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频道
热点专题  企业黄页  行业排序  行业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专题动物疫病流行与防控动物疫病预防疫病流行监测 → 文章内容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新动态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2/1/28 13:25:36 关注:479 评论: 我要投稿

  摘要:2019年8月我国新疆伊犁地区首次暴发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在不到一年内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从我国最西北部传到最东南部诸省区,之后LSD疫情迅速传播和扩散,2021年又波及我国多个省市区,呈大流行态势,对我国养牛业特别是奶牛业造成巨大危害和威胁。近年来,世界上特别是俄罗斯等国家又发现了LSD疫苗样疾病以及新的变异毒株,对LSD的防控提出了新挑战。为做好这一外来病的防控工作,通过LSD疫情流行现状与趋势、发现的新流行毒株与问题,探讨我国LSD防控的新策略,为有效控制、净化和根除该病提供指导。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简称牛结节病,是由痘病毒科(Poxviridae)山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CaPV)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以患牛发热、皮肤(黏膜或器官)表面广泛性结节、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为特征的,可由虫媒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一直将其列为进境动物检疫疫病的一类传染病,2019年之前LSD在我国属于外来病。
  2019年8月12日确诊LSD跨境传入我国新疆伊犁地区。2020年7月13日我国农业农村部宣布,中国东南部的福建、江西、广东、安徽、浙江5省发生了7起LSD疫情。2020年7月7日中国台湾宣布暴发了LSD,后续报告了34起疫情。中国大陆7个省区共报告9起LSD疫情,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9.5%(156/801)和0.9%(7/801),每次暴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6%~100%和0%~16.7%,不到一年,LSDV从我国最西北部传到最东南部诸省区,之后LSD疫情迅速传播和扩散,2021年已波及我国其他多个省市区,呈大流行态势,对我国养牛业特别是奶牛业造成巨大危害和威胁。本文拟通过近年来LSD疫情流行现状与趋势、发现的新流行毒株与问题,探讨我国LSD防控的应对策略。
  1、LSD的流行现状与趋势
  1929年在赞比亚首次发现LSD,之后主要在撒哈拉和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地区和国家呈地方性流行,1988—~1989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外的埃及和以色列首次出现LSD,随后在巴林、科威特、阿曼、也门等国家暴发了LSD。2012年以色列、黎巴嫩和土耳其报告了LSD的疫情,2013年约旦、伊拉克和土耳其报告了疫情,2014年伊朗、塞浦路斯、阿塞拜疆和土耳其报告了疫情。2015年LSD传播到希腊和俄罗斯,2016年不仅在欧洲东南部的希腊、保加利亚、北马其顿、塞尔维亚、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和黑山等7个国家报告了疫情,而且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哈萨克斯坦也报告发生了LSD疫情。2018年俄罗斯不断发生LSD疫情,并沿着哈萨克斯坦的边界向北和向东扩展。其中,2017年OIE通报LSD发病2464次,可疑牛约45万多头,确诊发病25711头,死亡2385头,扑杀处理16316头牛,对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危害。
  2019年随着俄罗斯、土耳其和以色列疫情的持续发生,LSD传播进一步扩大到亚洲,首先在印度、孟加拉国和中国暴发了疫情。2020年,先后在尼泊尔、中国台湾、不丹、越南、中国香港和缅甸暴发LSD。2021年,OIE通报LSD疫情主要发生在亚洲国家。2021年3月5日越南广南省11个县市,266头牛发病,11头死亡;4月17日报告越南何静省、高平省共计12242头牛被感染,1042头被扑杀。2021年4月9日报告泰国黎逸府1888头牛被感染,6月9日报道扩散到35府154县6763头牛被感染,48头死亡。最近报告柬埔寨和蒙古等国家也发生了LSD疫情,目前我国已完全处于LSD疫情包围之中,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2、LSD暴发国家的新流行毒株与新发现
  2.1俄罗斯流行毒株的分型与新发现?
