤升,高达41~41.5℃,身体日渐消瘦,部分病猪出现腹泻症状,病程持续约1周时间。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猪出现咳嗽气喘,眼结膜发炎,鼻液呈泡沫状,病情严重时呼吸困难,呈腹式急促呼吸,淋巴结肿大,触之疼痛并发出尖叫,部分病猪耳朵、腹部和全身其余处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绀发紫症状,部分病猪耳朵随着病程持续由红色转为蓝色,同时交替出现便秘和腹泻症状,出现此严重病症的病猪于2~3d后死亡。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只进行剖检,发现胸腔和气管有不同程度的积液现象,呈淡黄色;全身淋巴结显著肿大出血,腹股沟、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症状最为严重,呈纤维素性病变;肺脏发生点状出血,肺泡间质显著增厚,表面出现化脓性坏死,呈肉样实变;心脏淤血并伴有出血性坏死灶;脾脏肿大且边缘发生不同程度的梗死,梗死灶呈紫黑色;肝脏肿大,偶尔可见白色坏死灶;肾脏出血,表面分布大小不一的针尖状出血点;肠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出现溃疡性坏死;膀胱黏膜充血潮红,有多处出血点。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集病死猪只的淋巴结、肝脏、肺脏和脾脏,将样品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并未发现任何细菌[3],然后进行充分研磨破碎,取部分上清液接种于肉汤、麦康凯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于培养箱内进行培养,条件为37℃、48h,培养结果为培养基内未见任何细菌生长。
  4.2 病毒学检查
  将部分研磨组织脏器的上清液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根据参考文献[4]设计鉴定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病毒及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相应特异性引物,进行病毒的PCR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和猪蓝耳病病毒均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目的片段,而猪圆环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未扩增出相应目的条带。表明采集病料中猪瘟病毒和猪蓝耳病病毒呈阳性,猪圆环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呈阴性,结合临床症状表现可确诊该场猪群为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紧急处理措施
  5.1.1 严格采取紧急隔离措施
  经过一系列临床观察和检测,确诊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后,应立即根据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将同等患病程度病猪集中圈养在同一发病圈舍内,与健康猪进行隔离[5],然后对其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检测,筛选病猪,然后及时封锁猪场,禁止出售生猪,固定饲养人员进行隔离病猪的饲喂工作,隔离圈舍内包括饲养器具、饲料、设备等所有物品均禁止带出,并根据发病猪只的病症程度,判断其是否存有治疗价值。
  5.1.2 严格加强全面消毒措施
  在采取严格的紧急隔离措施后,应对猪场环境实施加强消毒措施,对猪舍环境、养殖场周围进行全面彻底消毒。(1)及时清理发病猪群采食残留的饲料以及粪便,并进行集中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病原菌的快速消灭,防止其快速传播。(2)使用10%二氯异氰脲酸钠或0.5%过氧乙酸对发病猪舍进行彻底消毒,每天消毒2次,或者选择碘制剂或过硫酸氢钾溶液,使用喷雾消杀装置进行带猪消毒。对于养殖场内外环境,可选择生石灰、漂白粉、2%火碱溶液进行交替使用;人流、物流和粪污流道路应仔细进行消毒,每天消毒1次,同时设立消毒池,运输车辆进出时必须经过消毒池;进出饲养人员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根据消毒模式选择不同消毒剂进行交替使用;对隔离病猪圈舍采取更为严格的消毒管理措施,并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只,减少病毒传播流行。
  5.1.3 实施紧急对症治疗措施
  在对病猪实行封闭式隔离饲养后,对其进行观察和治疗,2种疾病混合感染后主要实施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继发感染,对于无治疗价值或经临床治疗无显著效果的病猪进行及时淘汰。
  方案一:针对发病初期病猪,可选择0.025mL/kg干扰素+0.12mL/kg黄芪多糖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3d。若病猪体温升高,可肌肉注射5~10mL柴胡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或将2kg牛磺酸+1kg阿司匹林+1kg复方花青素与1000kg水混合进行饮用[6],每天1次,连续使用3d。
  方案二:针对未发病猪群,须进行紧急肌肉接种5头份/头猪瘟活疫苗+2mL/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2种疫苗接种时间需间隔1周,可增强未发病猪群的免疫力。
  方案三:针对全场猪群,每1000kg饲料与100g延胡索酸泰妙菌素+100g盐酸多西环素+100g氟苯尼考进行拌料,全群饲喂,连续饲喂1周。
