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现代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温氏股份研究报告:猪业禽业双轮驱动,模式升级再度起航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2/2/11 21:59:04 关注:273 评论: 我要投稿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王明琦)1 猪业禽业双轮驱动,产业结构布局完善
  温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氏股份”),总部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创立于 1983 年,现已发展成 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畜禽繁育、食品加工、生鲜营销、金融投资、农牧设备制造、生物制药等相关产 业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公司于 2015 年 11 月 2 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1.1 养殖龙头,持续发展
  公司是老牌肉鸡、肉猪养殖企业,为首批 151 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2020 年,公司上市肉 猪 954.55 万头、肉鸡 10.51 亿只,实现营业总收入 749.39 亿元,截至年底,温氏股份已在全国 20 多个省(市、 自治区)拥有 399 家控股公司,4.8 万户合作家庭农场,5.28 万名员工。
  温氏股份长期保持养殖龙头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生猪出栏量、中国畜牧业协会黄羽肉鸡出栏量及各养殖 企业出栏量,可以计算出企业市占率。2015-2019 年,公司生猪出栏市占率从 2.12%稳步提升至 3.40%,居行业 第一。受非瘟疫情等影响,公司 2020 年生猪出栏市占率下滑,为 1.81%,居行业第二位,未来通过加强防控、 降本增效,有望重回龙头地位。2015-2019 年,公司黄羽肉鸡市占率始终保持 20%左右。2020 年全国黄羽肉鸡 出栏约 49 亿只,公司市占率约 21.66%,黄羽肉鸡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从勒竹鸡场起步,逐渐成长为一家现代农牧企业集团。1983 年,温北英联合温 鹏程、温木桓等七户创办勒竹畜牧联营公司,并建立勒竹鸡场;1989 年,肉鸡市场疲软,农户卖不出好价钱, 鸡场采取对农户保价回收肉鸡的措施,开创了“公司+农户”模式。在肉鸡业务逐步成熟后,公司于 1994 年开 始探索养猪业务,1995 年建立动物保健厂,2000 年成立温氏乳业,2002 年成立广东华农,进军多项产业。2002 年公司上市肉鸡突破 100 万只,2013 年上市肉猪突破 1000 万头,公司逐渐进入成熟期,并于 2015 年在深交所 创业板挂牌上市。2018 年,公司发布品牌“温氏食品”,开启从农牧企业向食品企业的转型之路。
  1.2 产业完善,布局全国
  公司主营畜禽养殖,兼营上游畜禽繁育及下游食品加工、生鲜营销,并配套金融投资、农牧设备制造、生 物制药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猪和黄羽肉鸡养殖,采用紧密型“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 公司畜禽繁育产业包括猪、鸡、鸭等部分,其中生猪种业由子公司中芯种业承接。公司食品加工产业母品牌“温 氏食品”下设子品牌“温氏佳味”,负责禽类深加工及销售;子品牌“温氏乳业”、“温氏牧场”,负责乳业板块; 子品牌“温氏天露”,提供生鲜肉/蛋类食品,并以“温氏鲜品”为自有生鲜渠道。公司生物制药产业由子公司 肇庆大华农生物承接,含生物制品、药物制剂、饲料添加剂三大板块。
  公司产业遍布全国 20 余个省(市、自治区),在南部地区扎根较深。公司自广东省起家,在华南地区扎根 较深,截至 2020 年,公司有 44%的合作农户和 35.78%的营业收入来自华南;公司在华东、西南、华中一带有 所布局,分别有 19%、15%、16%的合作农户及 23.83%、15.79%、12.58%的营业收入来自这三个区域;公司对 北部地区触及较浅,在华北、西北、东北的合作农户占比合计 6%,收入占比合计 12.03%,有较大提升空间。
  1.3 双轮驱动,业绩稳健
  公司业绩保持稳健。2005-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61.42 亿元增长至 749.39 亿元,除 2017 年受肉猪价格 下降、H7N9 使活鸡销售受阻影响之外,其他年份均保持营收正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 18.15%。
