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频道
热点专题  企业黄页  行业排序  行业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专题食品安全专题畜产品安全专题食品安全论点 → 文章内容

食品安全问题报道更要注重实事求是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1/5/30 11:19:27 关注:538 评论: 我要投稿

一段时间以来,多起食品安全事件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的报道和反映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绝大部分报道实事求是,对维护群众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少数报道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引起了严重的误解和误伤,实属不该。此类报道可以纠错,但由此造成相关食品行业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信任损伤,已经无法挽回。

媒体必须恪守客观准确的原则,对相关信息应仔细甄别、严格把关。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大众的身体健康,人人关心,“燃点”很低。面对形形色色、或真或假的各种信息,媒体绝对不能随意发布。因为其监督职能和传播效应,使得虚假信息一旦以报道的形式在短时期内集中出现,极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群众看了以后往往都会信以为真、焦虑担忧,甚至会产生“还有什么敢吃”的想法。

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履行舆论监督职责,其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进步,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哗众取宠。应当看到,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在好转。如果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或者动辄以“致癌”“致死”“致病”定论,不仅不准确、不客观,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媒体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作用,既包括及时曝光问题食品的存在并促进有关部门积极努力予以解决,也包括准确认识问题,不渲染、不夸大、不误传,还要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尤其要避免陷入企业不正当竞争引发的“谣言战”和“口水战”,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增强人们的信心,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

履行社会责任,重在顾全大局。对食品安全问题,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得到解决,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近日又有不少地方政府表示将采取严厉措施整治不安全问题。相信通过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食品安全形势会越来越好。

西瓜本无事,传言猛于虎:“膨大剂”传言祸害西瓜产业调查

日前,一位四川攀枝花瓜农在微博上发文求助,称当地盐边县有几万斤西瓜烂在地里,原因是“膨大剂把西瓜弄爆了的新闻把我们害惨了。”这位攀枝花瓜农道出的只是西瓜产业“崩溃”的冰山一角,在海南省文昌市,当地近2万亩西瓜受“膨大剂”影响滞销田中,农民欲哭无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西瓜熟透腐烂。

瓜农微博求助 称“膨大剂”传闻殃及优质西瓜无人问津

5月23日,一位网名为“攀枝花人卖西瓜”的瓜农付友莲在微博上发文,希望通过微博卖瓜。

他说,他是四川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新民村村民,当地西瓜味道甜口感好,往年畅销,但今年受“膨大剂”传闻影响,“几万斤西瓜都烂在地里”。

他承诺,当地瓜田山泉灌溉、阳光充足,不使用添加剂。“我的瓜要有啥子添加剂膨大剂,我当场砸瓜!”西瓜去年2.4元/公斤,今年0.6-0.8元/公斤都卖,希望网友帮助找到批发商。

这条微博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关注,被转发6万多次,评论达到1.2万多条。

很多网民对瓜农的遭遇表示同情,“农民朋友真的不容易,辛苦一年却被膨大剂害惨了,最终账都算在了农民头上。”

还有网民帮忙推销起了攀枝花的西瓜。网民“永恒的夏天2010”说,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新民村的红沙瓤西瓜味道甜口感好,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今年又获得了大丰收,每年都有大量的商家去收购,今年至今留在瓜田无人问津,希望借助微博的力量,救助那里焦急的瓜农。

网民“老善人”评论说,当市场失灵,农民受伤时,政府应该出来,为农民联系流通渠道,平息个别负面信息对整个西瓜市场滞销的影响。

海南文昌近2万亩优质西瓜“蒙冤”滞销

记者了解到,海南文昌2万亩西瓜滞销在田里,瓜农们苦不堪言,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引起人们恐慌的“膨大剂”传闻。

记者在文昌市铺前镇林梧西瓜基地看到,这里沿海边沙滩绵延几千亩西瓜,全部进入成熟上市期,然而偌大的西瓜基地里,看不到一辆西瓜收购车,瓜农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西瓜成熟。

