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频道
合作组织  人力资源  它山之石  会议展览  肉类加工  
当前位置:首页人力资源行业专家 → 文章内容

黄显会:减抗限抗新常态下食品动物用药思考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1/11/16 8:23:35 关注:661 评论: 我要投稿

  非常感谢辅音国际的邀请,在这个平台能够和大家一起交流,减抗限抗的新常态下我们食品动物的一些用药思考,当前为什么会减抗限抗,那是人类对健康养殖的追求。
  一、人类对健康养殖的追求和国家用药政策的变化我想大家必须要了解清楚什么叫健康养殖。当前健康养殖我觉得至少要实现两个方面内容:第一个,要保证我们生产过程中的动物是健康的,如果动物不健康,养殖就没有效益;第二个,我们提供的食品是安全的,因为我们提供的食品最终是供人类消费,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安全食品它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在养殖过程中给动物提供营养和免疫所需物质之外,全程不添加任何外源性物质,这是我们安全食品的最高境界。我们国家历来的养殖模式都是从欧洲和美国发达的模式转变过来,在刚开始时,由于高密度饲养带来无穷的疾病困扰,在这个过程中为我们的养殖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以及环境污染,更多的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对于动物生产过程中,抗菌药物及其他药物的滥用都非常反感。因为他们不是从业者,只能从媒体和其他渠道使用药物。国家毕竟是国家,它一定是根据我们老百姓的需求来选择政策方向。目前抗菌促生长的药物添加剂全面退出兽医临床,进一步加快推出食品动物上科学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系列举措,并且在业内提出“产好药、用好药、少用药”的理念”。
  1、政策认知
  在农业农村部公告194号公告里明确提出来了我们的步伐,并且在246、307公告里明确规定了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步骤,我想大家已经很关注了,有很多专家都已经提到这个问题,但是我不得不重复一个问题,养殖者在日常生产自配料的时候,不得添加我部允许在商品饲料中使用的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以外的兽药。大家一定要认真的思考,因为我过去对这个也理解不透,最近一系列新的政策提出来都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国家在食品动物上面出台了一系列抗菌药使用的举措,这举措最终的目标实现全面进入饲料无抗养殖,现场减抗、限抗的养殖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我们必须要有科学的认知,才能不和国家、时代相违背或者被淘汰。要对相关政策有认知:第一点,由于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4号废止了农业部168号公告的同时也废止了220号公告(农业部220号公告是养殖场在商品饲料企业定制加药饲料的法律依据),故就当前的相关文件,关于饲料中抗菌药物的添加,我们的认知是商品饲料不允许添加抗菌药物,养殖企业也不能到商品饲料企业定制加药饲料;第二点,养殖企业只能在养殖过程中混饲给药且必须要有兽医处方,建立和执行用药记录,至于如何混饲没有描述,目前的认知应该是只能临用时混饲,是否可以在自配饲料中群体阶段性加药,未知;第三点,抗菌药物在食品动物养殖的兽医临床中可以用于治疗作用,也可以用于治疗性预防作用;第四点,抗菌药物可以采用混饲给药,也可以采用其他给药方式。关于混饲给药时抗菌药物的选择,可根据动物可能发生的细菌感染、抗菌药的适应证和当地耐药流行监测情况,尽可能选择抗菌活性强、安全和经济的抗菌药,并不局限于过去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也就是不局限于246公告中第一批转标的金霉素预混剂和吉他霉素预混剂,只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混饲给药途径的抗菌药物均可以。
  2、饲料限抗后对养殖生产性能的影响