  猪肉类养殖和鸡肉类养殖为公司两大主要收入来源。2020 年,公司猪肉类养殖实现收入 463.43 亿元,占营 收比例为61.84%;鸡肉类养殖实现收入242.94亿元,占营收比例为32.43%;肉鸡、肉猪业务营收合计占比94.26%, 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同期其他养殖、原奶及乳制品、兽药、肉制品加工产品、设备分别占营收 2.74%、1.12%、 1.00%、0.49%、0.32%。公司收入来源多元化,发展韧性较强。(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21.90%。2005-2020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 3.81 亿元增长至 74.26 亿元,年均 复合增长率 21.90%。公司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主要受行业周期和宏观经济影响。2008 年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 2012-2013 年全球经济下行导致出口低迷内需不振,2017-2018 年发生 H7N9 禽流感事件,2019-2020 年爆发非 洲猪瘟及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公司业绩波动较大。
  公司毛利率较高,盈利能力较强。2015-2020 年,公司猪肉类养殖平均毛利率 26.14%;肉鸡类养殖平均毛 利率 14.34%。2021 年上半年,公司猪肉类养殖毛利率下滑至-11.63%,同比下降 50.02pcts,系猪价下跌叠加饲 料原料涨价推高养殖成本所致;肉鸡类养殖毛利率从 2020 年的 0.38%回升至 13.99%,系养禽业行业形势好转、 一季度活禽售价较上年同期明显上升所致。
  1.4 股权激励,齐创共享
  在“齐创共享”企业文化背景下,公司通过高分红、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为股东、员工等各方创造收益。
  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截至 2021 年第三季度,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名誉董事长、创始人之一的温鹏程,持股比 例 4.09%。公司实际控制人温氏家族,包括温鹏程、梁焕珍、温均生、温小琼、温志芬等 11 人,合计持股比例 为 16.31%,股权较为分散。
  公司连续多年派发现金股利,分红率高达 57.37%。截至 2021 年 11 月,公司已实施现金分红 6 次,累计实 现净利润 403.96 亿元,累计现金分红 231.75 亿元,分红率为 57.37%。
  公司多次开展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上市后,先后实行了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期已终止)。 2018 年公司授予 2455 名激励对象 0.93 亿股,占总股本 1.79%;2021 年授予 4648 名激励对象 2.53 亿股,占总 股本 3.99%。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利于鼓励管理层及员工为公司利益行动,提高管理效率。
  2 养殖行业周期性较强,集中度有待提高
  2.1 猪业:供应恢复猪价处周期底部,非瘟疫情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猪肉为我国第一大肉类消费品,市场规模较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2018 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比例 保持在 65%左右。近两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肉类人均产量结构变化,猪肉占比下滑至 48%左右。2021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 6.71 亿头。
  2.1.1 生猪供应加快恢复,近期价格底部震荡
  我国生猪价格呈现明显周期波动。2006 年以来,我国共经历 4 轮猪周期,前三轮波动较平缓,最高价 17-20 元/公斤,最低价约 10 元/公斤。2018 年,非瘟疫情使能繁母猪存栏大幅下降,导致生猪供应减少并推高猪价, 开启第四轮猪周期。本轮周期特点是波动巨大、猪价高位运行时间长。2018 年 6 月猪价开始拉涨,至 2019 年 10 月达最高点 40.98 元/公斤,并在 30-40 元/公斤的高位维持一年以上。
  当前生猪养殖仍处周期底部区间,生猪供给加快恢复,猪价低位震荡。2021 年以来,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控 制,企业复工复产;非瘟防控经验加强,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生猪出栏量于 2021 年年中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半年度出栏量达 3.37 亿头。在需求端,长达一年的高猪价迫使消费者寻求替代品,猪肉市场被禽肉、牛肉等挤 占,且肉类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刚性较强,恢复速度慢于供给,导致供大于求,猪肉价格急剧下滑。2021 年上 半年,猪肉价格持续下行;下半年价格维持底部震荡,10 月份一度跌至 10.16 元/公斤。