看到记者来访,附近的十几个瓜农纷纷骑着摩托车赶来向记者反映情况。浙江台州籍瓜农罗成国说,他和朋友借钱凑了200万元种了500亩西瓜,目前有150亩已经熟透,正常情况下一天能发出十几车西瓜,但从本月10日开始就没有一个收购商前来,这批西瓜已经八成熟,再不采摘,将无法进行长途运输。

“这种情况真让人意料不到,今年天气好,瓜种得很好很漂亮。”罗成国说,文昌西瓜平均每亩种植成本要6500元,今年海南西瓜丰产,每亩产出3000多公斤,平均每公斤成本就需2元。如今,瓜还未上市就面临烂市的危险。

铺前镇林梧村瓜农林明飞、韩华元、黄林冲等人七嘴八舌地对记者说,他们种的无籽西瓜都成熟了,但没人来收,“最怕没人来收,没人来根本没法谈价格。”

海南是冬春季节全国西瓜的主产区,从西部的东方、乐东起自南向北逐渐成熟上市,文昌位于海南最北边,也是最晚上市的地区,今年文昌全市种植了4.15万亩西瓜,目前已经销售了55%,还有45%近2万亩西瓜降价滞销。

海南省西瓜协会秘书长林尤胜分析认为,西瓜降价滞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5月份相继出现了两次媒体不实或片面报道造成的。一次是5月初四川某媒体报道西瓜注射增甜剂,食用注水西瓜对人体有害,以致价格跳水。第二次是10多天前,江苏镇江丹阳曝出膨大剂致西瓜爆炸的消息,称人吃了用膨大剂种植的西瓜对身体有害,更使得脆弱的西瓜市场雪上加霜。

林尤胜说,5月10日还卖4元/公斤,到了5月11日就跌到了2.6元/公斤,随后每天以0.4-0.6元/公斤的速度降价,到江苏的膨大剂报道出来以后,说可以致癌,瓜价就全乱了,“现在地里四五毛钱一斤都没人要。”

莫让“膨大剂”风波祸害西瓜产业

“膨大剂”究竟为何物?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劲松从事了近20年的西甜瓜育种和栽培研究,他告诉记者,膨大剂实际上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本身也会合成这种激素,但是量很微小。当气温较低或阳光不够充足,植物长势不好时,通过按一定比例喷洒些膨大剂,可以促进植物坐果,引导植物将营养输送到果实中去。

他说,“膨大剂”之所以造成西瓜产业如此大动荡,是因为江苏丹阳的报道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导,丹阳瓜农也缺乏种植经验。

文昌市农业局副局长刘淑华说,海南岛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根本不需要使用西瓜膨大剂来增加营养。“西瓜爆炸报道出去以后,对我们这边的西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成卖难的现象,我们也感觉到很冤,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使用(膨大剂)。”刘淑华说。

李劲松说,尽管海南西瓜种植上没有使用“膨大剂”的习惯,但有必要向消费者解释,只要合理使用“膨大剂”是不可能造成危害的,一方面我国的农药管理十分严格,“膨大剂”是由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农药,其使用范围、剂量都有严格规定。“消费者应秉持理性态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质资源研究所研究院党选民也向记者反映,“膨大剂”的不实报道对西瓜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人们应该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其加以认识,它只是一种植物声场调节剂,是经过长期大量的田间试验证明的。

党选民说,任何一种农药过量使用肯定都会造成危害,但这只是江苏丹阳的个例,不当报道引起了消费者出现恐慌心理,以致大范围西瓜滞销,给农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这种影响将很难挽回。

林尤胜说,西瓜遭受不实传言的影响已经不是第一次,两年前曾报道海南西瓜注射红药水和甜水给西瓜增色增甜,导致西瓜滞销烂市,最后经过权威媒体报道才为海南西瓜正名,但失去的损失已无法挽回。海南香蕉也一再遭受谣言危害,每一次都造成价格大跌,农民血本无归。

