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语:全球最大鸡肉出口国遭遇 “黑天鹅” 事件
2025 年 5 月,巴西南部一家种鸡场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迅速引发主要进口国实施贸易禁令。作为占据全球四分之一鸡肉出口量的 “禽肉王国”,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最新预测显示,全年鸡肉出口量将同比下降 2%,至 520 万吨,打破此前 1.9% 的增长预期。然而,危机中亦蕴含新机遇:受美国禽流感引发的需求拉动,巴西蛋类出口暴增 117%,猪肉出口也逆势增长 7.2%,上演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 的产业转型局面。
二、鸡肉出口受挫:疫情冲击与全球贸易链震荡
(一)禽流感突袭,出口禁令重创全球供应链
5 月爆发的禽流感,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巴西乃至全球鸡肉贸易领域激起千层浪。短短数天,从巴西南部那家不幸染疫的种鸡场开始,恐慌情绪迅速蔓延至国际市场。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的数据清晰揭示出这场危机的严重程度。
疫情被确认后,国际社会反应迅速。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在第一时间纷纷出台进口限制措施。中国作为巴西鸡肉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 年从巴西进口的鸡肉占其总进口量的 23%,截至目前仍未解除禁令。这一举措如同在巴西鸡肉出口的 “大动脉” 上打了个结,大量鸡肉产品难以流入中国市场。欧盟、南非、菲律宾等其他主要市场也纷纷加入禁运行列,使得巴西鸡肉的出口之路布满荆棘。
从实际数据来看,5 月前四周,巴西禽肉出口量同比下降 1.5%。这看似微小的降幅,背后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ABPA 预估,若禁令持续至年底,巴西鸡肉出口额将减少约 2.1 亿美元。这对于巴西的鸡肉产业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许多养殖户和相关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二)产量增长难掩出口颓势,国内消费成 “缓冲垫”
尽管出口形势严峻,但巴西鸡肉产量展现出令人意外的韧性。预计 2025 年,巴西鸡肉产量将达到 1540 万吨,同比增长 3%。这一增长得益于巴西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有力支撑。巴西的规模化养殖场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单产效率全球领先,同时生产成本控制出色,每公斤仅 0.75 美元,比美国同行低 12%,在全球鸡肉市场的成本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在出口遇阻的情况下,巴西国内市场成为鸡肉产业的重要 “缓冲垫”。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巴西国内人均鸡肉消费量预计将增至 47.8 公斤,同比增长 5.1%。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巴西企业采取的低价策略。与猪肉相比,鸡肉价格低 40% 左右,使得鸡肉成为巴西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家庭消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口下滑带来的损失。
(三)多国逐步 “解禁”,中国市场成破局关键转机出现
在 6 月底,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定巴西 “无禽流感风险”,这一消息犹如一颗定心丸,促使许多国家重新审视对巴西鸡肉的进口政策。墨西哥、智利等市场率先做出反应,迅速恢复对巴西鸡肉的进口。受此影响,7 月巴西禽肉出口量环比回升 8%,这一积极变化让巴西鸡肉产业看到了复苏的希望。
在众多尚未解除禁令的国家中,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巴西农业部长法瓦罗深知这一点,一直在积极与中国沟通,希望解除禁令。回顾 2024 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 55.78 万吨鸡肉中,有 62% 是冻鸡爪、鸡翅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广泛,深受消费者喜爱。一旦禁令解除,对于巴西国内的加工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可有效缓解原料紧张问题,使生产线重新高效运转,进一步推动巴西鸡肉出口的复苏进程。
三、蛋品出口爆发式增长:美国需求催生 “金色机遇”
(一)美国禽流感 “助攻”,巴西鸡蛋成 “香饽饽”
当巴西鸡肉出口陷入困境时,蛋类出口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禽流感疫情中迎来发展契机。2025 年上半年,美国本土禽流感致使其鸡蛋产量同比下降 18%。这一降幅直接导致美国市场鸡蛋供应紧张,价格飙升,消费者甚至在超市排队购买鸡蛋。
巴西敏锐捕捉到这一商机。2025 年 1-7 月,巴西对美鸡蛋出口量呈现惊人增长态势,激增 1419%,达到 1.9 万吨。这一增长速度迅猛,震惊整个行业。正是这一波强劲的出口增长,带动巴西全国蛋类出口量大幅飙升。2025 年,巴西蛋类出口量达到 4 万吨,同比增长 117%,出口额达 9200 万美元。5 月单月出口量更是达到 5358 吨,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296%,创下单月历史新高。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巴西鸡蛋在美国市场已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
(二)关税阴影下的市场多元化策略