  自2015年以来,OIE报告俄罗斯发生了400多起LSD疫情,在2次独立的流行波中,至少发现存在唯一田间分离毒株(2015-~2016)以及所谓的“疫苗样”变异毒株(2017—~2019)两类主要的LSDV分离株,其中后者在遗传上与俄罗斯第一波流行毒株以及其他已知的田间流行毒株不同。如2016年俄罗斯的16个地区暴发了313次LSD疫情,2017年采用绵羊痘活疫苗控制了疫情,但在伏尔加联邦区的一些地方发生了数起LSDV疫苗株样病,其中鉴定3株LSDV与疫苗株高度一致。另外在俄罗斯分离到的Kurgan/2018病毒株是1株接种疫苗株与自然流行毒株的重组LSDV,这提示后一变异种代表着一类新的毒株,而不是由田间流行毒株引起的最初疫病流行的延续,后证实2015—~2016年在俄罗斯暴发的LSD主要是自然流行毒,而2017—2018年发生的主要是输入性的LSDV疫苗样重组毒株,且与2015—2016年的田间毒株完全不一样。尽管如此,目前仍不清楚这些新的“疫苗样”变异毒株是否彼此相同,是一个LSDV毒株的遗传演化群,还是由不同亚型的异源变异毒株聚在同一遗传演化簇内。而且,这些“新”毒株是否与之前确认的LSDV分离株有关,还是2017年之前未分离到的一个独立谱系。此外,发现的这些毒株只是存在于接种过疫苗的牛,还是在未接种疫苗的动物中也能发现这些毒株。后调查证实,无论是田间LSDV毒株还是疫苗毒株都是在用活病毒株疫苗紧急接种牛预防LSD后,从其样品中分离到的,该情况暗示是否与疫苗接种直接相关。
  自2017年以来,在俄罗斯受影响地区的牛群,使用绵羊痘疫苗株的异源LSD活疫苗(SPPV疫苗)进行主动免疫接种,接种地区覆盖率达80%~100%。在LSD发病率显著的俄罗斯地区,特别是在曾报告发生LSD疫情病例或发现LSDV感染的国家接壤的地区,每年对所有牛进行疫苗接种,其中一个地区就是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萨拉托夫(Saratov)地区(2016年哈萨克斯坦证实发生了LSDV田间毒株的感染)。2017—2019年期间,在萨拉托夫地区记载至少有30起LSD疫情。重要的是,在俄罗斯联邦其他地区多次发现重组的“新型”LSDV毒株后,在萨拉托夫2017年采集的样品中也分离出首个重组的“新型”LSDV毒株即LSDV/Russia/Saratov/2017。另外,2019年9月至10月在萨拉托夫地区Nesterovo村LSD暴发期间,对接种过绵羊痘病毒(SPPV)疫苗的具有临床症状的所有血清学阳性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调查。基于GPCR基因对从免疫接种牛中分离到的LSDV毒株进行分子分型和遗传演化分析,发现Nesterovo的LSDV毒株(即Nesterovo-2019毒株)与南非haden型谱系(是1954年在南非记载的毒株)一致,但该地区引起LSD暴发的毒株是否具有生物多样性,是否与疫病暴发相关毒株的其他已知LSDV谱系有关,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
  对在LSDV首次传入俄罗斯萨拉托夫地区和其他地区以来传播的LSDV毒株,基于GPCR基因进行分子分型研究发现,所有与疫情相关的LSDV毒株可区分为Ⅰ型和Ⅱ型两大类:其中Ⅰ型为田间流行毒株,分为Ⅰa—d 4个亚型;Ⅱ型为疫苗毒株及其流行相关毒株,分为Ⅱa—g 7个亚型。遗传演化研究表明,在俄罗斯发现了11个LSDV谱系,其中5个位于萨拉托夫地区,主要有:(1)Neethling野生型Ⅰa/2017;(2)重组Saratov Ⅱc/2017/2019;(3)特殊的Dergachevskyi Ⅱd/2017;(4)Khvalynsky Ⅱg/2018;(5)Haden型Ⅱa谱系,即2019年在萨拉托夫地区Nesterovo村分离到的6种LSDV Nesterovo-2019毒株。这些毒株的系统地理分析显示,俄罗斯领土的LSDV类型有3个,分别为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地区毒株、俄罗斯的欧洲东南地区毒株和俄罗斯的亚洲北部地区毒株。通过GPCR基因的分型和亚型分析发现,在2017—2019年间LSDV多次传入萨拉托夫地区,现研究认为LSDV/Russia/Saratov/2017为重组病毒株,在LSDV活减毒疫苗株与野生型田间毒株之间共发生27次重组事件,这充分说明LSDV毒株重组的复杂性以及毒株的多样性。总之,监测和确定LSDV毒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揭示病毒遗传演化和疫病暴发起源、评价疫苗质量,以及阐明使用不同类型LSD疫苗对动物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价至关重要。
  2.2LSD在亚洲国家的流行毒株与现状
  2.2.1LSD在中国的流行情况与毒株鉴定?
