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养殖管理繁育技术 → 文章内容

冬春季肉鸡育雏八项关键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5/11/11 14:48:40 关注:292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雏鸡的饲养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关系到将来的生产性能,所以育雏期是鸡群生长的关键时期。冬春季养殖肉鸡育雏由于气温较低,需要加强对雏鸡的综合饲养管理,才能培育出健壮、活泼和发育良好的雏鸡,这对发挥和提高鸡的和生产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结合养禽学的原理,总结出冬春季肉鸡育雏八项关键管理技术要点。
  1、要尽快供给清洁饮水
  雏鸡运到育雏舍后,稍作休息应该即刻饮水,因为出雏时间需24h,加上长途的运输,雏鸡消耗很大,应尽早饮水。尽早饮水可补充雏鸡出壳时体内所耗去的水份,促进肠道蠕动。排除胎粪,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促吸收剩余的蛋黄,以增强食欲感。第1周内忌用凉水,要饮温开水(保持20℃左右),加入复合维生素和5%葡萄糖,如果雏鸡孵出时间较长或雏鸡软弱,可在开食前的饮水中加人一定量的补液盐,可起到提高雏鸡成活率的作用。1周后饮清洁的凉水即可。饮水量一定要充足,经常保持有水,随时自由饮水,绝不可间断饮水。水质要符合卫生标准,饮水器要定期洗刷消毒。20日龄后最好用乳头饮水器,既卫生又节水。乳头饮水器比水槽节约用水80 oA~85%,既减少了水费又能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用水槽饮水一定要保持平稳、不漏水、不溢水。
  2、要在出壳后12~24 h开食
  在雏鸡饮水后即可进行开食,雏鸡出壳后开饲时间最晚不要超过12~24h,绝不要人为推迟开饲时间。开饲时间越早越好。开食时间不能过晚,否则雏鸡消耗体力过多,容易导致虚弱和脱水,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初生雏鸡消化器官尚不发达,胃肠容积较小,开食饲料要求营养丰富、易消化、适口性强且便于啄食。饲料颗粒要粗细适度,或者用颗粒破碎料开食,也可用玉米粉或小米作为开食料。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按照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更换不同时期的配合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更换饲料应逐步更换,让鸡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以免因日粮突然改变而引起消化不良,影响生长发育。雏鸡第1周用开食盘,初次喂料可将饲料均匀地撒在饲料盘中或牛皮纸上,让雏鸡自由采食。对尚不知道采食的雏鸡,应多次将其围拢到有饲料的地方,让其学着吃料。鸡饲喂应做到定时定量,一般1~3 d每2 h给料1次,夜间给料1次,3 d后每昼夜6~8次,后期每天3次。第2周后改为料桶,喂料器具要充足且高度与鸡背相等,要随着鸡生长的体高而调整喂料器的高度,这样既便于采食和减少饲料浪费,也可防止饲料污染。
  3、要保持合理的温度
  冬春季气候寒冷,温度较低,保持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功的首要条件。1周龄内的雏鸡舍温为32~35℃,适当的高温育雏(3日龄内),有利于卵黄的吸收,减少白瘌的发生。1周龄后每周递减2~3℃,直至舍温2l℃为止,且该温度要保持到育雏结束。温度是否合适,不能只是用温度计测量,重要的是看雏鸡的活动表现,做到看鸡施温。温度过低时,雏鸡行动缓慢,羽毛蓬松,身体发抖,聚集在热源下,不时发出唧唧的凄惨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鸡散开,张口喘气,食欲减少,饮水量增加,甚至张嘴喘息;温度过低,雏鸡睡眠不安,发出“叽叽”叫声,常常拥挤在一起,甚至扎堆,时间稍长造成大批雏鸡压死现象。温度适当,则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精神良好,羽毛光滑整洁。实践证明,保持适当的育雏温度,对控制雏鸡白痢病、球虫病的发生,对促进卵黄囊的吸收利用,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都有明显的效果。
  4、要掌握好适当的湿度
  育雏的地方湿度一定不能太高,湿度高给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卵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尤其易诱使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霉菌病的发生,影响雏鸡的健康和成活率。1周内,育雏室内的湿度必须达到60%~70%,1周以后雏鸡体重增大,水份代谢增加,温度要降低到55%~60%,这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过湿高温环境下雏鸡食欲减退,患病增加,生长速度下降;过干湿度低于40%时,鸡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增重受影响。随着小鸡的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量、排粪量等逐日增加,很容易造成室内潮湿,因此,每天要勤换垫料,在潮湿季节要求每天更换垫料1~2次;饮水器不漏水,以保持干燥,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育雏舍地面干燥,在南方地区尤应注意防潮防湿。经常潮湿的地区,鸡舍应建筑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最好搞育雏棚。尽可能将湿度控制在55%~60%。