“每一次谣言、传言、风波的发生,损失最重的就是农民。”林尤胜说,农业本来就十分脆弱,既要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又要面临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如今又增加了一个谣言的风险,这使得农民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一个小小的谣言轻则毁掉一批农民,重则毁掉一个产业。”

据悉,四川攀枝花的瓜农在通过微博反映西瓜卖难现象后,已有红旗连锁超市在内的六七家商家前去收购,打开了攀枝花西瓜的销路。

海南文昌瓜农、行业协会和市农业局也呼吁,考虑到目前内地西瓜也已大量上市,外地收购商前来收购西瓜存在物流成本高的问题,他们建议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文件,减免过海费,降低收购商物流成本,加强产销对接,联系内地运销商尽快到海南来运瓜。

方舟子:别“膨大”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别“膨大”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方舟子

植物激素对人体没有激素样的副作用,未必就没有其他副作用。我们不可能拿人来做毒理实验,通常的做法是做动物实验,给动物长时间喂食大剂量的药物,看看动物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再由此推知对人体的可能影响。动物实验没有发现氯吡脲有神经毒性,所以说它会危害人体主要神经系统、毒害儿童云云纯属谣言。动物实验发现,唯一受氯吡脲影响的器官是肾脏,出现了炎症,但是这是每天大剂量地喂食氯吡脲,喂了两年后才发现的。这个剂量相当于一个人每天喝几升未稀释的氯吡脲溶剂,连续喝两年。这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

膨大剂的实际用量很小,是把市售0.1%氯吡脲溶剂又稀释了100倍再喷洒或浸泡,这个使用剂量不会对人体有害。有人说:我不担心正常使用剂量,我担心的是瓜农会过量使用。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植物激素和杀虫剂不同,并不是使用量越多越好,使用剂量是其最佳剂量,用多了效果反而更差。即使过量使用,离上述的最小有害剂量还差得远呢。

可见氯吡脲是相当安全的农药,美国、欧盟等世界各地都允许用它来处理水果。日本也允许使用,它既不是日本研发出来的(是美国研发的),也没有在日本被禁用。一种已在世界各国安全使用多年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在中国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得归功于某些媒体和伪专家的联手炒作,瓜农却被牺牲掉了。也许媒体是真心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却眼神不佳,看错了地方,暴露出了科学素养和新闻素养都有问题:既缺乏科学常识,又不会找真正的专家,就仓促地报道,引起恐慌。(知名科普作家)

专家呼吁:理性对待食品安全问题

针对近段时间时有发生各类食品安全事件,5月19日,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们就如何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近段时间,各类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急剧下降。5月19日,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内外专家就如何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专家评估和大众的风险感知存在缺口

事实上,在目前公众所担心的食品问题和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公众相关科学知识的缺乏和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夸大和误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在研讨会上举了一个2010年北京市工商局曹中生处长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上发言的一个例子,“2010年3月,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位教授公布了自己的地沟油市场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很可能达到200—300万吨,而我国居民一年的食用油消费总量大约为2250万吨,进而推出一个人吃10顿饭可能有1顿会碰上地沟油。不久,该教授又站出来否定了这一说法,表示这些数据只是推算,并不一定准确。”

“什么是地沟油?地沟油是潲水油、煎炸废油及各类劣质油的总称。地沟油主要用于生产肥皂或皂液、生产高级润滑剂、生产生物柴油,但是地沟油不大可能会流向餐桌。因为地沟油的酸败非常厉害,臭味很大,而要想把酸败味消除,需要进行提纯,其成本是很高的,甚至高过用黄豆、花生等直接压榨食用油的成本。此外,对利用餐饮泔水饲养泔水猪和提炼‘潲水油’的不法行为,各相关部门一直在打击,因此使用地沟油的违法成本也很高。”陈君石说。