  OIE宣布,中国2019年8月3日发生了LSD疫情,该疫情发生在我国西北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距离哈萨克斯坦边境约20km,距离俄罗斯边境约780km。分离发病病例样本的病毒,关键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中国LSDV毒株(LSDV/China/Xinjiang/2019)与俄罗斯2017年分离的LSDV毒株(LSDV/Russia/Saratov/2017)具有密切的遗传关系,但LSDV/China/Xinjiang/2019被单独聚在一个分支,位于LSDV/Russia/Saratov/2017类群之外,但也被推测为疫苗样毒株。
  LSD在新疆伊犁地区首次被确认发生后,节肢动物被认为是可能的传播媒介,后在靠近哈萨克斯坦边境的4个不同地方采集22种飞行的昆虫,在2种非叮咬的蝇类即家蝇(Muscadomestica)和厩腐蝇(Muscinastabulans)的体表冲洗物中检测到LSDV,对其编码RPO30、GPCR和LW126的3个分子基因组区进行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显示这些序列与此前在俄罗斯发现的重组疫苗样毒株LSDV/Russia/Saratov/2017的同源性高,并与RPO30和LW126基因系统发育树中的LSDV疫苗株聚在一起,这是中国首次在非叮咬性蝇类中检测到疫苗样LSDVDNA。
  此外,笔者所在实验室对新疆、福建等地疫情病例进行了病原核酸检测、流行毒株分离、全基因组测序以及病原学特性鉴定分析,经LSDV关键基因以及全基因组功能基因遗传演化关系分析证实,新疆流行毒株与福建流行毒株在基因组序列和结构上高度一致,在遗传演化关系上均与南非Neethling疫苗株、疫苗样疾病流行毒株以及哈萨克斯坦Kostanay-2018、俄罗斯Saratov-2017和Udmurtiya-2019流行毒株十分相近,断定其均是一种疫苗毒株与自然流行毒株的重组病毒,通过LD50测定证实这是在中国田间流行的一种强毒力的LSDV毒株,这也与之前报道推测的结果一致(未公开资料)。目前,虽然我国对LSD的流行状况和受影响省份/地区的调查还不充分,流行于中国的LSDV全基因组序列尚未公开,是否为疫苗样重组毒株,其流行的范围与程度还不清楚,但这已提示中国LSD疫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以及防控的艰难性。
  2.2.2LSD在印度的流行情况与毒株鉴定
  2019年8月印度首次报告在奥里萨邦的5个地区牛中发生了LSD疫情,其中2539头牛中有182头被感染,对60头LSD疑似牛和17头无症状接触牛的102份样本进行检测,LSDV实时PCR阳性率为37.66%。在病牛中,结痂(79.16%)中LSDV基因组的检出率高于血液(31.81%)和冷冻精液(20.45%)。基于部分P32(LSDV074)和F(LSDV117)基因序列以及完整的RPO30(LSDV036)基因序列的遗传演化分析表明,5株印度LSDV毒株均与全球流行的其他田间毒株相同并聚在一起。然而,F和RPO30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印度LSDV毒株在遗传上比欧洲毒株更接近南非NI2490/KSGP样毒株,现研究确定LSDV田间毒株与印度疫情的暴发有关,但它是由何处传播而来,仍不清楚。
  虽然现在无法确定LSDV在印度的起源和来源,但LSD最有可能的方式是感染动物未被控制或非法流动而传入。LSDV感染牛的流动被认为是引入该病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能更快、更远地传播到的其他地区。尽管这一推测没有官方的数据佐证,但不能完全排除活牛通过印度-孟加拉国边境的非法贸易。第二种可能性是,LSD发生在中国、孟加拉国和印度的邻近地区,但仍未被发现和证实。第三种可能性是,LSD通过风或车辆运输在邻国之间传播,如通过成群的吸血昆虫媒介传播。
  2.2.3LSD在孟加拉国的流行情况与毒株鉴定
  2019年9月15日孟加拉国向OIE通报了首次暴发的LSD疫情。该病于2019年7月在该国东南部的吉大港市(Chattogram)开始,然后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是影响该国经济的最重要的新发病。孟加拉国不同地区(Chottogram、Dhaka、Gazipur、Narayanganj、Pabna和Satkhira)的所有受感染牛均表现出典型的LSD临床症状。对分离的孟加拉国LSDV毒株,基于全长RPO30和GPCR基因以及部分EEV糖蛋白基因序列的分子特性分析发现,孟加拉国分离株不同于在非洲、欧洲和中东地区暴发的常见的LSDV田间分离株,以及在俄罗斯和中国新出现的LSDV变异株,相反它与LSDVKSGP-0240、LSDVNI2490和LSDVKenya密切相关,似乎这与另一类疫苗株关系密切,这表明在孟加拉国持续监测和鉴定流行毒株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区分疫苗毒株与田间病毒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2.3LSD在非洲的流行情况及回顾性研究?
