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风云变幻,未来走向何方?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3/21 13:49:42 关注:150 评论: 我要投稿
|
|
山东到货激增,市场风云初起
昨日,山东玉米到货量骤然增至 900+,再次逼近千吨大关,这一情况瞬间打破了市场原有的平静,给市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大量玉米到货,使得山东地区的玉米市场供应迅速增加,形成了明显的供货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山东企业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开始率先下调玉米收购价格,价格的回落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迅速牵连到了华北及黄淮部分企业,这些地区的玉米收购价格也随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
与此同时,东北企业原本的上涨趋势也进入了一个关键的 “节点”。此前,东北企业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和市场需求,玉米价格呈现出上涨的态势。然而,随着山东到货量的激增以及市场整体氛围的转变,东北企业的上涨势头受到了抑制,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企业在价格调整上变得更加谨慎。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昨日玉米市场整体以下跌为主旋律。其中,潮粮的回落表现得尤为突出,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潮粮由于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储存和运输难度较大,在市场供应增加的情况下,其价格更容易受到影响。价格的下跌使得持粮主体的收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也引发了他们对未来市场走势的担忧。
虽说持粮主体对企业的降价早有预料,市场并没有因此引起太大的震荡,但随着政策风险的 “转头”,不少持粮主体开始担心玉米上涨周期是否就此结束。再加上目前基层粮权已经基本完成转移,市场上开始流传官方要进行 “调控” 的说法,这无疑让持粮主体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他们纷纷开始思考,玉米市场的未来究竟将走向何方?
华北黄淮:高位波动,谨慎乐观
目前,华北及黄淮地区的玉米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进入了高位波动期,甚至可以用 “敏感期” 来形容。自春节后,玉米价格一路上涨,这种上涨态势已经维持了长达一个半月之久,创下了一个新的记录。在这段时间里,玉米价格的持续攀升,让市场各方都感受到了玉米市场的热度。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玉米市场要进入大跌的环境中。当前的玉米市场,利好因素依旧大于利空因素。从供应方面来看,虽说基层粮源已经所剩无几,可用 “没粮” 来形容,但渠道贸易商环节的存粮却大幅增加。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贸易商手中的存货价值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逢高出货会是未来一段时间贸易商的主旋律。贸易商们会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售手中的玉米,以获取最大的利润。
从需求方面来看,下游企业对玉米的需求依然存在。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养殖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市场需求与养殖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促使养殖业不断扩大规模,从而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此外,玉米在深加工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生产淀粉、酒精等,这也为玉米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持续的上涨也给持粮主体奠定了较为坚挺的看涨心态。他们对玉米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玉米价格还会继续上涨。这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持粮主体的惜售心理使得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相对减少,而他们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又促使他们在市场上寻找更好的出售时机。
官方的态度目前还不明确,至少目前没有明确的释放利空信号。就算是下月启动拍卖,其目的也是为了限高而不是打压。官方在调控玉米市场时,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拍卖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市场供应,防止玉米价格过度上涨,而不是要打压玉米市场。在市场供应紧张时,通过拍卖增加市场供应,平抑价格;在市场供应充足时,减少拍卖量,稳定价格。
东北三省一区:短期稳定,分化渐显
最近两天,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市场表现得有些 “谨慎”,市场各方都在密切关注着市场的动态,不敢轻易做出决策。然而,从多个层面来看,短期内该地区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大跌局面。