  2.1.2 非瘟叠加环保政策,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我国肉猪养殖业以中小规模养殖户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2019 年,我国生猪年 出栏数 1-49 头的小规模养殖场有 2144.58 万户,占养殖场总数的 94.32%;生猪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大型养殖 场仅 0.88 万个,占比 0.03%。经测算,2020 年生猪养殖前十大企业出栏量占出栏总量比例为 10.43%,行业集中 度仍相对较低。
  散户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为长期趋势。从我国生猪养殖业出栏结构可以看出,2007 年以来,年出栏 1-49 头的小型养殖户数量和占比持续下降,而年出栏 50000 头以上的大型养殖集团数量持续提升,虽然 2018 年非瘟 疫情导致二者均加速下降,但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受非瘟疫情、土地流转政策、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非瘟疫情下,散户养殖规 模较小,进行防疫建设的边际成本高昂;大型养殖集团有能力落实防疫政策、建立配套设施,且存在规模效应, 可降低边际成本;随着散户退出,行业规模化程度提高。政策方面,2017 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 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禽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2019 年农业农村 部办公厅印发《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 年)》,均强调加强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提倡养 殖规模化,提高养殖环保标准,将加速散户退出、行业集中的进程。
  2.2 禽业:父母代存栏下滑供给收紧,饲料原料涨价利润承压黄羽鸡为我国禽业主要消费品种之一。黄羽鸡为我国地方鸡种,抗病力、耐受力强但生长较慢,其肉质好、 味道鲜美等特点符合我国居民消费习惯,主要面向家庭消费者销售。2015-2019 年,我国黄羽鸡出栏量由 37.4 亿只上升至 49 亿只,CAGR 为 6.99%,市场不断扩容。2020 年,我国各类鸡肉产量中,黄羽肉鸡占比达 33.26%, 为我国禽业主要消费品种之一。
  黄羽鸡市场由活禽销售向冰鲜消费转型。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提高、活禽交易受各地政策限制以 及冷链保障能力逐步提高,黄羽鸡市场正从活禽交易向冰鲜消费转型升级。
  在产父母代存栏量较低,黄羽鸡短期供给处于低位。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底, 我国黄羽鸡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 1376 万套(同比-7.24%,环比+0.19%);父母代种鸡周度产能 2.21 只(同比 -1.02%,环比+0.05%)。根据历史数据,在产父母代存栏量及父母代种鸡周度产能均处在近 4 年低位水平。商品 代雏鸡盈利水平与父母代种鸡存栏相关性较强,截至 2021 年底,商品代雏鸡销售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或抑制父 母代场补栏意愿。
  原料价格上涨提升养殖成本,2021 年底商品代毛鸡销售盈利。2020 年以前,肉鸡配合饲料价格低于 3.20 元/公斤;2020 年初-2021 年底,由于玉米、小麦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提升至 3.65 元/公斤左右,商品 代毛鸡成本则上涨至 15.20 元/公斤。2021 年末由于需求有所提振叠加供给相对紧张,毛鸡价格上涨,养殖端实 现盈利。短期来看,父母代存栏下降或致商品代存栏短缺,春节之后需求转淡叠加生猪价格或二次探底,黄羽 鸡价或有所回落,后续供需博弈下价格或有所回升。全年来看,饲料价格高位运行下需求提振效果影响父母代 场补栏(淘汰)意愿,进而决定黄羽鸡价格走向,猪价变动也会影响黄羽鸡价格涨跌。综合来看,黄羽鸡产能 持续去化导致的基本面改善将利好头部养殖企业,养殖端全年单羽净利润有望在 2-3 元水平。(报告来源:未来智库)3 肉鸡肉猪养殖龙头,“温氏模式”迭代更新
  3.1 猪业板块:精细管理控制养殖成本,调整结构充分利用产能2021 年,受生猪价格下跌影响,公司猪业营收及利润下滑。公司通过精细管理,控制养殖成本;主动淘汰 低效母猪,打造高效种猪场;暂缓产能建设,储备资金度过危机。公司于周期底部趁势调整生产结构,提高生 产效率,为未来生产全面恢复、把握周期上行机会打好基础。