  实际上,限抗对养殖生产性能一定是有影响的,只不过你所能接受的影响是多大。从欧洲饲料禁抗后的前几年就很明确的看出来,对养殖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以猪为例,平均日增重下降,料肉比提升,死亡率增加,断奶日龄不得不延迟1周,现场处方用药的年用量不断增加,这是在欧洲的早些年。美国在2017年正式进入药物限抗之后,它仍然保留饲料中部分抗菌药的促生长作用。比如商品饲料保留FEED、VFD这些概念,也就是饲料添加剂,这些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很多生产时间。回过头来,中国当前对于养殖过程中的抗菌药物这种限制是全世界最严格的,但我们的养殖模式和养殖环境有多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足以应对抗药的次数吗?很难,大众动物,像猪、鸡这种规模是在聚集,养殖模式和养殖环境在变化,小众动物和反刍动物的变化不明显,也就是过去的养殖模式,如何改变,如果说我们饲料中不添加药物,那么我们这种养殖可能会面临着很多疾病干扰。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这种聚集的前提下,80%以上的养殖都是小规模,养殖模式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些养殖企业采购的都是商品饲料,一旦商品饲料中抗菌药禁止添加,动物的疾病就来了。
  3、当前中国的食品动物养殖现状的认知
  我们面临的养殖形式一定是高密度,尽管是中小规模,它也是高密度饲养,高密度饲养,有两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清楚了。第一,随着国家的要求,特别是非洲猪瘟对我们生猪养殖带来的这种变化,生物安全、传染性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只不过成本高与低的问题,但是有句古话叫病从口入,什么叫病从口入?病大多数从口引起,为什么?我们说人和动物的饲养完全不一样,每个人喝水一定是煮开的水或者纯净水,我们吃的米饭一定煮熟的米饭,并且是新鲜的。动物饮水大多数是地下水,有些是现在企业处理的水,但是我们的中小型企业在饮水的处理方面是不足以消除目前细菌性疾病的存在。饲料,我们再好的公司自配饲料也有7天的货架期,饲料的处置条件和我们直接吃煮熟的粮食是有区别的,所以这种情况下的饮水和饲料对于食源性引起的细菌性疾病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我们说这种无法消除,特别是在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而导致的感染,以生猪为例,当前中国的养殖模式,断奶仔猪腹泻、保育猪免疫抑制疾病继发细菌性感染、育肥猪常见呼吸道与肠道感染以及母猪的产前、产后的各种混合感染是养殖过程的主要疾病,并且制约了当前养殖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过去,饲料中抗菌促生长的药物广泛应用,有效控制了细菌的定植和增殖;现在,进入健康养殖新时代,我们该如何应对?
  二、新常态下的科学合理用药策略
  现在饲料已经进入了健康养殖新时代,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当前的养殖问题呢?我们提到一个新问题,科学合理用药的策略是什么?商业化养殖业是一个非常密集的畜牧业系统,在养殖业流水线的每个阶段,疾病防控都是兽医的关注焦点。抗微生物药物对动物养殖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在饲养和生物防护措施无法避免病原侵入时,适当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不仅可减轻动物的病痛,同时还可以降低养殖从业者的经济损失。我们一直在提一个问题,健康养殖一定不是无抗养殖,我们只不过是如何实现获得健康与安全的食品。回头来看看,治疗药物在养殖场的给药途径,在原来给药的途径,我们认知有以下几点:注射给药、口服给药、饮水给药、混饲给药。我们不得不认知抗菌药物及其他药物,我们必须承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有一些我们过去没有认知到的问题。个体治疗往往是不可能或不现实的,我的猪、牛等稍微大一点的动物个体治疗还可以做,但像禽类如何做个体治疗?禽类的炎症是非常容易发生的,自身体温较高,又没有办法自我降温,没有汗腺,所以它很难自我消除,所以提前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药物的提前介入,它一定实现多方面作用,饲料中添加抗微生物药主要的作用机理是杀灭或阻碍致病原(如细菌或寄生虫)的生长,这些产品对预防胞内劳森菌过度繁殖引起的回肠炎特别有效,尽管促生长的作用方式存在争议,但其毫无疑问是疾病预防的副作用。
  如果要实现科学合理用药,我认为在当前的减抗限抗的前提下,必须关注这几个用药策略:第一个,关注治疗性预防用药;第二个,关注良好的药房制度;第三个,对于选择药物的时候,关注临床药效作用最大化。我关于关注治疗性预防用药的思考,我是一个兽医的教育工作者,非常赞同当前减量化的国家政策,所以我的思考是及时实现治疗性预防用药,有责任的推荐抗菌药物在养殖业上的应用。养殖业应用的时候,重点推广脉冲式治防用药,而非过去所谓的保健用药,它是没有依据的,要实现一个目标叫篱笆墙作用,篱笆墙作用的目标是什么?是所谓平均的定值与增值。
  1、关注治疗性预防用药