在政策层面,国家对于东北玉米市场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目前,东北产区共设立了近 400 个国储收购点,这些收购点的存在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国储收购价格较当地价格高 2.5 - 5 分 / 斤,这一价格优势吸引了众多持粮主体将玉米出售给国储,也使得市场上的玉米价格得到了有效的稳定。同时,国家也在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调节市场供需,确保玉米市场的稳定发展。
从供应层面来看,虽然近期潮粮的供应有所增加,但整体供应仍在可控范围内。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玉米的储存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户的惜售情绪也有所增强。他们对玉米价格的未来走势充满信心,希望能够在价格更高的时候出售手中的玉米,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这使得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相对减少,对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天气层面也是影响东北玉米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期,东北大部分地区天气较为稳定,没有出现极端天气,这有利于玉米的储存和运输。稳定的天气条件也为市场交易提供了便利,使得市场交易能够正常进行,避免了因天气原因导致的市场波动。
至于潮粮的回落,其实本就在市场的意料之中。潮粮由于水分含量较高,储存和保管的难度较大,在市场供应增加的情况下,其价格更容易受到影响。但是,小编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潮粮进入回落期,跌幅也不会太大,甚至会被限制在 1 - 3 分 / 斤之内。这不仅是因为持粮主体对玉米市场充满信心,近期东北粮外运增多,本地企业开始有意的 “锁粮”,烘干塔和贸易商开始积极收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近期,东北粮外运增多,这使得本地企业的玉米供应减少。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开始有意的 “锁粮”,即减少玉米的出库量,增加库存。烘干塔和贸易商也看到了市场的机会,开始积极收购玉米。他们通过与农户和其他贸易商的合作,大量收购玉米,然后进行储存和加工,等待市场价格上涨后再出售,以获取利润。这些因素都使得市场上的玉米需求量增加,对潮粮价格的下跌起到了抑制作用。
未来一段时间,潮粮和干粮的分化会更明显一些。干粮由于其水分含量低,储存时间长,质量稳定,更受市场欢迎。在市场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干粮的价格相对稳定,甚至有可能出现上涨的趋势。而潮粮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价格波动较大,在市场供应增加的情况下,价格可能会继续回落。当地的持粮主体更多的开始谨慎起来,对于出货的意愿有明显的下滑。他们在等待市场价格的进一步变化,希望能够在最佳的时机出售手中的玉米,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下旬至四月:供应宽松,需求疲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下旬后,玉米市场的走势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此前,玉米价格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一路上涨,但如今,上涨的态势开始显露出疲态,动力明显不足。如果后续没有新的利好因素出现,仅依靠目前的条件,玉米价格想要继续上涨已经变得十分困难。
随着玉米价格涨不动,持粮主体的售粮心态开始松动,他们纷纷选择逢高出货。这种行为导致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与此同时,当前环境下的需求却并没有明显的增幅,甚至出现了下滑的景象。从下游企业的采购情况来看,无论是饲料企业还是深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都不高。饲料企业由于养殖利润不佳,对玉米的采购需求受到抑制,他们更倾向于寻找价格更为低廉的替代品,以降低生产成本。深加工企业则面临着产品市场需求不旺的问题,开工率不足,对玉米的采购量也相应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容易形成阶段性的供应宽松局面。从下旬开始,甚至整个四月,企业的采购主要以刚需为主,补库的意愿并不强烈。企业在采购时更加谨慎,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采购,避免过多的库存积压。这种采购策略的转变,使得市场上的玉米需求进一步减少,对玉米价格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随着进口谷物继续管控,进口玉米及替代的到港会大幅减少,这对国内玉米市场来说是明显且长期的利好。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的减少,意味着国内玉米市场的竞争压力减小,国内玉米的市场份额将得到提升。这将为国内玉米价格的稳定提供一定的支撑。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小麦的替代问题。不仅是去年的小麦,距离新麦入市也不足两月了。小麦作为玉米的重要替代品,其价格和供应情况对玉米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新麦上市,其价格和质量将成为影响玉米市场的关键因素。如果小麦价格较低,且质量符合饲料企业和深加工企业的要求,那么小麦将对玉米形成较大的替代压力,进一步影响玉米的市场需求和价格。
中储粮动作:政策风向,强力支撑
在玉米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中储粮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它犹如市场的风向标,引领着市场的走向。通过对本周中储粮动作的细致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洞察到市场背后的政策风向和潜在趋势。