然而,8 月美国对巴西鸡蛋加征 50% 关税的消息,给巴西鸡蛋出口带来负面影响。关税提高意味着巴西鸡蛋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将被削弱,出口增长势头可能受阻。但 ABPA 并未因此气馁,仍保持乐观态度。
在对美出口受关税影响的情况下,巴西积极开拓其他市场,智利、日本等国家的市场需求同步增长。对智利的出口增长 10.8%,在日本市场,巴西鸡蛋凭借高品质和合理价格赢得消费者青睐。巴西鸡蛋还凭借高性价比和严格的生物安全认证,成功进入中东、东南亚等高端市场。与欧洲市场相比,巴西鸡蛋单价低 30% 左右,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其严格的生物安全认证也让进口国消费者放心。
在国内,巴西鸡蛋产量也在同步扩张。预计 2025 年,巴西鸡蛋产量将达到 620 亿枚,人均消费量将增至 288 只,首次跻身全球前十。这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也为出口提供了坚实后盾。即便面对美国关税挑战,巴西也能凭借多元化的市场布局和稳定的国内供应,在全球蛋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四、猪肉出口逆势上扬:低成本优势撬动全球市场
(一)产量与出口双增长,性价比打开市场空间
在鸡肉出口遇冷、蛋品出口受关税影响的复杂局面下,巴西猪肉产业却呈现上扬态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2025 年,巴西猪肉产量预计将达到 542 万吨,较 2024 年的 530.5 万吨增长 2.2%,出口量预计攀升至 145 万吨,相较 2024 年的 135.3 万吨增长 7.2%。这一增一长体现了巴西猪肉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巴西猪肉能在国际市场脱颖而出,低成本优势是核心竞争力。巴西作为农业大国,在玉米、大豆等主要饲料原料上自给率超过 90%。这意味着巴西的生猪养殖户在饲料采购上具有天然价格优势,无需过多担忧国际饲料价格波动。据统计,巴西生猪养殖成本较欧盟低 25%,瘦肉型生猪完全成本稳定在 1.2 美元 / 公斤,如此诱人的成本优势使巴西猪肉在价格上极具吸引力。
以中国市场为例,中国一直是巴西猪肉的重要消费市场。2025 年,巴西对中国的猪肉出口增长 15%,占据其亚洲市场份额的 40%。在中国的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巴西猪肉凭借高性价比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许多肉类经销商表示,巴西猪肉价格实惠、品质有保障,市场销量一直不错,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肉类选择。
(二)市场多元化与产品升级双轮驱动
巴西猪肉产业的成功,不仅依赖成本优势,还得益于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升级的双轮驱动战略。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巴西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成效显著。对菲律宾的出口增长 22%,在菲律宾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许多菲律宾的餐厅、超市都有巴西猪肉销售;在墨西哥市场,巴西猪肉份额提升至 18%,逐渐在当地市场站稳脚跟;值得一提的是,巴西猪肉通过清真认证,成功打入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市场,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产品结构方面,巴西不断优化升级。加工品出口占比提升至 35%,培根、火腿等附加值产品增速达 18%。这种产品结构调整有效对冲了原料肉价格波动风险。例如,当国际市场猪肉价格下跌时,加工品因其附加值高,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小,仍能保持稳定利润。许多巴西猪肉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生产出的培根、火腿等产品不仅口感更优,包装设计也更精美,符合国际市场消费潮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五、结语:危机倒逼产业转型,全球布局成破局关键
巴西禽肉产业所经历的 “危机与转机”,是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一个典型案例,凸显了该行业的脆弱性与韧性。禽流感引发的贸易壁垒,如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巴西鸡肉出口陷入困境,短期内造成惨重经济损失。但巴西并未在危机中一蹶不振,蛋品、猪肉出口的逆势增长,宛如暴风雨后的彩虹,为巴西的动物蛋白产业带来新希望,也彰显了多元化布局的重要性。
从长远视角来看,巴西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产业格局转变。计划投入 2 亿美元建设检测中心,这一举措将大幅升级其生物安全体系,从源头上保障禽肉产品质量安全,降低疫情发生风险。在市场结构优化方面,巴西努力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积极开拓全球市场。这种从 “鸡肉单极” 向 “禽蛋猪协同” 的产业格局转变,将使巴西的动物蛋白产业更加稳定、可持续发展。
对于全球消费者与从业者而言,巴西的这一案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疫情、贸易摩擦频发的时代,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唯有构建更灵活的供应链、更均衡的产业结构,才能像坚固的船只一样,在危机中破浪前行,孕育新机。正如 ABPA 主席桑廷所言:“巴西动物蛋白的全球竞争力,从来不依赖单一产品,而是整个产业的抗压能力与创新活力。” 当禽流感的阴云逐渐散去,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具韧性的巴西禽业,将重新塑造全球蛋白质贸易的未来格局,在全球市场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