  我记得在18年的时候,发布了一个兽用抗菌药物兽医临床使用指导原则,我当时参与起草,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全部发布,只发布了兽用抗菌药物分类管理办法,这里面提出了很好的概念,也就是说治疗性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过去,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个体的质量作用;第二个作用,群体的预防作用;第三个作用,促生长作用。当时的文件明确把兽用抗菌药的临床作用化作为新的两个作用:一个是治疗用药,个体快速起效、群体控制进程;另一个是治疗性预防用药,篱笆墙作用。
  我们说治防用药,它是有指征的,不是说任何时间都可以随意使用,我们说治防用药的指针有最为关键的三点:第一点,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动物群体,如养殖场出现感染动物,患病动物隔离并进行治疗时,对于已接触患病动物而临床症状健康的动物群体,为防止疾病的扩散,可进行群体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第二点,针对某一特定时间动物可能发生的具有严重后果的感染,如动物经长途运输、转群和季节变化等外部因子可能导致的高风险机会感染,外科手术后,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第三点,某些传染性疾病暴发时,防止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比如猪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猪群的亚健康问题,亚健康情况下必然会导致猪群的新问题,一旦出现猪群的亚健康或者高温情况下,我们怎么治防用药?其实治防用药一定是有理念和依据的,理念是什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也就是说在动物疾病还没有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预知提前介入。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我们要用药物介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扩散抑制疾病加重,这就是治未病的关键理念。阶段用药的原则是什么?采取脉冲交替用药,治疗剂量给予,防止疾病发生和进程5~7天停止给药,停药后及时使用复合维生素。治未病就是关注早期治疗和治疗性预防。尽可能消除和减少感染源,使得下一生长阶段不发病,临床感染中发现,低浓度的细菌(10?)对低浓度的抗生素具有较好的响应,不会引起高浓度微生物的突变(>10?),这一发现支持了早期治疗和治疗性预防的观念,而不是等到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进行治疗。
  自然性预防和通常的动物保健用药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我们是有认知的,动物疾病会发生的时间,比如我们常见的治疗、预防用药有哪些时间呢?
  (1)断奶仔猪
  我们知道断奶猪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消化道发育不全,同时要补充饲料。饲料病从口入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发生,所以我们通常建议在这个阶段,仔猪断奶当天就开始用药,连用10~14天以预防断奶猪早期细菌混合感染,降低死淘率。
  (2)小猪阶段
  常常因为圆环、蓝耳病等传染性疾病阳性场,防止支原体、巴氏杆菌、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混合感染,提高均匀度与饲料转化率,提早出栏时间,在此阶段或小猪转栏时用药1周。
  (3)育肥猪阶段
  比如说在105日龄左右,我们继续做好支原体、放线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回肠炎、结肠炎、猪痢疾、猪血痢等育肥猪常见性呼吸道与肠道疾病的预防,建议在此阶段用药1周。
  (4)产后母猪
  正常经产、一胎猪预防MMA(鱼腥草+地米+VC+葡萄糖酸钙),产后,肌注马波沙星注射液(2.0mg/kg),1天1次,连续给药3天或肌注马波沙星注射液(6.0mg/kg),给药1次。
  (5)产房仔猪
  出生仔猪剪牙、断尾、补铁,打福来血2ml,生产情况稳定时使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或长效阿莫西林注射液1ml;生产情况不稳定时使用泰拉菌素0.1ml/头或头孢噻呋0.2ml/头。弱仔/疫情时断奶仔猪,14天注射泰拉菌素0.1ml/头。断奶后对差弱猪集中注射长效阿莫西林1ml。断奶前、免疫前、上市前抗应激使用复合电解多维或VC饮水,1g/头/天,连用两天。