他认为,目前“专家的风险评估和大众的风险感知还存在缺口,这表现为:以讹传讹(如‘地沟油上餐桌’事件);夸大危害(如‘反式脂肪酸’报道);污名化(如‘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等)。现实的情况是,正确的科学信息明显处于劣势,而没有科学依据的误导信息却大占上风。其结果是造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过度担心,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不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目前大众对各种食品添加剂产生的心理恐慌现象,是由于普通公众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所致,“中国食品问题在传播过程中被误导了,被歪曲了,被发酵了。”孙宝国呼吁,全社会要理性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平时要注重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饮食的素养和鉴别新闻真伪的能力,对食品安全事件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让自己真正做到“不愁吃”。

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过程

如今,我国食品生产的一个现状是:生产环节门槛特别低、小厂特别多、特别分散,这样的现状往往很难保证每一个食品生产都能监管到位。

“食品的‘食’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个良,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在生产产品。也就是说良好的生产规范首先必须得有良心、有诚信。”中国疾控中心化学污染与健康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WHO食品污染检测中心(中国)主任吴永宁在近日的媒体交流会上表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是诚信问题,应该规范诚信问题;不是更多地依赖于监督。“10000件产品,你检了9999个,也不保证是百分百的安全。检验只是抽检,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与此同时,除了良好的生产规范,还要进行风险控制,寻找容易发生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把关键点控制住,这比检验要好得多。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不是消除危害,而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陈君石说。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表示,食品安全的基础是风险管理。政府监管体系的转变应由从危机应对到监测、评估、预警为基础的风险预防。食品安全控制体制应该基于科学原理,并以对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估为基础,并随着情况变化而变化。

吴永宁认为,风险评估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吃什么东西、吃多少东西会产生多少风险等等,要制定出一个标准,同时要明白这个标准定成什么样会控制多少风险。“风险评估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需要从农田到餐桌、从不同的消费环节到最后吃进去的总量设定一个安全范围,有一个健康指导。”吴永宁说。

建立主动出击的管理机制

陈君石表示,在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有一个风险分析框架,这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通过这个框架能降低疾病,伤亡;建立对反应计划的支持;帮助计划实施;防止资源误用和浪费;使决策者很好地了解信息;应对和纠正谣传;培育关于风险的知情决策。同时,“政府应设专门机构,加强投入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民间要建立权威的科学信息平台;政府、科学界、行业、媒体共同努力,建立风险交流机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食品安全管理。”

苏志指出,建立主动出击的食品安全科学管理机制,一是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统筹资源,严格质控,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与准确性;二是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政策的科学依据。(蒋秀娟 杨艳)

面对专业术语,媒体的误读真可怕!

面对专业术语,媒体的误读真可怕!

专家缘何不愿开口

日前采访一位熟悉的食品专家,本以为能像以前那样,从他那里得到大量信息,不料遭到婉拒。

原来,这位专家不久前接受一家媒体就转基因安全性问题的采访,不想刊出的稿子却没有准确表达他的观点,还引起了一场“虫子吃了转基因作物的毒蛋白要死,人吃了会怎样”的争论。

这位食品专家坦言,转基因的毒蛋白之“毒”是专门对虫子而言,对所有哺乳动物没有毒性。这本来是一个专业术语,记者对此不了解,硬往“人吃了会怎样”上扯,这样必然会引起歧义。“接受一次采访,却闹出了一场不必要的争论,真是想不到啊!”

近年来,诸如核辐射、食品安全、地震等与科技紧密相关的新闻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公众急于了解详细信息,媒体也紧急响应,采访专家,解析新闻背后的科技原理。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些专家选择不愿开口呢?专业术语在媒体上变得“不专业”,未能准确表达专家的观点,很可能是主要原因。

专家自然希望媒体准确报道专业术语。媒体则从公众视角出发,希望越通俗越好,于是乎,在新闻时效性的要求下,媒体快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比喻和解释,有时难免做出不恰当、不准确的解释,未能获得习惯于严谨的专家的认可,容易导致误读,甚至带来负面社会影响,造成重大损失。