  牛结节病最早发生在非洲,现已几乎流行到整个非洲大陆,对养牛产业产生了巨大经济影响。自2012年以来,LSDV迅速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包括中东、东欧和亚洲的新的地理区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复杂的流行性传染病。基于在俄罗斯、孟加拉国和中国的新的流行情况,对起源于非洲大陆的病毒株的追溯研究中,也获得了一些新发现,这对认识LSDV的重组和遗传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2.3.1LSD在东非地区国家的流行情况与毒株鉴定为了解东非地区国家LSDV的遗传多样性,对传入中东地区和欧洲之前的收集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苏丹的22份LSDV存档样本进行追溯性研究,基于RPO30和GPCR基因测序分析发现,1950年至2012年期间的东非田间分离株间以及与之前的LSDV田间分离株间非常相似,也与包括中东地区和欧洲其他地方的LSDV田间分离株高度相似。只有在肯尼亚收集的一种田间毒株LSDV Embu/B338/2011,具有与LSDV Neethling疫苗毒株和田间分离株之间的混合特征。而且LSDV Embu/B338/2011毒株与LSDV Neethling和KS-1疫苗毒株都具有相同的12个核苷酸插入序列。这与之前的多个历史分离株如LSDV Neethling疫苗LW-1959(AF409138)、LSDV RSA/54 Haden(FJ869376)、LSDV NI-2490(AF325528)、LSDV Kenya(MN072619)、孟加拉国的LSDV分离株以及俄罗斯的LSDV田间重组毒株的特征一致,但这与在乌干达2017—2018年流行的LSDV田间毒株的分子特征不一致。进一步分析其部分EEV糖蛋白、B22R、RNA解螺旋酶、病毒体核心蛋白、NTPase和N1R/p28样蛋白基因,发现LSDVEmbu/B338/2011毒株不同于之前描述的在GPCR基因中插入12个核苷酸的LSDV突变体毒株,这些发现揭示了持续监测所有LSDV分离株的遗传变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与在GPCR基因上的发现相反,LSDV Embu/B338/2011与LSDV田间分离株和LSDV KSGP O240(KX683219)毒株在RP30全基因、EEV糖蛋白部分基因和B22R部分基因上均相同。这表明,LSDV Embu/B338/2011与东非地区国家常用的LSDV KSGP O240来源的疫苗毒株和LSDV Neethling疫苗毒株不同,可能是LSDV田间分离毒株和LSDV Neethling疫苗毒株的混合物。这与之前的基于4种山羊痘病毒属分离毒株基因组物理图的比较结果一致,认为也门山羊-1分离株(Yemen goat-1)是一种具有肯尼亚牛-1(Kenya cattle-1)山羊痘病毒属病毒田间株和伊拉克山羊-1(Iraq goat-1)疫苗毒株混合特征的重组病毒。但有趣的是,将LSDV Embu/B338/2011与俄罗斯重组样毒株LSDV Russia/Saratov/2017的EEV糖蛋白和B22R基因比较,发现二者存在一定差异。虽然LSDV RUSSIA/Saratov/2017与LSDV Neethling疫苗毒株在EEV糖蛋白和B22R基因上相似,但LSDV Embu/B338/2011与田间分离毒株更相关。基于基因组的RNA解旋酶(RNA helicase)和核苷水解酶(NTPase)基因序列分析,证实还存在一些额外的变异位点,说明LSDV Embu/B338/2011毒株与最近测序的南非疫苗相关的田间病毒间也存在一些差异,流行病学数据也支持LSDVEmbu/B338/2011毒株是通过重组产生的假设。然而,由于该分离毒株来自先前接种过疫苗的畜群,也有可能这种分离毒株在接种疫苗之前就已传播。例如,1950年和1958年在肯尼亚采集的2个历史田间分离株LSDV NI-2490和LSDV Kenya也在GPCR基因中插入了12个核苷酸。
  一些研究认为,在接种过疫苗的畜群中发生LSDV感染,可能是由于LSDV KS1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失败或潜在残留毒力所致,然而,LSDV Embu/B338/2011与LSDV KSGP O240毒株间在遗传上也存在差异。LSDV分离株在其GPCR基因中携带12个核苷酸插入,这在之前的毒株很罕见。例如,发生在1950年的LSDV Kenya,发生在1954年的LSDV RSA/54,发生在1958年的LSDV NI-2490,1958年和1959年的LSDV Neethling疫苗毒株LW-1959,1976年的LSDV KS-1等。然而,在2017年检测到重组的LSDV RUSSIA/Saratov/2017和LSDV RUSSIA/Udmurtiya/2019之后,在亚洲出现的所有新疫情的LSDV田间分离毒株都在其GPCR基因中存在12个核苷酸的插入,这充分说明了LSDV流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3.2LSD在南非的流行情况与毒株鉴定
