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频道
热点专题  企业黄页  行业排序  行业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专题畜禽疫病专题禽流感专题前沿科技 → 文章内容

Science:高福课题组破解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奥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3/9/6 22:31:10 关注:443 评论: 我要投稿

  继不久前在《柳叶刀》和《科学》杂志发表禽流感重要论文之后,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课题组在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跨宿主传播机制研究上又有新的突破,9月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该课题组题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受体结合特性与结构基础”的文章。

  2013年2月暴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重配病毒,于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该病毒对禽类并不致病,而感染人却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截至当前,我国内地共报告134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45[a1] 人,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2个地市。高福研究员率领的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应急攻关团队着重关注此次流感暴发事件中最早报道的两个毒株,安徽株(A/Anhui/1/2013)和上海株(A/Shanghai/1/2013),探索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奥秘。该文第一作者施一副研究员介绍说,安徽株是此次流感暴发事件中的流行毒株,而上海株则只在一个病例中分离得到,两株病毒在一级序列上显示出各自的独特性。研究人员利用固相结合实验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分别从病毒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安徽株和上海株的受体结合特性,发现安徽株既能结合禽源受体,又能结合人源受体,而上海株却偏好性地结合禽源受体。这充分解释了安徽株由于获得人源受体的结合能力,使得该毒株具备在人群中普遍流行的趋势。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与之前报道的H5N1病毒不同,Q226L氨基酸突变对于H7N9病毒的表面血凝素蛋白获得人源受体结合能力不是唯一关键位点,受体结合位点的其它相关氨基酸也至关重要。同时,利用生物大分子晶体学技术,研究团队成功解析了两个毒株的血凝素蛋白及其突变体与受体类似物的复合体结构,阐明了受体结合特性发生变化的结构基础。施一副研究员进一步解释说,目前科学家们认为此次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有限的人际传播能力,研究人员推测由于H7N9病毒仍然具备强结合禽源受体的能力,而人呼吸道上有很多带禽源受体的黏液素束缚住了病毒的扩散,使得H7N9病毒无法有效传播。施一副研究员表示,我们要密切关注H7N9病毒在人群中的演化,尤其是某些突变病毒一旦丧失强结合禽源受体能力,而继续保留人源受体的结合能力,有可能引发流感大流行,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病毒的变异,做好监测检测工作。

  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中,中国科学院适时启动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科技攻关研究”项目。我国科学家们从病毒溯源,病毒跨宿主传播,流行病学,免疫和临床医学等不同角度对该H7N9病毒进行了细致的阐释,为H7N9病毒再发和新型流感暴发的防控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这项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完成,上海同步辐射设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在9月5日发表于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题为“Structures and Receptor Binding of Hemagglutinins from Human-Infecting H7N9 Influenza Viruses”的最新论文中,高福研究人员领导研究小组解析了人类感染H7N9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s)的结构和受体结合特性。

  H7N9是一种在家禽中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然而直到现在也只有散发的严重人感染LPAI病毒病例被报道。了解病毒在禽-人宿主之间的“跳跃”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病毒表面糖蛋白hemagglutinin (HA)负责宿主受体结合,是病毒宿主“跳跃”的主要决定因素。近期的研究证实,禽流感H5N1病毒HA发生Q226L 置换赋予了其人类受体结合能力,同时大大减小了与禽类受体结合的能力。因此,观察到流感病毒的受体转换引起了人们对于人类流感大流行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海较早期的一种病毒分离株SH-H7N在226位点保留了谷氨酰胺,在大多数的分离病毒株,例如在安徽省发现的AH-H7N9中均观察到有天然存在的Q226L 置换。这些研究发现使得科学家们推测,AH-H7N9谱系病毒有可能获得了高亲和力人类受体结合特性。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SH-H7N9和AH-H7N9两种人类H7N9病毒分离株hemagglutinin (HA)受体的结合性质特征。研究人员发现,SH-H7N9 HA会优先结合禽类受体类似物,而AH-H7N9 HA则可结合禽类与人类受体类似物。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一种AH-H7N9 突变体HA(L226Q)具有双受体结合特性,表明还有其他的氨基酸置换有助于受体结合转换。通过分析SH-H7N9 HA、AH-H7N9 HA以及突变体与禽类或人类受体类似物所形成的复合体的结构,研究人员揭示了AH-H7N9既能够结合人类受体,又保留了禽类受体结合特性的机制。

  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只观察到H7N9有限的传播有可能是因为病毒保留了对禽类受体高亲和力的结果。AH-H7N9对人类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力其占据了后来多数的病毒株,而SH-H7N9相对没有那么突出表明H7N9正在发生进化。诱变研究证实,相比于H5N1 HA, A226L并非是导致H7 HA从禽类向人类受体结合转换的唯一因子。研究人员提出未来检测H7N9病毒分离株的新氨基酸置换是需要实施的一项重要控制策略。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欧洲议会通过减少、重复使用和回收包装的新规定2024/4/29 12:30:10
孟加拉国修改散装饲料原料SRO(特别监管令)2024/4/29 12:29:17
英国修订氟唑菌酰羟胺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2024/4/29 12:27:28
关于印发《政府采购货物买卖合同(试行)》的通知2024/4/29 12:26:02
一季度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总体呈现需求反弹、企稳回升态势2024/4/29 12:24:38
去年,收储优质饲草6850万吨,减少牛羊精饲料消耗近1300万吨——我国粮改饲发2024/4/29 12:24:1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