比如,几年前出现的“香蕉致癌”事件,导致广东、海南蕉农损失7亿元。事件的起因源于对香蕉一种病害的报道,这种病害名叫巴拿马病,俗称香蕉黄叶病。通常,患病的香蕉植株在结果前就已经死亡,即使结果,其果实也很小,根本不能成为商品果进入市场。但最后却造成席卷全国的“香蕉致癌”风波,关键是一个专业术语“蕉癌”导致的。媒体在最初的新闻报道中,使用了“蕉癌”二字,本意是强调香蕉“巴拿马病”难以救治。但人们却把“蕉癌”二字理解为“香蕉患癌症,人吃香蕉可能会患癌”。

实际上,当发生重大社会事件时,全社会高度关注和聚焦,此时急需专家利用媒体等平台解疑释惑,普及科技知识,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专家要树立科学普及的责任感,在坚守严谨的同时尽可能将专业术语大众化,让普通读者听得懂;另一方面,媒体也要虚心听取专家讲解,充分理解和尊重专家意见,并多点相关专业科技知识的学习和储备,让报道既能满足公众需求,又能赢得专家认可。(苗文新)

别“误伤”了食品添加剂 制造源头才是监管重点

别“误伤”了食品添加剂 制造源头才是监管重点

今年3月,河南双汇集团旗下的食品公司使用“瘦肉精”生猪被媒体曝光,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上海、沈阳等城市又相继发现有企业制售 “染色馒头”、“毒豆芽”等不法行为。一时间,随着各地检举力度的加大,各种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被高密度地暴露在社会面前,前所未有地吸引着公众的关注。

然而,当频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地突破了公众的心理底线后,造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些消费者已开始习惯性地质疑起任何食品的安全,作为各类事件主角的食品添加剂更是被“妖魔化”只要放了就有问题。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还有哪些食品安全问题需要重视?这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食品添加剂要“洗冤”

“你闻闻这包开心果是不是加了漂白粉?”近期,笔者遭遇不少类似的求助,然而这包开心果笔者无论闻或吃都没有察觉出问题,可求助者却认定有“漂白粉”成分,怎么说也不敢碰。

消费者已经到了闻“添”色变的地步,这包遭怀疑的开心果就是食品添加剂境遇的真实写照。

其实,食品添加剂是替非食用物质背了黑锅。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曾经曝光的“吊白块”、“苏丹红”、“硼砂”、“工业明胶”等都是非食用物质,之前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基本上没有一件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而是向食品中违法添加这些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引起的。

食品添加剂有着严格的定义,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按照我国现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概念的混淆让消费者误解了食品添加剂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早在南宋陆游笔下就有“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的诗句,“橙薤”、“醢酱”就是早期的食品添加剂。而日常烹饪离不开的咸味剂酱油、醋、盐,香料花椒、丁香、大料等,同样也是食品添加剂。随便在超市选购一瓶可口可乐汽水,其标签上注明的添加剂就有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苯甲酸钠、柠檬酸钠、咖啡因、蔗糖素、食用香料等十几种。如果没有频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很少有消费者会去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大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基础之上。按照目前食品工业的客观状况,如果消费者对食物的外观、口感、保存时间等方面要求苛刻,想要按照家庭方式去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以面包为例,如果没有硫酸钙,酵母就发挥不了最佳功效,会影响面包的充气度,松软口感不复存在;如果没有半纤维素酶、葡糖氧化酶、脂肪酶等酶制剂,面包体积就会缩水且没有弹性;而少了脱氧乙酸钠的面包防霉能力更是大打折扣,无法规模生产,连超市也进不了。

风波后的持续阵痛

就目前而言,食品添加剂要摆脱 “冤屈”尚需时日。因为面对密集的食品安全事件和信息,无论是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各个食品产业链上的企业,还是大众消费者,都需要时间去“消化”。在现实的冲击下,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安全的陈旧观念和认知需要经历改变过程中的“阵痛”,才能看清未来健康的发展路径。