  5.2 日常预防措施
  5.2.1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1)保证猪舍环境干净卫生,及时对猪舍内粪便进行清理,尽量避免用水进行冲洗,或冲洗后保证环境干燥状态,保持饮用水源、饲养用具清洁卫生。(2)根据环境变化保证猪舍适宜的温度和通风,在环境温度和湿度发生改变时,做好圈舍的降温通风、防寒保暖工作,可适当增添一些基础调节温度和湿度设备,维持适宜猪群生长发育的温度和湿度。(3)养殖场应根据场区自身情况,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加强养殖场的卫生消毒工作。消毒工作包括养殖场内整体环境消毒、生猪圈舍环境消毒、养殖场周边消毒、车辆和人员消毒、饮水消毒[7]等多个方面。
  5.2.2 加强预防免疫接种
  接种疫苗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保障环节,应重视猪瘟、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接种[8]。目前市场上2种疾病的商品化疫苗均存在多样性,可根据自身养殖情况选择疫苗类型。猪瘟免疫可使用脾淋苗或细胞苗,推荐免疫程序:无猪瘟流行地区,断奶后仔猪肌肉注射1头份/头疫苗,仅需接种1次;猪瘟威胁地区,断奶前仔猪可接种4头份/头疫苗,且在1月龄和2月龄时各接种1次。猪蓝耳病疫苗可使用灭活疫苗,推荐免疫程序:妊娠母猪可在其妊娠40d内进行初次免疫接种,间隔20d后再次加强免疫,以后每间隔半年接种1次,接种剂量为4mL/头;仔猪21日龄免疫接种1次,接种剂量为2mL/头。一般先接种猪瘟疫苗,然后接种猪蓝耳病疫苗,2种疫苗免疫接种间隔时间最少为1周,且在疫苗接种前后禁止使用抗生素,防止对疫苗效果产生影响。
  5.2.3 强化饲养管理措施
  养猪场尽量做到自繁自养,稳定种猪来源,非必要不进行引种;若必须引种,应严格采用生物安全监管措施和程序。首先,在引种前应进行详细调查工作,对引种地疫情流行情况进行了解,严格筛选引种地,避免在发生过疫情的地区进行引进。其次,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测,确定其为健康阴性种猪方可引进,到达养殖场后必须进行隔离观察,监测时间为4~5周。此过程经检测认证为健康猪只后,才可进行混群饲养。若发现确诊相应病例,应遵照国家规定科学处理。最后,必须对引进猪只实施严格科学的免疫程序,还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保健产品,做好日常药物预防工作,增加猪群免疫力,降低运输过程中疾病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根据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搭配饲料,保证其摄入充分营养。日常管理中,要提升饲养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疫情防控意识,注意观察生猪的生长情况,及时上报可疑的临床症状表现。全场人员均应重视生物安全体系并严格执行到位,以最小化疫病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段定然,孙兴南,杨安喜,等.一起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病例报告[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14):77-79.
  [2] 陈俊.1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控[J].养殖与饲料,2021,20(10):103-104.
  [3] 刘志伟.一例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控[J].今日养猪业,2021(2):82-83.
  [4] 杨志刚,汤德元,廖少山,等.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J].贵州畜牧兽医,2020,44(1):55-57.
  [5] 姚羽,杨鑫吉.试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新农业,2020(9):51.
  [6] 杨曼.试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新农业,2019(23):66-67.
  [7] 王叶录.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防控要点[J].猪业观察,2022(2):42-43.
  [8] 邱嘉禧.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控措施[J].畜禽业,2021,32(6):117+119.
  作者简介:唐婉(1987.05—),女,甘肃省成县人,汉族,本科,初级兽医师,工作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黄渚镇畜牧兽医站。
  本文已发表在2023年第5期《今日养猪业》,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今日养猪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近期生猪价格整体承压2024/4/29 9:21:06
未来生猪供应有望收紧2024/4/29 9:20:35
生猪种业政策解读与趋势分析2024/4/29 7:26:54
产能去化超预期,5月起猪价企稳回升?2024/4/29 7:23:54
规模化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2024/4/29 7:11:47
9家上市猪企出栏8128万头,亏损117.8亿元……2024/4/29 7:10:4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