  3.1.1 肉猪价格探底导致亏损,生产基本恢复未来可期肉猪价格探底,导致公司营收和利润下滑,猪业暂时亏损。2021 年,由于肉猪供给过剩,需求较为稳定, 导致猪肉市场价格下跌,公司全年肉猪销售均价也下降至 17.39 元/公斤,同比降幅 48.18%;肉猪销量为 1321.74 万头,同比增加 38.47%;上半年猪肉类养殖营业收入为 145.89 亿元,同比降幅 37.38%;毛利-16.97 亿元,毛 利率-11.63%,生猪养殖处于暂时亏损状态。
  猪业生产全面恢复,各项核心生产指标稳步向好。公司持续开展非瘟疫情防控、提升种猪质量等工作,产 能稳步恢复,趋于疫情前水平。
  种猪阶段,截至 2021 年 11 月,公司拥有高性能能繁母猪约 110 万头,后备母猪 40 万头,随时可作后备母 猪的小种猪超 100 万头,各项生产核心指标向好。公司主动淘汰低效母猪,母猪配种分娩率达 81%,接近非瘟 疫情发生前的 91%,但母猪健康度和质量还有一定提高空间;窝均健仔数维持在 10.2-10.3 头左右水平;产保死 淘率为 8%,趋近于非瘟前水平。种猪场已竣工的猪苗生产产能约 4600 万头,能满足生产需要。
  肉猪阶段,截至 2021 年 11 月,育肥端有效饲养能力(含合作农户、家庭农场、养殖小区等)2600 万头, 生猪屠宰产能 150 万头,肉猪出栏均重回升至百万级别,料肉比降至 2.8,上市率升至 88%左右。肉猪生产稳定, 上市量持续提高。公司出栏目标为 2022 年 1800-2000 万头,2023 年约再增加 800-1000 万头,现有产能可满足 出栏目标规划。猪价低迷使行业产能减少,随着供给稳定、需求提升,公司在周期上行区间的表现值得期待。
  3.1.2 非瘟及饲料涨价导致成本提升,调整配方自繁猪苗控制养殖成本公司疫情前生猪完全成本较低,疫情后成本提高但存在下降空间。生猪行业散户占比高,市场近似完全竞 争状态,单个养户或猪企难以影响价格,只能随行就市。因此,利用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通过精细管理提 高生产效率是优秀猪企的核心竞争优势。非瘟疫情前,公司生猪完全成本为 11.6-11.8 元/公斤。非瘟疫情对公司 影响较大,前期防控意识不足、猪场设备老旧导致育种情况不佳,公司外购猪苗、开展防疫建设提高了生产成 本,2021 年三季度综合完全成本为 22 元/公斤。2021 年 5 月起公司暂停外购猪苗,自繁苗育肥猪完全成本降至 19 元/公斤,预计 2021 年底完全成本降至 17.4 元/公斤,2022 年降至 15.6 元/公斤。
  公司肉猪养殖成本主要由饲料原料、委托养殖费决定,完全成本还需考虑猪苗成本及期间费用率。2019 年, 公司养殖成本中,饲料原料平均占比 59.25%,委托养殖费用平均占比 17.70%,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他项目占比低、影响小,如职工薪酬占比 7.99%,药物及疫苗占比 4.78%,固定资产折旧及摊销占比 3.79%。
  饲料原料:生猪养殖的主要成本。公司饲料基本上自产自用,饲料厂和养殖场相互配套,所用饲料原料包 括能量类的玉米、小麦、高粱、稻混物(稻谷/糙米混合物)等,及蛋白类的豆粕、杂粕等。2019-2021 年,玉 米、豆粕价格上涨,带动公司饲料原料成本增加。2019 年饲料原料成本约为 816.98 元/头,同比上升 5.93%,占 养殖成本比例为 59.25%。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加强进口、线上招标、调整配方等多种方式控制饲料成本。第一,强化与大型企业的 集中采购,锁定中远期合同;第二,加快办理进口资质,从国外进口具有成本优势的原料;第三,推行线上招 标,提高采购效率,降低原料价格;第四,通过及时调整营养配方,采用稻混物、小麦、碎米、面粉等优势原 料,控制饲料成本,例如,2019 年猪料方案中玉米占 60%-70%、豆粕占 13%-15%,而 2021 年 1-9 月猪料方案 中,能量类玉米仅占 14%,蛋白类豆粕仅占 5%。
  委托代养费随猪价变动,药物疫苗成本占比较低。“公司+农户”模式下,公司委托农户养殖商品肉猪,签 订委托养殖合同,在肉猪到达天龄后回收并支付委托养殖费。短期,由于合同中约定了农户所需种苗、饲料、 兽药等物资单价和肉猪上市单价,委托养殖费主要受畜禽成活率、正品率、耗料量、耗药量、上市体重等生产 指标的影响。
  长期,由于每次签订合同时需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肉猪上市单价,委托养殖费与猪价的变动方向一 致。2019 年猪价同比上涨 75.02%,委托养殖费同比上升 10.50%,为 244.05 元/头;2020 年猪价同比上升 56.31%, 委托养殖费同比上涨 14.73%,为 280 元/头;2021 年第三季度猪价环比下降 23.87%,委托养殖费环比下降 4.88%, 为 190-200 元/头。2015-2019 年药物及疫苗平均成本为 67.97 元/头,占养殖成本的 5.25%,其中,2018 年药物 及疫苗总成本上升 10%,商品肉猪销量增加 17%,导致药物及疫苗平均成本下降约 6%。根据公司公告,非瘟 疫情前平均药物成本为 0.30 元/公斤,2021 年第三季度为 0.38 元/公斤,药物及疫苗成本占比较低,并且下降空 间较小。