  在对东非地区国家的田间分离毒株分析比较中发现,来自南非的大多数存档样本的LSDV田间毒株与疫苗相关的田间病毒都携带有12个核苷酸的插入。由于南非普遍流行LSD,主要依靠各种活减毒疫苗来预防和控制该病,近年来国际上报道的LSDV疫苗样毒株的广泛暴发,迫使从LSDV田间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入手,解读其遗传演化关系。
  活减毒疫苗病毒是1963年在南非疫苗株(Onderstepoort)兽医研究所通过LSDV Neethling型田间毒株在细胞和鸡胚绒毛膜尿囊膜中的连续传代形成的,并在牛体内试验证明其作为疫苗使用是安全和有效的,现能够获得LSDV的Neethling型LAV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这种疫苗毒株后来被广泛使用,有效地减少了随后几年LSD的暴发次数,并在流行地区控制了该病。然而,最近这种疫苗和与LSD疫苗有关的某些缺陷被不断报道。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比较以及对LSDVKSGP 0240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该毒株最初来源于一种Neethling型LSDV毒株。已有多个研究在调查有毒力的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间的基因组差异,以阐明导致其致弱表型的遗传变化。除LSDV ORF LW134编码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同系物发生单一变化外,所有其他研究都发现了多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既有可替代性的阅读框,也有大量的单核苷酸差异,显然涉及多个基因参与其中,并协同工作以实现宿主特异性的致弱,这可能有助于病毒减毒表型的形成。
  在预防和控制LSD方面,尽管使用LAV毒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有效性,但其仍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SDLAV毒株正在通过与田间强毒株的重组或不稳定基因组区域的突变,导致全长基因恢复来实现毒力反转,这也是一些国家禁止使用基于LAV毒株的商业疫苗,而是鼓励使用灭活的、死的或异种疫苗进行疫病控制计划的原因。2017年,俄罗斯暴发了严重的LSD,经鉴定病原体与商品化的LAV毒株在基因上相似,也被鉴定是LSDV的Neethling减毒疫苗毒株与LSDV KSGP 0240疫苗毒株间的多基因内重组病毒。
  根据在欧洲特别是俄罗斯对LAV疫苗株的毒力反转或重组的观察,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调查南非提交的田间分离毒株发现,南非3个省的1991—1997年间暴发的6个LSDV毒株均与LSDV疫苗毒株在遗传上聚类在一起,其中疫苗相关病毒之一的LSD-248/93毒株在动物上经常引起LSD临床症状,被认为是一种有毒力的LSDV毒株,说明LSD-248/93毒株确实存在毒力反转或重组的类似事件,这提示在疫苗接种计划中LAV恢复毒力是一个主要的安全性问题。
  3、我国LSD防控形势、应对策略与建议
  我国牛的总饲养量超过1亿头(水牛2380万头,奶牛和肉牛8452万头)(http://www.stats.gov.cn/),2019年8月之前LSD在我国属于外来新发病,在进境动物检疫疫病中按一类病检疫,现暂按二类动物传染病进行防控管理。2020年我国发布了《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农牧发〔2020〕30号)和《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技术规范》(GB/T39602—2020),除一方面要求把好国门,严禁从疫区国家引进活牛及其肉制品、皮毛、精液和胚胎等动物产品,做好外防输入外;还要求对确诊的疫情病例立即扑杀,对扑杀的和病死的牛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同群牛的临床监视;对养殖场环境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杀灭蚊蝇、硬蜱等节肢动物媒介;限制同群牛移动,禁止疫情地区的活牛调出,以防止在国内大范围扩散。同时,要做好疫情监测和预警以及紧急免疫接种预防工作,保护非疫区健康牛群以防被感染。