消费者对“牛肉膏”的误读就是“阵痛”之一。据介绍,牛肉膏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食品添加剂,是以鲜牛肉为原料,添加部分氨基酸、糖类、天然香辛料等营养物质,加工出来的天然调味料,只要按法定标准生产使用,消费者就可放心食用。可当鸡肉、猪肉被发现添加了“牛肉膏”后,“牛肉膏”却沦为“过街老鼠”,有人希望工商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也有人认为已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让公安机关介入。不过“牛肉膏”买卖流通都在法律允许范围,公权力不能想当然地介入查处或颁布禁售令,不少消费者便转而质疑政府部门缺乏作为,可加了“牛肉粉”的薯条,却鲜有人去“举报”,没人会认为这股“牛肉味”会有什么问题。显然,消费者迫切需要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和引导。

同样感到“阵痛”的还有食品添加剂的制售者和使用者。十六铺粮油食品交易市场一位主营调味料的摊主告诉记者,和去年同期相比,自己每天的销售额减少了三成,一些用量大的饭店老主顾“毅然”断绝了持续数年的交情,因为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今后要和规模食品添加剂制造企业签订合同,实行定向采购。同时,交易市场食品添加剂出售的登记情况也将随时纳入监管部门的检查范围。“现在买卖什么都要长个心眼,不能再马虎了”,该摊主坦言。

临近月底,许多饭店老板的心情有些纠结。根据本市食药监部门的要求,5月底前,餐饮服务单位须保证不采购和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不采购和使用标识不规范的、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凡是自制火锅底料、饮料、调味料的餐饮服务单位,应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公示。“公示这条操作起来有些难度,说得太具体会泄露底料的配方。”莲花南路上一家火锅店负责人有些担心地表示,许多食品添加剂名字太专业,火锅店也仅仅只是知道怎么用而已,即使告知了消费者,消费者也不懂,意义可能不大。

管好添加剂使用还不够

尽管食品安全各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十分具有操作性的监管制度,但不可否认,除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还有许多领域需要重视。

今年4月,卫生部公布了47种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然而查看这些非食用物质的检测方法一栏,有25种显示为“无”甚至直接留白。卫生部食品安全专家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判定检测方法需要一个研制过程,而这个过程很复杂,需要进一步鉴别和研究。据悉,中国目前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共2400余种,有质量规格、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约有500种。相比不断增长的食品添加剂数量,检测技术的开发和认定还要跟上。

添加剂种类如此之多,细化分类就显得很重要。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卫生部共制定公布了102项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指定了58项食品添加剂标准。而相比国外先进的技术标准,我国存在差距,据介绍,国外技术标准的修改周期一般是3到5年,我国有多项属于“服役”超过10年,标准更新跟不上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但标准多并不意味着好,最新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就补充了一个基本原则:“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确保食品安全,不是要消灭食品添加剂,而是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即使一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到了不同的企业手中,使用起来就不一定安全了。一项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近45万家,由于食品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存在大量中小食品企业和作坊式企业,这些企业为追求利润,容易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却又十分隐蔽,增加了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难度。市食药监局有关专家表示,同样是防腐剂,天然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大约是苯甲酸钠的80多倍,不加以规范,有些企业以为加得越多效果越好,十分容易滋生滥用添加剂的行为,结果适得其反。一些添加剂生产企业为节约成本,更是生产劣质的食品添加剂,“近期社会更多关注的是添加剂的使用,相关部门对于添加剂的制造源头不能松懈。”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生猪养殖企业一季度仍然亏损 未来应控制成本并拥抱新兴技术2024/5/1 9:30:20
又来一波儿业绩报告!2024年一季度大多上市猪企未能摆脱亏损2024/5/1 9:29:54
新形势下,今年川猪如何稳生产?2024/5/1 9:29:31
春雪食品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2024/5/1 8:08:51
山东:生猪价格弱势下行(4月22日-4月28日)2024/5/1 8:00:58
山东:鸡蛋价格震荡,弱势回落(4月22日-4月28日)2024/5/1 8:00:4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