  猪苗成本:包括猪苗耗用的饲料和药物、种猪怀孕后耗用的饲料和药物等。2020 年,公司主动淘汰部分受非洲猪瘟威胁的母猪,能繁母猪数量、质量降低,导致种猪场的健康猪苗减少,公司外购高价猪苗,致使猪苗 成本上升。市场上,与自繁自养相比,外购育肥养殖利润较低,2021 年上半年每头盈利 500 元左右,下半年每 头亏损 1000 元左右。因此,外购猪苗影响了 2020 年及 2021 年前三季度业绩。
  暂停外购,投入自繁猪苗,猪苗成本下降。2021 年初,猪苗成本为 650 元/头。5 月,公司暂停外购猪苗, 以自繁猪苗为主。6 月,自产猪苗 120 万头,猪苗成本 470 元/头。9 月平均成本降至 430 元/头。此后猪苗成本 稳定在 430-440 元/头。前期外购的猪苗 10-11 月份出栏完毕,未来猪苗成本下降,利润空间扩大。
  期间费用率:完全成本由养殖成本和期间费用(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构成。公司期间费用率较 低,2011-2020 年平均为 7.22%,2021 年上半年提升至 11.19%,原因是公司借款、发行可转债融资,财务费用 率从往年的 0.3%左右增至 1.48%。公司期间费用中,管理费用占比超七成。2020 年以来,公司通过组织优化、 人员优化和降薪等方式降低管理费用。2021 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7.89%,其中办公费、接待费分别同 比下降 57.44%和 48.84%,可控费用降幅明显。
  3.1.3 主动淘汰低效母猪,着力打造高效种猪场公司具备五级育种体系。原种场(核心场)用于选育提高纯种猪质量,这是真正育种的环节;纯繁场用于 纯种制种和扩群,国内商业育种公司基本上从此环节开始;扩繁场生产二元杂交母猪,即能繁或后备母猪;商 品场生产商品猪苗;育肥场(或家庭农场)则将猪苗育肥成商品肉猪。
  在育种体系基础上,公司多年钻研“三系杂交配套种猪生产模式”。“三系杂交”指长白 2*[长白 1*大白 1] 的杂交方式。三系杂交种猪和二元杂交、二元回交种猪的区别在于,其繁殖性能更高,平均一窝可以多生 0.5-1 头,能够低成本快速生产大量杂交种母猪。此外,由于培育更多品系的长白猪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和大量资金, 并有一定技术要求,行业难以复制三系杂交模式。公司目前的核心种猪为二元杂交和三系杂交母猪,未来仍将 以三系杂交作为主要种猪生产模式。
  公司主动淘汰低效母猪,替换为繁殖性能高的二元杂交或三系杂交母猪。2020 年底,公司存栏的 110 万头 能繁母猪中,高繁母猪占比 80%;2021 年年中,高繁母猪占比增至 95%。随着公司淘汰低效母猪、降低外购母 猪比例,母猪生产成本下降。2021 年 7 月,公司所有能繁母猪存栏均值为 5600 元/头,10 月降为 5200-5400 元/ 头。
  3.1.4 暂缓项目加大融资,储备资金度过周期底部公司有充分的应对猪周期下行的经验,比同行早约半年控制资本开支。公司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建设 规划的节奏,及时处置闲置资产收拢资金。2021 年 10 月,调整募资投资项目实施进度,将预计建成时间在 2021 年 10-12 月的部分项目推迟至 2023 年。2021 年 11 月,基本停止新开工项目,在建项目能停则停、能缓则缓, 储备资金“过冬”。2020 年至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从 35.41%下降至 33.35%,在建工 程占比从 10.66%降至 6.86%。
  公司加大融资力度,储备资金充裕。2021 年 4 月,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 92.97 亿元。截至 2021 年第三季度 末,公司库存资金超 120 亿元,流动比率为 175%,速动比率为 98%,现金基本覆盖流动负债。公司近五年的流 动及速动比率均接近 2:1、1:1 的安全线,2020 年由于大规模开展升级改造和产能扩张,流动、速动比率降 至 137%、58%,但随着 2021 年暂缓项目、增加融资,现金情况再次回到安全线。
  3.2 禽业板块:生产成绩历史最优,毛鲜联动效果明显截至 2021 年 11 月,公司禽业生产成绩表现较好,上市率、销售量、营收及盈利较为理想。公司作为黄羽 肉鸡市场龙头,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持续推进从养殖企业向食品企业的转型升级,布局屠宰产业, 强调毛鸡鲜品联动,业绩提升效果明显。
  3.2.1 黄羽肉鸡市场龙头,生产成绩历史最优
  公司为黄羽肉鸡市场龙头,市占率保持在 20%左右。2015-2020 年,公司黄羽肉鸡出栏量从 7.44 亿只增长 到 10.37 亿只,复合增长率 6.87%,公司多年保持 20%左右的市占率。
  公司禽业生产成绩达到历史最优。2021 年 11 月肉鸡上市率达 95.4%,多月维持公司历史最优水平(2018 上半年的 94.58%);全年销售肉鸡 11.01 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提升 4.76%,收入 287.53 亿元,同 比增加 23.41%,毛鸡销售均价 13.20 元/公斤,同比增长 13.50%。