从 3 月 17 日至 21 日,中储粮在玉米市场上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价活动。其中,竞价采购场次多达 11 次,采购数量总计 153986 吨。这些采购活动分布在多个地区,涵盖了东北、华北等重要玉米产区。在东北产区,中储粮积极采购当地的优质玉米,为当地的玉米市场注入了活力,也为农户和贸易商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在华北地区,中储粮的采购行为有助于缓解当地市场的供应压力,稳定市场价格。
购销双向的场次更是达到了 23 次,涉及数量 263303 吨。这种购销双向的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储粮在调节市场供需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灵活的购销策略,中储粮能够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玉米的库存和流通量。在市场供应过剩时,中储粮加大采购力度,减少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避免价格过度下跌;在市场供应紧张时,中储粮则增加销售数量,满足市场需求,防止价格过快上涨。
竞价销售场次为 26 次,销售数量为 223256 吨。在销售过程中,中储粮严格把控玉米的质量,确保投放市场的玉米符合相关标准。这些销售活动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玉米供应,也对市场价格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单纯从投放的力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投放力度开始减弱。这一变化侧面反映出官方暂时没有打压玉米市场的意愿。在过去的市场调控中,当官方认为玉米价格过高,需要进行打压时,往往会加大玉米的投放量,以增加市场供应,平抑价格。而现在投放力度的减弱,表明官方对当前玉米市场的价格水平相对满意,希望市场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发展。
目前东北产区共设立了近 400 个国储收购点,这一举措犹如一颗定海神针,为东北玉米市场提供了强力支撑。国储收购点的广泛设立,使得东北产区的玉米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农户和贸易商可以将玉米直接出售给国储收购点,避免了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带来的销售风险。收购价格较当地价格高 2.5 - 5 分 / 斤,这一价格优势吸引了众多持粮主体。对于农户来说,较高的收购价格意味着更高的收益,他们更愿意将玉米出售给国储收购点。对于贸易商来说,虽然收购价格相对较高,但由于国储收购点的收购量较大,他们也能够通过与国储收购点的合作,获得稳定的利润。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东北地区的玉米市场依然具有较大的上涨潜力,还没有触底 “天花板”。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加,以及政策的持续支持,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有望继续上涨,为市场各方带来更多的机遇 。
未来展望:把握节奏,关注重点
玉米价格的走势犹如一场复杂的交响乐,受到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其涨跌变化往往就在一瞬间。从短期来看,天气和售粮节奏成为了影响玉米价格的关键因素。天气的变化,无论是干旱、洪涝还是气温异常,都可能对玉米的生长和收成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改变市场的供应情况。而售粮节奏的快慢,也会直接影响市场上玉米的供应量,从而对价格产生波动。国际方面,中美贸易形势也时刻牵动着玉米市场的神经,贸易政策的调整、关税的变化等,都可能对玉米的进出口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和价格走势。
现阶段,无论是东北、山东还是华北地区,玉米市场的大趋势是以稳中偏强为主。尽管市场震荡难以避免,但大的趋势早已定下。在这个过程中,建议持粮主体切勿盲目乐观,最好选择分批出货。分批出货不仅可以分散风险,避免因价格波动而造成的巨大损失,还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出货策略,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政策将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政策的调整往往会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政府的收储政策、补贴政策、进出口政策等,都可能改变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东北潮粮的入市情况。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其潮粮的入市量和价格走势,将对全国玉米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官方是否会调整进口方案和拍卖投放力度,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进口方案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国内玉米市场的供应情况,而拍卖投放力度的变化则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调节作用。
关于玉米中远期的走向,小编认为玉米下一波的机会在 6 - 9 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随着市场供应的减少,玉米价格有望迎来上涨的机会。虽很难再现高光时刻,但至少会比现在的价格高出 100 - 200 元 / 吨。这不仅为持粮主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出货时机,也为市场投资者带来了潜在的投资机会。在这个充满变化的市场中,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把握市场的变化,才能在玉米市场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