  5、保证合适的饲养密度
  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与饲养密度也有直接关系。雏鸡饲养密度大时,育雏舍内空气污浊、氨味大,湿度高,卫生环境差,吃食拥挤;抢水抢料,饥饱不均,残次雏鸡增多,恶癖严重,容易发病。饲养密度小时,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但不利于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劳力的合理使用,所以雏鸡饲养密度也不是愈小愈好。一般情况是第1周30只/m2,第2周25只/m2,第3周20只/m2,第4周15只/m2,5~6周时10只/m2左右。
  6、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流通
  随着鸡群的生长发育,氧气的需要量不断地增加,通风换气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空气流通可将鸡舍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排出。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湿度。1周龄以后应开始不同程度地通风。如果舍内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在鸡舍内含量较高,可降低鸡只的抵抗力,特别是氨气会直接刺激鸡的呼吸系统,使其呼吸不畅,阻碍鸡只生长发育,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使雏鸡失明。通风之前先提高室温2~3℃,通风换气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应缓慢进行,门窗开启度应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态,要避免贼风的袭击,切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使室温突然下降。
  7、做好雏鸡的疫病预防工作
  因雏鸡抗病力差,易感染病源引起发病,有些病发生后难以确诊,因此要求养鸡户在加强饲管的同时还要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来控制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控制疫病发生是育好雏鸡的重要保证。雏鸡个体小、抗病力差,一旦发生疫病,则传染快、死亡率高、损失大。鸡舍使用前应彻底消毒,设备、工具等要经常清洗,定期消毒。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开食前可用链霉素滴鼻,每只雏鸡2 000~4 000 IU,预防上呼吸道疾病;开食第1 d可用0.02%痢特灵或0.03%氟哌酸拌料连喂5~7d。出壳后1~2周可用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滴鼻预防鸡瘟;2周后在饮水中加入0.1%痢特灵连用5~7 d预防球虫病;3周龄时再用新城疫Ⅱ系苗滴鼻,3月龄时用新城疫I系苗注射强化免疫。
  8、要做好断喙工作
  断喙是雏鸡管理中的常规工作。没有断喙的鸡,在遇到营养缺乏、空气新鲜、鸡群密度过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互啄而造成死亡,或将互啄的恶习带到产蛋期,致使生产水平下降。因此,断喙是很有必要的。断喙时间在7~10日龄较为合适,用断喙器将鸡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指鼻孔到喙尖的距离)。断喙前后2 d要在饮水中加入或饲料中添加VK和VC以及抗菌素,起消炎和止血作用,并可减少断喙应激气。断喙后要将饲槽中料的厚度增加,直到伤口愈合。断喙要在鸡群健康状况下进行,以防更大的应激。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养鸡遇到这种热,安乃近、卡巴匹林钙、扑热息痛、氨基比林……通通没效2024/6/1 9:05:00
2024年5月31日817鸡苗和肉毛鸡参考价格2024/5/31 12:25:13
发生了鸡腺肌胃炎,肌胃溃疡、糜烂和穿孔等究竟是谁造成的?2024/5/31 7:49:05
2024年5月30日817鸡苗和肉毛鸡参考价格2024/5/30 10:26:41
进口冷冻鸡柳检出沙门氏菌 已销至我国香港2024/5/29 18:52:57
白羽肉鸡各个日龄段的饲养管理要点2024/5/29 6:14:1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