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贸易情报 → 文章内容

美国肉出口“滑铁卢”:中美关税下的全球肉类贸易变局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7/9 7:39:54 关注:73 评论: 我要投稿

  出口数据显著下滑
  在国际贸易的宏观格局中,2025 年 5 月美国牛肉和猪肉出口数据引发广泛关注,对市场态势产生显著影响。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与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USMEF)联合发布的数据,该月美国牛肉和猪肉出口量呈现明显下滑趋势,其中对华出口的急剧下降成为此次下滑的关键因素。
  从牛肉出口情况来看,5 月牛肉出口总量为 97,266 公吨,同比下降 12%,达到近五年的最低水平;出口额为 7.987 亿美元,同比下降 11.5%,为 18 个月以来的最低值。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华出口数据,出口量仅 1,400 公吨,同比大幅下降 91%;出口额不足 1,500 万美元,跌幅达 90% 。尽管对韩国市场出口表现突出,单月出口量创两年新高,出口额达三年峰值,对中美洲、南美洲、多米尼加、阿联酋及非洲等地的出口也有所增长,但仍难以弥补中国市场规模缩小所带来的巨大缺口。1 月至 5 月累计数据显示,美国牛肉出口量达 508,293 公吨,同比下降 5%;出口额 41.5 亿美元,同比下降 3%。
  猪肉出口形势同样不容乐观,5 月出口总量为 224,162 公吨,同比下降 11%;出口额 6.465 亿美元,同比减少 10%,处于 2023 年 9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对墨西哥、中美洲、哥伦比亚及古巴的出口量同比上升,对古巴出口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但中国市场的关税压力持续加大。自 2025 年 2 月起,中国未续签美国牛肉工厂和冷库注册,导致美国超 90% 的牛肉产能无法进入中国市场。5 月 14 日中美关税临时减免到期后,美国猪肉对华税率仍高达 57%,牛肉税率 32%,进一步抑制了出口。 这些数据背后,反映出复杂的贸易动态。
  中美关税:出口制约因素
  此次出口量下滑,中美关税的调整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美国牛肉和猪肉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自 2025 年 2 月起,中国未续签美国牛肉工厂和冷库注册,这一措施限制了美国牛肉出口,致使美国超 90% 的牛肉产能被阻挡在中国市场之外。
  5 月 14 日中美关税临时减免到期后,美国猪肉对华税率维持在 57%,牛肉税率 32% 。如此高的关税水平,极大削弱了美国肉类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对中国消费者而言,购买美国牛肉和猪肉需支付更高价格,这无疑抑制了消费需求。例如在零售市场,美国猪肉因关税上涨价格大幅提高,消费者可能转而选择价格更为合理的国产猪肉或其他国家的进口猪肉。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关税增加直接提升了美国肉类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根据需求定理,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量下降。美国肉类出口商原本期望在中国市场拓展业务,却因关税问题导致产品销量大幅下滑,库存积压,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这也使得美国肉类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均受到影响,从养殖场的养殖户,到肉类加工厂的工人,再到运输、销售环节的从业者,都感受到了此次贸易波动带来的冲击。 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USMEF)总裁丹?哈尔斯特罗姆指出,中国市场的现状对美国肉类出口造成严重影响,中美关税的调整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全球市场:差异化发展态势
  在此次美国牛肉和猪肉出口量下滑的过程中,全球市场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USMEF)总裁丹?哈尔斯特罗姆指出,美国红肉在韩国、拉美等主要市场的需求依然强劲 。
  韩国市场成为美国肉类出口的亮点,5 月美国对韩国的牛肉出口单月出口量创两年新高,出口额达三年峰值;猪肉出口总量同比增长 25%,出口额增长 21%,达到五年多来的最高水平 。韩国市场的良好表现,得益于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下美国肉类的零关税优势,以及韩国市场对高品质肉类的旺盛需求。在韩国的零售和餐饮市场,美国牛肉和猪肉凭借其品质和品牌优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拉丁美洲市场也展现出积极的增长趋势,美国对墨西哥、中美洲、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猪肉出口量同比上升 。墨西哥作为美国猪肉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凭借地缘优势和贸易关系,从美国进口的猪肉数量持续增长。此外,拉丁美洲地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为美国肉类出口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然而,这些区域市场的增长无法完全弥补中国市场规模缩小带来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之一,对美国牛肉和猪肉出口商而言,曾是极具吸引力的重要市场。如今,由于关税和注册问题,美国肉类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急剧下降,留下的市场空缺难以被其他市场轻易填补。这促使美国肉类出口商重新评估全球市场布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
  美国肉类产业:困境与反思
  当前,美国肉类出口商面临生产决策的难题,处于两难境地。中国市场因关税和注册问题逐渐收缩,而其他市场的增长不足以弥补这一缺口,这迫使他们重新审视生产计划。若继续维持以往的生产规模,大量肉类产品将面临滞销风险,库存积压会占用大量资金,增加运营成本;若削减生产规模,可能会错失未来市场复苏的发展机遇,还会导致养殖场和加工厂的工人失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
  对于美国本土生产商而言,当前的贸易形势带来了产能闲置与市场准入的双重挑战。许多养殖场和肉类加工厂因出口受阻,产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例如一些养猪场,原本计划向中国市场供应大量生猪,现在因出口受限,不得不减少养殖数量,部分养殖设施处于闲置状态。此外,由于美国肉类产业长期依赖出口,尤其是中国市场,在市场多元化方面存在不足,当主要市场出现问题时,难以迅速找到替代方案,进入其他新兴市场也面临诸多障碍,如贸易壁垒、消费者偏好差异等。
  这促使美国肉类产业深刻反思市场多元化的重要性。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USMEF)总裁丹?哈尔斯特罗姆强调,中国市场的现状凸显了市场多元化及替代市场开发的重要性 。美国肉类产业不能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而应积极开拓全球各个地区的市场,降低对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依赖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贸易摩擦、政策变动等风险时,保持产业的稳定发展。 这也要求美国肉类产业在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大投入,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贸易格局: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全球肉类贸易格局将持续演变。美国肉类产业若要摆脱当前困境,必须加快市场多元化进程,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在产品方面,需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美国可研发更多符合健康消费趋势的肉类加工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便捷食品的需求。
  中国在全球肉类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之一,其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对全球肉类贸易格局具有深远影响。未来,中国可能会进一步优化肉类进口结构,在保障国内肉类供应稳定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中国也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拓展肉类进口渠道,推动全球肉类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其他国家在这场贸易格局变化中也在积极调整策略。墨西哥凭借自身优势,在亚洲市场迅速崛起,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在全球肉类贸易中的地位 。巴西、澳大利亚等传统肉类出口国,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 全球肉类贸易格局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和机遇,各国只有积极应对,加强合作,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7月9日全国肉类市场价格日报2025/7/9 14:31:19
2025年7月9日全国肉类市场行情综述2025/7/9 14:29:05
2025年 1-5 月肉类进口数据背后的行业密码2025/7/8 22:13:23
西南科技大学后勤保障部2025年饮食大宗物资禽畜肉类采购项目招标公告2025/7/8 19:05:35
波兰发布肉类标签产地信息检查报告2025/7/8 18:46:10
2025年7月8日全国肉类市场价格日报2025/7/8 14:38:2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