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病原检测项目及缩写:
一、送检情况
2025年1月~7月哈兽维科检测实验室共接收来自于全国21个省区228个家禽养殖场的1210份禽病样品。
送检样品分布图(蓝色区域代表样品来源省份)
从送检地区来说,广东、河南、辽宁、江苏送检病料数量最多,合计769份,占比63%。
二、病原学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哈兽维科检测实验室对全国1210份禽病样本进行36个病原项目的检测;根据3657次病原检测结果汇总,病原检出情况如下表:
01
病毒性病原的检测结果分析
2025年1~7月份,哈兽维科检测实验室检测病毒性病原项目数量总计2850份,共检出350次病毒病原阳性。
从检出情况(计数)来看:检出较多的是鸡传贫、禽流感和鸡传支,分别为139次、77次、41次。鸡传贫、禽流感、鸡传支、呼肠孤、禽白血病等需引起家禽养殖场的高度关注。
从检出阳性率来看:排名前三分别是呼肠孤病毒、鸡传贫和鸡传支,分别为39.53%、25.32%和19.81%。
02
细菌性病原检出情况分析
2025年1~7月份,哈兽维科检测实验室共检出130次细菌性病原阳性。
从检出情况(计数)来看:检出较多的病原分别是滑液囊支原体、鸡传鼻和鸡毒支原体,分别为38次、30次和24次;需引起家禽养殖场的高度关注。
从阳性检出率来看:鸡传鼻、大肠杆菌和鸡毒支原体排名前三,检出率分别为28.6%、27%和26%。
三、不同动物种类的病原检测情况
通过检测样本的动物种类分析:哈兽维科检测实验室收到的鸡类样本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超过总样本量的90%,鸭、鹅、鹌鹑合计占不足8%。样本分布极不均衡的情况主要和哈兽维科地处东北有关,水禽养殖多在中国南部省份;建议大家重点关注哈兽维科发布的鸡类相关检测结果,对于鸭、鹅、鹌鹑等样本量较少的动物种类,可能需要收集更多数据以提高分析可靠性。
根据检测结果,结合临床情况,有几个方面需重点关注:
1、鸡感染禽流感、传支、滑液支原体的风险较大,尤其是需要关注传支防控的问题。
2、鸭和鹅感染禽流感风险较高:需要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防控。
3、鹌鹑新城疫问题突出:需优化免疫程序。
四、地域分布特征
从病原检出的地域分布来看:河南省禽流感H9和鸡传贫为主要威胁;广东省孵化场鸡传贫/马立克/禽白血病检出多,需加强种鸡净化;安徽省黄羽肉鸡在育雏期检出鸡传支GI-19谱系毒株较多,多源于养殖场内环境污染,以及雏鸡小日龄阶段免疫程序设计不合理;辽宁省白羽肉鸡检出鸡传支和RA较多,商品蛋鸡检出传贫和MS阳性较多;河北、内蒙和吉林传贫检出较多,需加强引种把关和生物安全。
五、时间分布整体趋势
从不同检测项目的时间分布来看,3-4月需要重点关注禽流感、鸡传支,这个时间节点检出病原阳性可能与春季候鸟迁徙相关。
六、重点病原防控分析
01
禽流感H3/H5/H7/H9(AIV)
AIV在2025年1~7月共检测443次,阳性检出77次,总体阳性率约17.38%。
从送检地域分布来看:全国18个省区的188个养殖场检测AIV项目,送检较多的是河南省、江苏省、辽宁省、河北省。
从时间分布来看:AIV每个月均有检出,其中4月、6月、7月检出较高,超过20%,说明养殖场感染压力较大。
对AIV阳性样本分析发现,H9占主导,约占整体阳性的50.6%(39/77),湖北、河南、安徽三省检出较多。其他亚型重点关注广东、湖南、江苏等水禽养殖场,重点提示水禽养殖场,现阶段的免疫覆盖率不足。
防控建议:加强疫苗免疫,尤其是水禽养殖场;商品蛋鸡/种鸡开产前免疫3次禽流感多价灭活疫苗,定期开展抗体、病原的相关监测工作。商品代水禽多存在母抗不足及不均匀的情况,可以适当提前首免、二免的时间,根据出栏情况再加强免疫。父母代种鸭场,最好能在开产前做到4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自身的同时并且对子代鸭产生较好的母源抗体。
