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禽病诊断情况分析
1、
近三个月平台确诊疾病发生比例
说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滑液囊支原体、大肠杆菌病、禽流感H9、鸡毒支原体、鸡传染性贫血是平台确诊的主要疾病,其发病比例占到所有疾病的72%。这6种疾病是家禽养殖业长期存在的疾病,也是目前对家禽行业的影响较大,造成的损失巨大的疾病,需要持续的保持高度关注
2、
本月三类疾病发生比例
说明:本月三类疾病的发生比例变化比较明显,其中免疫控制性疾病的发生比例由
47.2%下降至34.8%,垂直传播性疾病的发生比例由22%上升至25.1%,环境条件性疾病的发生比例由30.9%上升至40.1%。由于处于夏季,环境条件不利于病毒的繁殖,免疫控制性疾病的发生比例下降明显,高温高湿阶段环境条件性疾病的发生比例上升比较明显。
3、
本月确诊禽病发生比例
说明:
(1)本月确诊疾病发生比例较高的疾病依次为滑液囊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禽流感H9、鸡毒支原体,鸡传染性贫血占确诊疾病的总体比例在70.5%。滑液囊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比例相对较高。
(2)三类疾病防控重点:垂直传播性疾病重点为支原体病;免疫控制性疾病的防控重点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环境条件性疾病防控的重点是大肠杆菌病。
二、2025年8月份禽病防控重点
1、当前流行疾病的防控
(1)针对常发疾病的防控
①支原体由于其能够在细胞内生存,既能够垂直传播又能够水平传播,鸡群的感染率发病率比较高,需要综合防控措施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首先要提升鸡群的体质,减少鸡群的应激;其次在易感地区或者场区需要进行支原体活苗和灭活苗的免疫,降低鸡群的感染机率以及降低鸡群发病后的损失;第三,在关键的日龄段、应激不可控的条件下,进行支原体的预防性投药。
②传支被定义为环境条件性免疫控制性疾病,在防控方面需要靠疫苗免疫配合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防疫方面要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好免疫程序,选择两种交叉保护谱比较广的毒力适中的毒株进行免疫,1日龄的占位免疫尤为重要。在饲养管理方面要以鸡为核心,为鸡群打造适宜均匀稳定的环境;保证鸡舍无温差变化、鸡群无呼吸道发生、无支原体疾病的发生。
③大肠杆菌病属于环境条件性疾病。针对原发型的大肠杆菌要从鸡舍的环境、饲料饮水的洁净程度方面入手。针对继发性的大肠杆菌病需要找到原发性的原因,由于其它疾病导致的大肠杆菌,需要控制好其它疾病才能有效控制大肠杆菌的发生。针对大肠杆菌的治疗需要及时的进行投药,必要时需要进行药敏试验,找到敏感药物才能有效的降低疾病的损失。
(2)针对其它常发疾病的防控
①坏死性肠炎属于环境条件性疾病,需要针对鸡群的饲养环境进行改善。重点是针对鸡群的饲养环境中的水和料进行管理。定期的对饮水管消毒,并且进行生物膜的清除,其次重点关注饲料的管理,避免饲料的霉变以及对霉菌毒素的控制。
②针对传染性鼻炎的防控,首先针对易发地区需要进行鼻炎疫苗的免疫,选择毒株对型的三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确保鸡群不发病。其次,做好生物安全的管控,场区内的鼻炎可以通过彻底的空场管理切断批次间的传播,同时需要避免外界的鼻炎传入场区导致鸡群发生疾病。第三要注意冷应激,夏季的水帘开启和冬季的冷应激常常是疾病发生的原因。
2、8月份预计流行疾病防控
(1)流行疾病中的传支、支原体、大肠杆菌病等在一定时间内仍会维持在较高的发病比例。
(2)进入夏季,长期维持高温高湿状态,由于饲养环境、饮水、饲料、蚊虫等因素引起的环境条件性疾病会增加。
(3)夏季长时间的高温状态,鸡群的采食量下降,需要关注鸡群的体质,关注免疫控制性疾病的抗体水平,及时的进行补免,确保鸡群健康。
三、重大禽病疫病信息
禽流感发病情况
国际:
据OIE的最新报告,2025年第23周至26周全球共计报告187例新发的家禽、野禽和哺乳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为H5和H7亚型。
国内:
说明:该数据源自智慧蛋鸡养殖户线上、线下诊断及第三方平台数据。该数据仅用于指导养殖户日常防控,不做疾病发布使用。
来源:智慧蛋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