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频道
合作组织  人力资源  它山之石  会议展览  肉类加工  
当前位置:首页人力资源行业专家 → 文章内容

卢立志:颠覆传统养鸭模式,10年育种终破解难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3/16 8:09:53 关注:295 评论: 我要投稿

  卢立志说起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们团队主要从事家禽新品种选育,如我们选育的‘国绍Ⅰ号’,平均一年可产蛋320多个,所产的青壳蛋平均每斤价钱高于白壳蛋0.5元左右,很受养殖户青睐。”
  卢立志口中的“国绍Ⅰ号”,是国内外首个三系配套高产青壳抗逆蛋鸭新品种,凭借其开产早、产蛋多、青壳率高、抗逆性强、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受到了养殖户、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追捧。中国农学会对此成果的评价是:“培育的三系配套蛋鸭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过去,我国蛋鸭长期以地方品种为主,品种混杂退化问题十分严重,95%以上的种鸭场没有系统的选育,自繁自育,高度近亲繁殖。面对这一现实,卢立志坚定地决定挑战这个难题。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的团队攻克重重难关,终于育成了“国绍Ⅰ号”。
  攻坚克难
  育成蛋鸭新品种
  2015年,卢立志和他带领的育种团队成功育成了蛋鸭新品种‘国绍Ⅰ号’,并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该品种是国内外首个三系配套高产青壳抗逆蛋鸭新品种,具有开产早、产蛋多、青壳率高、抗逆性强、饲料转化率高的优势,深受养殖户、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中国农学会成果评价结论为“培育的三系配套蛋鸭成果处国际领先水平”。
  在这之前,蛋鸭养殖虽是我国优势特色产业,饲养量约占全球90%以上,但长期以来我国蛋鸭生产以地方品种为主,蛋鸭品种混杂退化问题十分严重,95%以上的种鸭场没有系统的选育,自繁自育,高度近亲繁殖。因此,如何培育产蛋量高、饲料转化率高且青壳的蛋鸭新品种,是蛋鸭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国绍Ⅰ号’从无到有,历经了近十年光阴的沉淀。
  卢立志团队在不断探索后选择了三元配套杂交育种方式,父母本选择了绍兴鸭、湖南攸县麻鸭、福建龙岩麻鸭和缙云麻鸭。先是通过纯系选育提高父母本的性能,再通过两两杂交观察后代配合力,然后进行三元杂交观察后代配合力。
  “通过反复试验,我们发现湖南攸县麻鸭和福建龙岩麻鸭杂交的后代配合力最好,也就是说杂交优势最明显,然后我们用杂交后代母鸭和绍兴公鸭杂交。这个杂交组合是最好的,我们就把它作为配套系。”卢立志介绍说,‘国绍Ⅰ号’蛋鸭72周龄可以产蛋320多个,蛋料比从1:2.7降至1:2.62,即饲料转化率提高了。
  在被问到培育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时,卢立志说得云淡风轻。“困难肯定是有的。最初我们用的是家系选育法,后来国家出了规定必须用个体选育法,我们的工作量增多了,而且由于当时笼养技术还不完善,育种难度也变大了。”卢立志说,“困难一个接一个出现,我们就一个接一个解决,每次遇到困难,我们都会聚在一起互相讨论找出办法,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之后,卢立志团队又在湖北安陆市培育出首个全程笼养条件下选育成功的高产节粮型蛋鸭新品种‘神丹2号’配套系。‘国绍Ⅰ号’配套系、‘神丹2号’配套系适应性广,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蛋鸭品种,大幅度提高蛋鸭良种化程度,显著增强了我国蛋鸭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举步维艰
  突破育种新技术
  “通过蛋鸭青壳性状分子选育技术,青壳率高达98.2%,几乎接近100%了。而且蛋鸭青壳性状分子选育技术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说到这里,卢立志兴奋不已。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浙江省农科院蛋鸭育种团队就开始了青壳蛋的选育,陆续选育出了青壳Ⅰ号、青壳Ⅱ号等青壳蛋鸭新品系,青壳率达到了92.2%。可在往后的选育中,青壳率很难再得到提高。卢立志说,“由于当时的青壳蛋鸭选育主要以传统的表型选育为主,无法准确地筛选出纯合基因型青壳蛋鸭,所以想要进一步提高青壳率很难。”
  从“92.2%”到“100%”,虽然仅仅只有“7.8%”的距离,可是胜利前的最后几步,卢立志团队却走得十分艰难,整整十年,研究一直停滞不前。
  之后,卢立志团队紧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历时6年,终于创建了由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蛋鸭青壳性状分子选育技术,一个世代青壳率就提高到了98.2%。从“92.2%”到“98.2%”,这一步既是艰难的一步,又是关键的一步,更是突破性的一步。
  “我们先是通过侧交确定了个体青壳性状的基因型,然后运用重测序技术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找到了决定蛋鸭青壳基因的致因位点,最后运用测序技术确定了代测样本的基因型。”卢立志说。
  常规育种方式育种过程繁琐、育种周期长,需要进行多代连续选育,蛋鸭青壳性状分子选育技术的突破,大大提高了种鸭选育的效率。
  据了解,蛋鸭青壳性状分子标记技术已在浙江、湖北、江苏、福建等多家蛋鸭育种企业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蛋鸭分子育种工作已从理论步入技术应用阶段。
  精益求精
  创新养殖新模式
  “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可卢立志团队历经十年时间,使“赶鸭子上架”成为了现实。
  过去,蛋鸭一直是露天放养,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容易让蛋鸭感染消化道细菌或病毒等。针对这一问题,卢立志团队率先提出了蛋鸭旱养技术(笼养、网上养殖),设计研发了笼养蛋鸭专用笼具和立体网架,制定了蛋鸭笼养、网养管理规程。
  蛋鸭和母鸡一样,待在干干净净的笼子里,或者待在与地面有一定距离的平台上,中间用网隔开,不用水也可以养,这彻底改变了在露天水体中放养蛋鸭的传统养殖模式。
  卢立志说:“新技术的应用可将劳动生产效率提高至2.5倍以上,一个人就可以养3万只鸭子。”蛋鸭笼养技术已被原农业部列为农业轻简化实用技术,蛋鸭离地网养技术也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农业主推技术。这些技术实现了蛋鸭离水养殖、节粮高产和洁蛋生产,彻底改变了蛋鸭产业的生产方式,解决了水体污染问题,为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卢立志介绍,育种工作是一项长期且需要持之以恒的任务。想象一下,为了培育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有时甚至需要10年。而且,即使培育成功,新品种也不一定能通过国家审定。这个过程中,鸭子没有休息日,每天都需要记录它们的肠道养分摄入、消耗量、发病情况,以及肉质、蛋质、体重变化和行为等。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蛋鸭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卢立志在第七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水禽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论坛分享了《水禽饲料替抗研究进展》。
  他首先对水禽产业发展进行了简述,并且提出了水禽无抗面临的问题,强调了家禽肠道健康的重要性。他从酸化剂、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家禽饲料无抗研究进展。最后,他总结饲料禁抗、养殖减抗、食品无抗是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提高水离生长性能,维护肠道健康 ,减少氧化应激,提升机体免疫,促进动物生长,酸化剂、植物提取物、益生菌、中草药等单独或者复合添加在改善饲料转化率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科技金融时报,浙江之家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卢立志 :水禽育种程序、技术创新与实践2023/8/25 9:02:06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