  2、关注良好的药房制度
  治疗性预防是在减抗限抗的情况下要关注的,但更重要一点,每一个养殖场有自己的用药特点,所以每一个养殖场要有自己的药房制度,这种药房制度是什么?叫“大兽医”目标,可能有人说什么叫大兽医?我一直在倡导一句话,大兽医是什么?也就是这个兽医在负责某个区域、某个养殖场的时候,养殖场在你的政策指导下从来都不发病。过去兽医的概念是什么,药到病除,我说这个叫小兽医。一旦动物动发病,养殖场的生产性能一定下降,所以各位养殖场的老板要清楚一点,不要认为你养的动物从来不发病,兽医就没有用了,没有兽医,你的养殖场一定会发病,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大兽医”目标。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药房制度,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第一个,建立分类和分级管理用药原则。预防使用广谱抑菌性的,治疗使用窄谱杀菌性的,尽量使用动物专用抗菌药物,尽量对症治疗,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抗菌药物不是万能的,不应该有万能的特色药物;第二个,建立细菌药物敏感性数据库。建立月、年计划,主动分菌,定期开展药物敏感性测试,筛选本场主要致病菌的敏感药物。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兽医抗菌药物,应当予以警示,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谨慎;(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兽医抗菌药物,应当暂停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第三个,建立轮换用药程序,在不同阶段针对性的使用抗菌药物,不同阶段筛选多个用药方案,定期(季度)轮换。
  3、关注临床药效作用最大化
  我们要关注临床药效中最大化,只要选择对了药才能够实现临床作用最大化,除了它之外,还要实现临床毒副作用最小化,这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说药物的临床作用无非两点,一个是全身作用,一个是肠道作用,但药物还有它的作用特性,我们把药物作用特性分为时间依赖型、浓度依赖性、浓度和时间双依赖性。时间依赖性的药物是高于有效浓度以上维持时间越长越好,很多药物比如说β-内酰胺类、酰胺醇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都是如此。浓度依赖性的药物它必须有一个足够高的浓度,比如说在我们临床上通常是以它有效浓度的8到10倍来决定是否能够实现有效的杀菌作用。还有一些药物是浓度和时间双依赖性,既要有维持很长、很高的有效浓度,同时还有一定的值,比如说我们常见的恩诺沙星。
  (1)、用好药
  “好药”的设计,我们一定要关注什么?哪些临床给予的时候,动物体内环境对药价发挥是否会有影响?在饲料中添加,水、空气中的氧气都会对饲料中的稳定性带来挑战。人在吃药的时候,直接拆个包装马上服用,要么打针,要么口服,而不会像我们动物把它放在饲料中,放7天以上才用,所以这就是我们说的饲料给药的问题。另外还有个头痛的问题,就是适口性的问题,人有一句话叫良药苦口,对动物来讲从来不接受这个理念,苦的一定不吃。很多药物由于人和动物的区别,一定会带来几个问题,一个是在胃内排空的时间缩短,所以很多药物在胃里形成食糜,而这种内环境会对药物的稳定性带来挑战。因为兽医的给药和人的不同,人一定是治疗个体,而兽医是群体的治疗预防。我们希望它有篱笆作用,篱笆作用在体内一直维持有效。怎么实现我们的营养浓度?看这个药的作用是什么,是全身作用还是肠道作用,如果是全身作用,药物在体内吸收是持续的,也就是第一次采食和第二次采食之间,药物一直在吸收。另一个对肠道的作用,肠道作用要先路过十二指肠,再到空肠,再到回肠,也就是说十二指肠阶段,它即使溶出也不被吸收,才能有效地到达回肠阶段。关注临床药作用最大化,同时要关注毒副作用最小化比如说我们常见的氟苯尼考,它有严重的免疫抑制和胚胎毒性,所以对于免疫抑制的疾病它更加不能使用。对怀孕动物也不能使用,包括替米考星心脏毒性,它在体内发生的毒副作用也跟剂量有关系,所以我们使用的时候,不要高浓度,只要达到有效浓度。针对这些药物的使用,我们选择微囊性的药物,哪些药物可以实现缓释、掩味、同步释放、液体药物固体化、过胃(减少溶出)肠溶定位释放。微囊化也是我们要关注的工艺特点,当前的微囊化有两个工艺,一个叫包被型,一个叫骨架型。
  (2)、少用药