  目前,国际上只有预防LSD的活减毒疫苗,尚未有灭活疫苗,中国推荐使用商品化的山羊痘活减毒疫苗紧急免疫接种。绵羊痘、山羊痘和牛结节病病毒间具有抗原同源性和交叉保护性,均可作为LSD的疫苗毒株,然而,活减毒疫苗一方面不能对免疫的动物提供足够的完全保护,而且还会出现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活减毒疫苗毒株还能在接种过的动物体内复制,增加病毒在非流行地区/省份传播的风险。此外,用活毒株疫苗接种发病或潜在感染的动物危险更大。无论南非Neethling疫苗株,还是山羊痘、绵羊痘弱毒疫苗株,一旦与田间的野毒在体内发生重组,可恢复毒力或产生毒力更强的新病毒株。现证实,分离自俄罗斯的LSDV/Russia/Saratov/2017毒株、分离自肯尼亚的LSDV Embu/B338/2011毒株都可能是LSDV田间毒株和LSDVNeethling疫苗毒株的重组产物。孟加拉国LSDV毒株虽然不同于在非洲、欧洲和中东地区暴发的常见的LSDV田间分离毒株,以及在俄罗斯和中国新出现的LSDV变异株,但也与LSDV KSGP 0240、LSDV NI2490和LSDV Kenya株密切相关。在南非毒株的回顾性基因组测序研究中,南非1991—~1997年间暴发的6个LSDV毒株均与LSDV疫苗毒株更密切,其中LSD-248/93毒株还能在田间广泛流行。另外,中国LSDV/China/Xinjiang/2019毒株也被初步确定为疫苗样毒株,从生物安全的角度考虑,不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对易感牛强制大规模接种减毒活病毒株疫苗。
  目前,牛结节性皮肤病已在或曾在中国大部分省区市暴发流行,也在我国边境接壤国家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印度、尼泊尔、不丹、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蒙古等国家暴发流行,而且流行毒株也不完全一样,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形势非常严峻,疫病危害和生物安全风险极大。当前无论中国北方还是南方,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媒介生物蚊、蝇和硬蜱种类多、活动频繁,也存在不同的适合其生活史的生态区,随着每年夏季的到来均能形成新一波LSD输入和散播大流行。此外,除新疆和福建外的中国其他省区LSD疫情的流行病学和溯源情况仍不清楚,同时也缺乏中国南方、西南、东北边境国家疫情流行毒株的准确信息,目前在中国究竟存在何种或多少种LSDV流行毒株,是自然流行毒株、疫苗毒株还是重组毒株仍不完全清楚,这为中国采用异源性活病毒疫苗(山羊痘弱毒疫苗)紧急防控LSD的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俄罗斯、肯尼亚和南非等国家发生的多次或多株重组疫苗毒株的流行报道以及中国的初步研究结论,建议:第一,尽快查明中国其他省区及其周边国家LSDV流行毒株特别是重组毒株的相关情况;第二,开展其不同流行毒株的病原学特性研究,阐明其与绵羊痘、山羊痘病毒疫苗株和自然毒株重组的特征和规律以及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可能性;第三,研发和应用包括病原学和血清学在内的能区别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动物(DIVA)以及田间毒株与疫苗毒株或重组毒株的诊断检测方法,做到早识别、早发现和早处置;第四,开展安全、高效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分子疫苗研制,防止疫苗毒株与田间毒株的重组或发生疫苗样疾病流行;第五,调整用活减毒疫苗防控LSD的策略,禁止给发病或潜在感染牛接种活毒株疫苗,进一步加强、完善和规范LSD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净化和根除LSD,尽快获得无LSD国家或地区地位。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何小兵1?景伟1?房永祥1?陈国华1?李维克1?贾怀杰1?娄忠子1?李小明1?苏洋1?谭金龙1?高真贞1?景志忠1,21.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2.扬州大学/江苏高校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文章作者:兽药法苑 ,作者何小兵 景伟等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徽商银行宿州分行“贷”动牛产业 “犇”向振兴路2024/4/29 11:55:59
牛群三大慢性病的综合防治与净化措施2024/4/29 6:49:22
贵州省政协调研组到关岭调研肉牛产业发展情况2024/4/27 5:43:14
贵州仁怀:培育壮大牛产业 拓宽群众致富路2024/4/27 5:42:39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所在牦牛远缘杂交后代雄性不育机理解析方面获进展2024/4/25 20:48:31
科技力量推动“吉牛”跨越式发展2024/4/25 6:34:5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