0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V)
IBV在2025年1~7月共检测207次,阳性检出41次,总体阳性率约19.8%。
从时间上来看:IBV在1月、3月、4月的阳性检出率较高,2月份检出低和放年假暂停检测有关。
对IBV阳性样本基因测序:GI-7(TW型)检出13次,占比31.7%;GI-19(QX型)检出15次(其中两株是疫苗毒),占比36.6%;GI-1(mass型)检出6次(根据免疫程序和送检日龄推测,阳性大概率来自于疫苗毒),占比14.6%;GI-13(4/91型)检出2次,占比5%;其它型检出5次,占比12%。说明目前养殖场IBV优势基因型是GI-19、GI-7、GI-1和GI-13,同时需关注GVI和GVII的检出情况和致病力表现。
从地区分布来看:辽宁省、安徽省、广西省、河南省等家禽养殖大省检出最多。临床上高发的蛋鸡/种鸡输卵管栓塞问题,除了和鸡雏质量及后期继发细菌感染有关之外,和小日龄感染传支病毒更是密切相关。
防控建议:小日龄鸡群(尤其是1~5周龄)使用有批文的QX型传支LDT3-A活疫苗进行科学免疫,并在开产前配合Mass型活疫苗交叉联合免疫4~5次。防控传支主要靠活疫苗发挥作用,传支活疫苗可激发家禽建立坚强的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临床联合免疫传支灭活疫苗,可有效增强活疫苗的防控效果等。提醒养殖朋友做好活疫苗科学免疫、饲养管理的同时,需关注生物安全。
03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
CAV在2025年1~7月共检测549次,阳性检出139次,总体阳性率约25.3%。
从时间上来看:1月、3月、4月、5月、7月检出较多。2月份没有检出阳性,和检测室放年假有关。CAV近期在养殖场检出较高,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疫病,需引起养殖场的高度重视。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仍然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措施。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辽宁省、河南省检出最多,分别为66次、14次、13次,占总体阳性的47%、10%、9%。针对近期CAV阳性检出较多的情况(CAV既可以垂直传播,又可以水平传播),提醒孵化场重视种蛋/鸡雏质量把关之外,青年鸡场更需要做好育雏期的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工作,及时挑出病/弱雏鸡可以有效防控该病的传染和扩散。
防控建议:目前CAV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免疫,所以养殖场重点需要做好引种把关、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等核心工作,尤其加强对疫病的监测,对于发育迟缓的弱鸡及时淘汰。
04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
MDV在2025年1~7月共检测282次,检出10次,总体阳性率约3.5%。
从时间上来看:4月、5月、6月送检最多,但检出率不高;2月份没有检出阳性,和检测室放年假有关。
从MDV地区分布来看:辽宁省、安徽省、河南省有检出,大部分地区没有检出阳性,MDV呈现零星发生。
防控建议:目前MD是唯一能有效预防的家禽肿瘤性病毒病,临床MDV的感染压力多来自于超强毒或变异超强毒的早期感染、垂传性免疫抑制病的干扰、免疫空窗期的感染等;建议新生雏鸡出壳后尽早免疫MD血清I型基因缺失液氮苗,疫苗效果确实有效,并且疫苗自身带有基因缺失标记便于免疫监测。
05
禽腺病毒(FAdV)
FAdV在2025年1~7月共检测99次,阳性检出10次,总体阳性率约10.1%。
从时间上来看:5月、6月检出较多。7月份因送检病料数量较少,没有检出,可以不作为参考。