  我们再来讨论药物的设计原理,就基于我们刚才讲的那些内容,针对少用药的问题来进行一个阐述,“少用药”其实就是一个谨慎用药的理念。我们说养殖是为了给人类提供肉类和蛋类,因此,良好的专业判断、实验室结果、兽医知识和所治疗动物群体的信息是兽用抗微生物药物负责任使用的基础。正确的用药程序是对动物进行临床检查,如可能,应该通过细菌培养对临床诊断进行确认,同时测定分离株对所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进行细菌培养和敏感性试验之前,往往需要经验性治疗来降低疾病在养殖场快速传播的可能性,当获得试验结果后,兽医必须根据临床诊断决定是否继续或改变治疗措施。但是我们已经讲了全群给药的策略性治疗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必须认知动物往往处于疾病的三个发展阶段,疾病症状分别为临床发病、无外在症状的潜伏期以及敏感的未感染期。因此,群体应该接受治疗,而不是只针对临床发病的动物。在确保良好饲养规范和动物福利的情况下,在重大疾病传播的预期中,采用全群给药的策略性治疗是必须的,但重点推广饲料或饮水脉冲式治防用药。在给药的时候,时间阶段性的药物要选择长效制剂或多次给药,浓度依赖性要有足够的剂量。
  我们还要考虑临床药物残留的问题,谨慎用药的目标还应为抗微生物药物留出充足的休药期,以便药物从供人类消费的食品中消除。药物停用时间在5个药物半衰期时间,药物在体内消除率达到95%以上,药物停用时间在10个药物半衰期时间,体内消除率达到99%以上。另外鸡蛋里的药物残留,我们说鸡蛋的形成是11天,卵子的发育是9~10天,卵子形成鸡蛋是一天,也就是说在这期间,任何一次用药都有可能导致鸡蛋里面药物残留。我们在临床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在用药后的6到7天,鸡蛋中药物残留量最多的时候往往在第一天或者第二天用药的时候,鸡产蛋是没有残留的。养殖业耐药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尽管部分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猪痢疾短螺旋体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偶尔可表现出严重耐药性,出现耐药性的地点一般不会扩大。抗微生物药物对养殖业极为重要,但面临的重要挑战是饲养与繁殖管理,一旦管理出现问题,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使用药物。兽医应谨慎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不能过度用药,尽可能用于确实需要,并尽可能减少用量,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应将敏感性测试作为常规工作,如何谨慎合理的使用抗菌药,就不会出现现有药物无法满足治疗要求的问题了。
  最后,我们说任何一个健康养殖在于饲养管理,只有调节机体免疫和抵抗力至关重要实质是解决动物本身的抵抗能力。所以现阶段会出现很多健康养生的新产品来保护产业健康,以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比如说酸化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但是酸化剂,过去的时候在饲料中是用来调整味觉或者采食,现在的酸化剂是为了小肠后端产酸。健康养殖投入品的作用机理误区,我们临床表现促进动物采食、提高生产性能,促生长并且存在着抗菌作用,所以很多人说它是因为具有抗菌作用而有替抗的作用。我们要知道大多数抗药的 mic远远低于这植物提取物,而使用剂量还高于这些植物提取物,所以我们要知道这种情况下一定不是抗菌作用的替代,而是体内抗氧化作用,进而增强机体免疫,提高抵抗力,抗炎作用,促进肠健康,促进全身康复,轻微抗菌作用,促进抗菌药的临床效果,其他作用,促进采食等。我们很多动物疾病都是全身作用为主,吸收是关键,而我们大多数是植物体,资源有限,临床使用成本高,天然物质溶解性差,和抗菌药相比临床效果差,所以,我们提高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是提高植物提取物临床应用的关键。
  健康养殖是养殖业发展趋势,健康养殖不是无抗养殖,我们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兽用抗菌药,让动物健康,让养殖轻松。感谢大家耐心的聆听,谢谢。
文章来源:辅音观点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沈建忠委员:养殖减抗,让食品更加安全2024/3/14 9:00:27
沈建忠委员:养殖减抗,让食品更加安全2024/3/14 7:00:27
食品领域职业打假现象漫谈2024/3/8 10:13:17
冷友斌代表:发展“功能标识食品” 厚植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2024/3/8 7:40:21
冷友斌代表:发展“功能标识食品” 厚植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2024/3/8 5:40:21
郁瑞芬委员:无序、低价竞争影响食品行业发展,呼吁对新兴模式加强监管2024/3/7 19:27:4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