  成本方面,2020 年以来降本增效工作效益明显,2020 年全年饲料厂生产效率同比增长 9%,2021 年肉鸡料 肉比低于 2.9,第三季度肉鸡养殖完全成本为 13.2 元/公斤,其中饲料原料上涨导致完全成本提高 1.4 元/公斤, 剔除这一因素后,完全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0.8 元/公斤。
  营收及利润方面,2021 年公司禽业一季度盈利,二季度略亏损,三季度 7、8 月受价格走低影响亏损较大, 9 月份恢复盈利,肉鸡养殖业务全年实现盈利约 9 亿元。据公司半年报,2021 年上半年肉鸡类养殖营收 136.59 亿元,同比增长 31.89%;毛利 19.11 亿元,毛利率 13.99%。(报告来源:未来智库)3.2.2 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布局屠宰毛鲜联动
  禽业产业链延伸日益紧迫,公司从养殖企业转型食品企业。家禽养殖产业链通常包括种场、饲料厂、育肥 场,主要客户为食品加工厂、个体批发商等,通常在农贸市场或超市进行活禽交易,销售方式单一,客户群体 分散。在禽流感、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等影响下,国内限制活禽交易的地域范围扩大,同时,新生代消费者喜 爱速食食品,并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这些均要求养殖企业延伸产业链,注重终端消费。公司持续推进转 型升级,从活禽销售模式转向“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布局下游屠宰及加工产业。
  布局屠宰产能,提高经济效益。公司自 2017 年开始布局肉鸡屠宰业务,以便在行情低迷时通过屠宰和加工 收储,拓宽销售渠道。2020 年,公司无为、河源等多地屠宰场建成投产,新增单班屠宰产能 8600 万只,已竣 工产能 2.48 亿只/年;2021 年,公司持续布局屠宰产业,产能达 2.56 亿只/年。
  公司毛鲜联动策略成效显著。禽业方面,公司的规划为“532”,即未来黄羽肉鸡销售量中毛鸡:鲜品:熟 食=5:3:2。公司母品牌“温氏食品”下设子品牌“温氏天露”,负责生鲜肉/蛋销售,产品包括天路矮脚黄鸡、 天露凤鲜鸡等;子品牌“温氏佳味”负责禽类深加工,产品包括白切土香鸡、豉油土香鸡等。产品主要走 B 端 渠道,通过批发销售给机关团体、餐饮企业等。公司也在开展 C 端业务,线下开设生鲜门店,线上开设京东、 天猫旗舰店等。公司毛鲜联动策略成效显著,2021 年前三季度鲜品销量 1.1 亿只,熟食销量 0.11 亿只,鲜销比 例达 15%。
  3.3 倡导“公司+农户”模式,适应养殖业发展趋势温氏股份首创“公司+农户”的“温氏模式”,使公司的资本和农户的土地、劳动等要素互补,轻资产、高 毛利优势明显。公司努力适应养殖业发展趋势,完善产业结构,加强研发创新;提出“双六”、“硬件+软件”措 施,提高非瘟疫情防控效果;更新经营模式,从 1.0 版“公司+农户”、2.0 版“公司+家庭农场”,升级为 3.0 版 “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未来将进一步转向 4.0 版“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
  3.3.1 公司+农户促进生产要素互补,乡村振兴鼓励“温氏模式”发展“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的核心是公司委托农户养殖肉鸡肉猪,促进公司资本、技术要素与农户 土地、劳动要素互补。“公司+农户”模式是指,公司以委托养殖方式与农户在产业链中分工合作。公司具有资 本和技术优势,负责品种繁育、饲料研发及生产、药物疫苗研发及生产、产品销售等环节;农户拥有土地和劳 动要素,可自建栏舍,与公司签订委托养殖合同,领取鸡苗猪苗、饲料、药物疫苗等物资后,进行肉鸡肉猪的 养殖。
  “温氏模式”为农户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入选扶贫优秀案例。据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11-2020 年, 温氏合作农户获得养殖收益 625 亿元。“十三五”期间,公司累计投入精准扶贫资金 12.14 亿元,帮助 18.57 万 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乡村振兴政策鼓励“温氏模式”发展。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提出“加快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 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 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向“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公司+ 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升级,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