从地区分布来看:内蒙古、河南省、江苏省有检出,但数量不多,说明FAdV呈现地区零星发病态势。对FAdV阳性样本分型:C4血清型检出8株、其他型检出2株,提醒养殖场需关注C4型禽腺病毒。
防控建议:不同地区的养殖场可根据FAdV感染压力,选择新流腺、新流法腺等带有腺病毒的灭活疫苗科学免疫,开产前至少免疫2针;此外,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尤为重要。
06
鸡毒支原体(MG)
MG在2025年1~7月合计检测92次,检出24次,总体阳性率约26%。
从时间上来看:MG在6月、7月检出较多。高温高湿天气是否更利于MG在养殖场的存在有待进一步关注和论证。
从地区分布来看:内蒙古、辽宁省、黑龙江等检出较多,大概率和病料来源主要在这几个地区有关。
防控建议:不同地区的养殖场可根据MG感染压力,选择药物预防结合疫苗综合防控方案。更重要的是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
07
滑液囊支原体(MS)
MS在2025年1~7月合计检测208次,检出38次,平均检出率为18.3%。
从时间上来看:MS在4月、5月、6月、7月检出较多。高温高湿天气是否更利于MS在养殖场感染有待进一步关注和论证。
从送检地域分布来看:全国15个省区的78个养殖场检测MS项目,其中河南、辽宁、湖北、内蒙古送检数量最多。
从MS阳性地区分布来看:辽宁、内蒙、广西、黑龙江、江苏、河北、河南、重庆均有检出。说明国内养殖场MS阳性较为普遍。
防控建议:不同地区的养殖场可根据MS感染压力,选择(药物+疫苗)综合预防方案。更重要的是做好种蛋消毒、及时淘汰阳性种鸡,在做好引种管理的同时,加强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和日常监测工作。
08
鸭疫里默氏杆菌(RA)
RA在2025年1~7月合计检测150次,合计检出阳性18次,平均检出率为12%。
从时间分布来看:每个月均有少量检出,其中2月和3月检出率最高,约20%;6月、7月检出率趋于一致,大约13%。
从送检地域分布来看:全国14个省区的59个养殖场检测RA项目,其中辽宁省、河南省、内蒙古送检数量最多。
从阳性地区分布来看:辽宁、广西、河南等地区检出较多,很多地区没有检到RA病原阳性。
防控建议:RA近期成为行业热点,众说纷纭。RA血清型多,不同型的致病力差异大,现阶段研制的疫苗有待进一步论证临床保护效果。防控RA的重中之重是做好生物安全、饲养管理、控制继发感染和免疫抑制病的早期防控等。
09
大肠杆菌(E.coli)
E.coli在2025年1~7月合计检测63次,阳性检出17次,平均检出率为26.98%。
从送检地域分布来看:全国10个省区的29个养殖场检测E.coli项目,其中河南、广西、辽宁送检数量最多。
从时间分布来看:3月、4月、5月、6月、7月E.coli检出较高,大概率和温暖性季节细菌性病原活跃有关。
从病原阳性检出的地区分布来看:河南省、广西省、辽宁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均有检出E.coli。考虑到E.coli作为养殖场的常在菌,我们基于客观实际分析,某些地区不方便往哈兽维科检测室送检,不代表没有阳性。
10
副鸡禽杆菌(Apg)
Apg在2025年1~7月合计检测105次,检出30次,平均检出率为28.6%。
从送检地域分布来看:全国11个省区的43个养殖场检测Apg项目,其中江苏、河南、辽宁、江西送检数量最多。
从时间分布来看:1月、3月、4月、5月、6月、7月Apg检出均大于25%,Apg突破季节性感染的可能较大。2月没检出和检测室放年假有关。
从阳性地区分布来看:河南、江西、黑龙江、安徽等地均有检出Apg;可见Apg感染地区较广。对阳性样本分型:Apg C型检出18株、A型检出9株、B型检出3株。
防控建议:加强生物安全、饲养管理,若在开产前免疫两次Apg多价灭活苗,可起到一定的防控效果。
禽苗技术服务团队、检测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