  3.3.2 轻资产高回报优势明显,增融资扩产能空间较大“公司+农户”模式使公司保持轻资产运营。2011-2019 年,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 34%,可比公司平均资产 负债率为 50%-60%,温氏股份大幅低于可比公司,主要系与可比公司“自繁自养”模式相比,“公司+农户”模 式产业链中段的育肥场由农户自建,公司投入资本较少,相应的融资需求较小,资产负债率较低。
  轻资产模式有助于公司提高资产回报率。2011-2019 年,温氏股份的 ROA 平均 19%,处于行业领先。2020 年公司改造设备、扩张产能,总资产升高;2021 年前三季度猪价下行,全行业收益均下降,公司 ROA 下降至 -11%,未来有望再度提高。在 ROE 层面,2011-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平均 ROE 为 22%,在行业内仅处于中 上水平,主要原因是“公司+农户”模式资产负债率较低,对利润的财务杠杆作用较小。
  2020-2021 年,公司为扩张产能、储备资金,大幅增加债权融资,导致资产负债率提高。2020 年,公司为 改造设备应对疫情、扩张产能占领市场,增加长期借款 58.02 亿元,增幅 427%,增加美元债与中期票据 45.81 亿元,增幅 153%,导致资产负债率升至 41%。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为储备资金,增加长期借款 109.74 亿元; 为筹建养殖小区发行可转债,增加应付债券 84.18 亿元;根据新租赁准则核算,增加租赁负债 60.22 亿元。三项 措施分别提高资产负债率约 7%、5%、4%,再加上应付票据增加等影响,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至 62%。
  由于前期资产负债率较低,公司加大融资力度、继续扩张产能的空间较大。2021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至 62%后,仍处于行业正常范围内,未来仍有加大财务杠杆的空间,有助于公司在上行期抢占市场及提高 ROE。
  3.3.3 公司产业结构完善,研发实力强劲
  产业结构完善,配套产业可与主业对冲,稳定利润率。虽然生猪养殖行业低迷导致公司该板块亏损,但截 至 2021 年 10 月,公司动保业务盈利约 3 亿元,投资板块盈利约 8-9 亿元,农业设备公司、乳业公司等均有较 好表现,实现部分对冲。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处同业中等水平,双主业+配套产业使利润率波动更小,更加稳定。
  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育种实力。公司设有大华农事业部,负责疫苗、兽药、饲料添加剂研发;设立生猪、 家禽育种公司,具备五级育种体系;拥有一支以 20 多名行业专家、80 多名博士为研发带头人、700 多名硕士为 研发骨干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并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拥有较强的研发育种实 力。
  公司近年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成果丰硕。2020 年,公司研发支出 6.79 亿元,占营收 0.91%,同比增长 19.06%; 研发人员共 1716 人,同比增长 5.93%。截至 2020 年底,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 8 项,省部级科技奖项 63 项,畜禽新品种 10 个,新兽药证书 39 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162 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 专利 310 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71 项。
  3.3.4“双六”、“硬件+软件”措施,加强非瘟疫情防控非瘟疫情防控方面,“自繁自养”与“公司+农户”模式各有优劣,重点在于加强管理能力。以牧原股份为代表的“自繁自养”模式,防疫优势在于猪场硬件完备,防疫政策容易落实,劣势在于生猪过于集中,感染扩 散速度快、损失大;以温氏股份为代表的“公司+农户”模式,优势在于农户分散,起到自然隔离、分散风险作 用,劣势则是农户防疫知识不足、猪场硬件老旧、防疫政策不易贯彻。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决定防疫效果的是 管理效率。
  公司非瘟疫情前期防疫效果不佳,近期通过“双六”、“软件+硬件”措施加强防控。疫情前期,公司防疫 经验不足、防控效果不佳,导致能繁母猪和自产猪苗的数量、质量下滑,公司被迫外购母猪和猪苗,提高了完 全成本。公司吸取教训,增加防疫流程、硬件设施和专门人员,要求合作农户改造老旧猪场,制定管控人员、 物资进出等方面的六大禁令,大幅提升防控能力。
  3.3.5 逐步升级养殖小区,未来建设农业园区
  升级 3.0 版“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模式,在管理和养殖两方面降本增效。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养殖业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公司计划从 2.0 版 “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升级为 3.0 版“公司+现代养殖小区”模式,由公司负责租地建设养殖小区,做好 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土地工作,完成建设规划和经营证照办理,并通过下表所示的三种形式与农户展开合 作。养殖小区由公司规划建设,有利于配套农牧设备的建设使用;农户入园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从养殖成本效益上看,养鸡业务节省 0.5 元/只,养猪业务节省 75-100 元/头。
  公司加大投资建设养殖小区力度。2021 年 4 月,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 92.97 亿元,所得资金主要用于养殖 小区建设。2021 年 10 月,公司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原一体化生猪养殖项目(含种猪场、育肥场等)资 金共计 18.54 亿元用于 21 个新项目,其中养殖小区项目 13 项,包括吉安县大冲养殖小区一期、宾阳高效养殖 小区等。
  公司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推行“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从农牧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4.0 版“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是指,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将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一 体化产业链聚合在一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当中。园区按照年产生猪 50-100 万头/肉鸡 6000-10000 万只/水禽 3000-5000 万只设计,包括种畜禽繁育基地、肉畜禽养殖基地、饲料加工中心、环保处理中心、畜禽屠宰中心、 仓储物流中心及运行核心总部。合作农户将入园从事养殖、服务、屠宰、加工等工作,成为职业农民,实现“家 门口就业”。
  公司牵头建设全国首个获批的畜禽种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 年,公司牵头建设广东省新兴县现代农 业产业园。园区建有现代化鸡舍 19 栋,年出栏肉鸡 350 万只;拥有温氏佳味熟鸡加工、汤品加工、蛋制品车间, 年产值 15 亿元,带动 1500 人就业。该产业园的建成投产为公司升级 4.0 模式打下了良好基础。
  4 盈利预测
  生猪板块有望逐步恢复盈利。公司生猪养殖产能充沛,能繁母猪生产性能稳步向好,叠加管理水平日益提 升,成本管控效果预计逐渐显现。依据公司出栏规划,预计 2022/2023 年生猪出栏分别为 2000/2800 万头;假设 公司 2022-2023 年生猪销售均价为 17.50/18.00 元/公斤,2021 年由于猪价低迷及养殖成本高位运行导致公司该板 块亏损,未来随着猪价回升及成本回落,该板块毛利率或有改善,预计 2022/2023 年生猪板块毛利率分别为 2.86%/11.11%。
  禽板块预计量利齐升。公司将继续巩固黄羽鸡龙头地位,预计 2022/2023 年肉鸡出栏量分别为 11.2/11.5 亿 羽。黄羽鸡板块景气度回升或带动产品价格上涨,预计 2022/2023 年黄羽鸡价格分别为 14.00/14.50 元/公斤,饲 料原料价格有下降空间支撑肉鸡养殖成本逐年下降,预计公司该板块毛利率呈上升趋势,2022/2023 年该板块毛 利率分别为 10.71%/17.24%。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文章来源:未来智库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再创新高!温氏2023年总营收899.02亿元!肉猪出栏量2626万头!一季度亏2024/4/30 11:29:09
温氏毛鸡成本再降0.66%,2024年目标13亿只!虽亏损仍大气分红2024/4/30 11:21:03
两大头部猪企2023年亏损超百亿,出栏生猪近亿头,温氏还分红6.62亿元2024/4/30 11:18:59
又发钱了!温氏2023年亏损64亿元仍分红6.62亿!上市以来12次分红累计将达2024/4/28 21:59:26
温氏股份: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将举行2024/4/28 17:21:32
温氏转债:拟于5月21日召开持有人会议2024/4/28 17:21:1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